一种防踏空楼道灯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3375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光控楼道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踏空楼道灯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楼道灯都是激活后,延时时间一到楼道灯便会突然熄灭。然而此时如正有人在上下楼梯,那么面对突然的黑暗难免会失足踏空,而造成严重的摔伤。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地防止行人在黑暗环境因光线突然消失而上下楼梯时踩空楼梯的情况,使得行人上下楼梯更加安全。

因此,现有技术亟待有很大的进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的缺陷,提供一种防踏空楼道灯电路,包括:声控电路,光控电路,CD4011单元,延时电路,可控硅单元,两挡位核心单元;

其中,声控电路,当声音信号由驻极体话筒MK1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经C1耦合到Q1的基极进行电压放大,放大的信号送到两个CD4011中的与非门D2的2脚;

光控电路,为了使声光控开关在白天开关断开,即灯不亮,由光敏电阻等元件组成光控电路,R4和光敏电阻组成串联分压电路,夜晚环境无光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很大,RG两端的电压高,即为高电平;

CD4011单元,只有当CD4011的1号引脚以及2号引脚,同时为高电平时其3号引脚输出才为低电平;

延时电路,两4号引脚分别于D6,D7二极管正极相接,D6的负极与C3正极和R7以及和CD4011的8、9号引脚相接,D7的负极与C4正极和R9以及和CD4011的8,9号引脚相接,由两CD4011的4号引脚过来的高电平分别给C3,C4进行快速充电;

可控硅单元,两CD4011的10号引脚输出低电平且与12、13号引脚相接,导致两CD4011的10号引脚都输出为高电平10号引脚与R6以及R11相接,R6与Q2的K级相接,R11与Q3的K级相接,高电平到Q2,Q3的K级,Q2,Q3同时导通,点亮灯泡;

两挡位核心单元,C3容量小于C4容量使得Q2先与Q3截止导通,D12半波整流使得仅有Q3导通时,流过灯泡的为半波电流,使得其亮度变暗,并且持续一段时间直到C4放电完毕使Q3截止,灯泡熄灭。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防踏空楼道灯电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应用于夜晚楼梯或者白天光线较暗的地方,取代现在装有的声光控灯,声光控灯加了一个两挡位的效果,这样就提醒了行人灯光即将灭,要小心眼前的楼梯,同时做好再次激发声光灯的准备,缓和了行人由于视网膜一开始接触强光,突然遇到黑暗,出现短暂失明的现象,既可以防止行人上下楼梯时踩空楼梯的情况,同时也可以突然变暗对眼睛的伤害。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踏空楼道灯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踏空楼道灯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防踏空楼道灯电路中,电路中的主要元器件是使用了2个数字集成电路CD4011,单个其内部含有4个 独立的与非门D1~D4,使电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性高。

当声音信号(脚步声、掌声等)由驻极体话筒BM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经C1耦合到Q1的基极进行电压放大,放大的信号送到两个CD4011中的与非门D2的2脚,R3、R5是Q1的偏置电阻,C2是电源滤波电容。

为了使声光控开关在白天开关断开,即灯不亮,由光敏电阻等元件组成光控电路,R4和光敏电阻组成串联分压电路,夜晚环境无光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很大,RG两端的电压高,即为高电平期间t1=2πR7C3,t2=2πR9C4,改变R7或C3的值,或改变R9或C4的值可改变延时时间,满足不同目的,这里目的就是实现两个不同时间来控制两个单向可控硅的导通时间。CD4011中的D3和D4构成两级整形电路,将方波信号进行整形。当C3,C4充电到一定电平时,信号经与非门D3、D4后输出为高电平,使单向可控硅导通,电子开关闭合;C3充满电后只向R7放电,C4充满电后只向R9放电,当放电到一定电平时,经与非门D3、D4输出为低电平,使单向可控硅截止,电子开关断开,完成一次完整的电子开关由开到关的过程。

二极管VD1~VD4将220V交流进行桥式整流,变成脉动直流电,又经R1降压,C2滤波后即为电路的直流电源,为MK1、Q1、Q2、IC芯片等供电。包括2片CD4011,2个单向可控硅。当声音信号(脚步声、掌声等)由驻极体话筒MK1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经C1耦合到Q1的基极进行电压放大,放大的信号送到两个CD4011中的与非门D2的2脚,为了使声光控开关在白天开关断开,即灯不亮,由光敏电阻等元件组成光控电路,R4和光敏电阻组成串联分压电路,夜晚环境无光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很大,RG两端的电压高,即为高电平。只有当CD4011的1号引脚以及2号引脚,同时为高电平时其3号引脚输出才为低电平。此时两CD4011的1号引脚以及2号引脚都为高电平,那么其3号引脚输出也都为低电平,两CD4011的3号引脚都与其5,6号引脚相接,由于此时传递过来的是低电平那么两CD4011的4号引 脚输出均为高电平。两4号引脚分别于D6,D7二极管正极相接,D6的负极与C3正极和R7以及和CD4011的8,9号引脚相接,D7的负极与C4正极和R9以及和CD4011的8,9号引脚相接,由两CD4011的4号引脚过来的高电平分别给C3,C4进行快速充电,充电电流大,充电时间很短,快速将C3,C4电容充满,C3上所得的电压经R7慢慢放电,C4上所得的电压经R8慢慢放电,于此同时两CD4011的8,9号引脚因C3,C4的原因一直处于高电平状态。那么两CD4011的10号引脚将会输出低电平且与12,13号引脚相接,导致两CD4011的10号引脚都输出为高电平10号引脚与R6以及R11相接,R6与Q2的K级相接,R11与Q3的K级相接,此时因有高电平到Q2,Q3的K级,使得Q2,Q3同时导通,点亮灯泡。由于C3容量小于C4容量使得Q2先与Q3截止导通,又因D12半波整流使得仅有Q3导通时,流过灯泡的为半波电流,使得其亮度变暗,并且持续一段时间直到C4放电完毕使Q3截止,灯泡熄灭。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实施例的设计,可以做到可应用于夜晚楼梯或者白天光线较暗的地方,取代现在装有的声光控灯,声光控灯加了一个两挡位的效果,这样就提醒了行人灯光即将灭,要小心眼前的楼梯,同时做好再次激发声光灯的准备,缓和了行人由于视网膜一开始接触强光,突然遇到黑暗,出现短暂失明的现象,既可以防止行人上下楼梯时踩空楼梯的情况,同时也可以突然变暗对眼睛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特定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时,可进行各种变化和等同替换。此外,为适应本实用新型技术的特定场合,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诸多修改而不脱离其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包括所有落入到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