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金属焊接结构及包含其的散热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20242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异质金属焊接结构及包含其的散热器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散热器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异质金属焊接结构及包含其的散热器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电子产品的多功能且性能佳等特性,有效处理电子产品因运算所产生大量的热乃是一大关键。由于热并不会自行散逸,甚至会在散逸前不断地累积,进而导致电子产品温度持续上升。当电子产品持续处于高温环境下,容易出现运作速度缓慢、或是因过热而当机等无法正常运作的情况。加上高温环境容易损伤电子产品的零组件,导致电子产品使用年限缩短。因此,一般会在容易产生高热的零组件周边装设散热器,以解决热损伤电子产品或影响其运作的问题。

习知散热器的主要材料一般采用重量轻、成本低的铝金属,但是铝金属的散热效果并未特别优异。业界之所以较难采用其他散热效果更佳的铜金属或其他金属材料,主要原因在于其他金属材料的重量较重且成本偏高,即便其他金属材料的散热效果优于铝金属,但基于实际经济效益的考量,仍以铝金属为最常见的散热材料选项。

有鉴于上述习知技术的散热器虽具有重量轻且成本低等优点,但针对散热的成效方面仍有待提升,然而采用散热效果佳的材料又会有成本不符合经济效益的问题,对此,本实用新型创作人认为有必要构思一种可以兼具重量轻、不需增加过多成本以及能够更有效地提升散热效果的散热器,藉以提供经济效益佳且散热效果高的散热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质金属焊接结构及包含其的散热器结构,在于解决习知技术中无法将不同金属材质连接固定的问题,且连接牢固、重量轻、成本低、散热效果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异质金属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第一金属件;以及

一第二金属件,该第二金属件上具有一或多个铆孔,于该铆孔上分别冲压一桥接件,该第一金属件焊接于该桥接件上以由该桥接件将该第一金属件固定于该第二金属件上。

其中,该第一金属件以及该第二金属件之间的间隙涂布有一导热材料。

其中,该铆孔包含有一固定槽以及一设置于该固定槽上且外径较该固定槽大的外环槽,该桥接件包含有一外径较该外环槽内径小以插设至该外环槽内的顶抵段、一外径介于该外环槽及该固定槽之间以与该固定槽形成部分干涉的形变段以及一外径较于该固定槽内径小以插设至该固定槽内的定位段。

其中,该形变段以及该定位段之间具有一向内陷入以利该形变段铆入该固定槽的环状沟槽。

还公开了一种散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散热基座,包含有一座本体以及一设置于该座本体上用以接触热源的导热金属块,于该导热金属块周侧的座本体上设置有一或多个铆孔,于该铆孔上分别冲压一桥接件;以及

一导热金属管,设置于该散热基座一侧,该导热金属管焊接于该桥接件上以由该桥接件将该导热金属管固定于该散热基座上。

其中,该铆孔包含有一固定槽以及一设置于该固定槽上且外径较该固定槽大的外环槽,该桥接件包含有一外径较该外环槽内径小以插设至该外环槽内的顶抵段、一外径介于该外环槽及该固定槽之间以与该固定槽形成部分干涉的形变段以及一外径较于该固定槽内径小以插设至该固定槽内的定位段。

其中,该形变段以及该定位段之间具有一向内陷入以利该形变段铆入该固定槽的环状沟槽。

其中,该导热金属管包含有一设置于该导热金属块上用以吸收热的热传导部以及一与该热传导段相连接且设置于该座本体上用以扩散热的热扩散部。

其中,该导热金属块包含有一设置于该座本体上且具有多个金属翅片的底板以及一设置于该底板相对于该金属翅片一侧的热接触段,该热接触段穿过该座本体上的一开口,该热接触段具有一与一电子元件接触的热传导平面以吸收该电子元件的热。

其中,该导热金属管内装设有一导热液体。

其中,该座本体以及该导热金属管之间的间隙涂布有一导热材料。

其中,该座本体一侧设置有多个用以增加热散逸面积的散热翅片。

是以,本实用新型比习知技术具有以下之优势功效:

1.本实用新型提供冲压至散热基座的桥接件,于桥接件上进行焊接,使不同的金属材料之间得以稳固结合。

2.本实用新型提供连接且围绕于导热金属块周侧的导热金属管,透过导热金属管传递热至散热基座,藉以扩大热散逸的范围。

3.本实用新型具有重量轻、成本低、散热效果佳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异质金属焊接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桥接件铆入后的剖面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异质金属焊接结构的侧面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结构的外观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结构另一视角的外观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桥接件铆入后的剖面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结构的侧面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之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配合图式说明如下。再者,本实用新型中之图式,为说明方便,其比例未必照实际比例绘制,该等图式及其比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之范围,在此先行叙明。

以下针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举一较佳实施态样进行说明。请先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异质金属焊接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

本实施态样揭示一种异质金属焊接结构100,应用于不同金属材料之间的结合。所述的异质金属焊接结构100包含有一第一金属件10、以及一设置于该第一金属件10一侧的第二金属件20。于较佳的实施态样中,所述的第一金属件10可为铝、铝合金等金属材料,该第二金属件20可为铜、铜合金或其他任何导热性佳的金属材料,本实用新型不予以设限。

所述的第二金属件20上具有一或多个铆孔21。于较佳的实施态样中,所述的铆孔21包含有一固定槽211、以及一外环槽212,该外环槽212设置于该固定槽211上,且该外环槽212外径较该固定槽211大。所述的铆孔21可以不穿透该第二金属件20,藉以维持该第二金属件20表面完整。

请一并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桥接件铆入后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

于所述的铆孔21上冲压一桥接件M。于较佳的实施态样中,所述的桥接件M包含有一顶抵段M1、一形变段M2、以及一定位段M3。该顶抵段M1外径较该外环槽212内径小,以使该顶抵段M1插设至该外环槽212内。该形变段M2外径介于该外环槽212及该固定槽211之间,以使该形变段M2与该固定槽211形成部分干涉。该定位段M3外径较于该固定槽211内径小,以使该定位段M3插设至该固定槽211内。所述的形变段M2以及该定位段M3之间具有一向内陷入的环状沟槽(图未示),于该桥接件M冲压至该铆孔21时,该形变段M2将因应铆入力量与该固定槽211之间产生形变而倾斜,该环状沟槽可以供该形变段M2铆入该固定槽211时所需要的形变空间,藉以将该桥接件M稳固地插设于该铆孔21中。

请一并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异质金属焊接结构的侧面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

所述的桥接件M可供一加热熔化的焊料F结合于该桥接件M的表面,使该第一金属件10焊接于该桥接件M上,藉由该桥接件M将该第一金属件10固定于该第二金属件20上。较佳的实施态样中,所述的桥接件M可为红铜或铜合金(表层镀镍或镀锡)等材质以利焊料F设置。所述的第一金属件10以及该第二金属件20之间的间隙涂布有一导热材料H,使该第一金属件10与该第二金属件20之间紧密贴覆,藉以提升该第一金属件10以及该第二金属件20之间的热传导作用。

以下针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另举一较佳实施态样进行说明。请先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结构的外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于本实施态样中揭示一种散热器结构200,应用于各种易产生高热的电子产品,透过接触电子产品的零组件达到吸收其热并且帮助零组件的热散逸,藉以维持电子产品的正常运作。所述的散热器结构200包含有一散热基座30、以及一设置于该散热基座30一侧的导热金属管40。于较佳的实施态样中,所述的散热基座30可为铝、铝合金等金属材料,该导热金属管40可为铜、铜合金或其他任何导热性佳的金属材料,本实用新型不予以设限。

请一并参阅「图5」、「图6」以及「图7」,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结构于不同视角的结构分解、以及另一视角的外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所述的散热基座30包含一座本体31、以及一导热金属块32,该导热金属块32设置于该座本体31上用以接触热源。于较佳的实施态样中,所述的导热金属块32可经由一锁固手段装设于该座本体31上。所述的导热金属块32包含有一底板321以及一热接触段322。该底板321设置于该座本体31上且具有多个用以增加热散逸面积的金属翅片323。该热接触段322设置于该底板321相对于该多个金属翅片323的一侧,该热接触段322穿过该座本体31上的一开口311,该热接触段322具有一与一电子元件E接触的热传导平面P,藉以经由该热传导平面P吸收该电子元件E的热。所述的座本体31一侧设置有多个用以增加热散逸面积的散热翅片312,该散热翅片312彼此之间相互间隔,藉以增加该座本体31与外界接触的面积,提升散热效率。

所述的导热金属块32周侧的座本体31上设置有一或多个铆孔313。于较佳的实施态样中,所述的铆孔313包含有一固定槽3131、以及一外环槽3132。该外环槽3132设置于该固定槽3131上,且该外环槽3132外径较该固定槽3131大。所述的铆孔313可为不穿透该座本体31,藉以维持该座本体31表面完整。

如「图8」所示,于所述的铆孔313上冲压一桥接件N。所述的桥接件N包含有一顶抵段N1、一形变段N2、以及一定位段N3。该顶抵段N1外径较该外环槽3132内径小,以使该顶抵段N1插设至该外环槽3132内。该形变段N2外径介于该外环槽3132及该固定槽3131之间,以使该形变段N2与该固定槽3131形成部分干涉。该定位段N3外径较于该固定槽3131内径小,以使该定位段N3插设至该固定槽3131内。所述的形变段N2以及该定位段N3之间具有一向内陷入的环状沟槽,于该桥接件N冲压至该铆孔313时,该形变段N2将因应铆入力量与该固定槽3131之间产生形变而倾斜,该环状沟槽可以供该形变段N2铆入该固定槽3131时所需要的形变空间,藉以将该桥接件N稳固地插设于该铆孔313中。

请复一并参阅「图5」以及「图6」所示,所述的导热金属管40设置于该散热基座30一侧。于较佳的实施态样中,该导热金属管40包含有一热传导部41、以及一热扩散部42。该热传导部41设置于该导热金属块32上用以吸收该导热金属块32的热,该热扩散部42与该热传导部41相连接且设置于该座本体31上,经由该热传导部41以及该热扩散部42扩大热散逸的范围。所述的导热金属块32上包含有一供该桥接件N设置的铆孔324,以利该导热金属管40接设于该导热金属块32上。该铆孔324可为不穿透该导热金属块32,藉以维持该导热金属块32表面完整。所述的导热金属管40内装设有一导热液体W,用以提升热传导作用。

请一并参阅「图9」,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结构的侧面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

所述的桥接件N可供一加热熔化的焊料F结合于该桥接件N的表面,使该导热金属管40焊接于该桥接件N上,藉由该桥接件N将该导热金属管40固定于该座本体31上。于较佳的实施态样中,所述的桥接件N可为红铜或铜合金(表层镀镍或镀锡)等材质以利焊料F设置。所述的座本体31以及该导热金属管40之间的间隙涂布有一导热材料H,使该座本体31与该导热金属管40之间紧密贴覆,藉以提升该座本体31以及该导热金属管40之间的热传导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经由于桥接件上进行焊接使不同的金属材料之间得以稳固结合,以及提供连接且围绕于导热金属块周侧的导热金属管,藉以扩大热散逸的范围,兼具重量轻、成本低、散热效果佳等优点。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惟以上所述,仅惟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之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之专利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