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按键及智能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5914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触控按键及智能终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触控按键及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已经得到广泛普及。现有的大多数智能终端都采用触控方式进行控制,例如,智能终端上设置有虚拟的触控按键,该触控按键内设置有电容,通过检测触控按键的电容的电量的变化,从而检测到该触控按键是否被点击,智能终端进而根据检测结果作出响应。传统的触控按键仅通过电容检测这一方式获取对智能终端的控制指令,因此,由于其获取控制指令的方式较为单一,导致智能终端的按键功能较为单一,功能不丰富,缺乏灵活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传统智能终端的按键功能较为单一,功能不丰富,造成智能终端操作缺乏灵活性的缺陷,提供一种触控按键及智能终端。

一种触控按键,包括:感应电容,所述感应电容包括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中至少一个为压敏电阻,且所述压敏电阻设置有两个连接位,两个所述连接位用于连接模数转换模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体为压敏电阻,两个所述连接位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导体的两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均为压敏电阻,所述连接位包括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位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导体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位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导体的两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体设置为环形、矩形、多边形或椭圆形,所述第一导体套设于所述第二导体的外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体为压敏电阻,所述第一导体开设有第一开口,两个所述连接位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两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均设置为环形、矩形、多边形或椭圆形,所述第一导体套设于所述第二导体的外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体为压敏电阻,所述第二导体开设有第二开口,两个所述连接位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两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均为压敏电阻,所述连接位包括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所述第一导体开设有第一开口,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位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位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两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模数转换模块,所述模数转换模块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位连接。

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按键位,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按键,所述触控按键设置于所述按键位。

上述触控按键及智能终端,通过检测感应电容的电容变化,以及通过压敏电阻检测第一导体和/或第二导体上的压力的变化,进而分别根据电容变化和压力变化进行不同的响应,使得按键功能更为丰富,且使得智能终端操作的灵活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手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触控按键与模数转换模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的感应电容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又一实施例的感应电容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再一实施例的感应电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例如,一种触控按键,包括:感应电容,所述感应电容包括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中至少一个设置为压敏电阻,且所述压敏电阻设置有两个连接位,两个所述连接位用于连接模数转换模块。

例如,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壳体和触控按键,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按键位,所述触控按键设置于所述按键位内,所述触控按键包括感应电容,所述感应电容包括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中至少一个为压敏电阻,且所述压敏电阻设置有两个连接位,两个所述连接位用于连接模数转换模块。

例如,该智能终端包括手机,又如,该智能终端包括平板电脑,又如,该智能终端包括个人数字助理或者智能穿戴式电子设备,该智能终端的主要操控按键为触控按键,例如,该按键位为虚拟按键位,该按键位并不是实体按键,即该面壳上设置有按键区域,该按键区域即按键位,该智能终端通过按键位上的触控按键检测电容变化以及压力变化,根据检测结果作出不同的响应,使得按键功能更为丰富,且使得智能终端操作的灵活性更高。

如图1所示,其为一实施例的智能终端10,包括:壳体100和触控按键200,所述壳体100上设置有按键位110,所述触控按键200设置于所述按键位110内,如图2所示,所述触控按键200包括感应电容201,所述感应电容201包括第一导体210和第二导体220,所述第一导体210和所述第二导体220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体210为压敏电阻,且所述第一导体210设置有两个连接位250,两个所述连接位250用于连接模数转换模块310,且所述第一导体210为压敏电阻,本实施例中,该智能终端10为智能手机,例如,该智能手机为触控手机。

应该理解的是,连接位250为压敏电阻上的一部分,例如,该连接位250为该压敏电阻上的一点,本实施例中,连接位250为第一导体210上的一部分,该连接位250用于连接模数转换模块310,模数转换模块310用于检测导体的电阻,并将该电阻的阻值转换为数字信号发送至智能终端10的处理模块320。例如,该智能终端10还包括模数转换模块310,所述模数转换模块310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位250连接,例如,该智能终端10还包括处理模块320,处理模块320与模数转换模块310电连接。

具体地,该感应电容201的第一导体210和第二导体220之间设置有绝缘体(图未示),该绝缘体用于隔离第一导体210和第二导体220,例如,第一导体210和第二导体220通过绝缘体连接,例如,该第一导体210为感应电容201的电极发射端TX,第二导体220为感应电容201的电极感应端RX,第一导体210和第二导体220构成感应电容201,当人体靠近或者接触感应电容201时,第一导体210和第二导体220之间的电容减小,电容检测模块检测到感应电容201的变化,将该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发送至智能终端10的处理模块320,处理模块320根据电容检测模块的数字信号进行响应。应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导体210为压敏电阻,例如,第一导体210的材质为压敏金属,第一导体210的阻值随其受到的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人体对触控按键200或者按键位110进行按压时,模数转换模块310通过检测压敏电阻的压力(阻值)的变化,并将该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发送至智能终端10的处理模块320,处理模块320根据模数转换模块310的数字信号进行响应。处理模块320根据电容和压力做出不同响应,使得智能终端10的按键功能更为丰富,且使得智能终端10操作的灵活性更高。

例如,所述壳体100上设置有多个按键位110,每一所述按键位110上设置有一所述触控按键20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壳体100上设置有三个按键位110,每一所述按键位110上设置有一所述触控按键200,例如,三个按键位110对应的触控按键200的功能相异,例如,触控按键200包括home键、返回键和菜单键。

为了增大连接位250之间的阻值,使得模数转换模块310检测灵敏度提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体210为压敏电阻,请再次参见图2,两个所述连接位25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导体210的两端,应该理解的是,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由于模数转换模块310连接到第一导体210的两端,两个连接位250之间的距离最大,因此,模数转换模块310检测的第一导体210的整个的电阻,检测到的压敏电阻的阻值最大,那么,当压敏电阻的阻值变化时,其变化的幅度也就越大,越容易被检测到,这样,使得模数转换模块310检测灵敏度提高,例如,该第一导体210为环形,例如,该第一导体210为方环形,此时,两个连接位250设置于第一导体210的两个相对设置的边上的中部,这样,两个连接位250之间的距离最大,从而使得两者之间的阻值最大,又如,该第一导体210为长条形,两个连接位250设置于长条形第一导体210的两端,这样,两个连接位250之间的距离最大,两者之间的阻值最大。

为了提高检测灵敏度,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均为压敏电阻,所述连接位包括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位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导体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位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导体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位和所述第二连接位分别与模数转换模块连接,例如,模数转换模块包括第一模数转换模块和第二模数转换模块,第一连接位与第一模数转换模块连接,第二连接位与第二模数转换模块连接,这样,通过分别检测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的压力(阻值)变化,使得检测面积增大,或者说检测部位增加,从而有效提高了检测灵敏度。

为了进一步增大感应面积,提高检测灵敏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导体210设置为矩形,所述第一导体210套设于所述第二导体220的外侧,例如,第一导体210的具有矩形环状结构,例如,第一导体210均具有矩形环状结构,这样,由于第一导体210作为压敏电阻,其环形结构能够覆盖更大的面积,从而有效增大感应面积,提高了对压力的检测灵敏度。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导体210为椭圆形、圆环形或者多边形,在此不一一累赘叙述。

为了进一步增大第一连接位251之间的阻值,使得模数转换模块检测灵敏度提高,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见图3,第一导体210为压敏电阻,所述第一导体210开设有第一开口211,两个所述连接位25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211的两侧,例如,两个所述连接位25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导体210上靠近所述第一开口211的位置,又如,两个所述连接位25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211的两侧的所述第一导体210的端部上,应该理解的是,该第一导体210的形状为具有开口的矩形环状,则其可看着一是条形的导体弯折形成矩形环状,则两个连接位250之间最大的距离为第一导体210靠近开口的位置,也可相当于是弯折前的第一导体210的两端,且相对于条状的导体,在相同的宽度的按键位上,矩形环状具有开口的导体的两端之间的距离更大,因此,两个连接位250之间的距离最大,两个第一连接位251之间的阻值最大,使得模数转换模块检测灵敏度提高。

为了进一步提高触控按键的检测灵敏度,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4所示,所述第一导体210和所述第二导体220均设置为环形,所述第一导体210套设于所述第二导体220的外侧,例如,第一导体210和第二导体220均为矩形,例如,所述第一导体210和所述第二导体220同心设置,即,所述第一导体210和所述第二导体220为同心环形或者所述第一导体210和所述第二导体220具有同心环形结构,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压力感应面积,还能增加电容的感应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触控按键的检测灵敏度。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导体210和第二导体220均椭圆形、圆环形、或者多边形,即第一导体210和第二导体220为具有不同比例的相同形状,且第一导体210位于第二导体220的外侧,在此不一一累赘叙述。

为了使得压力检测更为精确,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第二导体220为压敏电阻,第一导体210套设于第二导体220外侧,且第一导体210不为压敏电阻,所述第二导体220开设有第二开口221,两个所述连接位25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221的两侧,模数转换模块与压敏电阻即第二导体220连接,本实施例中,触控按键的中部即第二导体220所在区域为压力感应区域,能够提高检测精度,使得压力检测更为精确,避免误按产生的错误响应。

为了进一步提高触控按键的检测灵敏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导体210和第二导体220均为压敏电阻,所述第一连接位251包括第一连接位251和第二连接位252,所述第一导体210开设有第一开口211,所述第二导体220开设有第二开口221,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位251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211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位25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221的两侧,第一连接位251与第一模数转换模块(图未示)连接,第二连接位252与第二模数转换模块(图未示)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导体210和第二导体220均为压敏电阻,且第一导体210和第二导体220均具有矩形环状结构,能够增大感应面积,此外,还增大了第一连接位251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连接位252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提高触控按键的检测灵敏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