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电力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3443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电力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力控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电力柜。



背景技术:

电力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便于检修,不危及人身及周围设备的安全的控制柜。电力柜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电力柜内的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

为了便于散热,电力柜的柜体的侧面的下方通常开设有气孔,为了便于方便安装和检修,电力柜安放的位置一般都不会太高,但是在雷雨天气或暴雨天气,城市排水不畅,出现内涝的情况下,水很容易从气孔进入柜体内部,从而影响内部设备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电力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雷雨天气电力柜底部易进水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电力柜,包括柜体和柜门;所述柜门与所述柜体铰接;

所述柜门的外表面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中插装有标识牌;

所述柜体的侧面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气孔区;所述柜体的内部设置有防水闸门机构,用于对所述第一气孔区进行关闭或开启;所述防水闸门机构包括闸门及驱动装置,所述柜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导向槽,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气孔区的两个相对的竖直边,且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导向方向与所述第一气孔区的竖直边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闸门的两个相对的竖直边分别卡合于所述第一导向槽中,且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闸门沿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导向方向移动;

所述柜体的侧面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气孔区;所述第二气孔区设置有防尘导向板,且所述防尘导向板位于所述柜体的内部;所述防尘导向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开设有成行列排布的多个通孔;所述防尘导向板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通孔处的弯折管,其中,所述弯折管的一端的端口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弯折管的另一端的端口朝向下方;

所述柜体的内部安装有风扇和温度传感器,所述风扇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

所述柜体的底部安装有升降装置,用于将所述柜体升起或降落;其中,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底座、转动件、升降件和第一驱动器,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层,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件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升降件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内设置有与所述转动件的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所述转动件的一端伸入所述升降件的第二导向槽中,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转动件连接以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柜体的外侧面安装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孔区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二气孔区安装有第二过滤网,且所述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柜体的内壁与所述防尘导向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柜体的内部的柜顶及所述柜体的内侧壁均设置有消防喷口,所述消防喷口通过气管与惰性气体储气瓶相连通,且所述气管上设电磁控制阀,所述消防喷口的前端设有涡轮风扇叶,所述柜体的内部还设置有烟雾报警器,所述烟雾报警器和所述电磁控制阀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柜体的内壁贴设有阻燃层。

进一步地,所述惰性气体储气瓶内存放的惰性气体包括低温氮气或低温二氧化碳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柜门上安装有指纹锁;所述柜体上安装有蜂鸣器,所述指纹锁和所述蜂鸣器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柜体的外顶部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电力存储器连接,所述电力存储器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第一驱动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缸、电动缸或气缸。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电力柜,包括柜体和柜门;所述柜门与所述柜体铰接;

所述柜门的外表面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中插装有标识牌;

所述柜体的侧面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气孔区;所述柜体的内部设置有防水闸门机构,用于对所述第一气孔区进行关闭或开启;所述防水闸门机构包括闸门及驱动装置,所述柜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导向槽,两个所述导向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气孔区的两个相对的竖直边,且所述导向槽的导向方向与所述第一气孔区的竖直边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闸门的两个相对的竖直边分别卡合于所述第一导向槽中,且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闸门沿所述导向槽的导向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气孔区安装有过滤网;

所述柜体的侧面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气孔区;第二气孔区设置有防尘导向板,且所述防尘导向板位于所述柜体的内部;所述防尘导向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开设有成行列分布的通孔,所述防尘导向板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通孔处的弯折管,其中,所述弯折管的一端的端口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弯折管的另一端的端口朝向下方;

所述柜体的内部安装有风扇和温度传感器,所述风扇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柜体的底部安装有升降装置,用于将所述柜体升起或降落;其中,所述升降装置为液压缸、电动缸或气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电力柜,通过在第一气孔区设置有防水匣门机构,当积水升高要进入第一气孔区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闸门关闭第一气孔区,从而防止积水进入柜体内部,保护柜体内设备的正常运行,另外通过升降装置,可以进行一步提防止积水进入柜体内,以保护柜内设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多功能电力柜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除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4个除湿转轮间隔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除湿通道内设置热交换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多功能电力柜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多功能电力柜的左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柜体内的防水闸门机构的剖视图;

图8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0-柜体;11-出风口;12-进风口;13-除湿风机;14-湿度传感器;20-除湿机构;21-除湿通道;21a-进气段;21b-出气段;22-再生通道;23-除湿转轮;23a-除湿区域;23b-再生区域;24-除湿剂;25-再生间隔腔;25a-第二再生间隔腔;25b-第一再生间隔腔;26-除湿间隔腔;26a-第二除湿间隔腔;26b-第一除湿间隔腔;30-预加热单元;31-加热装置;32-再冷却单元;33-再加热单元;34-冷却单元;35-热交换器;400-标识牌;401-第一过滤网;402-防尘导向板;403-柜门;404-弯折管;405-风扇;406-底座;407-转动件;408-升降件;409-水位传感器;410-第二过滤网;411-消防喷口;412-闸门;413-密封条;414-驱动装置;415-第一气孔区;416-第二气孔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电力柜,包括柜体和柜门;柜门与柜体铰接。

该实施例中,柜门403的外表面设置有插槽,插槽中插装有标识牌400,具体而言,柜门的外表面通过固定两个竖向挡板及一横向挡板以形成插槽,两个竖向挡板分别与横向挡板相垂直,且两个竖向挡板间隔设置,标识牌400插入插槽后,能够快速方便的从插槽中取出。柜体的侧面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气孔区415,第一气孔区开设有多个成行列排布的气孔;柜体的内部设置有防水闸门机构,用于对第一气孔区进行关闭或开启;防水闸门机构包括闸门412及驱动装置414,柜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导向槽,两个第一导向槽分别位于第一气孔区的两个相对的竖直边,且第一导向槽的导向方向与第一气孔区的竖直边的长度方向相平行;闸门412的两个相对的竖直边分别卡合于第一导向槽中,且驱动装置414能够驱动闸门沿第一导向槽的导向方向移动;驱动装置414固定于柜体的内部,且驱动装置414带动闸门沿第一导向槽的导向方向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对第一气孔区的关闭或开启;为了使闸门对第一气孔区关闭后,保证水不会从闸门的竖直边与第一导向槽的缝隙中进入,在第一导向槽中安装有密封条413。

该实施例中,第一气孔区安装有第一过滤网401,第一过滤网401固定于气孔上。

该实施例中,柜体的侧面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气孔区416,第二气孔区设置有多个成行列排布的气孔;第二气孔区设置有防尘导向板402,且防尘导向板402位于柜体的内部;防尘导向板402包括板体,板体上开设有成行列排布的多个通孔;防尘导向板402还包括安装于通孔处的弯折管404,其中,弯折管404的一端的端口与通孔连通,弯折管404的另一端的端口朝向下方,这样与柜体外部的气体进入第一柜体内时,气体通过弯折管404后,由于弯折管404的另一端的端口朝向下方,可以防止部分灰尘进入柜体内,并且由于于弯折管404的另一端的端口朝向下方,柜体的气体也会很容易的从弯折管404中排出。

该实施例中,柜体的内部安装有风扇405和温度传感器,风扇405与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驱动装置414与控制装置相连接;通过风扇405可以对柜体的内部设备进行降温,并且通过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控柜体内的温度,以保证柜体内的设备的正常运行,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高于设定值时,通过控制装置使风扇405运转。

该实施例中,柜体的底部安装有升降装置,用于将柜体升起或降落;其中,升降装置包括底座406、转动件407、升降件408和第一驱动器,底座406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层,转动件407与底座406转动连接,转动件407上设置有外螺纹,升降件408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槽,第二导向槽内设置有与转动件407的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转动件407的一端伸入升降件408的第二导向槽中,第一驱动器与转动件407连接以驱动转动件407转动,第一驱动器与控制装置连接。具体而言,防滑层可以防止柜体的滑移;第一驱动器为电机,转动件407为锥形齿轮和螺杆,电机的转轴安装有与锥形齿轮相配合的转动齿轮;锥形齿轮套设于螺杆上,且锥形齿轮与螺杆固定连接,锥形齿轮的转动,使得螺杆转动;升降件408为一管套,管套的内部为第二导向槽;管套与螺杆螺纹连接,管套与柜体固定连接,螺杆的转动使得管套带向上运动,从而使得柜体向上运动。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多功能电力柜,通过在第一气孔区设置有防水匣门机构,当积水升高要进入第一气孔区时,通过驱动装置414驱动闸门关闭第一气孔区,从而防止积水进入柜体内部,保护柜体内设备的正常运行,另外通过升降装置,可以进行一步提防止积水进入柜体内,以保护柜内设备。

该实施例中,柜体的外侧面安装有水位传感器409,水位传感器409与控制装置相连。通过水位传感器409将柜体外部的水位信息传递给控制装置,当柜体外部水位高于阀值时,水位传感器409向控制装置发送水位信息,控制装置使得第一驱动装置414开始运动,从而使得柜体上升,同时控制装置使驱动装置414运动,使其带动闸门运动,以关闭第一气孔区,实现柜体的侧面的下部的密封。需要说明是,该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可以单独使第一驱动装置414或使驱动装置414运动,也就是说,不必同时启用升降装置和防水闸门机构。

该实施例中,第二气孔区安装有第二过滤网410,且第二过滤网410位于柜体的内壁与防尘导向板402之间,这样通过第二过滤网410,可以进一步防止虫子等小型生物进入柜体的内部。

该实施例中,柜体的内部的柜顶及柜体的内侧壁均设置有消防喷口411,消防喷口411通过气管与惰性气体储气瓶相连通,且气管上设电磁控制阀,消防喷口411的前端设有涡轮风扇405叶,柜体的内部还设置有烟雾报警器,烟雾报警器和电磁控制阀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

该实施例中,惰性气体储气瓶内存放的惰性气体包括低温氮气或低温二氧化碳中的至少一种。

该实施例中,柜体的内壁贴设有阻燃层。

该实施例中,柜门上安装有指纹锁;柜体上安装有蜂鸣器,指纹锁和蜂鸣器分别与控制装置相连接。通过指纹锁进行对电力柜的柜门的开启或关闭;通过蜂鸣器,可以警醒想破坏柜门的不良分子。

该实施例中,,柜体的外顶部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与电力存储器连接,电力存储器分别与控制装置和第一驱动器连接。电力存储器为储蓄电池。

该实施例中,驱动装置414为液压缸、电动缸或气缸。

该实施例中,柜体10还设置有出风口11和进风口12;出风口11处安装有鸭嘴阀,用于使气体只能从柜体的内部向外部排放,而柜体外部的气体不能从出气口进行柜体的内部。另外,还可以在进风口安装单向进气阀,使气体只能从柜体的外部进入柜体的内部,而柜体的内部的气体不能从柜体的内部排放到柜体的外部。

除湿机构20包括除湿通道21、再生通道22和至少三个同轴设置的除湿转轮23;除湿转轮23包括再生区域23b和除湿区域23a,除湿转轮23的再生区域23b将再生通道22截断;除湿区域23a将除湿通道21截断;

柜体10的出风口11通过管道和除湿风机13与除湿通道21的入口连通;

除湿通道21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柜体10的进风口12连接;

柜体10内的冷却气体在除湿风机13作用下进入除湿通道21并经过除湿区域23a过滤除湿后返回柜体10内;

再生通道22上设置有再生风机(未示出),再生通道22内的气体流动方向与除湿通道21的气体流动方向相同;

除湿通道21包括其入口到除湿转轮23之间的进气段21a、除湿转轮23到除湿通道21出口之间的出气段21b;

除湿通道21在其进气段21a内设置有用于对冷却气体进行加热的预加热单元30;

除湿转轮23包括框架、包裹在框架外侧的疏水透气膜;除湿转轮23在疏水透气膜的内侧设置有环形的空腔,空腔内填充有除湿剂24;

至少三个除湿转轮23间隔设置,相邻两个除湿转轮23之间在除湿区域23a设置有除湿间隔腔26;

相邻两个除湿转轮23之间在再生区域23b设置有再生间隔腔25;

除湿间隔腔26包括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除湿间隔腔26b和第二除湿间隔腔26a;

再生间隔腔25包括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再生间隔腔25b和第二再生间隔腔25a;

第一除湿间隔腔26b和第二再生间隔腔25a内均设置有再加热单元33;

第二除湿间隔腔26a和第一再生间隔腔25b内设置有冷却单元34。

出气段21b内设置有再冷却单元32。

使用时,预热加热单元30对冷却气体进行加热,使得冷却气体内的水分子更加活跃从而可以穿透疏水透气膜进入除湿转轮23内的空腔,进而被除湿剂24捕捉。

而在再生通道内,加热装置31将通道内的气体加热的温度高于除湿通道内的气体温度,该通道内的热气流吹过除湿转轮,用于还原和再生除湿剂,使得水分子脱离除湿剂并被热气流带走。

而第一再生间隔腔25b内设置有冷却单元34则使得再生通道内的气体温度骤降,使得部分水分子变为液体水,进而被疏水透气膜截留;第一再生间隔腔25b的底部设置有集水槽(未示出),集水槽底部设置有排水孔,可利用泵体及时吸走集水槽内的积水。

除湿通道内,设置在上游的三个除湿转轮之间设置有再加热单元33,有利于促使部分水分子穿透过前方的除湿转轮进而后面除湿转轮内,从而使得除湿剂的使用效率更加均匀,同时也提高了整个除湿机构的除湿效果。

除湿通道内,最后一个除湿转轮间隔中设置有冷却单元34,则可以有效降低气体问题,使得最后残存的部分水分子冷凝后成为液态水,液态水被疏水透气膜有效节流。

第二再生间隔腔25a内设置有再加热单元33,用于再次加热再生通道内的气体,使得该气体的温度高于除湿剂的脱水温度,从而保证最后一个除湿转轮内的除湿剂保持较为干爽的状态;当该除湿转轮转动,除湿区域和再生区域轮换,从而保证该转轮的除湿区域内的除湿剂保持不饱和状态,进而彻底和充分吸收冷却气体中的水分子。

如图4所示,进气段21a内设置有热交换器35,热交换器35的进气口与再生通道22的出口连接,再生通道22内的气体通过热交换器35与电力柜流出的冷却气体换热后经热交换器35的出气口排出。

热交换器35优选地设置在预加热单元30的上游。

再生通道22内在除湿转轮23的上游设置有加热装置31,再生通道22内的气体经加热后吹过除湿转轮23的再生区域23b,用于除湿剂24的还原再生。

其中,疏水透气膜可以为中空纤维膜和平板膜。疏水透气膜为液体不能通过,而气体如水蒸气可以透过的膜体。疏水透气膜的由PP,PTFE等材料制成。

电力柜除湿装置还可以设置控制器(未示出),控制器分别与加热单元、冷却单元、风机连接。再生通道22和除湿通道21内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未示出)。

柜体10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14,湿度传感器14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根据湿度传感器14和温度传感器的反馈结果控制加热单元、冷却单元、风机工作。

而柜体10内的冷却气体优选地为氮气。从而可以有效降低柜体10内气体的含水率。从而减少除湿机构的工作频率。

除湿间隔腔和再生间隔腔内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

除湿剂24的制备原料包括异丙基丙烯酰胺凝胶、无水乙醇和硅酸钠。

除湿剂24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异丙基丙烯酰胺凝胶加入交联剂、引发剂、催化剂等溶于无水乙醇中进行交联引发;

第二步:待溶解充分后,通氮气保护加入硅酸钠,充分溶解后加入强酸在60oC恒温水浴中反应24h;

第三步:用去离子水浸渍,间隔7-12小时后更换去离子水,除去未反应单体,生成温敏材料成品。

异丙基丙烯酰胺凝胶加入交联剂、引发剂反应后生成反开关纳米材料,生成的反开关纳米材料和硅酸钠反应生成温敏材料。根据除湿环境及性价比,确定反开关纳米材料和硅酸钠的比例范围,该比例范围在1:2至1:20之间都可以。

交联剂为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催化剂为异丙醇,强酸为氢氟酸。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电力柜,该实施例的多功能电力柜描述了所述升降装置的另一种实现方案,除此之外的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也属于该实施例二,不再重复描述。

该实施例中,柜体的底部安装有升降装置,用于将柜体升起或降落;其中,升降装置为液压缸、电动缸或气缸。升降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