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达林顿管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2735阅读:70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极管驱动电路,特别涉及一种达林顿管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达林顿管是一种复合管。他将两个三极管串联,以组成一只等效的新的三极管。这只等效三极管的放大倍数是原二者之积,因此它的特点是放大倍数非常高。达林顿管的作用一般是在高灵敏的放大电路中放大非常微小的信号,如大功率开关电路。

达林顿管具有放大倍数高、驱动电流大、灵敏度高等特点,因此常用与用于大功率开关电路、电机调速、逆变电路、驱动小型继电器和驱动LED智能显示屏等。

现有达林顿管驱动电路由于采用的是采用直接驱动后级电路,这样达林顿管开关电路开关的速度慢,开关时功耗会增加因此会大大减少元件的寿命,对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达林顿管驱动电路,旨在解决现有达林顿管开关电路开关速度慢,功耗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达林顿管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1、达林顿管Q2、电容C1、电阻R3,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控制信号Ctrl连接,其集电极与电源VCC连接,其发射极接地;所述达林顿管Q2的基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其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电路包括电容C2,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其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容C2为加速电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电路包括电阻R1,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控制信号Ctrl,其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电路包括电阻R2,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其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电路包括电阻R4,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源VCC,其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电路包括负载,所述负载连接达林顿管Q2的集电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VCC为5V的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与一般的达林顿管驱动电路相比,加入了小功率三极管用于驱动达林顿管电路,并加入了电阻、电容用于加速达林顿管的开关速度,减少了开关功耗从而延长功率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达林顿管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达林顿管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1、达林顿管Q2、电容C1、电阻R3,三极管Q1的基极与控制信号Ctrl连接,其集电极与电源VCC连接,其发射极接地;达林顿管Q2的基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其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

本设计中控制信号通过控制小功率三极管Q1来控制大功率达林顿管Q2的开关,R3和C1是作为输出反馈给三极管Q1的基极,作用同样为加速三极管Q1的开关速度,延长达林顿管Q2的寿命以及电路整体的性能。

本驱动电路还包括电容C2,电容C2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其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容C2为加速电容,加速Q2的开关速度,降低Q1管耗,从而延长Q1寿命。

本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1的一端连接控制信号Ctrl,其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

本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2,电阻R2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其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

R1用于限定Q1基极电流,R2作用是泄放掉关断状态时基极电荷,让Q1在低电平时保持截止状态。

本驱动电路还包括电阻R4,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源VCC,其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R4作用是Q1的集电极限流以及Q2的基极限流。

本驱动电路包括负载,负载连接达林顿管Q2的集电极。

整个电路中电源VCC优选为5V的电源。

本新型达林顿管驱动电路加入了小功率三极管用于驱动达林顿管电路,并加入了电阻、电容用于加速达林顿管的开关速度,减少了开关功耗从而延长功率管的使用寿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