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动开关灯功能的LED节能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64175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具有自动开关灯功能的LED节能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照明灯,特别是具有自动开关灯功能的LED节能灯,属于电气节能照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LED(发光二极管)是一种新型光源,具有耗电小、亮度高、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等优点。用LED作为光源的灯具有可见度好、节能省电、反应快等优点。但目前使用交流市电的LED路灯通常需要整流滤波,而滤波需要较大容量的电容器,体积大,寿命短,并且整流滤波所形成的脉冲电流谐波含量大,降低了灯具的功率因数,影响了LED灯具的性能。因此,LED照明灯的光学设计、电路设计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具有自动开关灯功能的LED节能灯,不需要滤波电容和变压器,采用高性能的集成电路精确控制LED电流,有效降低谐波含量,提高效率与功率因数,降低灯具的发热量和体积,并且能够根据光敏元件检测的环境照度自动控制开关灯。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具有自动开关灯功能的LED节能灯,包括:输入保护单元[1]、整流单元[2]、交流直驱控制器[3]、光敏传感器[4]、智能调光单元[5]、工作模式选择开关[6]、能量缓冲单元[7]、LED单元[8];其中:

输入保护单元[1]:为LED路灯提供过电流或短路保护及吸收浪涌电压,与整流单元[2]构成电气连接;

整流单元[2]:将交流输入电压进行全波整流,为交流直驱控制器及LED提供单向脉动电压,与整流单元[2]及交流直驱控制器[3]构成电气连接;

交流直驱控制器[3]:根据整流后的脉动电压的瞬时值的大小,驱动不同组的LED发光,与整流单元[2]、智能调光单元[5]及能量缓冲单元[7]、LED发光单元[8]构成电气连接;

光敏传感器[4]:用于感受环境光照度,与智能调光单元[5]构成电气连接;

智能调光单元[5]:与交流直驱控制器[3]及光敏传感器[4]、工作模式选择开关[6]构成电气连接,作用是将光敏传感器[4]检测的环境照度转换为数字信号,并根据工作模式选择开关的位置,向交流直驱控制器[3]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其开灯或关灯;

工作模式选择开关[6]:通过开关选择是否允许自动开关灯,与智能调光单元[5]构成电气连接;

能量缓冲单元[7]:缓冲LED的电流变化,平滑LED的亮度,与交流直驱控制器[3]及LED单元[8]构成电气连接;

LED单元[8]:由若干只LED发光器件构成,对LED进行分组控制,每组LED发光功率的大小受交流直驱控制器[3]控制,与交流直驱控制器[3]及能量缓冲单元[7]构成电气连接。

所述的LED单元由m组LED发光器件构成,m为正整数,每组LED含有并联的n条支路,n为正整数,每条支路有k只LED发光二极管串联组成LED灯串,k为正整数。

本发明是按照上述构思使用上述单元部件组合而成,其工作原理是:输入的交流电压经输入保护单元后进行全波整流,整流后的脉动电压向交流直驱控制器供电,由交流直驱控制器精确控制各LED灯串的电流。当工作模式选择开关处于自动开关灯模式时,智能调光单元根据光敏传感器检测的环境照度自动控制开关灯。

本发明的优点及效果:

(1) 使用交流直驱控制器,不需要大容量的滤波电容,且外部元件少,因而成本较低、可靠性高。

(2) 利用集成电路的交流直驱控制器来精确控制各灯串的电流,让总电流接近正弦波形,可提高功率因数和效率,发热量小,性能好。

(3)具有能量缓冲单元,克服了交流直驱LED的闪烁现象。

(4)能够根据光敏元件检测的环境照度自动控制开关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方框图。

图2是实施例的基于交流直驱控制器的主电路原理图。

图3是实施例的光敏传感器及智能调光单元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看图1,具有自动开关灯功能的LED节能灯,包括输入保护单元[1]、整流单元[2]、交流直驱控制器[3]、光敏传感器[4]、智能调光单元[5]、工作模式选择开关[6]、能量缓冲单元[7]、LED单元[8];其中输入保护单元[1]为LED路灯提供过电流或短路保护及吸收浪涌电压,与整流单元[2]构成电气连接;整流单元[2]将交流输入电压进行全波整流,为交流直驱控制器及LED提供单向脉动电压,与整流单元[2]及交流直驱控制器[3]构成电气连接;交流直驱控制器[3]根据整流后的脉动电压的瞬时值的大小,驱动不同组的LED发光,与整流单元[2]、智能调光单元[5]及能量缓冲单元[7]、LED发光单元[8]构成电气连接;光敏传感器[4]用于感受环境光照度,与智能调光单元[5]构成电气连接;智能调光单元[5]与交流直驱控制器[3]及光敏传感器[4]、工作模式选择开关[6]构成电气连接,作用是将光敏传感器[4]检测的环境照度转换为数字信号,并根据工作模式选择开关的位置,向交流直驱控制器[3]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其开灯或关灯;工作模式选择开关[6]通过开关选择是否允许自动开关灯,与智能调光单元[5]构成电气连接;能量缓冲单元[7]缓冲LED的电流变化,平滑LED的亮度,与交流直驱控制器[3]及LED单元[8]构成电气连接;LED单元[8]由若干只LED发光器件构成,对LED进行分组控制,每组LED发光功率的大小受交流直驱控制器[3]控制,与交流直驱控制器[3]及能量缓冲单元[7]构成电气连接。

请进一步参看图2,输入保护单元由保险丝F1和压敏电阻RV1组成;整流单元由整流桥BG1担任;交流直驱控制器由集成电路U1(型号为FL77944)、电容C1及电阻R1、R2组成;能量缓冲单元有4组,第1组能量缓冲单元包括二极管D11、电容C11、电阻R11,第2组能量缓冲单元包括二极管D21、电容C21、电阻R21,第3组能量缓冲单元包括二极管D31、电容C31、电阻R31,第4组能量缓冲单元包括二极管D41、电容C41、电阻R41;LED单元由4组超高亮度LED发光器件构成,每组LED含有并联的n条支路,n为正整数,在本实施例中,第1组LED的支路数n=5,第2组LED的支路数n=4,第3组LED的支路数n=4,第4组LED的支路数n=3,每条支路有k只LED发光二极管串联组成LED灯串,k为正整数,在本实施例中选k=18。第1组LED由LED灯串LED11~LED15组成,第2组LED由LED灯串LED21~LED24组成,第3组LED由LED灯串LED31~LED34组成,第4组LED由LED灯串LED41~LED43组成。

每组LED的发光功率取决于通过该组各LED灯串的电流,其大小受交流直驱控制器U1控制并与各组能量缓冲单元的参数有关,由U1第10引脚外接的电阻R2设定允许的最大电流值,由U1第11引脚的电压调节LED的电流大小,当U1第11引脚的电压为0时,LED的电流为0,即为关灯状态。

第1组LED各灯串(LED11~LED15)相并联,即每个灯串的阳极连接在一起,每个灯串的阴极连接在一起,并联的各LED灯串再与第1组能量缓冲单元的电容C11、电阻R11并联,灯串阳极及电容C11的正极与第1组能量缓冲单元的二极管D11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11的阳极与整流桥BG1的正极相连;第1组LED各灯串的阴极及电容器C11的负极与交流直驱控制器U1的LED1引脚及第2组能量缓冲单元的二极管D21的阳极相连。

第2组LED各灯串(LED21~LED24)相并联,即每个灯串的阳极连接在一起,每个灯串的阴极连接在一起,并联的各LED灯串再与第2组能量缓冲单元的电容C21、电阻R21并联,灯串阳极及电容C21的正极与第2组能量缓冲单元的二极管D21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21的阳极与第1组LED各灯串的阴极及电容器C11的负极相连;第2组LED各灯串的阴极及电容器C21的负极与交流直驱控制器U1的LED2引脚及第3组能量缓冲单元的二极管D31的阳极相连。

第3组LED各灯串(LED31~LED34)相并联,即每个灯串的阳极连接在一起,每个灯串的阴极连接在一起,并联的各LED灯串再与第3组能量缓冲单元的电容C31、电阻R31并联,灯串阳极及电容C31的正极与第3组能量缓冲单元的二极管D31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31的阳极与第2组LED各灯串的阴极及电容器C21的负极相连;第3组LED各灯串的阴极及电容器C31的负极与交流直驱控制器U1的LED3引脚及第4组能量缓冲单元的二极管D41的阳极相连。

第4组LED各灯串(LED41~LED43)相并联,即每个灯串的阳极连接在一起,每个灯串的阴极连接在一起,并联的各LED灯串再与第4组能量缓冲单元的电容C41、电阻R41并联,灯串阳极及电容C41的正极与第4组能量缓冲单元的二极管D41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41的阳极与第3组LED各灯串的阴极及电容器C31的负极相连;第4组LED各灯串的阴极及电容器C41的负极与交流直驱控制器U1的LED4引脚相连。

交流直驱控制器U1的第1引脚经串联电阻R1连接到整流桥BG1的正极,U1的第9、14、16引脚连到整流桥BG1的负极(GND),U1的第10引脚经电阻R2连接到GND,U1的第15引脚(VDD)与GND之间连接电容C1。

各组能量缓冲单元的作用是将LED高亮度时的能量吸收一部分,等待交流直驱控制器内部驱动MOS管关断时释放所吸收的能量,从而平滑LED发光器件瞬时的亮度,大大地降低了LED的闪烁度。以第1组能量缓冲单元为例说明如下:当交流直驱控制器U1的LED1~LED4引脚(即第3、5、7、12引脚)在内部PWM信号的驱动下有其中一个导通时,就有电流通过二极管D11,对电容C11充电,当C11上的电压上升到第1组LED各灯串(LED11~LED15)的最低发光电压时,LED灯串中就开始有电流流入并开始发光,随后一部分电流对电容C11充电,一分部电流流入LED灯串发光,随着电容C11的充电,电容C11的电压不断上升,直到通过二极管D11的电流几乎全部流入第1组LED灯串发光,电容C11的电压才保持不变,电容C11的电压越高,所储存的能量越多;当交流直驱控制器U1的LED1~LED4引脚全部关断时,就没有电流通过二极管D11,这时电容C11开始向第1组LED各灯串(LED11~LED15)放电,维持灯串发光,直到交流直驱控制器U1的LED1~LED4引脚在下一次有其中一个导通时,才有电流通过二极管D11对电容C11充电,如此循环。电阻R11是为了给电容C11提供放电支路,由于电阻R11的阻值较大,流过的电流很小,几乎不影响C11的正常充放电和LED灯串的发光,但当交流电源关断时间较长时,电阻R11使得电容C11上的电压不至于维持过久。其它组能量缓冲单元的工作原理与此类似。这样,在能量缓冲单元的作用下,能有效避免交流直驱电路的缺点,使行人基本观察不到LED信号灯的高频闪烁现象,提高了视觉感受。

交流直驱控制器U1(型号:FL77944)是一款交流直接LED驱动器,内部有4个集成式高压LED恒流源,提供切相调光,具有较宽的调光范围、平稳高光控制和良好的调光器兼容性,通过高功率因数和低THD来实现高效率,具有过温保护及模拟、数字调光功能,外部采用最少数量的RC无源元件,特别适用于高效率LED照明系统。

LED单元的电流通过电流检测电阻R2按如下公式设置:

,,,

其中ILED1、ILED2、ILED3、ILED4分别为交流直驱控制器U1的LED1、LED2、LED3、LED4引脚(即第3、5、7、12引脚)灌电流的调节目标电流值。

在参数设计时,根据输入电压的有效值以及预测的输入功率,可按下面的公式初步确定电流检测电阻R2的值:

式中:VAC.RMS为输入电压的有效值,PIN为预测的输入功率。

请参看图3,智能调光单元由集成电路U2(型号为78L05)、电容C2~C5、单片机U3(型号为STC15W408AS)及插座CZ1组成。其中U2是5V稳压集成电路,提供单片机的工作电压和电流。STC15W408AS单片机是1T 8051单片机,同样工作频率时,速度是传统8051的8~12倍,是宽电压、高速、高可靠、低功耗、超强抗干扰的新一代8051单片机,内部含有8K的Flash程序存储器和512字节SRAM,内部集成了高精度的RC时钟,不需外部晶振和外部复位电路,还有比较器、5个定时器/计数器以及3路CCP/PWM/PCA、8路高速10位AD转换器、1组超高速异步串行通信口等硬件资源。

光敏传感器由光敏二极管GM担任,光敏二极管产生的光电电流通过电阻R3时,在电阻R3上产生电压降,该电压被单片机U3的第15引脚连接的内部ADC0转换为数字信号,作为环境照度测量值。

S1是工作模式选择开关,S1的一端连接到单片机U3的第12引脚及电阻R4,S1的另一端连接到GND,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到+5V;当开关S1闭合时,单片机U3的第12引脚为低电平,此时处于自动开关灯模式时,智能调光单元根据光敏传感器检测的环境照度自动控制开关灯,当U3第16引脚的输出电压为0时,即为关灯状态。插座CZ1用于给单片机下载程序,在给单片机下载程序时,断开交流供电电源,用TTL电平的串口信号及+5V电源供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