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以及充电装置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4657发布日期:2018-09-04 23:45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以及具有该散热器的充电装置和具有该充电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能源和环境等问题,推动新能源汽车爆发性成长,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也不断攀升。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具有节能环保的巨大优势,但是电动车充电时间周期长,却是长久以来的诟病。

现阶段利用增大充电功率来缩短充电时间的方式被普遍采用。与之而来的问题是:由于电流过大,充电插座处的接线端子发热严重,导致出现充电端子烧毁或充电问题故障,这样整车无法正常充电,而且充电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还有,虽然目前一些厂商也在积极采用降低接线端子处的温度的一些方式,例如,在充电线束处布置冷却装置,但是冷却效果不理想,而且布置起来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该散热器能够有效降低充电连接件的接线端子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的充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包括:主体和多个端子护套,所述主体内形成有冷却室且内周限定出容纳孔,所述容纳孔用于容纳所述充电连接件;多个所述端子护套固定在所述主体上且位于所述容纳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通过设置冷却室,可以有效降低充电连接件的温度,可以避免出现接线端子过热的问题,从而可以保证车辆的充电安全性。

可选地,所述主体包括后壁,所述端子护套从后壁沿轴向向前延伸,所述后壁上形成有端子孔。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形成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间隔开设置。

具体地,所述出液口设置有压力阀,且在所述冷却室内压力达到预定值所述压力阀打开。

可选地,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出液口的正上方;或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出液口的正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的充电连接件的散热器还包括:多个第一散热片,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片分布在所述主体的外表面上,多个所述第一散热片沿所述主体的轴向延伸且在所述主体的周向上分布。

具体地,所述端子护套与所述主体为一体成型件。

可选地,所述端子护套内形成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与所述冷却室连通且位于所述冷却室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和所述端子护套为绝缘材料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充电装置包括:散热主体、上述实施例的散热器和充电连接件,所述散热主体包括:板体和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设置在所述板体上;所述散热器固定在所述板体上,所述冷却室与所述冷却流道连通;所述充电连接件容纳在所述容纳孔上。

可选地,所述散热主体还包括多个第二散热片,每个所述第二散热片内形成有所述冷却通道,所述板体上形成有共用进口和共用出口,多个所述第二散热片的冷却流道共用一个所述共用进口和一个所述共用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室的两端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至少与一个所述冷却流道相连且所述出液口至少与一个所述冷却流道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冷却系统和上述实施例的充电装置,所述冷却流道、所述冷却室和所述冷却系统连通。

可选地,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泵体、换热器、储液罐,所述泵体、所述换热器、所述储液罐、所述散热主体的冷却流道和所述冷却室之间形成循环回路。

进一步地,所述的车辆还包括:插接检测件和电控模块,所述插接检测件用于检测插入所述充电连接件内的充电枪插接状态,所述电控模块与所述插接检测件电连接且在接收到充电枪插接完成信号后控制所述泵体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连接件和散热器的示意图;

图2-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散热器的示意图;

图5-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散热器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装置中的充电插座与充电枪对接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充电装置100;

散热器10;主体1;进液口1a;出液口1b;后壁11;端子孔12;

冷却室2;容纳孔3;第一散热片4;端子护套5;隔板6;

散热主体20;板体201;共用进口202;共用出口203;第二散热片204;

充电连接件30;接线端子31;

冷却系统200;泵体210;换热器220;储液罐230;过滤器240;

插接检测件300;电控模块400;配电模块500;充电桩600;充电枪6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一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充电装置100,该充电装置 100可以用于为动力电池充电。

如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充电装置100可以包括:散热主体20、散热器10和充电连接件30,其中,散热主体20可以包括:板体201和冷却流道,冷却流道设置在板体201上。充电连接件30容纳在容纳孔3上,也可以理解为,充电连接件30 可以安装在散热器10上。散热器10可以安装在散热主体20上,也就是说,散热器10部件可以起到为充电连接件30散热的效果,还可以起到安装固定充电连接件30的作用。充电连接件30可以为充电插座。

下面先描述一下散热器10。

如图1-图8所示,散热器10可以包括主体1和多个第一散热片4,主体1内形成有冷却室2,而且主体1的内周限定出容纳孔3,容纳孔3用于容纳充电连接件30。也就是说,充电连接件30可以安装在容纳孔3内,容纳孔3的设置一方面可以保证充电连接件30的安装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以保证主体1和充电连接件30充分接触,从而可以有利于冷却室 2与充电连接件30充分换热。

其中,充电连接件30内设置有多个接线端子31,例如,接线端子31为两个,接线端子31可以包括传输电流的正极接线端子和负极接线端子。此接线端子31适用于直流充电口。

同理交流充电口充电接线端子也是成对出现,可能为多个,原理同上,依旧可以实施应用。

如此,冷却室2可以有效降低接线端子31的温度,可以避免接线端子31出现过热的问题,从而可以保证车辆的充电安全性。冷却室内可以充满有冷却介质,冷却介质可以为冷却液。

如图1-图8所示,多个第一散热片4分布在主体1的外周上。第一散热片4可以与冷却室2共同作用,从而可以更好地带走充电连接件30的温度,可以有效降低接线端子31 的温度。

当然,散热器10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例如,如图2-图4所示,散热器10还可以包括:多个端子护套5,多个端子护套5固定在主体1上,而且端子护套5位于容纳孔3内,这样可以便于端子护套5与接线端子31对应。端子护套5的数量可以与多个接线端子31 的数量对应,端子护套5可以套设在对应的接线端子31上。

还有,接线端子31也可以通过端子护套5向主体1传递热量,从而可以使得冷却室2和第一散热片4更好地降低接线端子31的温度,而且端子护套5至少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接线端子31。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器10,通过设置冷却室2和第一散热片4,可以有效降低接线端子31的温度,可以避免出现接线端子31过热的问题,可以保证车辆的充电安全性。

可选地,如图3所示,主体1可以包括后壁11,端子护套5从后壁11沿轴向向前延伸,后壁11上形成有端子孔12。当给车辆充电时,接线端子31可以插入到端子孔12内,从而可以便于接线端子31与端子护套5配合。

结合图5-图7所示,主体1的底部形成有进液口1a和出液口1b,进液口1a和出液口 1b间隔开设置。由此,进液口1a和出液口1b设置合理,进液和出液方便,可以使得主体 1结构简单,冷却室2布置合理。

可选地,出液口1b设置有压力阀(图未示出),而且在冷却室2内压力达到预定值压力阀打开。由此,通过设置压力阀,可以控制冷却室2内的冷却介质的量,可以保证在充电连接件30与充电桩600的充电枪610对接时冷却室2内有足够的冷却介质,从而可以保证主体1降低接线端子31温度的作用。

当然,进液口1a和出液口1b还可以有其他布置形式,例如,主体1上形成有进液口 1a和出液口1b,进液口1a位于出液口1b的正上方,或者进液口1a位于出液口1b的正下方。如此设置的进液口1a和出液口1b可以保证冷却介质有效地在冷却室2进行循环流动,从而可以使得冷却室2更好地降低充电连接件30的温度,可以避免接线端子31出现过热的问题。

具体地,进液口1a位于主体1的最下端,出液口1b位于主体1的最上端。由此,冷却介质可以在充满冷却室2之后才会从出液口1b流出,从而可以更好地保证冷却室2内具有足够的冷却介质,进而可以保证散热器10降低接线端子31温度的效果。

其中,如图8所示,进液口1a和出液口1b之间可以设置有隔板6,隔板6用来保证冷却介质在冷却室2内的循环,从而可以使得冷却介质有效带走充电连接件30的热量。

可选地,如图5所示,散热器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一散热片4,多个第一散热片4分布在主体1的外表面上,而且,多个第一散热片4沿主体1的轴向延伸,并且多个第一散热片4在主体1的周向上分布。这样多个第一散热片4可以均匀分布在主体1的外周上,从而可以更好地带走接线端子31的热量。

可选地,如图4所示,端子护套5与主体1可以为一体成型件。一体成型的端子护套5 和主体1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低。

具体地,端子护套5内形成有冷却腔,冷却腔与冷却室2连通,而且冷却腔位于冷却室2的进液口1a和出液口1b之间。也就是说,端子护套5内的冷却腔能够参与冷却室2 内的冷却介质的循环,从而可以直接且有效地降低接线端子31的温度,进而可以保证车辆的充电安全性。

其中,主体1上形成有多个固定孔,固定孔可以供固定件穿过,这样散热器10可以与充电连接件30相固定,从而可以更好地保证充电连接件30的固定可靠性。具体地,多个固定孔为四个,而且四个固定孔之间的连线呈四边形。如此布置的四个固定孔可以使得充电连接件30与散热器10固定位置合理,固定位置各处受力均匀,从而可以更好地保证充电连接件30和散热器10之间的固定可靠性。

进一步地,主体1和端子护套5为绝缘材料制成。绝缘材料不导电,可以防止充电过程中向外漏电,进而可以保证充电的安全性。

如图9所示,散热主体20包括:板体201和多个第二散热片204,多个第二散热片204 设置在板体201上,每个第二散热片204内形成有冷却流道,散热器10固定在板体201上,冷却室2与第二散热片204的冷却流道连通,充电连接件30安装在容纳孔3上。第二散热片204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充电连接件30的散热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接线端子31的温度,可以避免接线端子31出现过热的问题。而且第二散热片204内的冷却流道与冷却件内的冷却腔连通,这样可以解决冷却腔内冷却液进出问题,从而可以使得充电连接件30的布置简单。

板体201上形成有共用进口202和共用出口203,多个第二散热片204的冷却流道共用一个共用进口202和一个共用出口203。这样板体201结构简单,可以有效解决多个第二散热片204的进液和出液问题,而且可以更好地提升充电连接件30的散热效果。

可选地,冷却室2的两端可以设置有进液口1a和出液口1b,进液口1a至少与一个冷却流道相连,而且出液口1b至少与一个冷却流道相连。需要解释的是,进液口1a与冷却流道连接的数量大于等于一个,出液口1b与冷却流道连接的数量大于等于一个。这样既可以保证多条冷却流道内有冷却液流动,也可以保证多条冷却流道内的冷却液换热完成后从出液口1b流出,从而可以更好地将充电装置100内的热量带到充电装置100的外部。

如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充电装置100和冷却系统200,冷却流道、冷却室2和冷却系统200连通。由此,冷却流道内可以流动有冷却液,车辆可以在车辆充电时控制冷却系统200的开启,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充电连接件30 的工作温度。

具体地,如图10所示,冷却系统200包括:泵体210、换热器220和储液罐230,泵体210、换热器220、储液罐230、散热主体20的冷却流道和冷却室2之间形成循环回路。由此,泵体210可以在充电插座和充电枪610对接时工作,从而将冷却液泵入冷却流道和冷却室2,以使得冷却流道冷却接线端子31。冷却系统200还包括:过滤器240,过滤器 240设置在泵体210和换热器220之间,过滤器240可以起到过滤作用。

具体地,如图10所示,车辆还可以包括:插接检测件300和电控模块400,插接检测件300用于检测插入充电插座内的充电枪610插接状态,电控模块400与插接检测件300 电连接且在接收到充电枪610插接完成信号后控制泵体210工作。其中,如图所示,车辆还可以包括:配电模块500,配电模块500可以向电控模块400配电,而且电控模块400 控制泵体210的工作状态。由此,充电插座可以实现合理控制的目的,在充电时可以保证冷却流道内流动有冷却介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