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ODF、网络柜、集装架、户外柜的背板制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6112发布日期:2018-08-08 00:42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备安装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ODF、网络柜、集装架、户外柜的背板制冷结构,属于通信行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几年,数据中心向着大规模、集成化、能耗高的方向快速发展。有调查显示,近十年来,服务器的功耗增加了15倍,现在一个机架的功耗在20~30KW。网络设备也是越做越大,有的大型网络设备要几个人才能抬得动,重达数百公斤,有的设备比人还高,这样的设备发热量自然比较高。这些高性能设备造成数据中心内部的发热量急剧增加,给数据中心散热带来了严峻挑战,随着这些高发热的设备进入,数据中心内的温度持续升高,局部温度也高低不一。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ODF、网络柜、集装架、户外柜的背板制冷结构。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ODF、网络柜、集装架、户外柜的背板制冷结构,包括若干机柜和与机柜对应数量的背板空调,所述若干机柜并排串通连接设置,所述背板空调对应的设置在机柜背部且包括冷却盘管、提供冷源的制冷机组和冷却水系统三部分,所述冷却盘管设置在机柜背部靠近热源且与换热装置连接实现热交换,所述换热装置内部流通有制冷剂,所述换热装置通过管道与制冷机组循环连通,所述冷却水系统通过管道与制冷机组循环连通;所述机柜背部设有风扇将机房冷空气吸入机柜对设备进行降温。

优选地,所述背板空调为水冷背板空调或热管背板空调。

优选地,所述换热装置为热交换器或水分配单元。

优选地,所述制冷机组为板式热交换器。

优选地,所述冷却水系统包括水冷式冷水机组、方形冷却塔、冷却水供水管道、冷却水回水管道、冷冻水供水管道和冷冻水回水管道,所述水冷式冷水机组包括上下并排串通布置的上水冷式冷水机和下水冷式冷水机,方形冷却塔的进水端通过冷却水供水管道和上水冷式冷水机出水端连接,方形冷却塔的出水端通过冷却水回水管道和上水冷式冷水机进水端连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冷却水供水管道靠近上水冷式冷水机出水端处设有第一电磁开关阀,所述冷却水回水管道靠近上水冷式冷水机进水端处设有第二电磁开关阀;所述下水冷式冷水机的进水端通过冷冻水回水管道和换热装置的出水端连接,所述下水冷式冷水机的出水端通过冷冻水供水管道和换热装置的进水端连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冷冻水回水管道上靠近下水冷式冷水机的进水端设有第三电磁开关阀。

优选地,所述冷却水回水管道上设有冷却水泵。

优选地,所述冷冻水回水管道上设有冷冻水泵。

优选地,所述板式热交换器包括第一进水端、第一出水端、第二进水端和第二出水端,第一进水端和冷冻水回水管道连接,第一出水端和冷却水供水管道连接,第二进水端和冷却水回水管道连接,第二出水端和冷冻水供水管道连接,第一进水端、第一出水端、第二进水端和第二出水端的管道上均设有电磁开关阀。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ODF、网络柜、集装架、户外柜的背板制冷结构,背板空调是冷却盘管、制冷机组和冷却水系统三部分组成;机房冷空气在机柜内部风扇的作用下,被吸入机柜并对设备进行降温,吸热后的空气流向安装在机柜背部的冷却盘管,热空气与冷却盘管进行热交换,将热量传递给换热器内的制冷剂,温度降低后的冷空气从背板吹出,完成机房空气循环;

1.冷却盘管更贴近热源,可大幅降低数据中心机房的空调能耗;

2.背板空调由于紧挨着机柜,安装在每个机柜的背面,一对一冷却设备,直接对局部热点进行降温,达到消除局部热点的目的;

3.占用空间小,不需要放置空调,也取消架空地板,降低层高,大大节省数据中心内部的空间,提升数据中心的机房利用率;

4.对过冷度、过热度非常敏感,并且背板空调具备自动的冷量调节能力,根据机柜热负荷的变化,在温度和制冷量之间取得平衡,换热量在小于额定制冷量时,可以通过调节水量以灵敏调节制冷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热管背板空调制冷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冷背板空调制冷原理图;

图中:1-机柜,2-水冷式冷水机组,21-上水冷式冷水机,211-上水冷式冷水机进水端,212-上水冷式冷水机出水端,22-下水冷式冷水机,221-下水冷式冷水机出水端,222-下水冷式冷水机进水端,3-板式热交换器,4-方形冷却塔,41-冷却水供水管道,42-冷却水回水管道,5-热交换器,5’-水分配单元,51-冷冻水供水管道,52-冷冻水回水管道,6-冷却水泵,7-冷冻水泵,8-第一电磁开关阀,9-第三电磁开关阀,10-电磁开关阀,11-电磁开关阀,12-电磁开关阀,13-电磁开关阀,14-电磁开关阀,15-第二电磁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ODF、网络柜、集装架、户外柜的背板制冷结构,如图1和2所示,包括若干机柜1和与机柜1对应数量的背板空调,所述若干机柜1并排串通连接设置,所述背板空调对应的设置在机柜1背部且包括冷却盘管、提供冷源的制冷机组和冷却水系统三部分,所述冷却盘管设置在机柜1背部靠近热源且与换热装置连接实现热交换,所述换热装置内部流通有制冷剂,所述换热装置通过管道与制冷机组循环连通,所述冷却水系统通过管道与制冷机组循环连通;所述机柜1背部设有风扇将机房冷空气吸入机柜1对设备进行降温。

所述制冷机组为板式热交换器3。

所述冷却水系统包括水冷式冷水机组2、方形冷却塔4、冷却水供水管道41、冷却水回水管道42、冷冻水供水管道51和冷冻水回水管道52,所述水冷式冷水机组2包括上下并排串通布置的上水冷式冷水机21和下水冷式冷水机22,方形冷却塔4的进水端通过冷却水供水管道41和上水冷式冷水机出水端212连接,方形冷却塔4的出水端通过冷却水回水管道42和上水冷式冷水机进水端211连接;所述冷却水供水管道41靠近上水冷式冷水机出水端212处设有第一电磁开关阀8,所述冷却水回水管道42靠近上水冷式冷水机进水端211处设有第二电磁开关阀15;所述下水冷式冷水机22的进水端222通过冷冻水回水管道52和换热装置的出水端连接,所述下水冷式冷水机22的出水端221通过冷冻水供水管道51和换热装置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冷冻水回水管道52上靠近下水冷式冷水机22的进水端222设有第三电磁开关阀9。

所述冷却水回水管道42上设有冷却水泵6。

所述冷冻水回水管道52上设有冷冻水泵7。

所述板式热交换器3包括第一进水端、第一出水端、第二进水端和第二出水端,第一进水端和冷冻水回水管道52连接,第一出水端和冷却水供水管道41连接,第二进水端和冷却水回水管道42连接,第二出水端和冷冻水供水管道51连接,第一进水端、第一出水端、第二进水端和第二出水端的管道上均设有电磁开关阀10、11、12、13和14,通过第一电磁开关阀8、第二电磁开关阀15、第三电磁开关阀9和电磁开关阀10、11、12、13和14来调节制冷剂的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热管背板空调制冷原理图,所述换热装置为热交换器5;采用氟利昂作为载冷剂。本实施例中机房冷空气在机柜1内风扇的作用下被吸入机柜1并对设备进行降温,吸热后的空气流向安装在机柜1背部的冷却盘管,热空气与冷却盘管进行热交换,将热量传递给热交换装置中的制冷剂即氟利昂,温度降低后的冷空气从背板吹出,经过热交换后的氟利昂通过冷冻水回水管道41进入水冷式冷水机组冷却后再进入到方形冷却塔4再通过冷却水回水管道42进入到板式热交换器3进行热交换后再经过冷冻水供水管道51进入热交换器5发生热交换后进入到机柜1中与设备发生热交换起到降温设备的作用,如此多次循环,完成机房空气循环。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为水冷背板空调制冷原理图,所述换热装置为水分配单元5’;采用水作为载冷剂。本实施例中机房冷空气在机柜1内风扇的作用下被吸入机柜1并对设备进行降温,吸热后的空气流向安装在机柜1背部的冷却盘管,热空气与冷却盘管进行热交换,将热量传递给制冷剂即水,温度降低后的冷空气从背板吹出,经过热交换后的水直接经过冷冻水回水管道41经过水冷式冷水机组冷却后再进入到方形冷却塔4,方形冷却塔4中的冷却水通过冷却水回水管道42将冷却水通过板式热交换器3进行热交换后再经过冷冻水供水管道51进入到水分配单元5’,水分配单元5’直接将制冷剂即冷冻水送入机柜1中与设备发生热交换起到降温设备的作用,如此多次循环,完成机房空气循环,水冷背板制冷相比热管背板制冷少了一次换热,效率更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