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电气自冷型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7785发布日期:2018-07-27 23:05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户外电气自冷型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低碳、环保和节能是现代电气装置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对于配备变频调速系统的户外型适应海洋环境的电气装置在作业时,多使用大功率空调进行装置内部的温度调控,以保证装置正常作业。但是,其能耗不小且增加了碳排放。因此,如何合理配置电气装置低能耗的温控系统一直是该行业关注的焦点。

目前,户外型电气装置为了保证其元器件及设备的正常工作温度及寿命,一般都配备用于调控其内环境温度的设施,如工业空调等,而大功率空调则是当前配备变频调速系统户外型电气装置的用于内环境温度调控的首选,且根据设定的条件经常处于恒功率状态运行。但是,其能耗及其所导致的碳排放则是与当前及将来的绿色、环保和节能目标逆向而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户外电气自冷型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户外型电气控制装置仅能依靠大功率空调调温,能耗高、碳排放量大,且户外环境容易对空调本身造成腐蚀和危害,空调损耗率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户外电气自冷型控制装置,包括电气控制装置,电气控制装置中设有数个电控柜,电气控制装置的两侧分别设置进风墙和出风墙,进风墙的下部设有数个通风过滤网组,出风墙的上部设有数个通风过滤网组;电气控制装置内设有多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线路与设置于电气控制装置内的PLC相连通,PLC通过线路分别与通风过滤网组相连通。

所述通风过滤网组分别设置于进风墙的下部1/3-1/2处和出风墙的上部1/3-1/2处。

所述通风过滤网组在进风墙和出风墙上分别设置16-18个。

所述电气控制装置、进风墙和出风墙的外部设有盐雾隔离层。

所述通风过滤网组之间距离均等。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经过严密的计算,合理设置通风过滤网组的数量与位置,采用双侧主动循环技术,提供装置内环境最佳的温度调控策略;设置温度传感器和PLC,依据内环境温度的高低,自主确定并启动或关停所需运行的通风过滤网组,满足高效工况运行,实现最大能效比;装设盐雾隔离层提高装置对户外环境的防护力,降低环境因素造成的腐蚀和危害,延长装置使用年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进风墙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墙示意图;

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电气控制装置;2、进风墙;3、出风墙;4、通风过滤网组;5、温度传感器;6、PLC;7、盐雾隔离层;8、电控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户外电气自冷型控制装置,包括电气控制装置1,电气控制装置1中设有数个电控柜8,电气控制装置1的两侧分别设置进风墙2和出风墙3,进风墙2的下部设有数个通风过滤网组4,出风墙3的上部设有数个通风过滤网组4,通风过滤网组4分别设置于进风墙2的下部1/3-1/2处和出风墙3的上部1/3-1/2处,通风过滤网组4在进风墙2和出风墙3上分别设置16-18个,通风过滤网组4之间距离均等;电气控制装置1内设有多组温度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5通过线路与设置于电气控制装置1内的PLC6相连通,PLC6通过线路分别与通风过滤网组4相连通,电气控制装置1、进风墙2和出风墙3的外部设有盐雾隔离层7。

本实用新型在运行时外环境温度不超过40℃时,装置内冷却所需空气流量大于42,000m³/h,即内外环境最高温度基本一致时,装置所需的空气流量大于42,000m³/h,本实用新型选用的通风过滤网组4,每组其额定无阻力风量为833CFM,即1,416m³/h,因此,共需要采用32个通风过滤网组4,考虑到裕度问题,进风墙2和出风墙3的通风过滤网组4可分别设置16-18个。

作业时,温度传感器5将电气控制装置1上不同位置的温度检测值传输至PLC6,经PLC6处理后启动一定数量的通风过滤网组4,内环境温度越高,启动的通风过滤网组4越多,反之,温度越低启动的通风过滤网组4越少,从而保证装置的内环境温度能满足正常工作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