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降温式的电热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8375发布日期:2018-09-01 00:24阅读:12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用于电热圈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快速降温式的电热圈。



背景技术:

电热圈是注塑机、吹塑机、挤出机等塑料成型设备的重要零部件,其主要功能在于对料筒进行预热,保证螺杆顺利启动,同时对剪切热低的塑料而言,其剪切热无法满足其自身塑化的热量需求,因而需要电热圈进行辅助加热。

传统的电热圈往往采用简易的铁皮加热圈、陶瓷加热圈或铸铝加热圈等等,这些加热圈往往功率非常大,加热负荷非常高,而且表面温度非常高,因而导致设备加热系统能耗高,而且容易出现工人烫伤事故。

近年来,随着节能减排以及安全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厂家和客户采用纳米红外节能电热圈替代传统的加热圈。纳米红外节能电热圈具有升温速度快、节能效果显著、表面温度低等一系列优点,因而深受用户喜爱。

然而,由于纳米红外节能电热圈采用的非常厚实的保温层,因此其降温速度非常慢,一般每小时降温小于5℃,而传统的电热圈每小时降温可达50℃以上。对透明PC等热敏性较高的塑料,使用纳米红外节能电热圈后往往容易出现停机时料筒内物料出现黄变等问题。导致客户损失。

另外,对于剪切热较高的塑料,在更换纳米红外电热圈后,极容易出现超温的情况,使塑料黏度下降(水化)甚至出现碳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降温式的电热圈,其具有降温速度快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降温式的电热圈,包括保温结构和气源,所述保温结构内部设有穿置炮筒的孔腔,所述孔腔中于炮筒和保温结构之间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中设有加热元件,所述保温结构设有与所述加热腔相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处均设有控制阀,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气源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保温结构包括内胆、外壳以及设在内胆和外壳之间的保温层。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内胆的内部形成所述孔腔,所述内胆在孔腔的内壁上设有反射涂层。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设有防辐射涂层。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加热元件包括红外加热管。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控制阀包括电磁阀和/或单向阀。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气源包括鼓风机和/或压缩空气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炮筒的外侧设置保温结构,因而其节能效果非常好,同时,由于往外面漏出的热量少,所以表面温度低。但是,当需要快速降温时或者当温度超高时,其过好的保温性能往往使得情况进一步恶化,导致出现上述所说的黄变或碳化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保温结构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正常工作时,气源不工作,控制阀关闭,因而保温结构里面仍然是一个保温非常好的密闭空间,不会影响其节能效果。当出现超温或者需要快速降温时,气源、控制阀打开,在风力的作用下,外界冷风进入到加热腔内部,使加热元件和炮筒的温度快速下降,热气则从出风口排出。当温度下降到目标值时,气源关闭、控制阀关闭,从而实现速度降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结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降温式的电热圈,包括保温结构和气源,所述保温结构内部设有穿置炮筒1的孔腔,使用时,炮筒1穿置于孔腔内,所述孔腔中于炮筒和保温结构之间形成加热腔2,加热腔2的前后两端封闭,所述加热腔2中设有加热元件3,所述保温结构设有与所述加热腔2相通的进风口4和出风口5,所述进风口4和出风口5处均设有控制阀,所述进风口4与所述气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炮筒1的外侧设置保温结构,因而其节能效果非常好,同时,由于往外面漏出的热量少,所以表面温度低。但是,当需要快速降温时或者当温度超高时,其过好的保温性能往往使得情况进一步恶化,导致出现背景技术所说的黄变或碳化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保温结构设置进风口4和出风口5。正常工作时,气源不工作,控制阀关闭,因而保温结构里面仍然是一个保温非常好的密闭空间,不会影响其节能效果。当出现超温或者需要快速降温时,气源、控制阀打开,在风力的作用下,外界冷风进入到加热腔2内部,使加热元件3和炮筒1的温度快速下降,热气则从出风口5排出。当温度下降到目标值时,气源关闭、控制阀关闭,从而实现速度降温。

其中,所述保温结构包括内胆71、外壳72以及设在内胆71和外壳72之间的保温层73,内胆71、外壳72可采用金属板材(铝、钢或其合金)卷曲形成。而且,内胆71的内部形成所述孔腔,所述内胆71在孔腔的内壁上设有反射涂层74。所述外壳72的外表面设有防辐射涂层75。加热元件3辐射出来的热量一部分直接辐射到炮筒1(料筒)表面,被炮筒1吸收,另一部分又被反射涂层74反射到炮筒1表面被炮筒1吸收,因而大部分热量都会被炮筒1吸收。对于穿透反射层的热量,又被外面厚厚的保温层挡住,最后又被外壳72外的防辐射涂层再次阻隔,因而所有热量几乎都被包围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最终都将被炮筒1吸收掉,因而其节能效果非常好,同时,由于往外面漏出的热量少,所以表面温度低。相比传统的加热圈,具有节能效果好,升温速度快,表面温度低等一系列优点。

其中,所述加热元件3优选为但不限于红外加热管,红外加热管3环绕炮筒1均匀分布在加热腔2内。

参见图1、图2,所述控制阀包括电磁阀61和/或单向阀62,电磁阀61和单向阀62可单独或组合使用,单向阀包括阀芯和弹簧,气源开启后,进风口4和出风口5处的阀芯在气流作用下克服弹簧弹力打开,当气源关闭后,单向阀的阀芯在弹簧作用下复位关闭。所述气源包括鼓风机8和/或压缩空气源。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