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炉及其辐射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85570发布日期:2019-05-03 21:17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微波炉及其辐射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微波炉及其辐射模块,更详细地,涉及为了烹饪食物而从烹饪腔室的上部均匀地辐射微波的微波炉及其辐射模块。



背景技术:

微波炉具有向烹饪腔室的内部辐射微波的结构以烹饪食物。

通常的微波炉在烹饪腔室的侧面的电气室中具有产生微波的磁控管,并通过烹饪腔室的侧壁向烹饪腔室辐射微波。如上所述地通过烹饪腔室的侧壁向烹饪腔室辐射微波的微波炉被定义为侧面辐射型微波炉。

侧面辐射型微波炉通过烹饪腔室的侧壁辐射微波,因此需要使食物旋转以均匀加热烹饪腔室内的食物。因此,侧面辐射型微波炉需要用于使食物旋转的多个部件,为此,在烹饪腔室内及下部的空间具有转台、多个辊及马达等的部件。

侧面辐射型微波炉因用于食物旋转的诸如转台、马达及多个辊等的辅助性部件而具有复杂的结构。尤其是,马达为微波炉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为了具有马达及辊,需要在烹饪腔室的下部具有额外的空间。因此,侧面辐射型微波炉具有因用于上述多个辅助性部件的空间结构而难以缩小体积的缺点。

此外,转台占据烹饪腔室的内部空间的一部分。因此,侧面辐射型微波炉具有烹饪腔室的空间狭窄的缺点。

此外,侧面辐射型微波炉利用从烹饪腔室的一侧壁的有限区域所辐射的微波来加热食物。因此,侧面辐射型微波炉即使使食物旋转也难以均匀地加热食物。

因如上所述的原因,侧面辐射型微波炉以使转台旋转的方式来烹饪食物。烹饪腔室通常配置为具有长方体空间。然而,转台呈可在长方体空间旋转的圆形。因此,存在烹饪腔室的内部空间中仅转台可旋转的一部分空间适用于烹饪而其余的空间被浪费的问题。

因如上所述的原因,难以使用具有比转台的旋转直径还大的长度的四角形容器。因此,在侧面辐射型微波炉中可用于烹饪的容器的大小及形状受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08-0040380号(公开日期:2008年05月08日,具有托盘旋转装置的微波炉)

专利文献2: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08-0040381号(公开日期:2008年05月08日,具有电波分散装置的微波炉)。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将微波从烹饪腔室的上部向下部辐射而烹饪食物的微波炉。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向烹饪腔室的上部引导从磁控管辐射的微波并将微波从烹饪腔室的上部向下部辐射的微波炉的辐射模块。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微波从烹饪腔室的上部以水平螺旋形行进并通过双缝隙天线来向烹饪腔室辐射而对食物进行均匀加热的微波炉及其辐射模块。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在微波直行或被弯曲而行进的过程中通过相消干涉解除波导管的高度差或微波的行进方向的弯曲等所产生的反射波的微波炉及其辐射模块。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利用双缝隙天线来通过相消干涉解除两个缝隙天线所产生的反射波,利用多个双缝隙天线来使向烹饪腔室内辐射的微波在空间上均匀化,使从两个缝隙天线所辐射的微波通过1/4周期的相位差来在时间上均匀化,从而提高食物的加热效果。

(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措施)

本发明的微波炉的特征在于,包括:烹饪腔室;磁控管,通过天线辐射微波;以及辐射模块,形成有波导管,上述波导管从上述天线向上述烹饪腔室的上部面的上部导入上述微波并提供沿着上述烹饪腔室的上部面的上部的边部水平引导导入的上述微波的行进路径,通过形成于上述波导管的底面的两个以上的双缝隙天线(slotantenna)将上述微波向下部的上述烹饪腔室辐射,各个上述双缝隙天线包括沿着长轴贯通的两个缝隙天线,上述两个缝隙天线以上述波导管的宽度的中心线为基准以不同间隔的方式形成于相同的方向,每个长轴与上述微波的行进方向平行,上述多个长轴的中心相隔开且隔开距离为上述波导管内的上述微波的波长的1/4。

此外,本发明的微波炉的辐射模块的特征在于,包括波导管,上述波导管将由磁控管的天线辐射的微波向烹饪腔室的上部面的上部导入,在上述上部面的上部沿着上述上部面的边部水平引导上述微波的同时,通过形成于底面的两个以上的双缝隙天线来将上述微波向下部的上述烹饪腔室辐射,上述波导管包括:多个直线波导路径,与上述烹饪腔室的长方形的上述上部面的各边相对应,沿着直线引导上述微波;以及多个转弯处路径,连接上述多个直线波导路径之间,以向第一方向弯曲直角角度的方式引导上述微波,两个以上的上述直线波导路径分别形成有一个以上的上述双缝隙天线,各个上述双缝隙天线包括沿着长轴贯通的两个缝隙天线,上述两个缝隙天线以上述波导管的宽度的中心线为基准以隔开的距离不相同的方式形成于相同的方向,每个上述长轴与上述微波的行进方向平行,上述多个长轴的中心相隔开且隔开距离为上述波导管内的上述微波的波长的1/4。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具有将微波从烹饪腔室的上部辐射而对烹饪腔室内部的食物进行烹饪的效果。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即,当辐射微波来烹饪食物时,无需旋转食物,因此,可节减旋转食物时所需的诸如转盘、马达及辊等部件,并可节减用于收容或设置上述部件的空间。

此外,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即,无需在烹饪腔室的内部设置转盘,因此,可改善烹饪腔室10的空间利用,可向烹饪腔室内投入各种大小和形状的容器来烹饪食物。

此外,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即,微波在烹饪腔室的上部以螺旋形行进的同时向烹饪腔室的内部辐射,从而可均匀地对食物进行加热。

此外,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即,对在微波进行直行或被弯曲而行进的过程中产生的反射波进行相消,从而可减少反射波对于微波的影响。

此外,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即,利用多个双缝隙天线将微波向烹饪腔室内辐射,从而可辐射空间上均匀的微波,并通过从两个缝隙天线辐射的微波的相位差获得时间上均匀的加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例示本发明的微波炉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例示适用于图1的实施例的辐射模块及磁控管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辐射模块的俯视图。

图4为从图2去除上部的盖部之后的辐射模块的底座的俯视图。

图5为例示底座上的波导管的俯视图。

图6为图3的a-a部分剖视图。

图7为例示直线波导路径sl3、转弯处路径bd3及直线波导路径sl4的连接状态的剖视图。

图8为例示直线波导路径sl4、转弯处路径bd4及直线波导路径sl5的连接状态的剖视图。

图9为采用与图8相比倾斜的直线波导路径sl5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0为例示双缝隙天线的俯视图。

图11及图12为用于说明缝隙天线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3为在缝隙天线采用了电介质的波导管的剖视图。

图14为用于说明最后一个直线波导路径sl5的双缝隙天线的配置的俯视图。

图15为例示因微波而形成的电场的俯视图。

图16及图17为例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范围中所使用的术语不应解释为限于一般含义或词典上的含义,而应解释为符合于本发明的技术事项的含义及概念。

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实施例及附图中所图示的结构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是体现本发明的整个技术构思,因此在本申请的角度上可具有能够替代这些的各种等同替代物及多个变形例。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于,公开将微波向烹饪腔室的上部引导之后从上部向下部的烹饪腔室进行辐射的结构。

此外,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于,利用双缝隙天线来减小反射波,并可谋求向烹饪腔室内部辐射的微波的时间上的均匀化,并将多个双缝隙天线利用于微波的辐射,从而可实现微波的空间上的均匀化。

此外,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于,为了防止向烹饪腔室内辐射的微波的相消,包括具有微波的相位反转的关系的多个双缝隙天线。

另一方面,通常构成为以一般阵列天线的中心线为基准位于相反侧并具有微波的波长的1/2间隔。然而,本发明的双缝隙天线具有不同于上述的阵列天线的结构。就本发明的双缝隙天线而言,两个缝隙天线构成为以天线的中心线为基准配置于相同方向并具有波导管内的微波的波长的1/4间隔。根据上述的配置,可有效地去除由缝隙天线产生的反射波。

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如图1所示的方式公开。

微波炉可在前部面具有因一个侧边的铰链结合而可通过旋转进行开闭的门5及具有操作按钮和可显示工作状态的显示器的控制板7。

微波炉具有可利用门5来开闭的烹饪腔室10。烹饪腔室10具有用于烹饪所收纳的食物的长方体形的内部空间。

微波炉的内部可区分为烹饪腔室10及电气室(未图示),电气室可形成于烹饪腔室10的一侧空间、即、控制板7的后侧空间。电气室为如烹饪腔室10那样由外壳覆盖的空间,并用于安装在下文中描述的磁控管20、在下文中描述的辐射模块30及盖部34的一部分、控制板7的印刷电路板以及所布的线(wiring)等的部件。

磁控管20为用于生成预设频率的微波并通过天线来辐射的部件。

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形成于烹饪腔室10的上部面的辐射模块30。辐射模块30具有将磁控管20的微波向烹饪腔室10的上部导入并将所导入的微波向下部的烹饪腔室10辐射的结构。辐射模块的具体结构在下文中参照图2至图4来进行描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利用从烹饪腔室10的上部面均匀辐射的微波来加热及烹饪食物。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微波从烹饪腔室的上部辐射,因此无需旋转食物而即可加热及烹饪食物。

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无需利用于侧面辐射型微波炉的转台、马达及多个辊的结构。

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无需在烹饪腔室下部形成用于收纳或设置诸如马达及辊等额外的部件的空间,因此可缩减微波炉的整体体积。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烹饪腔室10的内部不设置转台,因此可使烹饪腔室10的空间利用最大化。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无需旋转,即可通过从上部的前部面辐射的微波来均匀地加热食物,并且可向烹饪腔室内投入各种大小及形状的容器来烹饪食物。

如上所述的图1的实施例的结构是因利用由图2至图4所例示的辐射模块30,而可行的。

图2为例示形成于微波炉的外壳内的磁控管20与辐射模块30相结合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为辐射模块30的俯视图。此外,图4为去除盖部34之后的辐射模块30的底座32的俯视图。以下,参照图2至图4,说明辐射模块30的结构。

如图2及图3所示,辐射模块30包括底座32及决定用于微波的引导的波导管的形状的盖部34,并具有通过底座32的上部与盖部34相结合来形成的波导管。波导管的结构在下文中参照图5来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底座32包括相互连接的多个板36、38。

板36形成为:覆盖烹饪腔室10的上部面的全体,两个以上的双缝隙天线沿着螺旋形的微波的行进路径形成。

如图4所示,两个以上的双缝隙天线形成于底座32的板36区域中的因与盖部34结合而形成波导管的区域中,上述波导管用于形成水平的螺旋形的微波的行进路径。

更具体地,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在底座32的板36形成四个双缝隙天线sa1、sa2、sa3、sa4。其中,双缝隙天线sa1包括一对缝隙天线sa11、sa12,双缝隙天线sa2包括一对缝隙天线sa21、sa22,双缝隙天线sa3包括一对缝隙天线sa31、sa32,双缝隙天线sa4包括一对缝隙天线sa41、sa42。上述的四个双缝隙天线sa1、sa2、sa3、sa4的结构及缝隙天线sa11、sa12、sa21、sa22、sa31、sa32、sa41、sa42的结构在下文中参照图10来进行描述。

另一方面,板38构成为:与板36的一部分相连接并向烹饪腔室10的一侧面的电气室延伸。板38形成为:在一端如图4所示地形成有贯通口39,形成有贯通口39的下部如图2所示地与磁控管20相结合。贯通口39用于磁控管20的天线22的贯通(参照图6)。磁控管20的天线22贯通贯通口39,从而位于通过盖部34与底座32的板38的结合来形成的波导管内。此外,板38具有另一端与形成烹饪腔室10的上部面的板36的一部分相连接的结构。

另一方面,盖部34具有朝向下部的通道(channel),通道空间由侧壁和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多个端壁lw1、lw2形成。盖部34可以呈用于确定微波的行进路径的水平的螺旋形。更具体地,如图2及图3所示,盖部34从形成有贯通口39的板38的一端的上部经由板38的另一端向板36的上部延伸,并在板36的上部呈弯曲成水平的螺旋形的形状。

即,盖部34以覆盖水平的螺旋形的微波的行进路径并封闭通道空间的方式与底座32的上部相结合,从而形成波导管。此外,优选地,盖部34的波导管延伸的两端的端壁lw1、lw2形成为具有与盖部34的中心线、即、波导管的中心线cl正交的面。

虽然波导管未在图2至图4中用额外的附图标记进行标注,但可理解为是通过上述的盖部34与底座32的结合来形成的管。图4中以虚线表示的区域可理解为是底座32上盖部34结合的区域、即、波导管区域。在实施例的说明中,波导管的高度、宽度及中心线可理解为是盖部34的通道空间的高度、宽度及中心线。

即,波导管可通过上述盖部34的结构来提供从板38的磁控管20向板36的上部延伸的微波的行进路径。微波通过波导管来行进的行进路径可定义为波导路径。上述的波导管及波导路径在下文中参照图5来进行描述。

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通过波导管,辐射模块30将从磁控管20的天线辐射的微波向烹饪腔室10的上部面的上部导入,然后将微波沿着烹饪腔室10的上部面的边部以水平的螺旋形进行引导。此外,辐射模块30将从烹饪腔室10的上部以水平的螺旋形引导的微波通过形成于底座32的两个以上的双缝隙天线向下部的烹饪腔室10辐射。通过两个以上双缝隙天线的微波的辐射在下文中参照图10来进行描述。

如上所述,烹饪腔室10的食物通过从上部的辐射模块30向烹饪腔室10的内部辐射的微波来得到加热及烹饪。

另一方面,借助于盖部34形成的上述的波导管及包括于波导管中的波导路径可参照图5来进行说明。

盖部34可具有由多个直线区间与多个弯曲区间相组合而成的水平的螺旋形结构。因此,波导管包括与盖部34的直线区间相对应的多个直线波导路径sl1~sl5以及与盖部34的弯曲区间相对应的多个转弯处路径(bend)bd1~bd4,可通过依次连接多个直线波导路径sl1~sl5及多个转弯处路径bd1~bd4来呈水平的螺旋形。在这里,示例性地示出多个转弯处路径bd1~bd4呈直线形,但可根据制造人的意愿来呈曲线形。

波导管形成为横跨电气室和烹饪腔室10。

首先,说明电气室的波导管的结构。

电气室的波导管借助于在板38上结合的盖部34来形成,并包括直线波导路径sl1及转弯处路径bd1。

直线波导路径sl1与烹饪腔室的侧壁相互平行,并引导从通过贯通口39插入的天线22辐射的微波的直行。上述的直线波导路径sl1的具体结构可参照图6说明。图6为图3的a-a部分的剖视图。

参照图6,直线波导路径sl1包括具有用于收容磁控管20的天线22的第一高度的第一区间sl11、具有低于第一高度的第二高度的第二区间sl13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区间sl11与第二区间sl13的过渡区间sl12,第一区间sl11、第二区间sl13及过渡区间sl12具有相同的宽度并连接成直线。

直线波导路径sl1的第二区间sl13设计为具有用于有效地辐射天线22的微波的第二高度。但是,为了收容向上部突出的磁控管20的天线22,直线波导路径sl1的第一区间sl11设计为具有显著高于第二高度的第一高度。

因如上所述的原因,直线波导路径sl1的第一区间sl11与第二区间sl13相互平行并具有高度差。形成具有从第一区间sl11向第二区间sl13上升的倾斜面的过渡区间sl12以消除上述的高度差。

然而,在第一区间sl11和过渡区间sl12的边界线bl1及过渡区间sl12和第二区间sl13的边界线bl2形成多个反射波。上述的多个反射波可作用为引起对通过直线波导路径sl1向直行方向行进的微波的相消干涉的原因。

过渡区间sl12具有预设的长度以使多个反射波可相互干涉相消。过渡区间sl12的长度可定义为第一区间sl11与第二区间sl13相隔开的间隔tr,优选地,设定为相当于微波的波长的1/4的长度的1/4λg。在这里,λg是指波导管内的微波的波长。

在上述的直线波导路径sl1中,从多个边界线bl1、bl2产生的多个反射波具有相互反转的相位差并在边界线bl1的位置相消。

因此,天线22的微波可不受在过渡区间sl12的边界面bl1、边界面bl2中产生的多个反射波的影响,向直线波导路径sl1的第二区间及转弯处路径bd1行进。

另一方面,转弯处路径bd1构成为与直线波导路径sl1相连接,将微波向第一方向弯曲直角角度以向烹饪腔室10的上部面的上部导入。第一方向可例示为从微波的行进方向上的水平左侧,在以下说明中也可相同地理解。

转弯处路径bd1将板38上的直线波导路径sl1及板36上的直线波导路径sl2连接成垂直,并具有向直线波导路径sl2传递直线波导路径sl1的微波的功能。

转弯处路径bd1可定义为边界线bl3和bl4之间的弯折区间,上述边界线bl3与直线波导路径sl1相接,上述边界线bl4与从烹饪腔室10的上部面的上部延伸的直线波导路径sl2相接。

通过上述的结构,转弯处路径bd1将微波第一次在边界线bl3向第一方向弯曲45度而行进,并第二次在边界线bl4向第一方向弯曲45度而行进。其结果,转弯处路径bd1将通过了直线波导路径sl1的微波向第一方向弯曲直角角度而向直线波导路径sl2行进。

在这里,优选地,转弯处路径bd1构成为波导管的宽度的中心线cl与多个边界线bl3、bl4的多个交叉点隔开1/4λg,该1/4λg为相当于微波波长的1/4的长度。

在转弯处路径bd1的多个边界线bl3、bl4上可形成多个反射波,这些反射波可作用为引起对微波的相消干涉的原因。

但是,波导管的宽度的中心线cl与转弯处路径bd1的多个边界线bl3、bl4的多个交叉点隔开1/4λg,该1/4λg为相当于微波波长的1/4的长度,由此,在转弯处路径bd1的多个边界线bl3、bl4生成的多个反射波具有相互反转的相位差,并在边界线bl3的位置上相消。

因此,在转弯处路径bd1中,微波可不受在边界面bl3及边界面bl4所产生的多个反射波的影响并向烹饪腔室10的上部面的上部的直线波导路径sl2导入。

接着,说明烹饪腔室10的上部面的上部的波导管的结构。

烹饪腔室10的上部面的上部的波导管具有以水平的螺旋形延伸的结构。

烹饪腔室10的上部面的波导管借助于结合于板36上的盖部34来形成,上述的波导管通过依次连接直线波导路径sl2、转弯处路径bd2、直线波导路径sl3、转弯处路径bd3、直线波导路径sl4、转弯处路径bd4及直线波导路径sl5来形成。

其中,直线波导路径sl2、直线波导路径sl3、直线波导路径sl4及直线波导路径sl5引导在前一区间的转弯处路径bd1、转弯处路径bd2、转弯处路径bd3及转弯处路径bd4向第一方向弯曲直角角度而行进的微波的直行。优选地,直线波导路径sl2、直线波导路径sl3、直线波导路径sl4及直线波导路径sl5根据配置顺序来具有逐渐变短的长度,使得波导管可呈螺旋形。

此外,与转弯处路径bd1相同地,在各个直线波导路径sl2~sl5之间形成的转弯处路径bd2~bd4也可定义为与提供微波的直线波导路径相接的边界线以及与待提供微波的直线波导路径相接的边界线之间的弯折的区间。此外,优选地,多个转弯处路径bd2~bd4也构成为以波导管的宽度的中心线cl与边界线的交叉点之间隔开1/4λg,该1/4λg为相当于波导管内的微波波长的1/4的长度。

通过如上所述的结构,多个转弯处路径bd2~bd4也可使在多个边界线产生的多个反射波相消,并可使微波不受多个反射波的影响而向第一方向弯曲直角角度而行进。

如图5所示,波导管可通过组合多个直线波导路径和多个转弯处路径来具有呈水平的螺旋形的结构,将从磁控管20辐射的微波向烹饪腔室10的上部面的上部导入之后以呈水平的螺旋形行进。

另一方面,微波行进越远,输出(功率)就越低。根据行进的微波的输出变化可通过行进长度变得越长越降低波导管的高度来提高波导管的导率(conductance),从而可加以补偿。随着高度降低,波导管的导率增加。即,多个直线波导路径可构成为具有相对于微波行进方向以多段降低的高度。

为此,本发明可在多个直线波导路径sl2~sl5中的至少一个中形成过渡区间,形成有过渡区间的直线波导路径可具有相对于微波的行进方向高度降低的结构。

即,形成有过渡区间的直线波导路径具有如下结构,即,具有第一高度的第一直线区间、具有高度降低的倾斜面的过渡区间以及具有低于第一高度的第二高度的第二直线区间连接成直线的结构。此外,优选地,第一直线区间和第二直线区间隔开与波导管内的微波的波长的1/4相对应的长度。形成有如上所述的过渡区间的直线波导路径的结构与多个反射波的相消效果可参照直线波导路径sl1的过渡区间来理解,因此省略对该部分的具体说明。

此外,如图7及图8所示,本发明可在转弯处路径形成过渡区间。

图7为例示直线波导路径sl3、转弯处路径bd3及直线波导路径sl4的连接状态的剖视图,图8为例示直线波导路径sl4、转弯处路径bd4及直线波导路径sl5的连接状态的剖视图。图7及图8为以转弯处路径bd3及转弯处路径bd4的边界线为基准旋转后以平面例示的旋转剖视图。

首先,参照图7,直线波导路径sl4具有低于直线波导路径sl3的高度,转弯处路径bd3具有倾斜面,以消除直线波导路径sl3与直线波导路径sl4之间的高度差。如上所述,在转弯处路径bd3中,波导管的宽度的中心线cl与多个边界线的交叉点之间隔开1/4λg,该1/4λg为相当于波导管内的微波波长的1/4的长度。因此,在转弯处路径bd3的两端的边界线产生的多个反射波可具有相互反转的相位差而相消。

在图8中,转弯处路径bd4也具有倾斜面,以消除直线波导路径sl4与直线波导路径sl5之间的高度差,如上所述,在转弯处路径bd4的两端的边界线产生的多个反射波具有相互反转的相位差而相消。

在本发明的图7及图8的实施例中,直线波导路径sl3高于直线波导路径sl4,直线波导路径sl4高于直线波导路径sl5,从而例示了增加波导管的导率的情况。

此外,如图9所示,微波最后到达的直线波导路径sl5可具有倾斜面,以便逐渐降低。如图9所示,直线波导路径sl5可随着倾斜面的逐渐降低提高波导管的导率,并可增加通过直线波导路径sl5的双缝隙天线的微波的辐射量。

另一方面,参照图10,对适用于本发明波导路径的双缝隙天线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10中,代表性地,将双缝隙天线标记为sa,将包括于双缝隙天线sa的一对缝隙天线标记为s1、s2。缝隙天线s1、s2由贯通底座的板36的缝隙形成,将在后述内容中对缝隙的具体形状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双缝隙天线sa包括两个缝隙天线s1、s2。

在两个缝隙天线s1、s2中,多轴la1、la2均与波导管的行进方向、即、波导管的中心线平行,均以波导管的中心线为基准配置于相同侧。

在双缝隙天线sa中,微波先到达缝隙天线s1、s2中的缝隙天线s1,微波先到达的缝隙天线s1的长轴la1与波导管的中心线之间的间隔x1小于缝隙天线s2的长轴la2与波导管的中心线之间的间隔x2。

优选地,缝隙天线s1、s2的中心cp1、cp2之间的间隔为波导管内的微波波长的1/4。

如上所述,随着缝隙天线s1、s2的中心cp1、cp2之间的间隔具有相当于波导管内的微波波长的1/4的长度的距离,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对于在波导管行进的微波,可通过相消干涉来消灭通过缝隙天线s1产生的反射波和通过缝隙天线s2产生的反射波。因此,在波导管行进的微波可不受缝隙天线s1、s2引起的反射波的影响而行进。

此外,如上述构成,随着缝隙天线s1、s2的中心cp1、cp2之间的间隔具有相当于波导管内微波波长的1/4的长度的距离,从缝隙天线s1、s2向烹饪腔室10辐射的微波具有1/4周期的相位差。因此,从两个缝隙天线s1、s2辐射的微波可不受干涉并为了烹饪腔室10内的烹饪而辐射。

此外,随着从缝隙天线s1、s2向烹饪腔室10内辐射的微波具有1/4周期的相位差,食物可利用具有时间上的均质化而辐射的微波进行加热及烹饪。

此外,优选地构成为各缝隙天线s1、s2的向烹饪腔室辐射的微波的输出相同,因此,可具有相同的形状及相同的辐射导率,从而可在空间上均匀地对食物进行加热。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各缝隙天线s1、s2为共振型。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需在烹饪腔室的上部面这一限定的空间内排列限定数量的双缝隙天线以最大限度的效率向烹饪腔室的内部释放微波。

为此,每个缝隙天线s1、s2需以共振型制造。

通常,为了构成排列天线,缝隙天线利用宽度窄且长度长的四边形缝隙构成,当缝隙长度成为微波的自由空间中的波长的1/2的长度时,发生共振。

若通过上述方法构成本发明的双缝隙天线sa,则缝隙的长度变得过长,因此,产生缝隙重叠等的制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双缝隙天线sa实施成避免干涉并分离的两个缝隙天线s1、s2。

更具体地,本发明的双缝隙天线sa的各缝隙天线s1、s2呈以长轴la1、la2为中心对称的哑铃形状。

即,缝隙天线s1、s2形成为具有在两端的四角贯通口及连接贯通口、两端的四角贯通口借助于中间的连接贯通口连接为一体、连接贯通口的宽度比四角贯通口的宽度窄、并呈以长轴la1、la2为中心对称的哑铃形状。在此,缝隙天线s1、s2的共振容量(resonancecapacitance)由连接贯通口的宽度wg决定。连接贯通口的宽度越窄共振容量越高。

共振容量越高则缝隙天线s1、s2的长度可越短,感应(inductance)不受影响。

通过上述构成,缝隙天线s1、s2具有减少的共振频率,结果,可与相同微波的频率相对应以短的长度实现。即,双缝隙天线sa利用呈以长轴la1、la2为中心对称的哑铃形状的缝隙天线s1、s2构成,结果,具有短的长度并避免干涉的同时在两个分离的区域实现一对共振型缝隙天线。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双缝隙天线sa可利用多种形状的缝隙天线来实现。

当排列多个缝隙天线时,各缝隙天线的长轴与波导管的中心线之间的间隔作用为用于多个缝隙天线的均匀的微波辐射的重要变数。

当排列如图10的哑铃形状的缝隙天线时,缝隙天线的两端的四角贯通口可过于接近波导管的中心线或缝隙天线的两端的四角贯通口的一部分可侵犯波导管的中心线。在此情况下,如图11,缝隙天线能够构成为连接贯通口形成于以长轴la为中心非对称的位置、即、接近波导管的中心线的位置。

另一方面,当排列如图10的哑铃形状的缝隙天线时,难以使缝隙天线的长轴la充分地接近波导管的侧壁。在此情况下,如图12,缝隙天线能够构成为将连接贯通口形成于以长轴la为中心非对称的位置、即、接近波导管的侧壁的位置。

此外,为了提高共振容量,本发明的双缝隙天线sa可以以向各缝隙天线s1、s2的贯通的空间填充电介质的方式构成。即,如图13所示,可向缝隙天线s1、s2的贯通的空间插入电介质(dielectric)50。参照图13,电介质50可由包括覆盖一个缝隙天线的整个面并向贯通的空间填充而插入的突出部的电介质盖构成。与此不同地,虽未具体图示,电介质50可由包括覆盖两个缝隙天线的整个面并向各缝隙天线的贯通的空间填充而插入的多个突出部的电介质盖构成。

在图13的情况下,缝隙天线的共振频率由向电场集束的缝隙的贯通的空间插入的电介质的量(面积)确定,超出贯通的空间而位于波导管内或波导管的外部的电介质可二次性地对共振频率具有影响。

共振容量因如上所述的电介质而得到提高,因此,双缝隙天线sa的各缝隙天线s1、s2的长度可与共振容量(resonancecapacitance)的提高对应而减少。

此外,如图14所示,在微波最终到达的直线波导路径sl5设置双缝隙天线sa4的情况下,端壁lw2形成为在离位于最末的缝隙天线sa42的长轴la42的中心cp42微波波长的1/4的地点与波导管的中心线cl垂直。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未在直线波导路径sl5辐射而剩下的微波在端壁lw2反射并返回而产生加强干涉来有效地进行辐射。

如图2至图9的说明,本发明的辐射模块30的实施例能够以水平螺旋形形成波导管,在波导管的底面可形成如图10至图14那样的两个以上的双缝隙天线。

参照图5,微波沿着借助于盖部34来形成的波导管行进,通过双缝隙天线sa1~sa4向烹饪腔室10内辐射。

波导管包括:多个直线波导路径sl2~sl5,与烹饪腔室10的长方形的上部面的各侧面相对应地向直线方向引导微波;以及多个转弯处路径bd2~bd4,将多个直线波导路径sl2~sl5连接成螺旋形,并以向第一方向弯曲直角角度的方式引导微波。

因此,微波可向烹饪腔室10的上部面的上部导入之后以螺旋形行进。

在通过波导管在烹饪腔室10的上部以螺旋形行进的过程中,微波通过多个双缝隙天线向下部的烹饪腔室10辐射。

如上所述,为了将微波向烹饪腔室10辐射,直线波导路径sl2、sl3的双缝隙天线sa1、sa2以波导管的宽度的中心线cl为基准形成于烹饪腔室10的上部面的中心侧,直线波导路径sl4、sl5的双缝隙天线sa3、sa4以波导管的宽度的中心线cl为基准形成于烹饪腔室10的上部面的边部侧。

此外,根据微波到达的顺序,双缝隙天线sa1、sa2的缝隙天线sa11、sa12、sa21、sa22形成为以波导管的宽度的中心线cl为基准在烹饪腔室10的上部面的中心侧接近中心线cl,双缝隙天线sa3、sa4的缝隙天线sa31、sa32、sa41、sa42形成为以波导管的宽度的中心线cl为基准在烹饪腔室10的上部面的边部侧接近中心线cl。

微波沿着波导管行进并通过各直线波导路径sl2~sl5的缝隙天线sa111~sa42逐渐向烹饪腔室10辐射,微波的功率与行进中辐射的量对应地减少。

因此,为了使各直线波导路径sl2~sl5的缝隙天线辐射的微波的输出(功率)均匀,应设计成在后接收微波的缝隙天线的导率大于在前接收微波的缝隙天线的导率(conductance)。

为此,如参照图7至图9进行的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通过逐渐降低波导管的高度来逐渐提高缝隙天线的导率,可通过使波导管的宽度的中心线cl与缝隙天线sa11~sa42的间隔逐渐增加来逐渐提高缝隙天线的导率。

微波可通过如上所述的波导管的构成在每个缝隙天线以均匀的量向烹饪腔室10进行辐射。

当向烹饪腔室10辐射时,微波以与缝隙天线垂直的方向形成电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实现用于防止烹饪腔室内的微波的相消干涉的缝隙天线的配置。

在缝隙天线相向并以波导管的中心线cl为基准位于相反侧的情况下,微波引起的电场的方向分别相反。

因此,在沿着烹饪腔室10的上部面的周围配置缝隙天线并缝隙天线以波导管的中心线为基准均配置于相同侧的情况下,从相向的直线波导路径的缝隙天线辐射的微波的相位朝向相反的方向。因此,在此情况下,微波可在烹饪腔室10内进行相消干涉。

为防止上述现象,如图15,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与“直线波导路径sl2-直线波导路径sl3-直线波导路径sl4-直线波导路径sl5”相对应而以波导管的中心线cl为基准以烹饪腔室10的上部面的中心侧-中心侧-边部侧-边部侧的顺序配置缝隙天线。

与此不同地,虽未具体图示,在本发明中,可与“直线波导路径sl2-直线波导路径sl3-直线波导路径sl4-直线波导路径sl5”相对应而以波导管的中心线cl为基准以烹饪腔室10的上部面的中心侧-边部侧-中心侧-边部侧、边部侧-边部侧-中心侧-中心侧或边部侧-中心侧-边部侧-中心侧的顺序配置缝隙天线。

另一方面,如图16,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需要微波的输出小的情况下,可在相向的直线波导路径sl2、sl4的底面形成双缝隙天线sa1、sa3。

其中,微波先到达的直线波导路径sl2的双缝隙天线sa1以波导管的宽度的中心线cl为基准形成于烹饪腔室10的上部面的中心侧,微波在后到达的直线波导路径sl4的双缝隙天线sa4以波导管的宽度的中心线cl为基准形成于烹饪腔室10的上部面的边部侧。

此外,根据微波到达的顺序,双缝隙天线sa1的缝隙天线sa11、sa12以波导管的宽度的中心线cl为基准形成为在烹饪腔室10的上部面的中心侧接近中心线cl,双缝隙天线sa4的缝隙天线sa41、sa42以在波导管的宽度的中心线cl为基准形成为在烹饪腔室10的上部面的边部侧接近中心线cl。

此外。如图17,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需要微波的输出大的情况下,直线波导路径sl1~sl4分别包括:第一双缝隙天线,包括第一缝隙天线和第二缝隙天线,以波导管的宽度的中心线cl为基准形成于烹饪腔室10的上部面的中心侧;以及第二双缝隙天线,包括第三缝隙天线和第四缝隙天线,以波导管的宽度的中心线cl为基准形成于烹饪腔室10的上部面的边部侧。

此外,根据微波到达的顺序,直线波导路径sl1~sl4的第一缝隙天线与多个第二缝隙天线以波导管的宽度的中心线cl为基准形成为在烹饪腔室10的上部面的中心侧接近中心线cl,直线波导路径sl1~sl4的第三缝隙天线与多个第四缝隙天线以波导管的宽度的中心线cl为基准形成为在烹饪腔室10的上部面的边部侧接近中心线cl。

此外,在直线波导路径sl1、sl2中,第一双缝隙天线配置为微波比第二双缝隙天线先到达。此外,在直线波导路径sl3、sl4中,第二双缝隙天线配置为微波比第一双缝隙天线先到达。

在本发明中,如图15至图17,优选地,为了防止微波在烹饪腔室10内引起相消干涉,以波导管的宽度的中心线为基准交叉配置双缝隙天线,来产生相位翻转。

若烹饪腔室10的上部面的面积变大,则双缝隙天线的数量可不同。在此情况下,为了相位翻转,双缝隙天线能够以各种方式组合。

根据上述实施例,本发明构成为将用于烹调烹饪腔室的食物的微波向烹饪腔室的上部辐射。

因此,本发明无需对食物的均匀加热所需的旋转,由此,可简化部件、节减微波炉的空间、有效利用烹饪腔室的空间及可使用各种烹饪用容器。

此外,本发明可减少对微波的反射波的影响,可将微波没有相消干涉地向烹饪腔室的内部辐射,可通过微波的相位差提高加热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