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机组变流器强制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84553发布日期:2019-04-20 06:40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电机组变流器强制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变频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风电机组变流器强制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风能是因空气流动而产生的一种可利用的能量,是空气流具有的动能。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的可再生能源能源,很早就被人们利用,主要是通过风车来抽水、磨面等,而现在,人们感兴趣的是如何利用风来发电。利用风力发电非常环保,且风能蕴量巨大,因此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风力发电机组在工作时,发电机和变频器部分产生的热量较大,需要设计冷却系统对其进行冷却。现有的风力发电机组共有4个变频器模块,每个变频器模块均有单独的散热风扇,风扇旋转时将柜体内冷风吹入变频器模块内部,经风道对变频器内部散热。现变频器柜体柜门上安装有进风口,柜体后安装有出风口,以此形成冷却通道,在此人们需要注意空调的出风口位置应该合理布置,以保证空调出风口的冷空气流畅。由于风力发电机安装于空旷野外,环境灰尘对变频器通风虑棉污染严重,经常造成虑棉堵塞,空气流通差。并且现阶段冷空气进入变频器柜体内主要是变频器柜体内形成负压后靠大气压力将冷空气压入变频器柜体内。原有风机变频器采用只有排风道,进风口安装的是滤棉,而滤棉经常堵塞,这样造成变频器柜体的大气压力比柜体外侧的大气压力低,产生负压的原因就是进风量无法满足出风量。最终导致的就是变频器冷却风量不足,进而变频器出现高温的情况同时变频器柜体周围密封不严,冷空气携带灰尘四下窜入,严重影响变频器使用寿命。同时变频器内部发热元件较多,导致冷空气温度较高影响变频器散热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电机组变流器强制冷却系统,解决了的现有风力发电机组中的变频器散热性能不好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电机组变流器强制冷却系统,包括变频器柜体、改进进风道、增压风机和改进取风道,所述的变频器柜体上设有通风口,所述的通风口与改进进风道相连接,所述的改进进风道与增压风机的出风口相连接,所述增压风机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的进风口与改进取风道相连接,所述的改进取风道的端部设置有取风口,所述的改进进风道和改进取风道的内部均设置有过滤棉网夹,所述的过滤棉网夹的内部均布有过滤棉。

进一步地,过滤棉网夹为双层网状的夹紧式结构,所述的夹紧式结构具体为两个相同的金属网互为夹紧的结构,此结构设计方便工作人员对过滤棉网夹和其内部的过滤棉进行安装与拆卸,对两者的清洁和维护均提供了较大的便利,有助于提升过滤棉的过滤效果,而且相对于传统结构直接将过滤棉安装在柜体通风口处,可以防止过滤棉出现堵塞的情况。

进一步地,改进进风道和改进取风道均为可拆卸的通风软管,这样的结构设计方便了改进进风道和改进取风道的清洁与维护,防止其在工作时内部冷空气带入的灰尘、粉尘等杂物附着在内壁而产生通风效果不好的情况,有效地提升了冷空气的流动与循环效果,从而增强了对变频器柜体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地,增压风机、改进进风道、改进取风道和取风口均安装在风电机组一层工作平台的下方,这样的结构设计方便了工作人员对设备及增压风机的检修与维护,且在检修与维护的同时不影响风机发电组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地,通风口和改进进风道的数量均为两个,两者通过并排排列的结构,有效地加强了冷却空气进入变频器柜体的效率和风量,极大地加强了对变频器柜体的冷却效果,加强了变频器柜体的散热性能,有效地降低变频损坏频次,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保证风机发电状态运行稳定。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本发明在使用时,应先了解其结构上的改进特点,首先人们在风力发电机的一层平台处安装增压风机,在增压风机的进风口处设置改进取风道,在增压风机的出风口处设置改进进风道,改进取风道和改进进风道均为可通风的软管,在两者之中安装有过滤棉网夹,过滤棉网夹的内部均布有过滤棉。同时在变频器柜体的下端开设通风口。改进进风道与变频器柜体开设的通风口相连。增压风机启动与原有变频器内冷却风扇启动控制策略相同。当风机并网发电时,增压风机启动。增压风机抽取一层平台底部冷却空气,冷却空气从取风口进入到改进取风道,经过滤棉的过滤后进入变频器柜体的内部。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取风口与改进取风道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的结构,方便安装拆卸对两者进行修理和维护,结构合理简单、实用性强。在过滤棉过滤后的冷空气,可以有效地减少灰尘颗粒进入,避免变频器柜体的内部积攒灰尘、粉尘等杂物,降低变频器柜体内部的元件损坏概率。经增压风机输送的冷空气进入变频器柜体的内部,保证了冷空气进入量,从根本上解决变频器散热不足问题。有效降低变频损坏频次,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保证风机发电状态运行稳定,为企业创造更大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冷却系统设置了增压风机,可以做大限度满足变频器的冷却风量,加强了变频器的散热性能,提升了对变频器的冷却效果。

2、本发明的冷却系统中塔基一层平台冷却空气相对温度较低,可以更好地为变频器提供冷却效果。

3、本发明的冷却系统中安装的过滤棉网夹内部安装有过滤棉,相对于传统结构直接将过滤棉安装在柜体通风口处,可以防止滤棉出现堵塞的情况,避免变频器的内部积攒灰尘、粉尘等杂物对其产生破坏,有效地提高了变频器使用寿命。

4、本发明的冷却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变频损坏频次,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保证风机发电状态运行稳定,节省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大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5、本发明的冷却系统的相关装置均安装在风机一层平台的下方,这样的结构方便了工作人员对设备及风机的检修与维护,且在检修与维护的同时不影响风机发电组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通风软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变频器柜体,2、通风口,3、改进进风道,4、过滤棉网夹,401、过滤棉,5、增压风机,6、改进取风道,7、取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图1至图2所示,例提供一种风电机组变流器强制冷却系统,包括变频器柜体1、改进进风道3、增压风机5和改进取风道6,所述的变频器柜体1上设有通风口2,所述的通风口2与改进进风道3相连接,所述的改进进风道3与增压风机5的出风口相连接,所述增压风机5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的进风口与改进取风道6相连接,所述的改进取风道6的端部设置有取风口7,所述的改进进风道3和改进取风道5的内部均设置有过滤棉网夹4,所述的过滤棉网夹4的内部均布有过滤棉401。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本发明在使用时,应先了解其结构上的改进特点,首先人们在风力发电机的一层平台处安装增压风机5,在增压风机5的进风口处设置改进取风道6,在增压风机5的出风口处设置改进进风道3,改进取风道6和改进进风道3均为可通风的软管,在两者之中安装有过滤棉网夹4,过滤棉网夹4的内部均布有过滤棉401。同时在变频器柜体1的下端开设通风口2。改进进风道3与变频器柜体1开设的通风口2相连。增压风机5启动与原有变频器内冷却风扇启动控制策略相同。当风机并网发电时,增压风机5启动。增压风机5抽取一层平台底部冷却空气,冷却空气从取风口7进入到改进取风道6,经过滤棉401的过滤后进入变频器柜体1的内部。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取风口7与改进取风道6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的结构,方便安装拆卸对两者进行修理和维护,结构合理简单、实用性强。在过滤棉401过滤后的冷空气,可以有效地减少灰尘颗粒进入,避免变频器柜体1的内部积攒灰尘、粉尘等杂物,降低变频器柜体1内部的元件损坏概率。经增压风机5输送的冷空气进入变频器柜体1的内部,保证了冷空气进入量,从根本上解决变频器散热不足问题。有效降低变频损坏频次,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保证风机发电状态运行稳定,为企业创造更大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实施例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重点阐述与实施例1相比的改进之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所述的过滤棉网夹4为双层网状的夹紧式结构,所述的夹紧式结构具体为两个相同的金属网互为夹紧的结构,此结构设计方便工作人员对过滤棉网夹4和其内部的过滤棉401进行安装与拆卸,对两者的清洁和维护均提供了较大的便利,有助于提升过滤棉401的过滤效果,而且相对于传统结构直接将过滤棉401安装在柜体通风口处,可以防止过滤棉401出现堵塞的情况。

实施例3:如图1所示,本实施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重点阐述与实施例1相比的改进之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所述的改进进风道3和改进取风道6均为可拆卸的通风软管,这样的结构设计方便了改进进风道3和改进取风道6的清洁与维护,防止其在工作时内部冷空气带入的灰尘、粉尘等杂物附着在内壁而产生通风效果不好的情况,有效地提升了冷空气的流动与循环效果,从而增强了对变频器柜体1的冷却效果。

实施例4:如图1所示,本实施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重点阐述与实施例1相比的改进之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所述的增压风机5、改进进风道3、改进取风道6和取风口7均安装在风电机组一层工作平台的下方,这样的结构设计方便了工作人员对设备及增压风机5的检修与维护,且在检修与维护的同时不影响风机发电组的正常运行。

实施例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重点阐述与实施例1相比的改进之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所述的通风口2和改进进风道3的数量均为两个,两者通过并排排列的结构,有效地加强了冷却空气进入变频器柜体1的效率和风量,极大地加强了对变频器柜体1的冷却效果,加强了变频器柜体1的散热性能,有效地降低变频损坏频次,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保证风机发电状态运行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