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司法中心中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7572发布日期:2019-02-10 23:24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司法中心中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控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司法中心中控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智能化控制系统已经逐步进入我们的生活当中,在一些办公场所、办事中心、大型超市等等都可以发现他们的身影,其中,司法中心一般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控制场馆内的照明设备、调温设备和排气设备的运行,而智能化控制系统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就是控制系统运行的中控装置,中控装置运行时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整个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如不及时排走热量则很有可能会对中控装置内的电子元件产生影响,进而降低中控装置的数据处理能力,而市面上很多中控装置的散热部件并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司法中心中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司法中心中控装置,其包括一主体,所述主体的底端两侧设有连接柱;多个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位于所述主体的两侧;多个水冷器,所述水冷器包括循环管、水泵和散热块,所述循环管分别与所述水泵和散热块相连,所述循环管紧贴于所述散热鳍片,所述散热块位于所述主体下方;一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连接柱的底端相连,所述底座的底端两侧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之间设有风扇,所述风扇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底座底端;一外壳,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主体和底座外,所述外壳的内表面分别与所述散热鳍片的一侧和所述支撑部的底部相接触,所述外壳底端的两侧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之间设有进风口,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出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管的管道设有至少一个金属环,所述金属环紧贴于所述散热鳍片。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设有滤网,所述滤网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的壳体由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鳍片由金属材料制成,且焊接于所述主体的两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的螺钉孔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弹性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橡胶垫或硅胶垫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所述水冷器与所述风扇相配合,将所述主体内电子元件的热量及时排走,避免所述主体内的电子元件过热。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正面示意图;

图5为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散热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司法中心中控装置,其包括一主体1,多个散热鳍片2,多个水冷器3,一底座4和一外壳5。所述主体1上设有显示屏11和两个按键12,所述主体1的底端两侧设有连接柱13。所述散热鳍片2位于所述主体1的两侧,由于金属都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而所述主体1的壳体和所述散热鳍片2皆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散热鳍片2焊接于所述主体1壳体的两侧壁,方便所述主体1和所述散热鳍片2将所述主体1内的电子元件的热量快速导出。所述连接柱13的底端通过胶水粘合或者焊接的方式与所述底座4的上表面相连。

如图1-6中所示,所述水冷器3包括循环管31、水泵32和散热块33,所述循环管31分别与所述水泵32和散热块33相连,所述水泵32位于所述散热鳍片2上方,所述循环管31的管道包括塑胶软管311和金属环312,所述金属环312的两个端口各衔接一段塑胶软管311,液体在所述循环管31内流动时,会交叉流过塑胶软管311和金属环312,所述金属环312紧贴于所述散热鳍片2,所述金属环312可以快速吸收所述散热鳍片2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到所述循环管31内的液体,所述散热块33位于所述主体1下方,所述散热块33由金属制成,所述散热块33包括含有半环状管道331的金属体和位于金属体下方的金属鳍片332,所述循环管31内的液体流经所述散热块33并将热量带给所述散热块33。所述底座4的底端两侧设有支撑部41,所述支撑部41之间设有风扇6,所述风扇6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底座4底端,且位于所述散热块33下方,所述风扇6向上吹风。所述风扇6的螺钉孔与所述底座4之间设有弹性部件61,所述弹性部件61为弹簧、橡胶垫或硅胶垫中的一种,由于所述风扇6在转动时会产生震动,通过添加所述弹性部件61可以对风扇6的震动进行缓冲,减小风扇6产生噪音。

如图1-4中所示,所述外壳5套设在所述主体1和底座4外,所述外壳5开设有通孔容纳所述显示屏11和所述按键12,所述外壳5的内表面分别与所述散热鳍片2的一侧和所述支撑部41的底部相接触,所述支撑部41可以通过焊接、胶水粘连或者卡扣扣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外壳5内。所述外壳5底端的两侧设有支撑脚51,所述支撑脚51用于支撑整个外壳5站立在地面上。所述支撑脚51之间设有进风口52,所述进风口52处设有滤网,所述滤网位于所述风扇6下方,所述滤网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外壳5的底端,所述滤网用于隔离空气中的灰尘,用户可以定期将所述滤网拆卸下来进行清洗。所述外壳5的顶部设有出风口53。所述主体1内的电子元件将热量带到所述外壳5,所述外壳5再将热量传递到所述散热鳍片2,而所述风扇6将所述外壳5底部的冷空气吸上来,经过所述滤网过滤后,再将冷空气往上吹,冷空气流经所述散热块33并带走所述散热块33的热量,此时冷空气变成热空气,热空气往上升并通过所述出风口53往外排,通过所述水冷器3与所述风扇6相配合,将所述主体1内电子元件的热量及时排走,避免所述主体1内的电子元件过热。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