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通讯功能的红外感应泛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5121发布日期:2019-05-24 21:1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通讯功能的红外感应泛光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泛光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备通讯功能的红外感应泛光灯。



背景技术:

泛光灯是一种可以向四面八方均匀照射的点光源,它的照射范围可以任意调整,在场景中表现为一个正八面体的图标。泛光灯是在效果图制作当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光源,标准泛光灯用来照亮整个场景。场景中可以应用多盏泛光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将拍摄用灯泡装进大型反射伞,供作高亮度的扩散光源使用。

一般泛光灯都是呈组设置,即利用多个泛光灯对某一区域进行照明,而多个泛光灯需要一一控制点亮,效率低,而且每个灯都需要单独的控制装置,增加了成本,另外目前的泛光灯无法准确判断是否进行发光,有时在白天也会发光,浪费电能。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通讯功能的红外感应泛光灯,可在点亮后使附近同一组的其它泛光灯也同时点亮,而且能准确根据外界环境来判断是否点亮泛光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备通讯功能的红外感应泛光灯,包括:

用于将交流市电进行电源转换后输出低压直流电的供电模块;

用于将供电模块输出的低压直流电进行稳压处理的稳压模块;

用于感应环境亮度的亮度感应模块;

用于感应人体接近信息的红外感应模块;

用于根据环境亮度和人体接近信息控制恒流驱动模块和射频收发模块的工作状态的控制模块;

用于驱动LED灯组的恒流驱动模块;

用于发射射频信号至其它泛光灯或接收其它泛光灯的发送的射频信号的射频收发模块;

用于进行照明的LED灯组;

所述供电模块连接所述稳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还连接所述亮度感应模块、红外感应模块、控制模块和射频收发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还连接所述亮度感应模块、红外感应模块、恒流驱动模块和射频收发模块,所述恒流驱动模块还连接所述LED灯组。

所述的具备通讯功能的红外感应泛光灯中,所述稳压模块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稳压芯片,所述稳压芯片的VIN端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和供电模块,所述稳压芯片的VOUT端连接第二电容的一端、亮度感应模块、红外感应模块、控制模块和射频收发模块,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稳压芯片的GND端均接地。

所述的具备通讯功能的红外感应泛光灯中,所述亮度感应模块包括亮度感应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亮度感应芯片的VDD端连接所述稳压芯片的VOUT端,所述亮度感应芯片的SDA端连接控制模块和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亮度感应芯片的SCL端连接控制模块和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和接地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三电容的一端和接地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和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均连接所述稳压芯片的VOUT端。

所述的具备通讯功能的红外感应泛光灯中,所述红外感应模块包括两个红外感应单元,两个所述红外感应单元均包括红外感应芯片、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所述红外感应芯片的VDD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第五电容的一端和稳压芯片的VOUT端,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五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两个红外感应芯片的Direct Link端和Serial ln端均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的具备通讯功能的红外感应泛光灯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第五电阻、第六电容和第七电容,所述控制芯片的P0.21端通过第五电阻连接稳压芯片的VOUT端,所述控制芯片的P0.09端连接亮度感应芯片的SDA端,所述控制芯片的P0.08端连接亮度感应芯片的SCL端,所述控制芯片的P0.11端、P0.12端、P0.13端、P0.14端、P0.15端、P0.16端、P0.17 端、P0.18端、P0.19端、P0.20端和P0.22端连接所述射频收发模块,所述控制芯片的P0.25端连接其中一个红外感应芯片的Direct Link端,所述控制芯片的P0.26端连接其中一个红外感应芯片的Serial ln端,所述控制芯片的P0.27端连接另一个红外感应芯片的Direct Link端,所述控制芯片的P0.28 端连接另一个红外感应芯片的Serial ln端,所述控制芯片的DEC4端通过第六电容接地,所述控制芯片的DEC1端通过第七电容接地,所述控制芯片的P0.10端连接所述恒流驱动模块。

所述的具备通讯功能的红外感应泛光灯中,所述射频收发模块包括用于接收或发送射频信号的射频收发单元以及用于放大所述射频信号的射频放大单元,所述射频收发单元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和射频放大单元。

所述的具备通讯功能的红外感应泛光灯中,所述射频收发单元包括射频收发芯片、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十二电容、第十三电容、第十四电容、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所述射频收发芯片的DIO0 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P0.20端,所述射频收发芯片的DIO1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P0.19端,所述射频收发芯片的DIO2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P0.18 端,所述射频收发芯片的DIO3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P0.17端,所述射频收发芯片的DIO4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P0.16端,所述射频收发芯片的 DIO5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P0.15端,所述射频收发芯片的SCK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P0.14端,所述射频收发芯片的MISO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 P0.13端,所述射频收发芯片的MOSI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P0.12端,所述射频收发芯片的NSS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P0.11端,所述射频收发芯片的VBAT/DIG端连接所述稳压芯片的VOUT端、也通过第八电容接地,所述射频收发芯片的VR_DIG端连接所述稳压芯片的VOUT端,所述射频收发芯片的VBAT_RF端连接所述稳压芯片的VOUT端、第九电容的一端和第十电容的一端,所述射频收发芯片的VR_PA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容的一端、第十二电容的一端、第十三电容的一端和第一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九电容的另一端、第十电容的另一端、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第十二电容的另一端和第十三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射频收发芯片的PA_BOOST 端通过第二电感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第十四电容的一端和射频放大单元,所述第十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射频收发芯片的RF1_HF端和RXTX端均连接所述射频放大单元。

所述的具备通讯功能的红外感应泛光灯中,所述射频放大单元包括射频放大芯片、第十五电容、第十六电容、第十七电容、第十八电容、第十九电容、第二十电容、第二十一电容、第二十二电容、第二十三电容、第二十四电容、第三电感、第四电感、第五电感、第六电感、第七电感和第六电阻,所述第十五电容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电感连接所述射频收发芯片的PA_BOOST端,所述第十五电容的另一端通过第三电感连接第十六电容的一端和第四电感的一端,所述第十六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七电容的一端和第十八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十七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八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射频放大芯片的RF1端,所述射频放大芯片的RF2端通过第十九电容连接第二十四电容的一端和第五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五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射频收发芯片的RF1_HF端,所述第二十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射频放大芯片的VCTL端连接所述射频收发芯片的RXTX端,所述射频放大芯片的RFC端通过第二十电容连接第二十一电容的一端和第六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十二电容的一端和第七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七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十三电容的一端和第六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射频天线。

所述的具备通讯功能的红外感应泛光灯中,所述控制芯片的型号为 nRF52832。

所述的具备通讯通能的红外感应泛光灯中,所述射频收发芯片的型号为SX1276,所述射频放大芯片的型号为SKY13453。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备通讯功能的红外感应泛光灯,包括供电模块、稳压模块、亮度感应模块、红外感应模块、控制模块、恒流驱动模块、射频收发模块和LED灯组,所述供电模块连接所述稳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还连接所述亮度感应模块、红外感应模块、控制模块和射频收发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还连接所述亮度感应模块、红外感应模块、恒流驱动模块和射频收发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射频收发模块,可在泛光灯点亮后,发送射频信号至附近同一组内的泛光灯使其同时点亮,避免设置多个控制装置,节省成本,而且可接收其它泛光灯发送的信号点亮,加快点亮时间,而且通过亮度感应模块感应外接亮度,可避免白天点亮泛光灯,增加泛光灯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备通讯功能的红外感应泛光灯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备通讯功能的红外感应泛光灯中,所述稳压模块的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备通讯功能的红外感应泛光灯中,所述亮度感应模块的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备通讯功能的红外感应泛光灯中,所述红外感应模块的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备通讯功能的红外感应泛光灯中,所述控制模块的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备通讯功能的红外感应泛光灯中,所述射频收发单元的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备通讯功能的红外感应泛光灯中,所述射频放大单元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备通讯功能的红外感应泛光灯,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备通讯功能的红外感应泛光灯,包括供电模块1、稳压模块2、亮度感应模块3、红外感应模块4、控制模块5、恒流驱动模块6、射频收发模块7和LED灯组8,所述供电模块1连接所述稳压模块2,所述稳压模块2还连接所述亮度感应模块3、红外感应模块4、控制模块5和射频收发模块7,所述控制模块5还连接所述亮度感应模块3、红外感应模块4、恒流驱动模块6和射频收发模块7,所述恒流驱动模块6还连接所述LED灯组8。

具体来说,所述供电模块1用于将交流市电进行电源转换后输出低压直流电;所述稳压模块2用于将供电模块输出的低压直流电进行稳压处理;所述亮度感应模块3用于感应环境亮度;所述红外感应模块4用于感应人体接近信息;所述控制模块5用于根据环境亮度和人体接近信息控制恒流驱动模块和射频收发模块的工作状态;所述恒流驱动模块6用于驱动LED 灯组;所述射频收发模块7用于发射射频信号至其它泛光灯或接收其它泛光灯的发送的射频信号;所述;LED灯组8用于进行照明。

换而言之,交流市电经过所述供电模块1进行电源转换后输出低压直流电至所述稳压模块2,经过所述稳压模块2进行稳压处理后给所述控制模块5、亮度感应模块3、红外感应模块4和射频收发模块7供电,所述红外感应模块4感应是否有红外信号,所述亮度感应模块3感应环境亮度,所述控制模块5根据红外感应模块感应的信号及亮度感应模块感应的环境亮度控制所述恒流驱动模块6驱动所述LED灯组点亮,同时控制所述射频收发模块7发送射频信号至其它LED泛光灯,使其它泛光灯点亮;另外在所述泛光灯未被点亮时,所述射频收发模块7还可接收其它泛光灯发送的射频信号,当接收到其它泛光灯发送的射频信号时,所述射频收发模块7将信号输出至控制模块5,由控制模块5直接控制所述恒流驱动模块6驱动所述LED灯组点亮。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射频收发模块,可在泛光灯点亮后,发送射频信号至附近同一组内的泛光灯使其同时点亮,避免设置多个控制装置,节省成本,而且可接收其它泛光灯发送的信号点亮,加快点亮时间,而且通过亮度感应模块感应外接亮度,可避免白天点亮泛光灯,增加泛光灯的实用性。

进一步来说,所述供电模块1采用拓扑反激式电源,将交流市电进行电源转换后输出低压直流电至稳压模块2,所述供电模块1的具体电路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稳压模块2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 和稳压芯片U1,所述稳压芯片U1的VIN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和供电模块1,所述稳压芯片U1的VOUT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亮度感应模块3、红外感应模块4、控制模块5和射频收发模块7,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和稳压芯片U1的GND端均接地。

具体来说,所述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为滤波电容,保证电源的稳定性,所述稳压芯片U1用于对输入的电源进行稳压处理,具体实施时,所述稳压芯片U1将输入的5V电源转换为3.3V电源后给其它模块供电,优选的,所述稳压芯片U1的型号为ME6206A33P,性能稳定,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所述稳压芯片U1还可采用其它可实现本实用新型功能的芯片,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3,所述亮度感应模块3包括亮度感应芯片U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所述亮度感应芯片U2的VDD端连接所述稳压芯片U1的 VOUT端,所述亮度感应芯片U2的SDA端连接控制模块5和第一电阻R1 的一端,所述亮度感应芯片U2的SCL端连接控制模块5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二电容C2 的一端和接地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一端和接地端,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和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均连接所述稳压芯片U1的VOUT端。

具体来说,所述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为滤波电容,所述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为上拉电阻,所述亮度感应芯片U2用于感应环境亮度,然后转换为数字信号后输出至控制模块5,由控制模块5结合红外感应模块的感应情况进行判断是否点亮LED,在判断所述环境亮度低于预设亮度时,点亮LED灯组,从而避免白天的时候泛光灯被点亮,浪费电能,优选的,所述亮度感应芯片U2的型号为AP1522D,性能强大,感应精准,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所述亮度感应芯片U2还可采用其它可实现本实用新型功能的芯片,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4,所述红外感应模块4包括两个红外感应单元,两个所述红外感应单元均包括红外感应芯片U3、第四电容C4和第五电容 C5,所述红外感应芯片U3的VDD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第五电容C5的一端和稳压芯片U1的VOUT端,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和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均接地,两个红外感应芯片U1的Direct Link端和 Serial ln端均连接所述控制模块5。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两个红外感应单元,增强泛光灯的红外感应能力,使泛光灯能准确感应到红外信号,避免泛光灯误点亮,当红外感应单元感应到人体接近信息后,将人体接近信息转化为数字感应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5,由控制模块5结合亮度感应模块3的感应情况来判断是否点亮LED灯组,优选的,所述红外感应芯片U3的型号为PYO1698,感应能力强,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所述红外感应芯片U3还可采用其它可实现本实用新型功能的芯片,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5,所述控制模块5包括控制芯片U4、第五电阻 R5、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所述控制芯片U1的P0.21端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稳压芯片U1的VOUT端,所述控制芯片U4的P0.09端连接亮度感应芯片的SDA端,所述控制芯片U4的P0.08端连接亮度感应芯片U2 的SCL端,所述控制芯片U4的P0.11端、P0.12端、P0.13端、P0.14端、 P0.15端、P0.16端、P0.17端、P0.18端、P0.19端、P0.20端和P0.22端连接所述射频收发模块7,所述控制芯片U4的P0.25端连接其中一个红外感应芯片的Direct Link端,所述控制芯片U4的P0.26端连接其中一个红外感应芯片U3的Serial ln端,所述控制芯片U4的P0.27端连接另一个红外感应芯片U3的Direct Link端,所述控制芯片U4的P0.28端连接另一个红外感应芯片U3的Serial ln端,所述控制芯片U4的DEC4端通过第六电容C6 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4的DEC1端通过第七电容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4 的P0.10端连接所述恒流驱动模块6。

具体来说,所述控制芯片U4用于接收红外感应芯片U3发送的数字感应信号,并读取所述环境感应芯片U2感应的信号,确认亮度是否达到LED 灯组点亮的标准,然后再控制所述恒流驱动模块6驱动所述LED灯组点亮,同时控制所述射频收发模块7发送射频信号至其它LED泛光灯,使其它泛光灯点亮;同时所述控制芯片U4还接收所述射频收发模块7发送的射频信号,并在接受到射频信号后控制恒流驱动模块6驱动所述LED灯组点亮,从而达到在点亮一个泛光灯的同时点亮附件同一组内的其它泛光灯点亮的目的;优选的,所述控制芯片U4的型号为nRF52832,性能稳定,处理速度快,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芯片U4还可采用其它可实现本实用新型功能的芯片,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来说,所述控制芯片U4还具有蓝牙接口ANT,通过利用蓝牙接口和移动终端的APP进行通讯,通过移动终端的APP来接收泛光灯的点亮信息,便于人工监管,同时还可利用移动终端的APP来控制泛光灯的点亮,增加泛光灯的智能化程度。

进一步来说,所述恒流驱动模块6用于驱动所述LED灯组点亮,使LED 灯组具有不同的发光效果,其具体的电路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请一并参阅图1、图6和图7,所述射频收发模块7包括用于接收或发送射频信号的射频收发单元以及用于放大所述射频信号的射频放大单元,所述射频收发单元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和射频放大单元,射频收发单元发送的射频信号经过所述射频放大单元进行放大处理后再发送至其它泛光灯,从而保证其它泛光灯能更好的接收到射频信号后点亮,同时射频收发单元接收的射频信号是经过所述射频放大单元放大处理后的信号,能保证信号的强度,避免泛光灯误点亮或不点亮。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6,所述射频收发单元包括射频收发芯片U5、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 C12、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所述射频收发芯片U5的DIO0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4的P0.20端,所述射频收发芯片U5的DIO1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4的P0.19端,所述射频收发芯片U5的DIO2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4的P0.18端,所述射频收发芯片U5的DIO3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4的P0.17端,所述射频收发芯片U5 的DIO4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4的P0.16端,所述射频收发芯片U5的DIO5 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4的P0.15端,所述射频收发芯片U5的SCK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4的P0.14端,所述射频收发芯片U5的MISO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4的P0.13端,所述射频收发芯片U5的MOSI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4的P0.12端,所述射频收发芯片U5的NSS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 U4的P0.11端,所述射频收发芯片U5的VBAT/DIG端连接所述稳压芯片 U1的VOUT端、也通过第八电容C8接地,所述射频收发芯片U5的VR_DIG 端连接所述稳压芯片U1的VOUT端,所述射频收发芯片U5的VBAT_RF 端连接所述稳压芯片U1的VOUT端、第九电容C9的一端和第十电容C10 的一端,所述射频收发芯片U5的VR_PA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和第一电感L1的一端,所述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第十一电容C11 的另一端、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和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射频收发芯片U5的PA_BOOST端通过第二电感L2连接所述第一电感 L1的另一端、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和射频放大单元,所述第十四电容 C1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射频收发芯片U5的RF1_HF端和RXTX端均连接所述射频放大单元。

具体来说,所述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第一电感 L1和第二电感L2均起滤波作用,所述射频收发芯片U5用于接收和发送射频信号,控制芯片U4可控制所述射频收发芯片U5发射射频信号,所述射频收发芯片U5可在接收到射频信号后,发送信号至控制芯片U4,使控制芯片U4控制所述恒流驱动模块6驱动所述LED灯组8点亮,从而避免设置多个控制装置,节省成本,加快点亮时间;优选的,所述射频收发芯片 U5的型号为SX1276,性能稳定,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所述射频收发芯片U5还可采用其它可实现本实用新型功能的芯片,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7,所述射频放大单元包括射频放大芯片U6、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第十七电容C17、第十八电容C18、第十九电容C19、第二十电容C20、第二十一电容C21、第二十二电容C22、第二十三电容C23、第二十四电容C24、第三电感L3、第四电感L4、第五电感L5、第六电感L6、第七电感L7和第六电阻R6,所述第十五电容C15 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电感L2连接所述射频收发芯片U5的PA_BOOST端,所述第十五电容C15的另一端通过第三电感L3连接第十六电容C16的一端和第四电感L4的一端,所述第十六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感L4的另一端连接第十七电容C17的一端和第十八电容C18的一端,所述第十七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八电容C18的另一端连接射频放大芯片U6的RF1端,所述射频放大芯片U6的RF2端通过第十九电容 C19连接第二十四电容C24的一端和第五电感L5的一端,所述第五电感 L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射频收发芯片U5的RF1_HF端,所述第二十四电容 C2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射频放大芯片U6的VCTL端连接所述射频收发芯片U5的RXTX端,所述射频放大芯片U6的RFC端通过第二十电容C20 连接第二十一电容C21的一端和第六电感L6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一电容 C2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感L6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十二电容C22的一端和第七电感L7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二电容C2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七电感L7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十三电容C23的一端和第六电阻R6的一端,所述第二十三电容C2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射频天线。

具体来说,所述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第十七电容C17、第十八电容C18、第十九电容C19、第二十电容C20、第二十一电容C21、第二十二电容C22、第二十三电容C23、第二十四电容C24、第三电感L3、第四电感L4、第五电感L5、第六电感L6和第七电感L7均起滤波作用,所述射频放大芯片U6用于放大接受到的射频信号,然后再通过射频天线发送或输出至所述射频收发单元,从而保证信号的强度;优选的,所述射频放大芯片U6的型号为SKY13453,放大能力强大,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射频放大芯片U6还可采用其它可实现本实用新型功能的芯片,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备通讯功能的红外感应泛光灯,包括供电模块、稳压模块、亮度感应模块、红外感应模块、控制模块、恒流驱动模块、射频收发模块和LED灯组,所述供电模块连接所述稳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还连接所述亮度感应模块、红外感应模块、控制模块和射频收发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还连接所述亮度感应模块、红外感应模块、恒流驱动模块和射频收发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射频收发模块,可在泛光灯点亮后,发送射频信号至附近同一组内的泛光灯使其同时点亮,避免设置多个控制装置,节省成本,而且可接收其它泛光灯发送的信号点亮,加快点亮时间,而且通过亮度感应模块感应外接亮度,可避免白天点亮泛光灯,增加泛光灯的实用性。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