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终端安全控制系统外围组件用防静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6624发布日期:2019-02-10 23:19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终端安全控制系统外围组件用防静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静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终端安全控制系统外围组件用防静电设备。



背景技术:

静电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产生的方式多种,如接触、摩擦和剥离等。静电防护技术,如电子工业、半导体、石油工业、兵器工业、纺织工业和橡胶工业以及兴航与军事领域的静电危害,寻求减少静电造成的损失,静电的基本物理特性为吸引或排斥、与大地有电位差和会产生放电电流,这三种特性对电子元件有三种影响:静电吸附灰尘,降低元件绝缘电阻(缩短寿命);静电放电破坏,使元件受损不能工作(完全破坏);静电放电电场或电流产生的热,使元件受伤(潜在损伤);静电放电产生的电磁场幅度很大,对电子产器造成干扰甚至损坏(电磁干扰)。为了避免静电的危害,人们常使用防静电设备对静电进行消除,防静电设备是由除静电棒、离子风枪、离子风咀、离子风蛇和离子风机等一系列的设备组成,它们可产生大量的带有正负电荷的气流,可以将物体上所带有的电荷中和掉。当物体表面所带为负电荷时,它们就会吸引气流中正电荷,当物体表面所带为正电荷时,它们就会吸引气流中的负电荷,从而使物体表面上的静电被中和掉,达到预防静电产生的目的。但是,目前存在的防静电设备大多都是采用人工手持的方式对外围组件进行静电消除的,如果组件过多或者过小的话,这种消除静电的方式过于麻烦,不够方便。

因此,需要一种便于终端安全控制系统外围组件使用的防静电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终端安全控制系统外围组件用防静电设备,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终端安全控制系统外围组件用防静电设备,包括设备主体、设备底座和活动板,所述设备主体固定安装在设备底座的上表面,所述设备主体靠近设备底座的一侧开设有静电消除室,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开设有离子产生空腔,所述设备主体内部靠近离子产生空腔的一侧开设有离子容纳空腔,所述设备主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进气口,所述设备主体的背面开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设备主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三进气口,所述设备主体远离第三进气口的一侧开设有第四进气口,所述离子产生空腔内壁靠近第一进气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极片,所述离子产生空腔内壁靠近第二进气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极片,所述离子产生空腔内壁靠近第三进气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极片,所述离子产生空腔内壁靠近第四进气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极片,所述设备底座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活动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

可选的,所述离子容纳空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活动板的远离第二进气口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

可选的,所述第一进气口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口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三进气口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三进气管,所述第四进气口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四进气管。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第三电极片和第四电极片靠近离子容纳空腔的一侧均设置有若干离子针。

可选的,所述离子产生空腔靠近离子容纳空腔的一侧开设有若干离子风孔。

可选的,所述滑槽和滑块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块分别与两个滑槽活动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终端安全控制系统外围组件用防静电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终端安全控制系统外围组件用防静电设备,通过将外围组件放置在活动板上,推动把手,将外围组件运送到静电消除室内,对其进行全方位的静电消除,操作方便,且可以同时对多个外围组件进行全方位的静电消除,能够节省大量时间。

2、该终端安全控制系统外围组件用防静电设备,通过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第三电极片和第四电极片上的离子针可分别对通过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第三进气口和第四进气口进入离子产生空腔内的压缩空气进行电离,从而产生带有正负离子的气流,离子产生空腔内产生的带有正负离子的气流可通过离子风孔进入到离子容纳空腔内,离子容纳空腔内带有正负离子的气流通过过滤网进入到静电消除室内,与外围组件上的静电中和,达到去除静电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设备主体、2-设备底座、3-活动板、4-静电消除室、5-离子产生空腔、6-离子容纳空腔、7-第一进气口、8-第二进气口、9-第三进气口、10-第四进气口、11-第一电极片、12-第二电极片、13-第三电极片、14-第四电极片、15-滑槽、16-滑块、17-过滤网、18-把手、19-第一进气管、20-第二进气管、21-第三进气管、22-第四进气管、23-离子针、24-离子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终端安全控制系统外围组件用防静电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设备底座2和活动板3,设备主体1固定安装在设备底座2的上表面,设备主体1靠近设备底座2的一侧开设有静电消除室4,通过静电消除室4的设置,用于消除外围组件上的静电,设备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离子产生空腔5,消除静电用的正负离子可在离子产生空腔5内产生,设备主体1内部靠近离子产生空腔5的一侧开设有离子容纳空腔6,离子产生空腔5靠近离子容纳空腔6的一侧开设有若干离子风孔24,离子产生空腔5内产生的带有正负离子的气流可通过离子风孔24进入到离子容纳空腔6内,离子容纳空腔6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过滤网17,离子容纳空腔6内带有正负离子的气流通过过滤网17进入到静电消除室4内,与外围组件上的静电中和,达到去除静电的目的,设备主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进气口7,第一进气口7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进气管19,设备主体1的背面开设有第二进气口8,第二进气口8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二进气管20,设备主体1的一侧开设有第三进气口9,第三进气口9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三进气管21,设备主体1远离第三进气口9的一侧开设有第四进气口10,第四进气口10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四进气管22,第一进气管19、第二进气管20、第三进气管21和第四进气管22均与高压气泵连接,高压气泵将压缩空气通过第一进气管19、第二进气管20、第三进气管21和第四进气管22输送进离子产生空腔5内,离子产生空腔5内壁靠近第一进气口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极片11,离子产生空腔5内壁靠近第二进气口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极片12,离子产生空腔5内壁靠近第三进气口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极片13,离子产生空腔5内壁靠近第四进气口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极片14,第一电极片11、第二电极片12、第三电极片13和第四电极片14靠近离子容纳空腔6的一侧均设置有若干离子针23,第一电极片11、第二电极片12、第三电极片13和第四电极片14上的离子针23可分别对通过第一进气口7、第二进气口8、第三进气口9和第四进气口10进入离子产生空腔5内的压缩空气进行电离,从而产生带有正负离子的气流,设备底座2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5,活动板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6,滑槽15和滑块16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滑块16分别与两个滑槽15活动连接,通过滑块16在滑槽15内滑动,能够使活动板3前后移动进出静电消除室4,活动板3的远离第二进气口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18,通过将外围组件放置在活动板3上,推动把手18,将外围组件运送到静电消除室4内,对其进行全方位的静电消除,操作方便,且可以同时对多个外围组件进行全方位的静电消除,节省大量时间。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综上所述,该终端安全控制系统外围组件用防静电设备,通过将外围组件放置在活动板3上,推动把手18,将外围组件运送到静电消除室4内,对其进行全方位的静电消除,操作方便,且可以同时对多个外围组件进行全方位的静电消除,能够节省大量时间,通过第一电极片11、第二电极片12、第三电极片13和第四电极片14上的离子针23可分别对通过第一进气口7、第二进气口8、第三进气口9和第四进气口10进入离子产生空腔5内的压缩空气进行电离,从而产生带有正负离子的气流,离子产生空腔5内产生的带有正负离子的气流可通过离子风孔24进入到离子容纳空腔6内,离子容纳空腔6内带有正负离子的气流通过过滤网17进入到静电消除室4内,与外围组件上的静电中和,达到去除静电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