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防水防尘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3577发布日期:2019-01-13 17:19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防水防尘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粮情检测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防水防尘壳体。



背景技术:

传统的粮情测控系统供电方式为电缆输送,数据信号传输方式采用电缆或同轴缆,存在工程施工困难、造价高、运营成本高的问题。随着太阳能技术的发展,利用太阳能供电的方式也应用到了粮情检测系统中,从而摆脱线缆的束缚,实现快速安装,施工时间短,投入低。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41560199A的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粮情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测控主机,测控主机与若干测控风机通过无线网络信号连接,测控分机通过器扩展接口分别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粮虫传感器等传感器电信号连接。测控分机为太阳能数字式设备,利用太阳能供电。

现有的粮情检测系统中,用于安装太阳能板的壳体,存在如下问题:

(1)、在往墙上固定安装时,对墙面平整度要求较高,墙面不平时,安装时壳体容易歪斜,若强制安装,则会造成壳体变形,进而使壳体防水效果变差。

(2)、能源利用率低,太阳能板的安装角度不合理,不能充分利用太阳光能。

(3)、美观性差,现在的壳体下部还裸露有凌乱的线缆,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防水防尘壳体,以解决现有的壳体结构设计不合理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基于太阳能供电的防水防尘壳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基于太阳能供电的防水防尘壳体,包括前壳、后壳,前壳包括前侧的倾斜设置的前侧板,前侧板上设有用于安装太阳能板的安装槽,前壳与后壳通过第一螺钉连接,后壳包括后侧板,后侧板的后侧设有内凹槽、若干个供第一螺钉穿装的第一螺钉孔,后侧板上还设有若干个固定部,固定部设有第二螺钉孔,第二螺钉孔供将所述基于太阳能供电的防水防尘壳体固定在墙面上的第二螺钉穿装;后侧板的除所述内凹槽以外的后侧面用于形成与墙面贴合的安装平面。

进一步地,各固定部的后侧面是共面的,且与所述安装平面共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包括耳板,第二螺钉孔设置在耳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钉孔设置在所述安装平面上,第一螺钉孔为沉孔。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太阳能供电的防水防尘壳体还包括下壳,下壳上部与上壳体的下部通过第三螺钉连接,前壳包括内底板,内底板上设有线缆孔,下壳用于罩设从线缆孔穿出的线缆。设置下壳,使得线缆不再凌乱地外露,更加美观。

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与上壳插装,下壳包括下壳本体及其上端的插装凸板,插装凸板呈U型,且插装凸板与下壳本体上端形成台阶面,插装凸板贴合在上壳内侧。通过上下壳的上下插装,且下壳上端位于上壳内的设计,可防止雨水从上下壳的接缝处往壳体内部渗水。

进一步地,所述前壳后侧的与后壳配合的第一配合面上设有环形凸起,后壳前侧的与前壳配合的第二配合面上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凸起与环形凹槽插配。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板在安装后的状态下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9度。设置该倾斜角度,可以提高太阳能板对太阳光能的吸收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基于太阳能供电的防水防尘壳体,包括前壳、后壳,前壳的前侧板上设有用于安装太阳能板的安装槽,前侧板为倾斜一定角度的倾斜板,保证太阳能板处于合理的安装角度,提高太阳光能的利用率。后壳的后侧设有内凹槽,设置内凹槽可大大减小后壳的用于与墙面接触的安装面的面积,即使墙面稍有不平,壳体也可正常安装,且防水效果好,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的强制安装导致影响壳体防水效果的问题。本新型的壳体,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于太阳能供电的防水防尘壳体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基于太阳能供电的防水防尘壳体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前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后壳后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后壳前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下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基于太阳能供电的防水防尘壳体的实施例:如图1-图6所示,基于太阳能供电的防水防尘壳体,包括前壳1、后壳2,前壳1包括前侧的倾斜设置的前侧板12,前侧板12上设有用于安装太阳能板的安装槽11。安装槽所在面的倾斜角度为69度,使得太阳能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9度,提高对太阳能光能的利用率。当然其他实施例中,65至75度的倾斜角度范围都可以的。安装槽底部设有过线孔。

前壳上还设有标签槽17,用于嵌装公司特征的标签。标签可以采用亚克力板制成,美观性好。

前壳与后壳通过第一螺钉连接。后壳2包括后侧板,后侧板的后侧设有内凹槽24、7个供第一螺钉穿装的第一螺钉孔23,上面一排设置4个,下面一排设置3个。后侧板的除所述内凹槽以外的后侧面22用于形成与墙面贴合的安装平面。第一螺钉孔23设置在安装平面上,第一螺钉孔23为沉孔,使得第一螺钉不突出。通过设置内凹槽,大大减小了安装平面的面积,在安装时,即使墙面稍有不平,壳体也可正常安装,不会出现强制安装导致壳体变形的问题。

后侧板上还设有若3个固定部21,分别设置在后侧板的上侧、左侧、右侧。固定部设有第二螺钉孔211,第二螺钉孔211供将壳体固定在墙面上的第二螺钉穿装。各固定部的后侧面是共面的,且与上述安装平面共面。固定部21包括耳板、筋条,第二螺钉孔211设置在耳板上。

为提高壳体的防水效果,做了如下设计。前壳1后侧的与后壳2配合的第一配合面15上设有环形凸起16,后壳前侧的与前壳配合的第二配合面25上设有环形凹槽251,环形凸起16与环形凹槽251插配。前壳、后壳扣合好后,再通过第一螺钉连接。通过设置环形凸起、环形凹槽结构,使得雨水不易从接口处流入壳体内部。

为解决线缆外露不美观的问题,本实施的防水防尘壳体还包括下壳3,下壳3上部与上壳的下部通过第三螺钉连接,下壳上设有第三螺钉孔33。前壳1包括内底板13,内底板13上设有线缆孔14,下壳3用于罩设从线缆孔穿出的线缆,线缆可以从过线槽31处出线,使得线缆整齐,不外露,更加美观。下壳3的左右两侧设有固定耳板32,固定耳板上设有螺钉孔。同时,下壳3还设有两个断连孔36,位于过线槽两侧,断连孔36是备用孔。当该壳体内的部件要与其他设备通过电缆连接时,根据需要将相应断连孔36敲掉,形成通孔,从而该通孔处就可以用来走线管或线束。不用时,就保留该断连孔,也起到了美观的作用。

进一步改进,下壳3与上壳1采用插装的方式装配在一起,为便于描述,定义下壳3包括下壳本体35及其上端的插装凸板34,插装凸板34呈U型。插装凸板34与下壳本体35上端形成台阶面,插装凸板34在安装时贴合在上壳内侧,台阶面与上壳下部抵靠。下壳3与上壳1这种上下插装的装配方式,可以防止雨水从上下壳的接缝处往壳体内部渗水,不仅防水效果好,且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太阳能供电的防水防尘壳体,主要应用在粮情检测系统中。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主要在于壳体结构设计上,当然,实现粮情检测的目的,还要设置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传感器,以及信号收发装置。太阳能板给传感器、信号收发装置等需要用电的元件供电。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不局限应用于粮情检测系统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