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板电容散热风扇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1550发布日期:2019-11-15 22:20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驱动板电容散热风扇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固定方式,尤其是涉及一种驱动板电容散热风扇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变频器的应用显得尤其重要,其各项性能指标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对其散热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变频器的内部设置有很多电子元器件,其在工作时各电子元器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就需要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散热以避免损坏电子元器件。

现有的变频器通常包括面盖、底座和散热结构,面盖上安装有操作器,面盖与底座相配合形成有主板安装腔,主板安装腔内安装有主板,底座的背部内凹形成有驱动板安装腔,驱动板安装腔分为主腔体和电容容纳腔体,主腔体容纳驱动板的主体部分,电容容纳腔体容纳驱动板的电容部分,主板分别与操作器和驱动板电连接,散热结构安装于底座的背部上对驱动板和主板上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散热。由于驱动板的电容部分是产生大热量的源头,因此对电容部分的散热至关重要,目前通常在电容容纳腔体的顶部安装有一个散热风扇,利用散热风扇抽风对电容部分进行散热,但是通过大量测试发现电容部分的散热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驱动板电容散热风扇的固定结构,利用其固定的散热风扇对驱动板电容进行吹风散热,散热效果显著。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驱动板电容散热风扇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变频器的底座的背部上的风扇安置腔,所述的风扇安置腔位于变频器的底座上的电容容纳腔体的正下方且与变频器的底座上的电容容纳腔体连通,使所述的风扇安置腔内容纳的散热风扇吹出的风直接作用于变频器的底座上的电容容纳腔体内容纳的电容部分上,变频器的底座的底部与所述的风扇安置腔对应的位置设计成栏栅结构或镂空结构。

所述的风扇安置腔的上方和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柱,变频器的底座的底部与所述的风扇安置腔对应的位置和所述的限位柱围成一个与散热风扇相适配的限位腔。通过限位腔使得散热风扇安装、更换更为便捷。

该固定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变频器的底座上的主腔体内的用于固定散热风扇的电源线的固定扣。利用固定扣可使散热风扇的电源线不凌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将风扇安置腔设置于电容容纳腔体的正下方,且使两者连通,这样风扇安置腔内安装的散热风扇吹出的风可直接吹向电容部分,冷却覆盖面积大,使电容部分散热更快。

2)将变频器的底座的底部与风扇安置腔对应的位置设计成栏栅结构或镂空结构,可使风道更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含散热风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变频器通常包括底座1的背部内凹形成的驱动板安装腔2,驱动板安装腔2分为主腔体21和电容容纳腔体22,主腔体21容纳驱动板的主体部分,电容容纳腔体22容纳驱动板的电容部分,由于驱动板的电容部分是产生大热量的源头,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驱动板电容散热风扇的固定结构,如图所示,其包括设置于变频器的底座1的背部上的风扇安置腔3,风扇安置腔3位于变频器的底座1上的电容容纳腔体22的正下方且与变频器的底座1上的电容容纳腔体22连通,使风扇安置腔3内容纳的散热风扇4吹出的风直接作用于变频器的底座1上的电容容纳腔体22内容纳的电容部分上,变频器的底座1的底部与风扇安置腔3对应的位置设计成栏栅结构或镂空结构11。

在本实施例中,风扇安置腔3的上方和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柱5,变频器的底座1的底部与风扇安置腔3对应的位置和限位柱5围成一个与散热风扇4相适配的限位腔6。通过限位腔6使得散热风扇4安装、更换更为便捷。

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结构还包括三个设置于变频器的底座1上的主腔体21内的用于固定散热风扇4的电源线的固定扣7。利用固定扣7可使散热风扇4的电源线不凌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