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外机柜用泵驱单相流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3679发布日期:2019-08-31 01:33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外机柜用泵驱单相流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室外机柜用泵驱单相流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室外机柜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可以工厂化批量生产、占地面积小、建站快捷等优点,目前在2G、3G、4G无线基站建设中,已被广泛采用。随着5G即将到来,由于5G的设备的通道数是4G的8倍,连接数是4G的100倍,虽然通道平均功耗下降,但数量上升了,总功耗数大大增加了,预计1套5G系统的功耗是4G的4~5倍,达3~4KW。基站室外机柜必须满足内部5G设备的发热量的散热需求。

带有本实用新型的的室外机柜,主要用于5G基站,机柜内部安装5G通信设备及开关电源、光纤配线等配套设备。它直接安装在室外,具有防雨、防尘及内部温度控制功能,保证内部温度能满足内部设备的工作需求。

传统的室外机柜采用的门装空调或空气-空气热交换器进行温控,由于体积的限制,门装空调最大制冷量为2KW,空气-空气散热器最大散热量190W/K,只能满足柜内2KW的散热量。由于5G设备的发热量达到3~4KW,显然传统室外机柜已不能满足5G设备的散热要求。为了能满足到5G设备散热要求,必须采用一种更为高效的散热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使室外机柜能满足安装5G设备的要求,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室外机柜用泵驱单相流散热系统。该系统循环工质采用比热较高的液体,如:纯净水+乙二醇,工质在整个过程中不产生相变。该系统与空气-空气换热器相比,具有换热量大、体积小、功耗低等特点,特别能应用于大发热量的通信基站室外机柜中。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室外机柜用泵驱单相流散热系统,包括冷凝器和循环泵,所述冷凝器的两端分别连接热管和冷管,所述热管的另一端连接储液罐;所述循环泵的两端分别连接储液罐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与冷管的一端连接,冷管的另外一端与冷凝器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冷凝器附近设置有离心风机与其配合工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换热器附近设置有轴流风机与其配合工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冷凝器和离心风机设置于机柜顶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储液罐、循环泵、换热器和轴流风机设置于机柜底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储液罐中的液体为水和乙二醇混合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散热效率更高,可以满足安装大功率设备的机柜散热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机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泵驱单相流散热系统具体可分为收集系统和散热系统两部分,通过热管5和冷管6使两个系统能够在室外机柜内部形成一个循环的单相流散热系统。收集系统置于室外机柜顶部,利用柜内空气热胀冷缩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将柜内的热空气通过离心风机8吸入到收集系统内;散热系统置于室外机柜底部,在机柜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进出风孔。利用轴流风机7加速进风口的风速流动,将收集系统通过热管5流下来的热量吹出机柜外。

收集系统包括冷凝器1和离心风机8,冷凝器1采用翅片结构。机柜中的热空气传到柜顶,通过离心风机8的抽送传导到冷凝器1上,将冷凝器1加热,使冷管6里流入的工质加热后释放到热管5内。

散热系统包括储液罐3、循环泵4、换热器2和轴流风机7等,换热器2也采用翅片结构。工质加热后流入热管5内,通过轴流风机7将热量吹出柜外,同时使工质温度降低,再进入冷管6。在循环泵4的驱动下,将冷管5内的工质再次引入机柜顶部的冷凝器1,如此循环。储液罐3可根据管内的工质多少,进行适当的加入,始终保持泵驱单相流散热系统的正常运行。

热管5和冷管6作为单相流散热系统的组成部分,不仅有效的连接了收集系统和散热系统,同时为室外机柜内部能够形成一个循环的单相流散热系统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