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控制操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6255发布日期:2019-10-08 22:06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控制操作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操作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化控制操作台。



背景技术:

传统控制操作台应用于自动化工程操作时,存在着以下不足:

1.传统控制操作台电气设备安装框架分隔不均,其自动化控制设备安装于结构内部时难以利用内部空间进行区域划分,导致电设备分布杂乱,不利于前期区域化的安装工作与后期的排障工作进行;

2.传统操作台结构设计分隔框架不合理的同时,导致其内部空间环境受安装设备多少而决定,电设备过多后存在设备间电磁干扰以及散热不均,设备过热短路的情况发生,不利于设备的长期工作;

在自动化、智能化的建设背景下,基于以上几点存在的问题,需要研究当今时代应用适合自动化控制的控制操作台。现有技术的操作台结构设计分布不合理,不便诸多电设备的规划安装,同时结构间排布不均,内部空间密集不利于安装与后期排障,其适用范围有限,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操作台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化控制操作台,其利用柜室结构设计以及内部分隔有的区域化空间,方便电设备安装的同时,其转动式的操控面板结构方便了工作人员进行多方位的工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操作台的适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化控制操作台,包括

操作台座,包括柜壳、柜门板、支脚和操作台面板;所述柜壳、柜门板和操作台面板均由钢质金属板拼接而成,所述柜壳为一种方形柜体,且内侧开槽设有柜室;所述柜门板铰接于柜壳正面,所述柜门板上端固定连接有门夹,所述门夹上端与柜壳卡接,所述柜门板内侧与柜壳柜室互通;所述支脚共设置有四个,且分别固定于柜壳底端四边角,所述支脚底端呈半球状;所述操作台面板嵌接于柜壳顶端中部,且操作台面板呈T型,所述操作台面板上表面开槽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壁开孔设置有螺栓孔;

框架架构,包括套管、机轴、轴承座、柜架板、隔片和槽钢柱;所述套管固定于柜壳内侧中部,所述套管为一种内壁光滑的圆形镂空钢柱,所述机轴贯穿于套管中部,所述机轴为一种表面光滑的金属圆轴,且机轴表面与套管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机轴上端与操作台面板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座固定于套管底端,且机轴下端与轴承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轴承座与柜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柜架板共设有两块,且柜架板呈对称固定于柜壳内左右两端,所述隔片至少设有五片,且隔片左右两端均与柜架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包括两部分,其具不可分割,操作台座为构成操作台的主体结构,其中柜壳与柜门板用以构成开放门柜式的结构,方便工作人员利用其柜壳内部柜式安装电气设备,同时其利用操作台面板中设有的放置槽来区分方式控制面板与显示屏等操控设备,方便工作人员更加快捷、直观的面对操作台的控制模块,便于人员进行管理,框架架构为一种的集成式的内框架安装放置结构,其中机轴、套轴与轴承座的形成使得工作人员可利用抬动、转动等方式来改变操作台面板高度与面向角度,从而适用于工作人员进行多方位的操作使用,提高了操作台的适用性,并且内部模块、分隔式的隔片与柜架板,用以区分安装放置电气设备,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电气设备进行管理,便于整理与排障工作的进行。

具体的方案,所述柜壳背面焊接有后柜箱,所述后柜箱内侧开槽设置有箱室,且后柜箱内箱室与柜壳内柜室独立。

具体的方案,所述柜壳上端侧壁固定有槽板,所述槽板呈对称分布于套管的左右两侧,所述槽板表面均匀分布有条状开孔,且槽板条状开孔与柜壳内箱室互通。

具体的方案,所述槽板右侧贯穿设置有一根槽钢柱,所述槽钢柱为一种工字型槽钢,且槽钢柱内侧开槽设置有工型槽,所述槽钢柱工型槽上下两端分别贯穿于放置槽与柜壳内柜室。

具体的方案,所述柜壳下端左右两侧贯通设置有页片槽,所述页片槽表面分割有至少五道槽口,所述页片槽槽口与柜壳内空间互通,且槽板内侧空间与页片槽槽口互通。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自动化控制操作台,利用柜室结构的设计以及内部分隔有的隔片独立空间,同时拓展有独立的后柜箱、操作台面放置槽,来分隔功能不一的电气设备安装,从而在方便初期模块式、区域式的安装同时,便于使用时工作人员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管理,后期便于工作人员快速排障,提高了操作台的适用性;

2.本实用新型自动化控制操作台,其中操作台面板部分通过安装控制面板、控制屏等操控设备,可通过内部设有轴式活动结构,在工作人员使用时,利用人工手动抬动、转动操作台面板来抬升面板高度与转动面向角度,方便了工作人员进行多方位的操控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操作台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柜壳、2-门夹、3-柜门板、4-支脚、5-页片槽、6-操作台面板、7-放置槽、8-套管、9-机轴、10-轴承座、11-柜架板、12-隔片、13-槽板、14-槽钢柱、15-后柜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动化控制操作台包括操作台座和框架架构。

如图1-3所示,操作台座包括柜壳1、柜门板3、支脚4和操作台面板6;柜壳1、柜门板3和操作台面板6均由钢质金属板拼接而成,柜壳1为一种方形柜体,且内侧开槽设有柜室;柜门板3铰接于柜壳1正面,柜门板3上端固定连接有门夹2,门夹2上端与柜壳1卡接,柜门板3内侧与柜壳1柜室互通;支脚4共设置有四个,且分别固定于柜壳1底端四边角,支脚4底端呈半球状;操作台面板6嵌接于柜壳1顶端中部,且操作台面板6呈T型,操作台面板6上表面开槽设置有放置槽7,放置槽7内壁开孔设置有螺栓孔;其中操作台座主体结构由柜壳1、柜门板3及其内部设有柜室,以及操作台面板6构成,以其钢板拼接的结构主体,保证装置具备其钢质结构强度以及绝缘性能,其中门夹2用于在柜门板3闭合时将之固定于柜壳1正面,以确保柜室内部空间独立,支脚4用以与放置地点地面接触来稳固操作台座底端,保证操作台座的结构稳固,操作台面板6用以在安装时,通过内部设有的放置槽7来固定显示屏、控制面板等控制设备。

其中,柜壳1背面焊接有后柜箱15,后柜箱15内侧开槽设置有箱室,且后柜箱15内箱室与柜壳1内柜室独立,后柜箱15用以拓展操作台座中柜室放置空间,以来存放单独工作的电气设备,如电源、连接接口板等,方便操作台座进行放置空间的区域功能划分,独立模块式的结构空间便于工作人员进行管理。

如图1-3所示,框架架构包括套管8、机轴9、轴承座10、柜架板11、隔片12和槽钢柱14;套管8固定于柜壳1内侧中部,套管8为一种内壁光滑的圆形镂空钢柱,机轴9贯穿于套管8中部,机轴9为一种表面光滑的金属圆轴,且机轴9表面与套管8内壁活动连接,机轴9上端与操作台面板6固定连接,轴承座10固定于套管8底端,且机轴9下端与轴承座10内壁转动连接,轴承座10与柜壳1内壁固定连接;柜架板11共设有两块,且柜架板11呈对称固定于柜壳1内左右两端,隔片12至少设有五片,且隔片12左右两端均与柜架板11固定连接,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通过向上拉动操作台面板6来使机轴9在套管8中作纵向提升,从而抬高操作台面板6高度,并且过程中可随时旋动操作台面板6,以使机轴9沿套管8内壁与轴承座10中作旋转,方便工作人员调试操作台面板6面向角度,其中柜架板11利用板状结构加固柜壳1左右两端结构强度的同时,可通过中部固定有的隔片12,来利用隔片12上表面安装电设备,方便装置进行分隔放置,便于进行区域化的设备管理。

如图1-3所示,柜壳1上端侧壁固定有槽板13,槽板13呈对称分布于套管8的左右两侧,槽板13表面均匀分布有条状开孔,且槽板13条状开孔与柜壳1内箱室互通,利用槽板13条状孔来分隔柜壳1内壁空间,其中槽板13与柜壳1之间存有的缝隙,用来分隔出可以流通在放置槽7以及柜壳1内柜室的风道结构,方便柜壳1内部结构间的空气流通,便于进行散热处理。

进一步的,槽板13右侧贯穿设置有一根槽钢柱14,槽钢柱14为一种工字型槽钢,且槽钢柱14内侧开槽设置有工型槽,槽钢柱14工型槽上下两端分别贯穿于放置槽7与柜壳1内柜室,利用槽钢柱14工型槽来归类放置线缆,方便上下两端放置槽7与柜壳1内设备的线缆连接,提高了操作台的适用性。

进一步的,柜壳1下端左右两侧贯通设置有页片槽5,页片槽5表面分割有至少五道槽口,页片槽5槽口与柜壳1内空间互通,且槽板13内侧空间与页片槽5槽口互通,电气设备在操作台柜壳1内工作时,利用页片槽5将之内部空气排空至外界,并通过与槽板13内空间的相通,来保证柜壳1内设备间的空气流通,提高了装置的散热性能。

本实用新型包括两部分,其具不可分割,操作台座为构成操作台的主体结构,其中柜壳1与柜门板3用以构成开放门柜式的结构,方便工作人员利用其柜壳1内部柜式安装电气设备,同时其利用操作台面板6中设有的放置槽来区分方式控制面板与显示屏等操控设备,方便工作人员更加快捷、直观的面对操作台的控制模块,便于人员进行管理,框架架构为一种的集成式的内框架安装放置结构,其中机轴9、套轴8与轴承座10的形成使得工作人员可利用抬动、转动等方式来改变操作台面板6高度与面向角度,从而适用于工作人员进行多方位的操作使用,提高了操作台的适用性,并且内部模块、分隔式的隔片12与柜架板11,用以区分安装放置电气设备,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电气设备进行管理,便于整理与排障工作的进行。

在初期安装时,可将门夹2与柜门板3旋转打开后,向柜壳1内设有的内柜室放置安装电气设备,其中可通过隔片12之间分隔有的空间,将之设备安装固定于隔片12上表面,同时可利用柜壳1背面设有的后柜箱15安装电源设备,柜壳1上端设有的操作台面板6,来安装控制面板、控制屏等控制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可通过抬动、转动等方式将之操作台面板6提升、转向,抬升过程中上端操作台面板6受上端拉力作用,使连接有的机轴9在套管8内滑动,转向过程中操作台面板6受工作人员手部力量作用,使操作台面板6沿一侧方向的转动,机轴9在套管8中,并沿轴承座10作转动活动,从而改变操作台面板6方向。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