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SMT模板组装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51097发布日期:2019-11-06 00:19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SMT模板组装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SMT模板加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功能SMT模板组装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SMT是表面组装技术(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的缩写),称为表面贴装或表面安装技术。是目前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

它是一种将无引脚或短引线表面组装元器件(简称SMC/SMD,中文称片状元器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的表面或其它基板的表面上,通过回流焊或浸焊等方法加以焊接组装的电路装连技术。

因制造及传送等因素的要求,在SMT模板边缘需预留工艺边以实现周转目的,对于产品来说此工艺边是不需要的。因此在元器件组装完成后需要将工艺边去除掉。

因此,急需要提供一种多功能SMT模板组装加工装置来保证组装加工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SMT模板组装加工装置,该多功能SMT模板组装加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辅助组装和去除工艺边,稳定性更高,还可以保证工作区域整洁干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SMT模板组装加工装置,包括基础底座、组装加工组件和辅助底座;组装加工组件设置在基础底座的中间,辅助底座为坡型且沿基础底座的多个边缘分别向外延伸;

基础底座的多个拐角处设有圆形螺纹孔和菱形销孔,圆形螺纹孔与操作台面的螺纹孔相配合,菱形销孔与操作台面的菱形栓相配合,并且,圆形螺纹孔和菱形销孔沿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相邻的辅助底座之间通过弧形板相连接,以使得多功能SMT模板组装加工装置周向形成圆倒角;其中,

基础底座上设有风机,风机上连接有吹风管,吹风管的吹风开口端上安装有吹风把手,吹风把手可折叠地铰接在吹风管上。

优选地,弧形板为橡胶板。

优选地,辅助底座为橡胶板。

优选地,橡胶板的底端面形成多条条形凸起或者多个凸点。

优选地,组装加工组件包括滑块底座、滑块、升降旋钮、进退旋钮和滑块与滑块底座之间形成的用于夹持SMT模板的卡槽;其中,

升降旋钮一端贯穿滑块底座并与滑块侧壁上的升降齿槽相配合以使得通过旋转另一端能控制滑块升降;

进退旋钮一端贯穿滑块底座并抵靠在滑块侧壁上以使得通过旋转另一端能够控制滑块进退来改变卡槽的尺寸大小。

优选地,卡槽能够夹持SMT模板的第一工艺边或者第二工艺边。

优选地,卡槽两侧侧壁上靠近工艺边的位置设置有橡胶垫。

优选地,橡胶垫的表面形成有多条条形凸起或者多个凸点。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基础底座、组装加工组件和辅助底座;组装加工组件设置在基础底座的中间,辅助底座为坡型且沿基础底座的多个边缘分别向外延伸。这样,辅助底座可以降低基础底座与操作台面之间的高度差,避免突出的基础底座碰伤操作人员的手部或者脆弱的安装组件。而在基础底座的多个拐角处设有圆形螺纹孔和菱形销孔,圆形螺纹孔与操作台面的螺纹孔相配合,菱形销孔与操作台面的菱形栓相配合,并且,圆形螺纹孔和菱形销孔沿周向方向间隔设置。采用圆形螺纹孔来可拆卸地固定基础底座,菱形销孔来预固定基础底座的位置,使得整个装置使用过程中稳定性更高。进一步地,相邻的辅助底座之间通过弧形板相连接,以使得多功能SMT模板组装加工装置周向形成圆倒角,避免尖锐的辅助底座拐角处将操作人员的手部或者脆弱的安装组件划伤造成损伤,在提高稳定性保证工作效率的同时大大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然而在加工过程中,SMT模板上会掉落细小的碎末或者碎片,虽然体积较小,但是长时间工作后其会堆积在操作区域,导致操作区域杂乱无章不整洁,严重地还会影响组装工作效率。而通过在基础底座上设风机,风机上连接有吹风管,吹风管的吹风开口端上安装有吹风把手,吹风把手可折叠地铰接在吹风管上。在操作过程中加工时,当工作区域堆积有较多废料时,开启吹风机通过吹风管向外吹风,操作人员通过展开吹风把手并手持吹风把手朝向操作台面吹风就可以将堆积的废料吹离,使得整个桌面保持整洁,便于操作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多功能SMT模板组装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工艺边 2-第二工艺边

3-SMT模板 4-卡槽

5-升降旋钮 6-进退旋钮

7-滑块底座 8-基础底座

9-滑块 10-圆形螺纹孔

11-菱形销孔 12-辅助底座

13-弧形板 14-风机

15-吹风管 16-吹风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顶、底”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SMT模板组装加工装置,包括基础底座8、组装加工组件和辅助底座12;组装加工组件设置在基础底座8的中间,辅助底座12为坡型且沿基础底座8的多个边缘分别向外延伸;

基础底座8的多个拐角处设有圆形螺纹孔10和菱形销孔11,圆形螺纹孔10与操作台面的螺纹孔相配合,菱形销孔11与操作台面的菱形栓相配合,并且,圆形螺纹孔10和菱形销孔11沿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相邻的辅助底座12之间通过弧形板13相连接,以使得多功能SMT模板组装加工装置周向形成圆倒角;其中,

基础底座8上设有风机14,风机14上连接有吹风管15,吹风管15的吹风开口端上安装有吹风把手16,吹风把手16可折叠地铰接在吹风管15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包括基础底座8、组装加工组件和辅助底座12;组装加工组件设置在基础底座8的中间,辅助底座12为坡型且沿基础底座8的多个边缘分别向外延伸。这样,辅助底座12可以降低基础底座8与操作台面之间的高度差,避免突出的基础底座8碰伤操作人员的手部或者脆弱的安装组件。而在基础底座8的多个拐角处设有圆形螺纹孔10和菱形销孔11,圆形螺纹孔10与操作台面的螺纹孔相配合,菱形销孔11与操作台面的菱形栓相配合,并且,圆形螺纹孔10和菱形销孔11沿周向方向间隔设置。采用圆形螺纹孔10来可拆卸地固定基础底座8,菱形销孔11来预固定基础底座8的位置,使得整个装置使用过程中稳定性更高。进一步地,相邻的辅助底座12之间通过弧形板13相连接,以使得多功能SMT模板组装加工装置周向形成圆倒角,避免尖锐的辅助底座12拐角处将操作人员的手部或者脆弱的安装组件划伤造成损伤,在提高稳定性保证工作效率的同时大大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然而在加工过程中,SMT模板3上会掉落细小的碎末或者碎片,虽然体积较小,但是长时间工作后其会堆积在操作区域,导致操作区域杂乱无章不整洁,严重地还会影响组装工作效率。而通过在基础底座8上设风机14,风机14上连接有吹风管15,吹风管15的吹风开口端上安装有吹风把手16,吹风把手16可折叠地铰接在吹风管15上。在操作过程中加工时,当工作区域堆积有较多废料时,开启吹风机14通过吹风管15向外吹风,操作人员通过展开吹风把手16并手持吹风把手16朝向操作台面吹风就可以将堆积的废料吹离,使得整个桌面保持整洁,便于操作顺利进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弧形板的柔性且形成柔软的边角,优选地,弧形板13为橡胶板。

在使用该多功能SMT模板组装加工装置进行加工操作时,施加较大的力可能会使得整个装置发生位移,导致加工效果不佳,为了增大辅助底座12与操作台面之间的摩擦力,优选地,辅助底座12为橡胶板。

进一步地,为了在增大辅助底座12与弧形板13与操作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以获得更大的静摩擦力以提高稳定性,优选地橡胶板的底端面形成多条条形凸起或者多个凸点。

为了使得该多功能SMT模板组装加工装置适用于去除SMT模板的工艺边,优选组装加工组件包括滑块底座7、滑块9、升降旋钮5、进退旋钮6和滑块9与滑块底座7之间形成的用于夹持SMT模板3的卡槽4;其中,

升降旋钮5一端贯穿滑块底座7并与滑块9侧壁上的升降齿槽相配合以使得通过旋转另一端能控制滑块9升降;

进退旋钮6一端贯穿滑块底座7并抵靠在滑块9侧壁上以使得通过旋转另一端能够控制滑块9进退来改变卡槽4的尺寸大小。

同时,卡槽4能够夹持SMT模板3的第一工艺边1或者第二工艺边2。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手动调节旋钮经由传动结构驱动滑块9沿滑块底座7上的设定轨道移动,至合适距离后将SMT板需去除的第一工艺边1或者第二工艺边2放入装置的卡槽内,最后双手握住SMT板下方沿一个方向轻轻用力,即可实现手动去除工艺边的功能。

在使用该多功能SMT模板组装加工装置进行去工艺边操作时,施加较大的力可能会使得整个SMT模板3发生位移,导致去除效果不佳,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优选卡槽4两侧侧壁上靠近工艺边的位置设置有橡胶垫。

进一步地,为了在增大橡胶垫与SMT模板3之间的接触面积以获得更大的静摩擦力以提高稳定性,优选地,橡胶垫的表面形成有多条条形凸起或者多个凸点。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