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式LED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4180发布日期:2019-09-20 22:27阅读:747来源:国知局
充电式LED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式LED灯。



背景技术:

目前, 市场上普遍采用LED灯管照明替代原有荧光灯,LED灯管节电高达70%以上,寿命为普通灯管的10倍以上,同时几乎是免维护,不需要经常更换灯管、镇流器、启辉器的问题。作为绿色环保型的半导体电光源,光线柔和,色彩纯正,有利于人们的视力保护及身体健康。现有技术中,将220V交流市电直接加到LED灯,在电网故障断电后,LED灯会马上熄灭,影响用户正常生活使用。

故,针对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进行研究,以提供一种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充电式LED灯,在LED灯管的驱动上增加了一个可充电电池,在电网故障断电时,可充电电池能够为LED光源管继续供电,不影响用户正常照明需求。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充电式LED灯,包括驱动单元和LED光源,所述驱动单元与交流市电相连接,用于输出直流高压驱动LED光源进行照明;所述驱动单元中还配备可充电电池,所述可充电电池用于在交流市电异常时为LED光源提供供电。

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常时驱动电路、充电电路、两线检测电路、升压电路和可充电电池,其中,

所述常时驱动电路与交流市电相连接,用于输出直流高压驱动LED光源照明;

所述充电电路与交流市电相连接,用于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所述两线检测电路与交流市电相连接,用于当交流市电异常时接通电池供电回路以使所述可充电电池给所述升压电路提供直流供电;

所述升压电路用于将所述可充电电池的供电电压转换为直流高压以驱动LED光源照明。

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充电电路采用芯片KP1106。

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充电电路前级输入端采用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和第一电容C1组成π型滤波电路。

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充电电路前级输入端设置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一电阻R1用于调节充电电路。

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充电电路输出端设置DZ稳压管,用于调节输出电压。

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可充电电池采用锂电池或镍镉电池或镍氢电池。

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常时驱动电路采用芯片KP1073。

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升压电路采用升压芯片3688。

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两线检测电路采用开关管实现交流输入检测和供电回路切换。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通过在LED灯管的驱动上增加了一个可充电电池,在电网故障断电时,可充电电池能够为LED光源继续供电,不影响用户正常照明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式LED灯的原理框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式LED灯的电路原理。

如下具体实施例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式LED灯的原理框图,包括驱动单元和LED光源,所述驱动单元与交流市电相连接,用于输出直流高压驱动LED光源进行照明;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中还配备可充电电池,所述可充电电池用于在交流市电异常时为LED光源灯提供供电。

作为一种优选结构,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常时驱动电路、充电电路、两线检测电路、升压电路和可充电电池,其中,

所述常时驱动电路与交流市电相连接,用于输出直流高压驱动LED光源照明;

所述充电电路与交流市电相连接,用于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所述两线检测电路与交流市电相连接,用于当交流市电异常时接通电池供电回路以使所述可充电电池给所述升压电路提供直流供电;

所述升压电路用于将所述可充电电池的供电电压转换为直流高压以驱动LED光源照明。

参见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式LED灯的电路原理,正常使用时,该产品接入市电,充电电路将自行给电池充电。为了确保EMC电路通过,输入端采用了π型滤波方式。充电电流的大小,受控于R1的取值,其电流为:0.08mV/Rcs. 电路的振荡频率控制在35K以下。充电电路输出电压取决于DZ稳压管的值,因使用18650_11.1V的锂电,输出电压控制在12V。确保电池不会过充电。充电时设有指示灯显示。

市电正常时,常时驱动电路得电后开始工作,点亮LED光源。该部分电路选择了低功耗低功率因数的控制芯片KP1073完成,外围元件少,频率可控,成本低等特点。因采用了DOP-8封装,功率可以做到远大于18W。整流后加上π型滤波。确保电路能顺利控制高频干扰。

两线检测电路采用开关管实现交流输入检测和供电回路切换,具体原理如下:仅当电源输入端AN AL 两级短路后,R6与R7两支路形成回路,使Q5三极管S8550导通。导通后的Q5给Q6三极管S8050提供了偏压,使Q6瞬间饱和。Q6的饱和,就给Q8提供了导通的条件,形成压差,随即Q8输出。输出后的Q8,给升压电路提供了电源。

本实用新型中,升压电路可以采用了传统的升压芯片3688来完成的,为了确保电路的稳定性,输出电容C5的耐压选择了400V的电解来完成,与之常时驱动输出电容的耐压相同,这样两极电路的地,可以共用。减少了其他偏置电路的成本。

需要指出,上述常时驱动电路、充电电路、两线检测电路、升压电路均可以采用其他电路结构,其实现方式并不局限于图2的电路结构。另外,具体的电路连接和元器件参数可参见图2,在文中不再赘述。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