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体感应的照明控制方法及照明灯具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21077发布日期:2019-07-10 09:38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人体感应的照明控制方法及照明灯具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人体感应的照明控制方法及照明灯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照明领域中常常通过人体感应传感器控制灯具的开关,当探测到空间内有人时,打开灯具进行照明;反之,则关闭灯具。人体感应传感器作为一种基础而通用的传感器,其主要功能是探测一定空间内是否有人员存在,通过人体感应传感器,可以在不需要进行照明的时候关闭灯具,从而节约能源,节省用电费用。

常用的人体感应传感器的主要实现技术有多种:热释电传感器、热电堆传感器、微波传感器、摄像头等。这些传感器有各自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热释电传感器和微波传感器可以感知人体的移动,但对静止不动的物体无法有效探测;如房间中安装人体感应传感器,并与房间中的照明灯具进行联动。进房间后,由于人体传感器探测到人体,灯自动打开进行照明;人坐在桌前看书,保持不动,传感器无法检测到人体,一段时间后,灯自动熄灭;需要人不定期挥挥手,或者作出比较大的动作,才能重新触发传感器。为了在上述应用中避免人频繁挥手以阻止人体感应传感器感应不到人的存在而关灯,一种解决方法是适当延长人体感应传感器被触发后的延时时间,延时时间到再关灯。但这又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如果人进房间后又马上离开,由于人体传感器被触发了,会经过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再关灯,从而带来能源的浪费。

另外,摄像头虽然可以对人体进行识别,但存在隐私泄露的可能性;热电堆可以探测人体的存在,但价格较高,不易普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体感应的照明控制方法及照明灯具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照明灯具,包括:壳体、封装于所述壳体中的电源模组、微控制器,以及与所述微控制器通信连接的光源模组、驱动模组和至少一个第一传感器;其中,

所述驱动模组,用于在所述微控制器的控制下产生驱动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光源模组;

所述光源模组,用于基于所述驱动模组传输的驱动信号周期性产生第一预设频率的第一出射光线;

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出射光线在当前环境下经过反射后的第一反射光线,并基于所述第一反射光线产生第一电信号后传输至所述微控制器;

所述微控制器,还用于依据所述第一电信号分析获取所述当前环境的第一反射系数,基于所述第一反射系数经由所述驱动模组控制所述光源模组的照明状态。

可选地,所述光源模组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为可见光和/或非可见光;

所述微控制器还用于:在控制所述驱动模组产生驱动信号之前,判断所述微控制器中是否存储有所述当前环境在无人状态时的第二反射系数;

当存储所述当前环境在无人状态时的第二反射系数时,初始化所述光源模组,控制所述光源模组中的发光单元处于关闭状态;

当没有存储所述当前环境在无人状态时的第二反射系数时,控制所述光源模组以第二预设频率发射第二出射光线。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感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出射光线在所述当前环境下经过反射后的第二反射光线,并基于所述第二反射光线产生第二电信号;

所述微控制器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电信号分析获取所述当前环境在无人状态时的第二反射系数。

可选地,所述微控制器还用于:比较所述第一反射系数和第二反射系数;

当所述第一反射系数与所述第二反射系数的差值在第一预设范围内时,控制所述驱动模组停止向所述光源模组提供驱动电压,所述光源模组中的发光单元处于关闭状态;当所述第一反射系数与所述第二反射系统的差值在第二预设范围内时,控制所述驱动模组向所述光源模组提供驱动电压,所述光源模组中的发光单元处于照明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感器包括光传感器和/或照度传感器;所述光传感器包括:可见光传感器或非可光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照明灯具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与所述微控制器通信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当前环境是否有人存在,并将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微控制器;

所述微控制器,还用于当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当前环境有人存在时,控制所述光源模组中的发光单元处于照明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二传感器包括动静传感器、微波传感器和/或热释电传感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人体感应的照明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照明灯具,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照明灯具中的微控制器控制光源模组周期性产生第一预设频率的第一出射光线;

利用所述照明灯具中的第一传感器接收所述第一出射光线在当前环境下经过反射后的第一反射光线,并基于所述第一反射光线产生第一电信号后传输至所述微控制器;

所述微控制器依据所述第一电信号分析获取所述当前环境的第一反射系数,基于所述第一反射系数控制所述光源模组的照明状态。

可选地,所述照明灯具中的微控制器控制光源模组产生周期性电流而发射出第一预设频率的第一发光线,包括:

所述照明灯具中的微控制器向驱动模组发送第一预设频率的驱动信号,由所述驱动模组驱动所述光源模组周期性产生电流而发出发射所述第一预设频率的第一出射光线。

可选地,所述微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电信号分析获取所述当前环境的第一反射系数,包括:

所述微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电信号以所述第一预设频率为中心进行数字带通滤波,获取所述当前环境的第一反射系数。

可选地,所述微控制器通过所述驱动模组控制所述光源模组产生周期性电流而发射出第一预设频率的第一出射光线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微控制器中是否存储有所述当前环境在无人状态时的第二反射系数;

若存储所述当前环境在无人状态时的第二反射系数,则初始化所述光源模组,控制所述光源模组中的发光单元处于关闭状态;

若没有存储所述当前环境在无人状态时的第二反射系数,则通过所述微控制器控制所述光源模组以第二预设频率发射第二出射光线;

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接收所述第二出射光线在所述当前环境下经过反射后的第二反射光线,并基于所述第二反射光线产生第二电信号;

所述微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二电信号分析获取所述当前环境在无人状态时的第二反射系数。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反射系数控制所述光源模组的照明状态,包括:

比较所述第一反射系数和第二反射系数;

若所述第一反射系数与所述第二反射系数的差值在第一预设范围内,则控制所述光源模组中的发光单元处于关闭状态;

若所述第一反射系数与所述第二反射系统的差值在第二预设范围内,则控制所述光源模组中的发光单元处于照明状态。

可选地,若所述光源模组的中的发光单元所发出光线为可见光时,所述若存储所述当前环境在无人状态时的第二反射系数,则初始化所述光源模组,控制所述光源模组中的发光单元处于关闭状态之后,还包括:

通过所述微控制器判断所述照明灯具中的第二传感器是否检测到所述当前环境有人存在;

若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当前环境有人存在,则由所述微控制器控制所述光源模组中的发光单元处于照明状态。

可选地,所述微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电信号分析获取所述当前环境的第一反射系数,基于所述第一反射系数控制所述光源模组的照明状态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光源模组中的发光单元是否处于照明状态;

若所述光源模组中的发光单元处于照明状态,则由微控制器控制光源模组产生周期性电流而发射出第三预设频率的第三出射光线,以持续监测所述当前环境中是否有人体存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人体感应的照明控制方法以及照明灯具,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案中,基于其中设置的第一传感器检测当前环境中一定频率的光线反射率不仅可以判断是否有人体存在,还可以判断是否人体的移动,进而有效提供照明。本发明提供的照明灯具整体结构简单,相较于传统照明灯具只需添加微控制器和第一传感器两个额外的部件即可实现基于人体感应的智能照明,还可以在控制灯具成本的同时节约资源。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照明灯具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照明灯具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照明灯具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照明灯具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人体感应的照明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环境布局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微控制器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对比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微控制器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对比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基于人体感应的照明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基于人体感应的照明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照明灯具100,结合图1和2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灯具100可以包括:壳体10、封装于壳体10中的电源模组20、微控制器30,以及与微控制器30通信连接的光源模组40、驱动模组50和至少一个第一传感器60;其中,驱动模组50,用于在微控制器30的控制下产生驱动信号并传输至光源模组40;光源模组40,用于基于驱动模组50传输的驱动信号周期性产生第一预设频率的第一出射光线;第一传感器60,用于接收第一出射光线在当前环境下经过反射后的第一反射光线,并基于第一反射光线产生第一电信号后传输至微控制器30;微控制器30,还用于依据第一电信号分析获取当前环境的第一反射系数,基于第一反射系数经由驱动模组50控制光源模组40的照明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照明灯具100,基于其中设置的第一传感器60检测当前环境中一定频率的光线反射率不仅可以判断是否有人体存在,还可以判断是否人体的移动,进而有效提供照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灯具100整体结构简单,相较于传统照明灯具100只需添加微控制器30和第一传感器60两个额外的部件即可实现基于人体感应的智能照明,还可以在控制灯具成本的同时节约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电源模组20可以向驱动模组50、微控制器30、第一传感器60以及光源模组40进行供电,其可以接收外部电源并进行转化后对照明灯具100中各个模组进行供电,也可以以蓄电池的方式进行供电,具体可根据照明灯具100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设置,本发明不做限定。

光源模组40一方面可以用来提供照明,另一方面还可以产生一定频率的光线变化;其可以包括多个发光单元41,例如可以是led、oled便于调控控制的半导体发光单元。多个发光单元41发出的光线为可见光、非可见光或是二者的组合。可选地,多个发光单元41中可以分为部分用于照明的发光单元和部分用于发射预设频率光线的发光单元,也可以通过所有的发光单元共同完成照明和发射预设频率光线的工作,本发明不做限定。

第一传感器60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和/或照度传感器,其中,光传感器还可以包括可见光传感器或非可见光传感器。当光源模组40中的发光单元41发出的光线为可见光时,可以对应使用可见光传感器;当发光单元41发出的光线为非可见光时,可以对应使用非可见光传感器,也可以二者同时使用,本发明不做限定。

当光源模组40中的多个发光单元41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室内的家具、墙面、人员等物体上之后,均会产生反射光线。上述反射光线可以被照明灯具100中的第一传感器60所接收(例如光电二极管等光电转化器件)接收,并基于所接收到的光线转换为电信号。因此,当室内的构成不同时,总的第一反射系数不同,假设光源模组40中的发光单元41所发射的光通量一定,针对不同的环境布局,第一传感器60接收到的光通量不同,因此,生成的电信号也不同。

也就是说,照明灯具100所处当前环境中在有人和无人状态下对于相同频率的光线的反射系数是不同的。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微控制器30依据当前环境的第一反射系数控制光源模组40的照明状态时,主要可以与无人时的反射系数进行比对。可选地,微控制器30还用于:在控制驱动模组50产生驱动信号之前,判断微控制器30中是否存储有当前环境在无人状态时的第二反射系数;当存储当前环境在无人状态时的第二反射系数时,初始化光源模组40,控制光源模组40中的发光单元41处于关闭状态;当微控制器30中没有存储当前环境在无人状态时的第二反射系数时,控制光源模组40以第二预设频率发射第二出射光线。第一传感器60还用于:接收第二出射光线在当前环境下经过反射后的第二反射光线,并基于第二反射光线产生第二电信号;微控制器30还用于,基于第二电信号分析获取当前环境在无人状态时的第二反射系数。其中,第一预设频率和第二预设频率可基于照明灯具100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设置,本发明不做限定。

在获取到当前环境在无人时的第二反射系数之后,微控制器30就可以基于第一反射系数和第二反射系数控制光源模组40中发光单元41的照明状态。微控制器30还用于:比较第一反射系数和第二反射系数;当第一反射系数与第二反射系数的差值在第一预设范围内时,控制驱动模组50停止向光源模组40提供驱动电压,光源模组40中的发光单元41处于关闭状态;当第一反射系数与第二反射系统的差值在第二预设范围内时,控制驱动模组50向光源模组40提供驱动电压,光源模组40中的发光单元41处于照明状态。一般情况下,第二预设范围的数值会比第一预设范围的数值大,具体差值范围可根据不同的环境布局设置。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照明灯具内部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灯具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70,与微控制器30通信连接,用于检测当前环境是否有人存在,并将检测信号传输至微控制器30;微控制器30,还用于当第二传感器70检测到当前环境有人存在时,控制光源模组中的发光单元41处于照明状态。第二传感器70包括动静传感器、微波传感器和/或热释电传感器,从而在基于第一传感器60获取的当前环境的第一反射系数的基础上结合第二传感器70所获取的数据更加准确判断当前环境中是否有人体存在,以进一步增加照明灯具对于人体探测的准确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需要第一传感器60和第二传感器70分别对当前环境中的反射光线以及人体进行检测,因此,第一传感器60和第二传感器70可以设置于壳体10外侧,以使得第一传感器60和第二传感器70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照明灯具的侧视示意图,参见图4可知,第一传感器60、第二传感器70可以设置于壳体10上,且位于照明灯具100出光面的一侧。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人体感应的照明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照明灯具,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502,照明灯具中的微控制器控制光源模组周期性产生第一预设频率的第一出射光线;

步骤s504,利用照明灯具中的第一传感器接收第一出射光线在当前环境下经过反射后的第一反射光线,并基于第一反射光线产生第一电信号后传输至微控制器;

步骤s506,微控制器依据第一电信号分析获取当前环境的第一反射系数,基于第一反射系数控制光源模组的照明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人体感应的照明控制方法,通过照明灯具中的微控制器控制驱动驱动模组驱动光源模组产生第一预设频率的第一出射光线,并由第一传感器对第一出射光线在当前环境下进行反射后的第一反射光线进行接收以产生第一电信号,最后由微控制器根据第一电信号确定当前环境的第一反射系数以确定当前环境是否有人存在,进而判断是否提供照明。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基于在照明灯具中增设第一传感器以及微控制器即可实现基于人体感应的智能照明,进而在简化判断流程的同时提升人体感应效率,进而提供更加智能化的照明。

在上述步骤s502中提及,会通过微控制器控制光源模组周期性产生第一预设频率的第一出射光线,进一步地,可以利用照明灯具中的微控制器向驱动模组发送第一预设频率的驱动信号,由驱动模组驱动光源模组周期性产生电流而发出发射第一预设频率的第一出射光线。也就是说,微控制器可以给驱动模组提供合适的周期性驱动信号,从而驱动光源模组产生周期性电流。另一方面微控制器还可以接收第一传感器基于第一反射光线生成的第一电信号,进而基于该第一电信号探测当前环境中人体的存在。

前文介绍,微控制器可基于第一电信号获取当前环境的第一反射系数,进一步地,微控制器基于第一电信号以第一预设频率为中心进行数字带通滤波,获取当前环境的第一反射系数。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模组驱动光源模组周期性产生一定占空比的输出,输出的电流可以是方波、正弦波或者其他周期性波形。图7所示发射信号1和图8所示发射信号2的均以方波为例,发射信号1和发射信号2的发射频率及周期不同。结合图7、图8可知,微控制器经过带通滤波后的接收信号1、接收信号2之后,可以以第一预设频率为中心进行数字带通滤波,微控制器进行数字带通滤波时可采用如切比雪夫滤波器、巴特沃斯滤波器等数字带通滤波器算法,滤去不相关频率的照度数据,只保留以发射频率为中心波长的一定频率段内的照度数据,去除环境噪声,以准确获取当前环境的第一反射系数。可选地,为进一步避免干扰,微控制器可以变化驱动频率,并对相应的采集信号采用不同中心频率进行数字滤波。在微控制器获取到第一反射系数之后,就可以基于第一反射系数控制驱动模组向光源模组提供的驱动信号,进而经由驱动模组控制光源模组的照明状态。

一般来讲,当光源模组中的多个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室内的家具、墙面、人员等物体上之后,均会产生反射光线。上述反射光线可以被照明灯具中的第一传感器所接收(例如光电二极管等光电转化器件)接收,并基于所接收到的光线转换为电信号。因此,当室内的构成不同时,总的第一反射系数不同,假设光源模组中的发光单元所发射的光通量一定,针对不同的环境布局,第一传感器接收到的光通量不同,因此,生成的电信号也不同。即,照明灯具所处当前环境中在有人和无人状态下对于相同频率的光线的反射系数是不同的。可选地,上述步骤s502之前还可以包括:

判断微控制器中是否存储有当前环境在无人状态时的第二反射系数;

若存储当前环境在无人状态时的第二反射系数,则初始化光源模组,控制光源模组中的发光单元处于关闭状态;

若没有存储当前环境在无人状态时的第二反射系数,则通过微控制器控制光源模组以第二预设频率发射第二出射光线;通过第一传感器接收第二出射光线在当前环境下经过反射后的第二反射光线,并基于第二反射光线产生第二电信号;微控制器基于第二电信号分析获取当前环境在无人状态时的第二反射系数。

也就是说,照明灯具在实现人体感应照明控制之前,需要先获取照明灯具当前所处环境在无人时的第二反射系数,在对当前环境下无人状态下的第二反射系数进标定之后,微控制器就可以基于第一反射系数控制光源模组的照明状态,具体可以包括:比较第一反射系数和第二反射系数;若第一反射系数与第二反射系数的差值在第一预设范围内,则控制光源模组中的发光单元处于关闭状态;若第一反射系数与第二反射系统的差值在第二预设范围内,则控制光源模组中的发光单元处于照明状态。一般情况下,第二预设范围的数值会比第一预设范围的数值大,比如第一预设范围为+-3%或+-5%,则第二预设范围可以大于该范围的任意一个数值范围,具体差值范围可根据不同的环境布局设置,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上文介绍,光源模组中的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线可以是可见光,也可以是非可见光。假如光源模组的中的发光单元所发出光线为可见光时,在初始化光源模组,控制光源模组中的发光单元处于关闭状态之后,还包括:通过微控制器判断照明灯具中的第二传感器是否检测到当前环境有人存在;若第二传感器检测到当前环境有人存在,则由微控制器控制光源模组中的发光单元处于照明状态。对于发射可见光的光源来讲,在无人状态时需保持关闭以节约能源,因此,还可以通过照明灯具中的第二传感器以检测当前环境中是否有人,以在有人的状态下控制发光单元处于照明状态,无人时保持关闭,进而在提供智能照明的同时节约能源。

假如光源模组的中的发光单元所发出光线为非可见光时,由于光源模组可能默认为关闭状态,因此,微控制器基于第一反射系数控制光源模组的照明状态之后还可以包括:判断光源模组中的发光单元是否处于照明状态;若光源模组中的发光单元处于照明状态,则由微控制器控制光源模组产生周期性电流而发射出第三预设频率的第三出射光线,以持续监测所述当前环境中是否有人体存在。第三预设频率可以与第一预设频率、第二预设频率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可根据照明灯具实际所处环境进行设定,本发明不做限定。

举例来讲,照明灯具安装的位置可能还具有其他光源,比如日光、白炽灯、荧光灯等。这些光源也有各自的发光频率:日光的变化为低频10hz以下;白炽灯为100hz;荧光灯为几十khz。因此微控制器可以尝试分别在这几个频段以外对光源进行驱动并对采样信号进行数字滤波,避免受到这些可能存在的光源的干扰。

下面分别以可见光和非可见光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基于人体感应的照明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本优选实施例以非可见光光源为例进行说明,如光源模组中的发光单元为红外线led,第一传感器为红外线传感器。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包括:

s901,微控制器判断是否存储有当前环境在无人状态时的反射系数r1;如果没有存储当前环境在无人状态时的反射系数r1,则执行步骤s902,如果存储有当前环境在无人状态时的反射系数r1,则执行步骤s905;

s902,设置无人状态,在当前环境下处于无人状态时,进行无人状态标定;

s903,微控制器以频率f1向驱动模组发送周期性信号,同时驱动模组基于所接收到的周期性信号驱动光源模组以频率f1产生出射光线x1;红外传感器接收光线x1经当前环境反射后的反射光线y1,并基于反射光线生成电信号输出入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基于该电信号以f1为中心进行滤波获得当前环境在无人状态下的反射系数r1;

s904,记录并存储当前环境在无人状态时的反射系数r1;

s905,初始化光源模组,并控制光源模组中的各发光单元处于关闭状态;

s906,微控制器以频率f2向驱动模组发送周期性信号,同时驱动模组基于所接收到的周期性信号驱动光源模组以频率f2产生出射光线x2;红外传感器接收光线x2经当前环境反射后的反射光线y2,并基于反射光线生成电信号输出入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基于该电信号以f2为中心进行滤波获得当前环境的反射系数r2;

s907,通过反射系数r1和反射r2的差值判断当前环境是否无人状态;若反射系数r1和反射r2的差值在+-5%之内,则确定当前环境处于无人状态,此时返回步骤s905,若反射系数r1和反射r2的差值超过了+-5%,则判断确定当前环境处于有人状态,执行步骤s908;

s908,判断光源模组的光源是否打开,若打开则执行步骤s906,若没打开则执行步骤s909;

s909,打开光源,控制光源模组中的发光单元处于照明状态。

实际应用中,照明灯具可能会设置在仓库、工厂等需持续低亮度照明的状态,也就是说,在无人状态下需要照明灯具处于低亮度状态,有人的时候进入高亮度状态,这些情况下即使采用可见光源采用上述实施例提及的基于人体感应的照明控制方法。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基于人体感应的照明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本优选实施例以可见光光源为例进行说明,如光源模组中的发光单元为白光led,第一传感器为opt101等可见光传感器,照明灯具中还设置第二传感器,如动静传感器。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包括:

s1001,微控制器判断是否存储有当前环境在无人状态时的反射系数r3;如果没有存储当前环境在无人状态时的反射系数r3,则执行步骤s1002,如果存储有当前环境在无人状态时的反射系数r3,则执行步骤s1005;

s1002,设置无人状态,在当前环境下处于无人状态时,进行无人状态标定;

s1003,微控制器以频率f3向驱动模组发送周期性信号,同时驱动模组基于所接收到的周期性信号驱动光源模组以频率f3产生出射光线x3;可见光传感器接收光线x3经当前环境反射后的反射光线y3,并基于反射光线生成电信号输出入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基于该电信号以f3为中心进行滤波获得当前环境在无人状态下的反射系数r3;

s1004,记录并存储当前环境在无人状态时的反射系数r3;

s1005,初始化光源模组,并控制光源模组中的各发光单元处于关闭状态;

s1006,动静传感器是否被触发,即动静传感器是否感应到到当前环境有人体移动;若动静传感器被触发,则执行步骤s1007;若动静传感器没有被触发,则返回执行步骤s1005;

s1007,打开光源,控制光源模组中的发光单元处于照明状态;

s1008,微控制器以频率f4向驱动模组发送周期性信号,同时驱动模组基于所接收到的周期性信号驱动光源模组以频率f4产生出射光线x4;可见光传感器接收光线x4经当前环境反射后的反射光线y4,并基于反射光线生成电信号输出入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基于该电信号以f4为中心进行滤波获得当前环境的反射系数r4;

步骤s1009,通过反射系数r3和反射r4的差值判断当前环境是否无人状态;若反射系数r3和反射r4的差值在+-5%之内,则确定当前环境处于无人状态,此时返回步骤s1005,若反射系数r3和反射r4的差值超过了+-5%,则判断确定当前环境处于有人状态,执行步骤s1008,对当前环境进行持续监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且更加智能的照明灯具以及基于人体感应的照明控制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灯具只增加了微控制器和光传感器两个额外的部件即可实现基于人体感应的智能照明。而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检测环境中一定频率的光线反射率不仅可以判断当前环境中是否有人体存在,而且还可以判断人体是否移动,进而在当前环境有人时保证照明灯具处于照明状态,在无人时保持关闭,节约能源。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为简洁起见,在此不另赘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物理上相互独立,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功能单元集成在一起,还可以全部功能单元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功能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或者固件的形式实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