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组件、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61627发布日期:2019-11-06 01:49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组件、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的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组件、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今电子设备朝向多功能、高速率、小尺寸的方向发展。电子设备中的一些芯片,例如系统芯片(systemonchip,soc)的集成度越来越高,数据处理过程中的运算量也越来越大。这样一来,会导致处理器在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工作热量大幅增加,成为高发热元件。该高发热元件的工作热量会对处理器以及电子设备中其他部件的性能和寿命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组件、电子设备,用于对电子设备中的高发热元件进行散热。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散热系统。该散热系统包括系统部。该系统部包括一级散热件和工质驱动器。散热系统还包括工质、二级散热件、工质传输组件。其中,一级散热件包括用于与发热元件相接触的主散热板、设置于主散热板内用于流通工质的主流通结构。二级散热件包括副散热板、设置于副散热板内用于流通工质的副流通结构。工质传输组件与副散热板和系统部转动连接。工质传输组件内的传输通道至少用于将主流通结构和副流通结构相连通。工质驱动器用于驱动工质在主流通结构、副流通结构以及工质传输组件的传输通道中流动。

这样一来,工质驱动器可以驱动工质由工质驱动器传输至主散热板内的主流通结构中。由于主散热板与发热元件相接触,从而在工质流经主散热板时,可以吸收发热元件的热量,使得发热元件能够降温,从而达到对发热元件散热的目的。接下来,在工质驱动器的驱动下,吸收了发热元件热量的工质会经过工质传输组件的传输通道,流入副散热板中的副流通结构。该副散热板与电子设备的壳体相连接,从而可以通过壳体吸收工质中的一部分热量,使得工质的温度能够降低,达到对发热元件进行散热的目的。

可选的,工质传输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工质传输部。第一工质传输部与主散热板和副散热板转动连接。第一工质传输部内的传输通道与主流通结构和副流通结构相连通。这样一来,通过第一工质传输部可以在实现主散热板和副散热板转动连接的基础上,通过将主散热板上的主流通结构和副散热板上的副流通结构相连通,使得主流通结构内的工质能够通过第一工质传输部内的传输通道流动至副流通结构。此外还可以使得副流通结构内的工质能够通过第一工质传输部内的传输通道流动至主流通结构。

可选的,第一工质传输部包括主连接管和副连接管。其中,主连接管与主散热板相连接,且其内孔与主流通结构相连通。副连接管与主连接管转动连接。副连接管与副散热板相连接,且其内孔与副流通结构相连通。这样一来,通过上述主连接管与副连接管,不仅可以将主散热板上的主流通结构和副散热板上的副流通结构相连通,还可以使得主散热板和副散热板转动连接。

可选的,第一工质传输部还包括软管。软管穿过主连接管和副连接管的内孔。软管的一端与主流通结构相连通,另一端与副流通结构相连通。软管的内孔作为第一工质传输部的传输通道,使得工质可以在软管的内孔内流动,从而实现工质在第一工质传输部件内的传输。

可选的,第一工质传输部还包括覆盖软管外壁表面的疏液涂层。通过该输液涂层可以减小软管内的工质通过软管发生高分子渗漏的几率。

可选的,工第一工质传输部还包括转动连接管和至少一个密封件。主连接管的一端与副连接管的一端对接,且均嵌套于转动连接管内。密封件位于转动连接管内孔的孔壁与主连接管的外壁之间,或者,密封件位于转动连接管内孔的孔壁与副连接管的外壁之间。这样一来,通过设置上述密封件,可以降低第一工质传输部出现漏液的几率。

可选的,第一工质传输部还包括至少一个密封件。主连接管的一部分伸入副连接管的内孔中。密封件位于主连接管的外壁与副连接管内孔的孔壁之间。或者,副连接管的一部分伸入主连接管的内孔中。密封件位于副连接管的外壁与主连接管内孔的孔壁之间。这样一来,通过将主连接管的一部分伸入副连接管的内孔中,或者将副连接管的一部分伸入主连接管的内孔中可以使得主连接管和副连接管实现转动连接。此外,通过设置上述密封件,可以降低第一工质传输部出现漏液的几率。

可选的,工质传输组件还包括第二工质传输部。第二工质传输部与副散热板和工质驱动器转动连接。工质驱动器的出液口与主流通结构相连通,第二工质传输部内的传输通道与副流通结构和工质驱动器的进液口相连通。这样一来,在工质驱动器的驱动下,工质可以由工质驱动器的出液口流入主流通结构,并对发热元件进行散热,然后由第一工质传输部传输至副流通结构,在主散热板上进行散热。接下来,再通过副流通结构传输至第二工质传输部,并经过该第二工质传输部回流至工质驱动器的进液口,以使得工质可以对发热元件进行下一次的循环散热。

可选的,工质传输组件还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工质传输部,分别为右第一工质传输部和左第一工质传输部。主流通结构包括第一主通道和第二主通道。工质驱动器的出液口与第一主通道相连通,进液口与第二主通道相连通。右第一工质传输部的传输通道与第一主通道和副流通结构相连通。左第一工质传输部的传输通道与副流通结构和第二主通道相连通。这样一来,工质驱动器可以驱动工质由工质驱动器的出液口传输至主散热板内的第一主通道中。由于主散热板与主板上的发热元件相接触,从而在工质流经主散热板时,可以吸收发热元件的热量,使得发热元件能够降温,从而达到对发热元件散热的目的。接下来,在工质驱动器的驱动下,吸收了发热元件热量的工质会经过右第一工质传输部的传输通道,流入副散热板中的副流通结构。该副散热板与第一壳体相连接,从而可以通过第一壳体吸收工质中的一部分热量,使得工质的温度能够降低。接下来,在工质驱动器的驱动下,经过降温的工质可以由传输至副散热板中的副流通结构流动至左第一工质传输部的传输通道,并经过左第一工质传输部流动至主散热板内的第二主通道中,并通过第二主通道进入工质驱动器的进液口,从而通过工质驱动器的驱动后再次由该工质驱动器的出液口进入主散热板内的第一主通道中,进行下一轮的散热过程。

可选的,工质传输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嵌套于第一连接管的内孔中。第一连接管与主散热板和副散热板转动连接。第一连接管的内孔与工质驱动器的进液口和副流通结构相连通,工质驱动器的出液口与主流通结构相连通。第二连接管内孔与主流通结构和副流通结构相连通。这样一来,通过将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嵌套设置,可以使得从工质驱动器的出液口中流至主流通结构中的工质,能够通过第二连接管流动至副流通结构,然后再从副流通结构经过第一连接管回流至工质驱动器的进液口。

可选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中至少位于主散热板和副散热板之间的部分为柔性材料,从而可以在第一连接管与主散热板和副散热板相连接的情况下,能够使得主散热板和副散热板通过第一连接管转动。

可选的,主流通结构包括第一主通道和第二主通道。工质驱动器的出液口与第一主通道相连通,进液口与第二主通道相连通。工质传输组件包括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第四连接管嵌套于第三连接管的内孔中。第三连接管与主散热板和副散热板转动连接,且第三连接管的内孔与第二主通道和副流通结构相连通。第四连接管的内孔与第一主通道和与副流通结构相连通。这样一来,通过将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嵌套设置,可以使得从工质驱动器的出液口中流至第一主通道中的工质,能够通过第三连接管流动至副流通结构,然后再从副流通结构经过第四连接管流动至第二主通道,然后再通过该第二主通道回流至工质驱动器的进液口。此外,当工质驱动器的出液口与第二主通道相连通,进液口与第一主通道相连通时,工质的流通过程同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三连接管、第四连接管中至少位于主散热板和副散热板之间的部分为柔性材料。该第三连接管、第四连接管的设置方式与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工质驱动器包括第一上盖、第一下底、隔板定子、转子。其中,第一下底与第一上盖相连接,形成容纳腔。隔板位于容纳腔内,与第一下底相连接。隔板与第一下底之间形成密封子腔,隔板与第一上盖之间形成液体子腔。工质驱动器的出液口和进液口设置于液体子腔上。定子位于密封子腔内。转子位于液体子腔内。转子用于在定子产生的磁场作用下,转动以驱动液体子腔内的工质发生流动。这样一来,通过隔板可以将定子与液体子腔内的工质隔离开。当向定子提供电信号,该定子的周围产生磁场。转子在磁场中生成感应电动势,从而在闭环的转子线路中产生电流。该电流能够使得转子周围产生另一个磁场。上述两个磁场同极时就会产生排斥,使得转子转动。转子在转动的情况下,可以驱动液体子腔内的工质在液体子腔内流动,从而由工质驱动器的进液口,流出出液口,以实现工质在工质驱动器、主流通结构以及副流通结构形成的闭环回路中的循环流动。

可选的,工质驱动器还包括温度传感器以及流速控制器。该温度传感器位于液体子腔内,用于检测液体子腔中工质的温度。流速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和定子电连接。流速控制器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施加至定子的电压。其中,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与施加至定子的电压成正比。这样一来,当液体子腔中工质的温度较高时,可以通过流速控制器增大施加至定子的电压,从而使得转子的转速提高,加速工质的流速,提高对发热元件进行降温的效率。反之,当液体子腔中工质的温度较低时,可以减小工质的流速。

可选的,工质驱动器还包括渗漏检测器。渗漏检测器与定子和转子电连接,渗漏检测器用于检测施加至定子的电压与转子的转速,并根据转子的转速确定出液体子腔内工质的体积。这样一来,通过渗漏检测器对转子的实际转速进行检测,并将该实际转速与上述预设转速进行比对,当实际转速大于预设转速时,可以说明转子的负载有所减小,因此液体子腔内存在漏液的现象。

可选的,工质驱动器还包括多个间隔设置,且与转子相连接的叶片。多个叶片围设于转子外表面。这样一来,当转子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叶片一起转动,从而可以使得叶片在转动的过程中,推动上述液体子腔内的工质流动。

可选的,工质驱动器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的夹角为0°、90°或180°。这样一来,工质可以由进液口进入工质驱动器中叶片的边缘,然后在叶片的带动下由叶片的边缘加速甩出出液口,完成工质的驱动。

可选的,主流通结构、副流通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热管。热管内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毛细结构,从而有利于提高主散热板和副散热板的散热效果。

可选的,一级散热件、二级散热件为均热板。均热板内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毛细结构,从而有利于提高一级散热件、二级散热件的散热效果。或者,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一级散热件、二级散热件可以为冷板(pipesink)。冷板中无需设置毛细结构,从而使得一级散热件、二级散热件的制作工艺更加简单。

可选的,散热系统还包括辅助散热件。辅助散热件位于发热元件与主散热板之间,且与发热元件和主散热板相接触。辅助散热件为散热片或者热电制冷薄膜。散热片采用金属材料构成,具有良好的导热效果。此外,当上述辅助散热件为热电制冷薄膜时,在热电制冷薄膜通电的状态下,可以将温度低的一侧表面与发热元件相接触,从而更有利于对发热元件进行散热。

可选的,一级散热件还包括主风扇,主风扇与主散热板相连接。二级散热件还包括副风扇;副风扇与副散热板相连接。主风扇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对吸收了发热元件热量的主散热板进行散热,以提高主散热板对工质的散热效果。该副风扇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对副散热板进行散热,以提高副散热板对工质的散热效果。

可选的,副流通结构包括贯穿副散热板的板材结构的至少一个副通道。每个副通道的一端为副散热板的进液口相连通,另一端与副散热板的出液口相连通。相邻两个副通道之间通过板材结构间隔开。这样一来,副通道可以对流入副流通结构内的工质进行导流,使其沿着副通道的形状进行流动。

可选的,副散热板包括第二上盖、第二下底、多条间隔设置的支撑条。其中,第二下底与第二上盖相连接形成空腔。多条间隔设置的支撑条位于空腔内,且与第二上盖、第二下底相连接。相邻两条支撑条之间形成副通道;多个副通道构成副流通结构。这样一来,由多个间隔设置的支撑条构成的副通道,可以对流入副流通结构内的工质进行导流,使其沿着副通道的形状进行流动。

可选的,副通道呈螺旋状,且各处无相交。由于副通道的侧壁呈曲面,因此可以使得工质在副通道中流动的过程中,有效减小副通道的侧壁对工质的阻力。从而使得工质在副通道中能够更顺畅的流动,降低工质驱动器的功耗。

可选的,副散热板还包括位于空腔内的多个支撑柱。支撑柱与第二上盖和第二下底相连接。可以减小副散热板受热膨胀导致支撑条与第二上盖和第二下底发生开裂的几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及安装于第一壳体上的显示模组和安装于第二壳体上的主板;主板上设置有发热元件。此外,电子设备还包括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散热系统。该散热系统中一级散热件设置于第二壳体上,且一级散热件的主散热板与发热元件相接触。散热系统中二级散热件设置于第一壳体上,且二级散热件的副散热板与显示模组的背面和第一壳体相连接。该电子设备具有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系统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散热系统中的工质驱动器位于第二壳体上,且与二级散热件并排放置。从而可以节省散热系统在电子设备内的占用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散热系统。该散热系统包括第一散热件、第一工质、工质驱动器、第二散热件以及第二工质。第一散热件包括用于与发热元件相接触的主散热板、设置于主散热板内的主流通结构。工质驱动器其出液口和进液口与主流通结构相连通,用于驱动第一工质在工质驱动器、主流通结构形成的闭环回路中循环流动。第二散热件包括副散热管、风扇以及副散热板。副散热管的一端与发热元件相接触,另一端位于风扇的出风口和副散热板之间,且与风扇和副散热板相连接。第二工质位于副散热管内。

在此情况下,工质驱动器可以驱动第一工质由工质驱动器的出液口流动至主散热板内的主流通结构中。由于主散热板与发热元件相接触,从而通过第一工质吸收发热元件的热量。吸收热量后的第一工质回流至工质驱动器的进液口,从而使得第一工质对发热元件进行循环散热。此外,由于副散热管的一端与发热元件相接触,因此发热元件的热量可以使得副散热管内的第二工质发生气化,并向副散热管中温度较低的另一端流动。由于副散热管的另一端位于风扇的出风口和副散热板之间,且与风扇和副散热板相连接,因此可以通过风扇的出风口和副散热板将副散热管内第二工质的热量带走。这样一来,第二工质的温度降低后又凝结成液态,沿箭头所示的方向回流至副散热管与发热元件相接触的一端,从而通过第二工质实现对发热元件的循环散热。

可选的,工质驱动器包括第一上盖、第一下底、隔板、定子以及转子。第一下底与第一上盖相连接,形成容纳腔。隔板位于容纳腔内,与第一下底相连接。隔板与第一下底之间形成密封子腔,隔板与第一上盖之间形成液体子腔;工质驱动器的出液口和进液口设置于液体子腔上。定子位于密封子腔内。转子位于液体子腔内。转子用于在定子产生的磁场作用下,转动以驱动液体子腔内的工质发生流动。工质驱动器的技术效果同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工质驱动器还包括多个间隔设置,且与转子相连接的叶片。多个叶片围设于转子外表面。叶片的技术效果同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一散热件为均热板或冷板。副散热板为散热片。均热板、散热片以及冷板的技术效果同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副散热管为热管。热管的技术效果同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散热系统还包括辅助散热件。辅助散热件位于发热元件与主散热板之间,且与发热元件和主散热板相接触。辅助散热件为散热片或者热电制冷薄膜。辅助散热件技术效果同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后壳、安装于后壳上的显示模组、位于显示模组与后壳之间的主板。主板上设置有发热元件。电子设备还包括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散热系统。散热系统位于显示模组与壳体之间。散热系统中第一散热件的主散热板、第二散热件的副散热管均与发热元件相接触。该电子设备具有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系统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散热系统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图4a所示的散热系统中,工质的循环散热示意图;

图4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散热系统的循环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b为图5a中工质传输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c为图5a中工质传输结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d为图5a中工质传输结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e为图5b中主连接管和副连接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图6a中工质传输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c为图6a中工质传输结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d为图6a中工质传输结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图7a中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系统的一种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10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级散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二级散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二级散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a为图10a中副通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b为图10a中副通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级散热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二级散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质驱动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质驱动器结构示意图;

图1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子结构示意图;

图1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转子结构示意图;

图14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转子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6a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6b为图16a所示的电子设备中部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7b为具有图17a所示的散热系统的电子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7c为图17a所示的散热系统的循环散热示意图。

附图标记:

01-电子设备;10-发热元件;11-第一壳体;110-显示模组;12-第二壳体;120-主板;100-系统部;101-液晶显示屏;102-背光模组;02-散热系统;20-一级散热件;201-主散热板;202-主流通结构;30-二级散热件;301-副散热板;302-副流通结构;40-工质传输组件;401-传输通道;50-工质驱动器;41-第一工质传输部;42-第二工质传输部;41a-右第一工质传输部;41b-左第二工质传输部;212-第一主通道;222-第二主通道;411-主连接管;412-副连接管;413-转动连接管;414-密封件;400-软管;402-疏液涂层;415-凹槽;4110-第一安装件;4120-第二安装件;421-第一连接管;422-第二连接管;423-第三连接管;424-第四连接管;420-金属部分;430-树脂部分;60-辅助散热件;3021-副通道;3011-第二上盖;3012-第二下底;3013-空腔;3014-支撑条;3015-支撑柱;3026-凸起;501-第一上盖;502-第一下底;503-容纳腔;510-密封子腔;511-液体子腔;504-隔板;505-定子;506-转子;520-温度传感器;521-流速控制器;522-渗漏检测器;530-叶片;203-主风扇;303-副风扇;111-中框;112-后壳;70-第一散热件;71-第二散热件;711-副散热管;712-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本申请中,“上”、“下”、“左”、“右”等方位术语是相对于附图中的部件示意置放的方位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附图中部件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车载电脑、智能穿戴产品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电子设备的具体形式不做特殊限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是以电子设备01如图1所示为笔记本电脑为例进行的说明。

在此情况下,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01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上述电子设备01还包括安装于第一壳体11上的显示模组110。其中,显示模组110用于显示图像。显示模组110具有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面,以及远离该显示面板的背面。显示模组110的背面朝向如图1所示的第一壳体11。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110为液晶显示模组。在此情况下,该显示模组110包括如图2所示的液晶显示屏(liquidcrystaldisplay,lcd)101以及位于液晶显示屏101背面(远离lcd101用于显示画面的一侧表面)的背光模组(backlightunit,blu)102。

blu102可以向液晶显示屏101提供光源,以使得液晶显示屏101中的各个亚像素(subpixel)能够发光以实现图像显示。

或者,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110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屏。由于oled显示屏中每个亚像素内设置有电致发光层,所以可以使得oled显示屏在接收到工作电压后,实现自发光。在此情况下,具有oled显示屏的显示模组110中无需再设置上述blu。

此外,上述电子设备01如图1所示,还包括安装于第二壳体12上的主板120以及安装于主板120上的发热元件10。该发热元件10可以为soc、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或者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unit,gpu)。其中,该主板120可以为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pcb)。上述主板120与显示模组110上的驱动电路电连接,从而可以通过pcb上的处理器控制显示模组110进行图像显示。

在此基础上,为了对上述发热元件10进行散热,该电子设备01还包括如图3a所示的散热系统02。该散热系统02包括设置于第二壳体12上的系统部100、设置于第一壳体11上的二级散热件30,以及位于所述系统部100和所述二级散热件30之间的工质传输组件40。

其中,该系统部100包括如图3b所示的一级散热件20和工质驱动器50。该一级散热件20包括与发热元件10(如图1所示)相接触的主散热板201以及设置于主散热板201中用于流通工质的主流通结构202。

该二级散热件30包括副散热板301以及设置于副散热板301内用于流通工质的副流通结构302。如图3a所示,副散热板301位于显示模组110(如图1所示)的背面和第一壳体11之间,且与显示模组110和第一壳体11相连接。

此外,如图3a所示,工质传输组件40与系统部100和副散热板301转动连接。从而可以使得电子设备01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相对转动时,系统部100和副散热板301可以通过工质传输组件40相对转动。

工质传输组件40的内部具有传输通道401。该工质传输组件40的传输通道401至少用于将主流通结构202和副流通结构302相连通。

此外,上述工质驱动器50具有出液口和进液口。上述散热系统02还包括位于主流通结构202、副流通结构302以及工质驱动器50中的工质。该工质驱动器50用于驱动工质在主流通结构202、副流通结构302以及工质传输组件40的传输通道401中流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b所示,工质传输组件40包括第一工质传输部41和第二工质传输部42。该第一工质传输部41与主散热板201和副散热板301转动连接。第一工质传输部41内的传输通道与主散热版201内的主流通结构202,以及副散热板301内的副流通结构302相连通。

此外,第二工质传输部42与副散热板301和工质驱动器50转动连接。该第二工质传输部42内的传输通道与副散热板301的副流通结构302和工质驱动器50的进液口b相连通。工质驱动器50的出液口a与主散热板201内的主流通结构202相连通。

基于此,为了节省散热系统02在第二壳体12内的占用空间。如图3b所示,散热系统02中的工质驱动器50可以与二级散热件30并排放置。例如,在二级散热件30中主散热板201的左、右两侧。

在此情况下,工质驱动器50可以驱动工质,沿如图3b所示的箭头方向,由工质驱动器50的出液口a传输至主散热板201内的主流通结构202中。由于主散热板201与图3b所示的主板120上的发热元件10(图1所示)相接触,从而在工质流经主散热板201时,可以吸收发热元件10的热量,使得发热元件10能够降温,从而达到对发热元件10散热的目的。

接下来,在工质驱动器50的驱动下,吸收了发热元件10热量的工质会经过第一工质传输部41,流入副散热板301中的副流通结构302。该副散热板301与第一壳体11相连接,从而可以通过第一壳体11吸收工质中的一部分热量,使得工质的温度能够降低。

接下来,在工质驱动器50的驱动下,经过降温的工质可以通过第二工质传输部42传输至工质驱动器50的进液口b(图3a所示),从而通过工质驱动器50的驱动后再次由该工质驱动器50的出液口a进入主散热板201内的主流通结构202中,进行下一轮的散热过程。

这样一来,在工质驱动器50驱动工质在工质驱动器50、主流通结构202以及副流通结构302形成的闭环回路中循环流动的过程中,可以使得工质不断的吸收发热元件10的热量,并将该热量传递至第一壳体11进行散热,达到对发热元件10进行散热的目的。

或者,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01的散热系统02中的工质传输组件40包括两个用于将主散热板201和副散热板301转动连接的第一工质传输部,分别为如图4a所示的右第一工质传输部41a和左第一工质传输部41b。

此外,如图4b所示,主散热板201内的主流通结构202包括第一主通道212和第二主通道222。工质驱动器50的出液口a与主散热板201内的第一主通道212相连通,进液口b与第二主通道222相连通。

右第一工质传输部41a的传输通道与第一主通道212和副流通结构302相连通。左第一工质传输部41b的传输通道与副流通结构302和第二主通道222相连通。

在此情况下,工质驱动器50可以驱动工质沿图4b所示的箭头方向,由工质驱动器50的出液口a传输至主散热板201内的第一主通道212中。由于主散热板201与主板120上的发热元件10相接触,从而在工质流经主散热板201时,可以吸收发热元件10的热量,使得发热元件10能够降温,从而达到对发热元件10散热的目的。

接下来,在工质驱动器50的驱动下,吸收了发热元件10热量的工质会经过右第一工质传输部41a的传输通道401a,流入副散热板301中的副流通结构302。该副散热板301与第一壳体11相连接,从而可以通过第一壳体11吸收工质中的一部分热量,使得工质的温度能够降低。

接下来,在工质驱动器50的驱动下,经过降温的工质可以由副散热板301中的副流通结构302,经过左第一工质传输部41b流动至主散热板201内的第二主通道222中,并通过第二主通道222进入工质驱动器50的进液口b,从而通过工质驱动器50的驱动后再次进行下一轮的散热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是以工质驱动器50的出液口a与主散热板201内的第一主通道212相连通,进液口b与第二主通道222相连通为例,对工质的流动进行的说明。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工质驱动器50的进液口b与主散热板201内的第一主通道212相连通,出液口a与第二主通道222相连通。工质的流动过程同理可得,此处不再赘述。

这样一来,在工质驱动器50驱动工质在如图4c所示的,由工质驱动器50、一级散热件20的主流通结构202、工质传输组件40、以及二级散热件30的副流通结构302形成的闭环回路中循环流动的过程中,可以使得工质不断的吸收发热元件10的热量,并将该热量传递至第一壳体11进行散热,达到对发热元件10进行散热的目的。

以下根据散热系统02中工质驱动器50的进液口b、出液口a的连接方式,对工质传输组件40的结构进行举例说明。

示例一

本示例中,散热系统02以采用如图3b所示的结构为例,对第一工质传输部41的结构进行说明。

由上述可知,该散热系统02中的第一工质传输部41,不仅可以将主散热板201上的主流通结构202和副散热板301上的副流通结构302相连通,该第一工质传输部41还可以使得主散热板201和副散热板301转动连接。为了使得第一工质传输部41能够实现上述功能,该第一工质传输部41包括如图5a所示的主连接管411、副连接管412以及转动连接管413。

如图5a所示,主连接管411与主散热板201相连接。副连接管412与副散热板301相连接。此外,如图5b(沿图5a所示的o1-o1进行剖切得到的剖视图)所示,主连接管411的一端与副连接管412的一端对接,使得主连接管411的内孔与副连接管412的内孔相连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主连接管411的内孔与副连接管412的内孔可以作为上述第一工质传输部41的传输通道,使得工质可以沿如图5b所示的箭头方向,从而主连接管411的内孔流动至副连接管412的内孔中,从而实现工质在第一工质传输部41内的传输。

或者,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工质传输部41还包括如图5c所示的软管400。构成该软管400的材料可以为柔性树脂材料。软管400穿过主连接管411的内孔与副连接管412的内孔。此外,该软管400的一端与主散热板201内的主流通结构202(如图5a所示)相连通,另一端与副散热板301内的副流通结构302(如图5b所示)相连通。

在此情况下,软管400的内孔作为上述第一工质传输部41的传输通道,使得工质可以沿如图5c所示的箭头方向,在软管400的内孔内流动,从而实现工质在第一工质传输部41内的传输。

在此基础上,上述第一工质传输部41还包括如图5d所示的,覆盖软管400外壁表面的疏液涂层402。通过该输液涂层402可以减小软管400内的工质通过软管400发生高分子渗漏的几率。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疏液涂层402可以为由纳米材料构成的纳米涂层,或者采用紫外线(ultraviolet,uv)光固化材料构成的涂层。

此外,为了使得主连接管411与副连接管412能够相对转动,如图5d所示,主连接管411与副连接管412对接的部分嵌套于转动连接管413内,从而使得副连接管412与主连接管411通过上述转动连接管413转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构成转动连接管413的材料可以为硬质的金属材料,或者还可以为柔性的树脂材料。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在此基础上,为了在第一工质传输部41传输工质的过程中,降低工质传输组件40出现漏液的几率,如图5d所示,该第一工质传输部41还包括至少一个密封件,图5d是以第一工质传输部41具有两个密封件(414a、414b)为例进行的说明。

其中一个密封件414a位于转动连接管413内孔的孔壁与主连接管411的外壁之间。另一个密封件414b位于转动连接管413内孔的孔壁与副连接管412的外壁之间。

上述密封件可以为密封圈。在此情况下,为了固定密封圈的位置,如图5e所示,主连接管411(或者副连接管412)的外壁上可以制作有环形凹槽415。这样一来,可以将上述密封圈套在主连接管411(或者副连接管412)的外壁上,并卡入环形凹槽415内,从而可以防止副连接管412与主连接管411相对转动时,密封圈发生较大的位移而降低了密封效果。

此外,为了在电子设备01内安装上述第一工质传输部41,如图5e所示,上述主连接管411上可以设置有第一安装件4110,副连接管412上可以设置有第二安装件4120。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件,例如螺钉或螺栓穿过第一安装件4110上的通孔,将主连接管411固定于电子设备01的一部件,例如第二壳体12上。此外,可以通过上述螺纹连接件穿过第二安装件4120上的通孔,将副连接管412固定于电子设备01的一个部件,例如第一壳体11上。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是以第一工质传输部41的结构为例进行的说明。用于将副散热板301和工质驱动器50转动连接的第二工质传输部42的结构同理可得,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二

本示例中,与示例一相同,散热系统02是以图3b所示的结构为例对第一工质传输部41的结构进行说明。与示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一工质传输部41的结构如图6a所示包括主连接管411、副连接管412。主连接管411与主散热板201相连接。副连接管412与副散热板301相连接。

例如,如图6b(沿图6a中的o2-o2进行剖切得到的剖视图)所示,该主连接管411的一部分伸入副连接管412的内孔中。此外,为了减小工质漏液的几率,上述工质传输组件40还包括密封件414。该密封件414位于主连接管411的外壁与副连接管412内孔的孔壁之间。密封件414可以为密封圈,密封圈的设置方式同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同理,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主连接管411的内孔可以作为上述第一工质传输部41的传输通道,使得工质可以沿如图6b所示的箭头方向流动,从而实现工质在第一工质传输部41内的传输。

或者,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工质传输部41还包括如图6c所示的软管400。软管400穿过主连接管411的内孔,且与主散热板201内的主流通结构202以及副散热板301内的副流通结构302(如图5b所示)相连通。在此情况下,软管400的内孔作为上述第一工质传输部41的传输通道,使得工质可以沿如图6c所示的箭头方向,从而在软管400的内孔内流动,从而实现工质在工质传输组件40内的传输。此外,该软管400的外壁还可以设置上述疏液涂层402。

或者,又例如,如图6d(沿图6a中的o2-o2进行剖切得到的剖视图)所示,副连接管412的一部分伸入主连接管411的内孔中。在此情况下,上述密封件414位于副连接管412的外壁与主连接管411内孔的孔壁之间。在此情况下,第一工质传输部41的传输通道的设置方式同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是以第一工质传输部41的结构为例进行的说明。用于将副散热板301和工质驱动器50转动连接的第二工质传输部42的结构同理可得,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三

本示例中,工质传输组件40的结构如图7a所示包括第一连接管421和第二连接管422。第二连接管422嵌套于第一连接管421的内孔中。如图7a所示,第一连接管421与主散热板201和副散热板301转动连接。

如图7a所示,工质驱动器50的出液口a与主散热板201内的主流通结构202相连通,第一连接管421的内孔与工质驱动器50的进液口b以及副散热板301内的副流通结构302相连通。该第二连接管422内孔与主散热版201内的主流通结构202以及副散热板301内的副流通结构302相连通。

为了使得主散热板201和副散热板301可以通过第一连接管421相对转动。该第一连接管421、第二连接管422中至少位于主散热板201和副散热板301之间的部分采用柔性材料,例如树脂材料构成。基于此,在制作第一连接管421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注塑工艺将如图7b所示的金属部分420和树脂部分430连接在一起,形成树脂材料和金属材料拼接在一起的第一连接管421。同理,可以采用上述注塑工艺将如图7b所示的金属部分420和树脂部分430连接在一起,形成树脂材料和金属材料拼接在一起的第二连接管422。或者,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421的设置方式可以与上述第一工质传输部41的设置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此,工质驱动器的出液口a输出的工质,沿如图7a所示的箭头方向流入主流通结构202中。然后,工质沿图7b中向右的箭头方向在第二连接管422的内孔中流动。接下来,由第二连接管422流动至图7a所示的副散热板301内的副流通结构302中。接下来,副流通结构302内的工质,沿图7a所示的箭头方向流入第一连接管421内,并沿图7b中向左的箭头方向在第一连接管421的内孔中流动。接下来,工质经过第一连接管421后,如图7a所示回流至工质驱动器50的进液口b。从而可以使得工质通过工质驱动器50的驱动后,再次由该工质驱动器50的出液口a进入主散热板201内的主流通结构202中,进行下一轮的散热过程。

由上述可知,如图7a所示的工质传输组件40中,工质由位于内部的第二连接管422进入,由位于外部的第一连接管421流出。

示例四

本示例中,如图8所示,主流通结构202包括第一主通道212和第二主通道222。该工质传输组件40包括第三连接管423和第四连接管424。第四连接管424嵌套于第三连接管423的内孔中。第三连接管423与主散热板201和副散热板301转动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工质驱动器50的出液口a与第一主通道212相连通,进液口b与第二主通道222相连通。此外,且第三连接管423的内孔与主散热版201内的第二主通道222,以及副散热板301内的副流通结构302相连通。第四连接管424的内孔与第一主通道212以及副流通结构302相连通。

为了使得主散热板201和副散热板301可以通过第三连接管423相对转动。与示例三中第一连接管421和第二连接管422的设置方式相同,该第三连接管423和第四连接管424中至少位于主散热板201和副散热板301之间的部分采用柔性材料,例如树脂材料构成。

这样一来,工质沿如图8所示的箭头方向通过第一主通道212经过第四连接管424后,流动至副散热板301内的副流通结构302中。接下来,副流通结构302内的工质可以沿图8所示的箭头方向经过第三连接管423后流动至主散热板201的第二主通道222,然后在通过第二主通道222回流至工质驱动器50的进液口b。从而可以使得工质通过工质驱动器50的驱动后,再次进行下一轮的散热过程。在此情况下,如图8所示的工质传输组件40中,工质由位于内部的第四连接管424进入,由位于外部的第三连接管423流出。

或者,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工质驱动器50的进液口b与第一主通道212相连通,出液口a与第二主通道222相连通。此时工质在散热系统02中的流通方式同理可得,此处不再赘述。

以下对于上述任意一种示例而言,对一级散热件20中的主流通结构202和主散热板201结构进行说明。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一级散热件20可以为均热板。在此情况下,上述一级散热件20的主流通结构202可以为该均热板内的毛细结构。或者,上述一级散热件20可以为冷板。该冷板中无需设置上述毛细结构,从而使得一级散热件20的结构更加简单。

或者,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主散热板201可以为一金属块,而主流通结构202可以为设置于该金属块内,且贯穿该金属块的管道。示例的,上述管道可以为具有毛细结构的热管。

由上述可知,主散热板201用于与主板120上的发热元件10(如图1所示)相接触,从而对该发热元件10进行散热。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系统02对发热元件10的散热效果,如图9(对电子设备01沿垂直于第一壳体11的表面进行剖切得到的剖视图)所示,该散热系统02还包括辅助散热件60。该辅助散热件60可以为金属材料构成的散热片,或者热电制冷薄膜。

上述辅助散热件60位于发热元件10与主散热板201之间,且该辅助散热件60与发热元件10和主散热板201相接触。当上述辅助散热件60为热电制冷薄膜时,在热电制冷薄膜通电的状态下,可以将温度低的一侧表面与发热元件10相接触,从而更有利于对发热元件10进行散热。

以下对具有副流通结构302、副散热板301的二级散热件30的结构进行说明。同上所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二级散热件30可以为均热板。在此情况下,上述副流通结构302可以为该均热板内的毛细结构。或者,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副散热板301可以为一金属块,而副流通结构302可以为设置于该金属块内,且贯穿该金属块的热管。或者,上述二级散热件30可以为冷板。

又或者,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a所示,副流通结构302可以为副散热板301的板材结构中形成的空腔。该空腔的一端与副散热板301的进液口(工质沿箭头进入副通道的方向)相连通,另一端与副散热板301的出液口(工质沿箭头流出副通道的方向)相连通。

又或者,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副流通结构302包括贯穿副散热板301的板材结构的至少一个副通道3021。例如,如图10b所示,贯穿副散热板301的板材结构的两个副通道3021可以构成上述副流通结构302。或者,如图10c所示,贯穿副散热板301的板材结构的三个副通道3021可以构成上述副流通结构302。

其中,每个相邻两个副通道3021的一端为副散热板301的进液口(工质沿箭头进入副通道的方向)相连通,另一端与副散热板301的出液口(工质沿箭头流出副通道的方向)相连通。相邻两个副通道3021之间通过板材结构间隔开。这样一来,副通道3021可以对流入副流通结构302内的工质进行导流,使其沿着副通道3021的形状进行流动。

需要说明的是,图10a、图10b以及图10c中均是以副散热板301为扇形为例进行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对副散热板301的形状不做限定,还可以为圆形或者矩形等。

在此基础上,以副流通结构302中的一个副通道3021为例,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a所示,副通道3021的形状可以为方波型。工质由工质驱动器50的出液口a经过一级散热件对发热元件10进行散热后,流向二级散热件中的方波型副通道3021中,然后再回流至工质驱动器50的进液口b。

或者,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b所示,副通道3021可以呈螺旋状,且各处无相交。工质由工质驱动器50的出液口a经过一级散热件对发热元件10进行散热后,流向二级散热件中的螺旋状的副通道3021中,然后再回流至工质驱动器50的进液口b。

相对于图11a的方案而言,由于图11b的方案中副通道3021的侧壁呈曲面,因此可以使得工质在副通道3021中流动的过程中,有效减小副通道3021的侧壁对工质的阻力。从而使得工质在副通道3021中能够更顺畅的流动,降低工质驱动器50的功耗。同理,副通道3021还可以为拐角处圆滑的s型。

又或者,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二级散热件30的副散热板301包括如图12a(副散热板301的截面图)所示的第二上盖3011和第二下底3012。该第二上盖3011和第二下底3012相连接形成空腔3013。

此外,副散热板301还包括位于空腔3013内,且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条3014。该支撑条3014与第二上盖3011和第二下底3012相连接。邻两条支撑条3014之间形成如图12b所示的副通道3021。上述多个副通道3021构成二级散热件30的副流通结构302。这样一来,由多个间隔设置的支撑条3014构成的副通道3021,可以对流入副流通结构302内的工质进行导流,使其沿着副通道3021的形状进行流动。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条副通道3021的形状同上所述,可以采用图11a或图11b的形状,或者还可以为拐角处圆滑的s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此外,为了防止携带热量的工质经过副流通结构302时,使得副散热板301受热膨胀,从而导致支撑条3014与第二上盖3011和第二下底3012开裂。如图12b所示,该副散热板301还包括位于空腔3013内的多个支撑柱3015。每个支撑柱3015如图12a所示与第二上盖3011和第二下底3012相连接。从而可以减小副散热板301受热膨胀导致支撑条3014与第二上盖3011和第二下底3012发生开裂的几率。

此外,为了将二级散热件30的副散热板301精确安装于第二壳体12上,该副散热板301的边缘还设置有如图12b所示的多个间隔设置的凸起3016。通过上述凸起3016与第二壳体12上的定位部件,例如凹槽相配合,从而实现副散热板301的定位安装。

以下对工质驱动器50的结构进行说明。由上述可知,工质驱动器50可以驱动工质在工质驱动器50、主流通结构202以及副流通结构302形成的闭环回路中循环流动。基于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工质驱动器50可以为微型泵体、微型磁液体推进器或者微型螺桨推进器。其中,当工质驱动器50为上述微型磁液推进器时,工质需要具备导电的特性。

对于上述任意一种类型的工质驱动器50如图13a(工质驱动器的截面图)所示,包括第一上盖501、第一下底502。该第一上盖501和第一下底502相连接,且形成了容纳腔503。此外,该工质驱动器50还包括隔板504、定子505以及转子506。

其中,如图13a所示,上述隔板504与第一下底502相连接。该隔板504与第一下底502之间形成密封子腔510,上述定子505位于该密封子腔510内。此外,隔板504与第一上盖501之间形成液体子腔511。上述转子506位于液体子腔511内。为了能够使得工质流入该液体子腔511内,该工质驱动器50的出液口和进液口设置于液体子腔511上。

这样一来,通过隔板504可以将定子505与液体子腔511内的工质隔离开。当向定子505提供电信号,例如,脉冲宽度调制(pulsewidthmodulation,pwm)信号,该定子505的周围产生磁场。转子506在磁场中生成感应电动势,从而在闭环的转子线路中产生电流。该电流能够使得转子506周围产生另一个磁场。上述两个磁场同极时就会产生排斥,使得转子506转动。转子506在转动的情况下,可以驱动液体子腔511内的工质在液体子腔511内流动,从而由工质驱动器50的进液口,流出出液口,以实现工质在工质驱动器50、主流通结构202以及副流通结构302形成的闭环回路中的循环流动。

此外,当改变上述pwm信号时,可以改变定子505产生的磁场以及转子506产生的磁场的极性,从而改变转子506转动方向,使得转子506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正向或反向的转动。从而达到改变工质流动方向的目的,实现工质加速器50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位置的互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工质驱动器50还可以包括如图13b所示的温度传感器520、流速控制器521以及渗漏检测器522。

其中,温度传感器520可以位于上述液体子腔511内。该温度传感器520可以用于检测液体子腔511中工质的温度。此外,流速控制器521与温度传感器520和定子505电连接。该流速控制器521可以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520的检测结果,控制施加至定子505的电压,即控制上述pwm信号。其中,温度传感器520检测的温度与施加至定子505的电压的大小可以成正比。这样一来,当液体子腔511中工质的温度较高时,可以通过流速控制器521增大施加至定子505的电压,从而使得转子506的转速提高,加速工质的流速,提高对发热元件10进行降温的效率。反之,当液体子腔511中工质的温度较低时,可以减小工质的流速。

此外,上述渗漏检测器522如图13b所示,可以与定子505和转子506电连接,该渗漏检测器522用于检测施加至定子505的电压与转子506的转速,并根据转子506的转速确定出液体子腔511内工质的体积。通常每个施加至定子505的电压,都对应有转子506的一个预设转速。这样一来,通过渗漏检测器522对转子506的实际转速进行检测,并将该实际转速与上述预设转速进行比对,当实际转速大于预设转速时,可以说明转子506的负载有所减小,因此液体子腔511内存在漏液的现象。

在此基础上,为了能够推动工质流动,上述工质驱动器50还包括如图14a所示的,多个间隔设置,且与转子506相连接的叶片530。上述多个间隔设置的叶片530围设于转子506外表面。这样一来,当转子506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叶片530一起转动,从而可以使得叶片530在转动的过程中,推动上述液体子腔511内的工质流动。

此外,由上述可知,为了使得工质能够在工质驱动器50的驱动下,在工质驱动器50、主流通结构202以及副流通结构302形成的闭环回路中循环流动,该工质驱动器50具有设置于液体子腔511上的,如图14a所示的进液口b和出液口a。该进液口b和出液口a的夹角可以为0°~180°。

示例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a所示,工质驱动器50的进液口b和出液口a平行设置,此时进液口b和出液口a之间的夹角为0°。或者,如图14b所示,工质驱动器50的进液口b和出液口a垂直设置,此时进液口b和出液口a之间的夹角为90°。又或者,如图14c所示,工质驱动器50的进液口b和出液口a平齐,此时进液口b和出液口a之间的夹角为180°。对于上述任意一种工质驱动器50而言,工质可以由进液口b进入工质驱动器50中叶片530的边缘,然后在叶片530的带动下由叶片530的边缘加速甩出出液口a,完成工质的驱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工质驱动器50的参数可以如表1所示。

表1

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xoy平面与用于承载工质驱动器50的第二壳体12的承载面平行的表面。该工质驱动器50的厚度为该工质驱动器50在垂直与该xoy表面的向上的尺寸。由于工质驱动器50的厚度可以小于或等于5mm,因此可以有效减小工质驱动器50在电子设备01中的占用空间,有利于电子设备01超薄化设计。从而使得电子设备01的厚度可以达到13mm左右。

此外,且由表1可知,工质驱动器50的噪音小于或等于25db。因此可以使得整个散热系统02在无风扇设计的情况下,正常工作时的噪音小于25db。

基于此,采用双烤场景下对电子设备01进行测试,即对电子设备01进行压力(stress)测试和显卡测试(furmark)。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由表2可知,相对于采用纯风扇对发热元件10进行散热的方案而言,当电子设备01中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散热系统02对发热元件10进行散热后,该发热元件10的功耗可以由5w提升到12w。电子设备01的功耗可以由16w提升到25w。cpu的温度为62℃,小于80℃。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散热系统02对发热元件10进行散热后,电子设备01的键盘面、第一壳体11的背面以及电子设备01的整机温度都可以与用纯风扇对发热元件10进行散热的方案相当。因此当电子设备01中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散热系统02,可以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提高发热元件10以及电子设备01的整机功耗,从而有利于电子设备01朝向多功能、高速率的方向发展。

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系统02对发热元件10的散热效果,上述一级散热件20还包括如图15所示的主风扇203。该主风扇203与主散热板201相连接。主风扇203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对吸收了发热元件10热量的主散热板201进行散热,以提高主散热板201对工质的散热效果。

同理,二级散热件还包括如图15所示的副风扇303。该副风扇303与副散热板301相连接。该副风扇303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对副散热板301进行散热,以提高副散热板301对工质的散热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主风扇203、副风扇303包括并不限于离心式风扇、轴流式风扇、吸风涡轮等。

上述是以电子设备01如图1所示为笔记本电脑为例进行的说明,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电子01可以为平板电脑或者如图16a所示的手机。以下为了方便说明,是以电子设备01为如图1所示的手机为例进行的说明。

在此情况下,如图16b所示,上述电子设备01主要包括显示模组110、中框111以及后壳112。中框111位于显示模组110和后壳112之间。显示模组110通过中框111与后壳112相连接。

显示模组110中的驱动电路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fpc)穿过中框111后,与中框111上的主板,例如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pcb)电连接。从而可以通过pcb上的芯片,即发热元件10,例如soc控制显示模组110进行图像显示。

在此情况下,为了对该电子设备01中的发热元件10进行散热,该电子设备01还包括如图17a所示的散热系统02。该散热系统02包括第一散热件70、第二散热件71以及工质驱动器50。

该第一散热件70包括主散热板201以及设置于该主散热板201内的主流通结构202。该主散热板201和主流通结构202的设置方式同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在此情况下,可以将上述散热系统02设置于中框111与后壳112之间。并且,当中框111与后壳112相连接后,如图17b所示散热系统02位于后壳112内。这样一来,可以使得主散热板201的一面与上述发热元件10相接触,另一面与后壳112相接触。

此外,工质驱动器50的出液口a和进液口b与上述主散热板201内的主流通结构202相连通。该散热系统02还包括位于工质驱动器50和主流通结构202中的第一工质(图中未示出)。上述工质驱动器50用于驱动第一工质在工质驱动器50、主流通结构202形成的闭环回路中循环流动。工质驱动器50的结构同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这样一来,如图17c所示,工质驱动器50可以驱动第一工质由工质驱动器50的出液口a,沿箭头方向流动至主散热板201内的主流通结构202中。由于主散热板201与发热元件10相接触,从而通过第一工质吸收发热元件10的热量。吸收热量后的第一工质回流至工质驱动器50的进液口b,从而使得第一工质对发热元件10进行循环散热。

此外,由于主散热板201还与后壳112相接触,因此第一工质在主流通结构202流动的过程中,可以将热量通过主散热板201散热至后壳112,该后壳112将热量释放于环境中。

在此基础上,同上所述,该散热系统02还包括位于发热元件10与主散热板201之间辅助散热件。该辅助散热件与发热元件10与主散热板201相接触。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辅助散热件可以为散热片或者热电制冷薄膜。辅助散热件的有益效果同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17a所示,上述第二散热件71包括副散热管711、风扇712以及副散热板301。副散热管711的一端与发热元件10相接触,另一端位于风扇712的出风口和副散热板301之间,且与风扇712和副散热板301相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副散热板301可以为散热片、均热板或者热电制冷薄膜。副散热管711可以为热管。在此基础上,上述散热系统02还包括位于副散热管711内的第二工质(图中未示出)。

这样一来,由于副散热管711的一端与发热元件10相接触,因此发热元件10的热量可以使得副散热管711内的第二工质发生气化,如图17c所示,沿箭头方向向副散热管711中温度较低的另一端流动。由于副散热管711的另一端位于风扇712的出风口和副散热板301之间,且与风扇712和副散热板301相连接,因此可以通过风扇712的出风口和副散热板301将副散热管711内第二工质的热量带走。这样一来,第二工质的温度降低后又凝结成液态,沿箭头所示的方向回流至副散热管711与发热元件10相接触的一端,从而通过第二工质实现对发热元件10的循环散热。

此外,上述风扇712包括并不限于离心式风扇、轴流式风扇、吸风涡轮等。

由上述可知,当电子设备01为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系统02包括两个独立的散热路径。其中,第一个散热路径中,第一工质在工质驱动器50、主散热板201内的主流通结构202中循环流动,对于主散热板201相接触的发热元件10进行散热。第二散热路径中,第二工质在副散热管711循环流动,对于主散热板201相接触的发热元件10进行散热。

此外,由上述可知,工质驱动器50的厚度可以小于或等于5mm,有效减小了工质驱动器50在电子设备01中的占用空间。因此具有该散热系统02的手机或者平板的厚度可以达到7mm以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