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号板、插框系统及网络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1890发布日期:2019-11-12 23:28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信号板、插框系统及网络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号板、插框系统及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大型通信系统中,正交插框系统为最常见的结构形态。整个插框系统主要包括插箱和信号板、背板(或线缆)。插框为整个插框系统的结构支撑,各信号板(或者称为插卡盘)为系统的业务实现核心,背板(或者线缆)为各插框间提供数据连接。

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为一种常见的插框系统,包含插框a、信号板b、背板c(或线缆,以下仅用背板代替)、连接器d、结构面板e、助力机构f、滑轨g。通常,起结构支撑功能的插框a和数据连通功能的背板c的结构形态固定,使用寿命较长。信号板b作为实现业务的核心单元,其中包括许多高端芯片和电子元器件,配置不同的信号板可满足不同容量或场景的业务需求。电信业务提供商在升级业务时,一般尽可能保持原有机房结构不变,仅升级信号板实现业务的升级,既可以降低升级硬件所需要的改造成本,又可以满足快速升级需求。

然而,实际使用中的信号板上既存在功能必须而一般不需要升级的电子元器件,又存在非常用电子元器件或升级更新较快的电子元器件,当需要进行升级时,需要将整个信号板取出,对整个信号板进行升级,这种升级不仅成本高,而且升级过程慢,耗时较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参见图4所示,现有技术中将信号板的PCB 板做成两个分板:前分板h和后分板i,前分板h和后分板i分别设有公端连接器j和母端连接器k,通过公端连接器j和母端连接器k 对接进行信号连接,这种方式同样存在弊端:由于公端连接器j和母端连接器k属于硬性连接器,通过公端连接器j和母端连接器k对接连接,前分板h和后分板i需精确定位,装配不灵活,加工及装配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信号板,其用于插框系统,所述信号板包括结构面板、PCB 板、第一连接器和柔性连接件组;其中,

所述PCB板设于所述结构面板上;

所述PCB板包括一个第一PCB分板和若干个第二PCB分板;

所述柔性连接件组包括至少一个柔性连接件,所述柔性连接件直接或间接将第一连接器与各第二PCB分板信号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器固定于所述第一PCB分板上,其用于与插框系统中的背板上的第二连接器对接,并传输所述第一PCB分板以及第二PCB分板的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连接件为线缆。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连接件为柔性PCB。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连接件至少有两个,其中一部分为线缆,剩余的部分为柔性PCB。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PCB分板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PCB分板通过所述柔性连接件与所述第一PCB分板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PCB分板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PCB分板通过所述柔性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结构面板上设有助力机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插框系统,其包括:

插框;

背板,其设于所述插框内,其上设有第二连接器;

如上所述的信号板,所述信号板插接于所述插框内,且所述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插框内壁的顶部和底部设有滑轨,所述结构面板滑设于所述滑轨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插框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第二PCB分板通过柔性连接件进行连接以传输信号,柔性连接件为可变形结构,第二PCB分板通过柔性连接件无论是与其他的第二PCB板连接还是与第一PCB分板连接,亦或是与第一连接器连接,在连接时,分板之间无需精确定位,装配灵活、简单。

(2)本实用新型PCB板具有多个分板,分别为第一PCB分板和若干第二PCB分板,其中一块分板上可以放置功能必须而一般又不需要升级的电子元器件,作为常用分板;另一块分板上可以放置非常用电子元器件,或者升级更新较快的电子元器件,作为可升级分板使用,插框系统做业务升级时,无需升级整个PCB板,仅需对PCB 板中的部分分板进行更换升级,从而降低升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插框系统主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插框系统侧剖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信号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信号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PCB分板与第二PCB 分板采用柔性PCB连接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PCB分板与第二PCB 分板采用柔性PCB连接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PCB分板与第二PCB 分板采用线缆连接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PCB分板与第二 PCB分板采用线缆连接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PCB分板与第二 PCB分板采用线缆连接的示意图。

图中:a、插框;b、信号板;c、背板;d、连接器;e、结构面板;f、助力机构;g、滑轨;h、前分板;i、后分板;j、公端连接器; k、母端连接器;

1、结构面板;2、第一连接器;3、第一PCB分板;4、第二PCB 分板;5、助力机构;6、背板;7、柔性连接件;8、第二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板,适用于插框系统,信号板包括结构面板1、PCB板、连接器2和柔性连接件组;其中,结构面板1上设有助力机构5,助力机构5作为信号板插入到插框中的辅助工具,当信号板设计的插拔力超过单人推力时,需要助力机构提供一定的传动比。PCB板设于结构面板1上;具体地,PCB 板包括一个第一PCB分板3和若干个第二PCB分板4,第一PCB分板3和第二PCB分板4均通过结构面板1固定支撑,并且,第一PCB 分板3和第二PCB分板4在结构面板1上前后布置;

柔性连接件组包括至少一个柔性连接件7,柔性连接件7直接或间接地将第一连接器2与各第二PCB分板4信号连接;柔性连接件组中的每根柔性连接件7都可用于传输信号,可以将柔性连接件7与第二PCB分板4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以便于单独取出某第二PCB板,而不影响其他第二PCB板。

第一连接器2固定于第一PCB分板3上,第一连接器2与背板6 上的第二连接器8对接,第一PCB分板3可以通过第一连接器2和第二连接器8将信号传输至插框系统中的背板6的线缆中,从而将第一PCB分板的信号传输出去,第二PCB分板4的信号可以经柔性连接件7直接传输至第一连接器2,再经过第二连接器8传输至背板6 的线缆中,也可以是经柔性连接件7传输至其他的第二PCB分板4 和/或第一PCB分板3后,再传输至第一连接器2上,此时,其他的第二PCB分板4和/或第一PCB分板3如同线缆一样起到传输信号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第二PCB分板4通过柔性连接件7进行连接以传输信号,柔性连接件7为可变形结构,第二PCB分板4通过柔性连接件7无论是与其他的第二PCB板连接还是与第一PCB分板连接,亦或是与第一连接器2连接,在连接时,分板之间无需精确定位,装配灵活、简单。

本实用新型PCB板具有多个分板,分别为第一PCB分板和若干第二PCB分板,在使用时,其中一块分板上可以放置功能必须而一般又不需要升级的电子元器件,作为常用分板;另一块分板上可以放置非常用电子元器件,或者升级更新较快的电子元器件,作为可升级分板使用,插框系统做业务升级时,无需升级整个PCB板,仅需对 PCB板中的部分分板进行更换升级,从而降低升级成本。

实施例2

参见图5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板,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柔性连接件7为线缆或柔性PCB。

参见图5和图6所示,第二PCB分板4只有一个,柔性连接件7 采用的是柔性PCB,第一PCB分板3与第二PCB分板4之间通过柔性PCB连接,如果第二PCB分板4有多个,同样,所有的第二PCB 分板4都可以采用柔性PCB连接,以传输信号;再看图5,第一PCB 分板3与第二PCB分板4之间采用5个柔性PCB进行信号连接,柔性PCB具体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此处,第一PCB分板3与第二PCB分板4之间仍然可以同时采用柔性PCB和线缆进行连接。

参见图7所示,第二PCB分板4只有一个,柔性连接件7采用线缆,第一PCB分板3与第二PCB分板4之间通过线缆连接以传输信号,如果第二PCB分板4有多个,同样,所有的第二PCB分板4 都可以采用线缆连接,以传输信号;再看图7,第一PCB分板3与第二PCB分板4之间可以采用多个线缆进行信号连接,线缆具体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此处,第一PCB分板3与第二PCB分板4之间仍然可以同时采用柔性PCB和线缆进行连接。

此外,如果第二PCB分板4具有多个,每个第二PCB分板4对应一个柔性连接件7,那么柔性连接件7具有多个,其中一部分为线缆,剩余的部分为柔性PCB。

在实际连接时,线缆和柔性PCB可以搭配使用,只要能满足正常信号的传输。

实施例3

参见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板,适用于插框系统,信号板包括结构面板1、PCB板、连接器2和柔性连接件组;其中,PCB板设于结构面板1上;具体地,PCB板包括一个第一PCB 分板3和一个第二PCB分板4,第一PCB分板3和第二PCB分板4 均通过结构面板1固定支撑,并且,第一PCB分板3和第二PCB分板4在结构面板1上前后布置;

柔性连接件组包括若干柔性连接件7,第二PCB分板4通过柔性连接件7与第一PCB分板3信号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PCB分板 4通过柔性连接件7间接与第一连接器2信号连接。

第一连接器2固定于第一PCB分板3上,第一连接器2与背板6 上的第二连接器8对接,第一PCB分板3可以通过第一连接器2和第二连接器8将信号传输至背板6的线缆中,从而将第一PCB分板的信号传输出去,第二PCB分板4的信号经柔性连接件7传输至第一PCB分板3后,再传输至第一连接器2上,此时,第一PCB分板 3如同线缆一样起到传输信号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柔性连接件7可以采用线缆或柔性PCB。

实施例4

参见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板,适用于插框系统,信号板包括结构面板1、PCB板、连接器2和柔性连接件组;其中,PCB板设于结构面板1上;具体地,PCB板包括一个第一PCB 分板3和一个第二PCB分板4,第一PCB分板3和第二PCB分板4 均通过结构面板1固定支撑,并且,第一PCB分板3和第二PCB分板4在结构面板1上前后布置;

柔性连接件组包括若干柔性连接件7,第二PCB分板4通过柔性连接件7直接与第一连接器2信号连接;

第一连接器2固定于第一PCB分板3上,第一连接器2与背板6 上的第二连接器8对接,第一PCB分板3可以通过第一连接器2和第二连接器8将信号传输至背板6的线缆中,从而将第一PCB分板的信号传输出去,第二PCB分板4的信号经柔性连接件7传输至第一连接器2,再经由第二连接器8将信号传输至背板6的线缆中。

本实施例中,柔性连接件7可以采用线缆或柔性PCB。

本实施例中,柔性连接件7与第一连接器2信号连接,连接点更靠近背板6,可以减小信号损耗。

实施例5

参见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板,适用于插框系统,信号板包括结构面板1、PCB板、连接器2和柔性连接件组;其中,PCB板设于结构面板1上;具体地,PCB板包括一个第一PCB分板3和两个第二PCB分板4,第一PCB分板3和两个第二 PCB分板4均通过结构面板1固定支撑,并且,第一PCB分板3和第二PCB分板4在结构面板1上前后布置;

参见图9所示,柔性连接件组包括两个柔性连接件7,中间的第二PCB分板4通过一个柔性连接件7与第一PCB分板3信号连接;右侧的第二PCB分板4通过另一个柔性连接件7与中间的第二PCB 分板4信号连接;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二PCB分板4通过柔性连接件7间接与第一连接器2信号连接。

第一连接器2固定于第一PCB分板3上,第一连接器2与背板6 上的第二连接器8对接,第一PCB分板3可以通过第一连接器2和第二连接器8将信号传输至背板6的线缆中,从而将第一PCB分板的信号传输出去,右侧的第二PCB分板4的信号经右侧的柔性连接件7传输至中间的第二PCB分板4,再经过左侧的柔性连接件7将信号传输至第一PCB分板3后,再传输至第一连接器2上,此时,第一PCB分板3和中间的第二PCB分板4如同线缆一样起到传输信号的作用。而中间的第二PCB分板4的信号经左侧的柔性连接件7传输至第一PCB分板3后,再传输至第一连接器2上。

除了上述连接方式外,右侧的柔性连接件7还可以与第一PCB 分板3或第一连接器2信号连接。

实施例6

参见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框系统,其包括插框、背板6和信号板;背板6设于插框内,背板6上设有第二连接器8,信号板插接于插框内,且连接器2与第二连接器8对接。参见图5所示,信号板包括结构面板1、PCB板、第一连接器2和柔性连接件组;其中,PCB板设于结构面板1上,具体地,PCB板包括第一PCB分板 3和若干第二PCB分板4,第一PCB分板3和第二PCB分板4均通过结构面板1固定支撑,并且,第一PCB分板3和第二PCB分板4 在结构面板1上前后布置;柔性连接件组包括若干柔性连接件7,柔性连接件7用于在第一连接器2与各第二PCB分板4之间形成信号连接;第一连接器2固定于第一PCB分板3上,用于与背板6上的第二连接器8对接,并传输第一PCB分板3以及第二PCB分板4的信号。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框系统,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插框内壁的顶部和底部设有互相配合的滑轨,结构面板1滑设于滑轨上,设置滑轨,便于信号板的插拔。

实施例8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控制器设备、基站设备、核心网设备等网络设备,也可以是集成了接入网和核心网设备功能的网络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制,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网络设备可以是连接到有线或者无线网络中的物理实体,可以采用框式或者柜式结构,当该网络设备采用框式结构时,可以是单如实施例6中的插框系统,当该网络设备采用柜式结构时,可以是至少一个机柜,每个机柜可以容纳至少一个如实施例6中的插框系统。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