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控制电路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09447发布日期:2020-06-30 20:13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加热控制电路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控制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加热控制电路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加热设备的普及,加热电路的使用越来越多,然而加热电路通常会因为温度控制不精确导致整个电路甚至设备损坏。现有技术中,为了便于控制温度,加热电路通常会使用一个温度传感器获得温度,并通过主控制器或温度控制器进行温度控制,当温度传感器或温度控制器出现异常时,无法及时感知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加热温度失控,设备损坏。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控制电路及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加热电路仅通过一个温度传感器获取温度容易导致加热温度失控、设备损坏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控制电路,所述电路包括第一温度检测模块、第二温度检测模块、开关模块、主控制器及加热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加热模块的温度超过预设温度范围时发送第一预警信号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第二温度检测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温度检测模块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加热模块的温度超过所述预设温度范围时发送第二预警信号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开关模块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预警信号和/或所述第二预警信号时发送关断信号至所述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加热模块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关断信号时关断,以控制所述加热模块停止加热。优选地,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还与所述加热模块连接,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温度未超过所述预设温度范围时,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加热模块,以实现加热温度控制。优选地,所述第二温度检测模块还与所述开关模块连接,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温度未超过所述预设温度范围时发送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开关模块;所述主控制器,还用于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一预警信号和所述第二预警信号时发送开启信号至所述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和所述开启信号时开启。优选地,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温度控制器及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一温度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温度控制器的控制端与所述加热模块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单元包括第二温度控制器及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二温度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制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温度控制器的控制端与所述开关模块连接。优选地,所述开关模块包括中间继电器及接触器;所述中间继电器的线圈与所述第二温度控制器的控制端及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所述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所述接触器的线圈连接,所述接触器的常闭触点与所述加热模块连接。优选地,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固态继电器及加热管;所述固态继电器与所述接触器的常闭触点及所述加热管分别连接。优选地,还包括显示触控模块,所述显示触控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所述显示触控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并将所述加热温度和所述加热时间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加热温度和所述加热时间时,发送第三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温度控制器,以使所述第一温度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加热模块进行加热。优选地,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在所述主控制器接收到所述第一预警信号和/或所述第二预警信号时进行报警提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加热控制设备,所述加热控制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加热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温度检测模块与主控制器连接,在检测到加热模块的温度超过预设温度范围时发送第一预警信号至主控制器;第二温度检测模块与主控制器连接,在检测到加热模块的温度超过预设温度范围时发送第二预警信号至主控制器;主控制器与开关模块连接,在接收到第一预警信号和/或第二预警信号时发送关断信号至开关模块;开关模块与加热模块连接,在接收到关断信号时关断,以控制所述加热模块停止加热。其中,通过第一温度检测模块与第二温度检测模块同时控制加热模块是否加热,防止因单个温度传感器损坏或者其他的原因导致加热温度失控、设备损坏,降低安全事故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加热控制电路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加热控制电路一实施例中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plc主控制器bt1第一温度控制器100第一温度检测模块b1第一温度传感器200第二温度检测模块bt2第二温度控制器300开关模块b2第二温度传感器400加热模块ssr固态继电器500显示触控模块fh加热管600报警模块ka1中间继电器km1接触器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控制电路。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温度检测模块100、第二温度检测模块200、开关模块300、主控制器plc及加热模块400;其中,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100,与所述主控制器plc连接,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加热模块400的温度超过预设温度范围时发送第一预警信号至所述主控制器plc;所述第二温度检测模块200,与所述主控制器plc连接,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加热模块400的温度超过所述预设温度范围时发送第二预警信号至所述主控制器plc;所述主控制器plc,与所述开关模块300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预警信号和/或所述第二预警信号时发送关断信号至所述开关模块300;所述开关模块300,与所述加热模块400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关断信号时关断,以控制所述加热模块400停止加热。应当理解的是,当主控制器plc接收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100或第二温度检测模块200发送的预警信号时,主控制器plc会向开关模块300发送关断信号,使加热模块400停止加热,当然,当主控制器plc同时接收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100和第二温度检测模块200发送的预警信号时,主控制器plc也会向开关模块300发送关断信号,使加热模块400停止加热,第一温度检测模块100和第二温度检测模块200起到了双重保障的作用,有效避免了安全事故。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一温度检测模块、第二温度检测模块、开关模块、主控制器及加热模块之间的信号交互所需要用到的软件程序均可参考本领域现有技术进行具体设置,本方案着重保护的为具体的电路模块以及电路模块间的连接结构。请一并参照图1和图2,其中,图2是一实施例中第一温度检测模块、第二温度检测模块、主控制器、开关模块、加热模块及报警模块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温度检测模块100包括第一温度控制器bt1及第一温度传感器b1;所述第一温度控制器bt1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b1连接,所述第一温度控制器bt1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制器plc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温度控制器bt1的控制端与所述加热模块400连接。应当理解的是,常用的加热控制设备中通常只会使用一个温度传感器获取加热模块的加热温度,当温度传感器损坏、温度控制器损坏或其他器件故障时,无法及时停止为加热模块400加热,容易导致加热温度失控,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温度检测模块进行双重保护,使设备使用更加安全。当第一温度传感器b1检测到加热温度超过预设温度范围时,向第一温度控制器bt1发送第一温度信号,第一温度控制器bt1接收到第一温度信号后向主控制器plc发送第一预警信号。其中,预设温度范围可以根据加热模块400的应用场景自定义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b1,可以为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或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如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或热电堆,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100还与所述加热模块400连接,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100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温度未超过所述预设温度范围时,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加热模块400,以实现加热温度控制。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温度传感器b1检测到温度未超过预设温度范围时,说明加热设备较为安全,此时,第一温度传感器b1向第一温度控制器bt1发送第二温度信号,第一温度控制器bt1接收到第二温度信号时实现加热模块400的温度控制。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单元200包括第二温度控制器bt2及第二温度传感器b2;所述第二温度控制器bt2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b2连接,所述第二温度控制器bt2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制器plc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温度控制器bt2的控制端与所述开关模块300连接。应当理解的是,当第二温度传感器b2检测到加热温度超过预设温度范围时,向第二温度控制器bt2发送第三温度信号,第二温度控制器bt2接收到第三温度信号后向主控制器plc发送第二预警信号。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温度检测模块200还与所述开关模块300连接,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单元200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温度未超过所述预设温度范围时发送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开关模块300;所述主控制器plc,还用于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一预警信号和所述第二预警信号时发送开启信号至所述开关模块300;所述开关模块300,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和所述开启信号时开启。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温度传感器b2检测到温度未超过预设温度范围时,说明加热设备较为安全,此时,第二温度传感器b2向第二温度控制器bt2发送第四温度信号,第二温度控制器bt2接收到第四温度信号时发送第二控制信号给开关模块300,开关模块300根据第二控制信号和主控制器plc发送的开启信号确定是否关断开关模块300。进一步地,所述开关模块300包括中间继电器ka1及接触器km1;所述中间继电器ka1的线圈与所述第二温度控制器100的控制端及所述主控制器plc连接,所述中间继电器ka1的常开触点与所述接触器km1的线圈连接,所述接触器km1的常闭触点与所述加热模块400连接。在具体实现中,当中间继电器ka1接收到主控制器plc的关断信号时关断其常开触点,如此可以断开加热模块,停止加热,当中间继电器ka1接收到主控制器plc的开启信号和第二温度控制器bt2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时,开启其常开触点,如此可以导通接触器km1,继而使加热模块400加热。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模块400包括固态继电器ssr及加热管fh;所述固态继电器ssr与所述接触器km1的常闭触点及所述加热管fh分别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固态继电器ssr是由微电子电路、分立电子器件和电力电子功率器件组成的无触点开关,其用隔离器件实现了控制端与加热管的隔离。固态继电器的输入端只需要用微小的控制信号,就可以达到直接驱动大电流负载。此外,加热控制电路还包括显示触控模块500,所述显示触控模块500与所述主控制器plc连接,所述显示触控模块500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并将所述加热温度和所述加热时间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plc。易于理解的是,所述显示触控模块500,可以是显示器或其他显示装置,用户可以通过该显示触控模块500输入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需要说明的是,主控制器plc在接收到用户设置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后,向第一温度控制器bt1发送第三控制信号,第一温度控制器bt1在接收到第三控制信号时对加热模块400进行温度控制,如此,用户只需要预设温度和时间,即使没有人在加热装置附近,也可以正常加热,当温度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或固态继电器出现故障时,均可以及时断电,停止加热。进一步地,加热控制电路还包括报警模块600,所述报警模块600与所述主控制器plc连接,用于在所述主控制器plc接收到所述第一预警信号和/或所述第二预警信号时进行报警提示。易于理解的是,所述报警模块600,可以是蜂鸣器和/或报警指示灯,在接收到预警信号时进行报警提示,以使用户及时处理故障。此外,还需要强调的是,上述电路模块是在运用已有的软件控制程序的基础上,利用主控制器、中间继电器、接触器、固态继电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温度控制器等电路元件进行组合以实现具体的电路控制。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温度检测模块与主控制器连接,在检测到加热模块的温度超过预设温度范围时发送第一预警信号至主控制器;第二温度检测模块与主控制器连接,在检测到加热模块的温度超过预设温度范围时发送第二预警信号至主控制器;主控制器与开关模块连接,在接收到第一预警信号和/或第二预警信号时发送关断信号至开关模块;开关模块与加热模块连接,在接收到关断信号时关断,以控制所述加热模块停止加热。其中,通过第一温度检测模块与第二温度检测模块同时控制加热模块是否加热,防止因单个温度传感器损坏或者其他的原因导致加热温度失控、设备损坏,降低安全事故风险。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加热控制设备,所述加热控制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加热控制电路,所述加热控制设备的加热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实施例的加热控制设备采用了上述加热控制电路的技术方案,因此所述加热控制设备具有上述所有的有益效果。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