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触控功能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7563发布日期:2020-05-08 14:41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触控功能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频感应加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触控功能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高频感应是利用导体在高频磁场作用下产生的感应电流(涡流损耗)、以及导体内磁场的作用磁滞损耗引起导体自身发热而进行加热的,具有工艺简单、节约能源、热效率高、使用成本低、复合效率高等一系列优点,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保温效果较差,会有比较大的热量损失,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装置的功耗,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且现有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缺少快速冷却措施,当工作人员需要在装置工作后及时对装置进行检修等工作时,需要等待较长时间使装置冷却,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带触控功能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保温效果较差以及缺少快速冷却措施、当工作人员需要在装置工作后及时对装置进行检修等工作时、需要等待较长时间使装置冷却、使用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触控功能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包括壳体、控制盒和顶盖,所述壳体下端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一侧设置有出水管一,所述壳体一侧壁上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下方设置有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下方设置有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一端设置有高频电源,所述感应线圈下方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设置有所述控制盒,所述控制盒一侧壁上内嵌有触控显示屏,所述控制盒内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壳体另一侧壁下端设置有出水管二,所述壳体内成型有保温冷却腔,所述保温冷却腔内设置有支撑块,所述壳体上端设置有所述顶盖,所述顶盖内成型有保温腔,所述顶盖下端设置有加热内胆,所述加热内胆的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腿与所述壳体焊接,所述进水管一与所述壳体插接,所述进水管以及所述冷却水管均与所述壳体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线圈与所述高频电源通过导线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壳体以及所述控制盒均为焊接,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控制盒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二与所述壳体插接,所述支撑块与所述壳体焊接,所述顶盖与所述壳体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以及所述出水管一均与所述加热内胆插接,所述加热内胆与所述壳体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加热内胆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触控显示屏、所述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高频电源均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感应线圈与所述高频电源电连接,所述触控显示屏的型号为vvx17f162h00,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pt100,所述plc控制器的型号为fbs-40mat2-ac,所述高频电源的型号为fz600r12ks4。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现有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保温效果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吊装通过设置壳体、顶盖和保温腔,使装置的保温效果大大提升,从而使加热内胆的热量损失大大减小,可有效降低装置的功耗;

2、为解决现有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缺少快速冷却措施,当工作人员需要在装置工作后及时对装置进行检修等工作时,需要等待较长时间使装置冷却,使用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冷却水管、保温冷却腔和出水管二,使装置在需要冷却时可快速的进行冷却降温,从而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快的与装置进行接触,使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检修等工作的效率能够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带触控功能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带触控功能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中壳体和顶盖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带触控功能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中控制盒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带触控功能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电路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壳体;2、支撑腿;3、出水管一;4、进水管;5、冷却水管;6、感应线圈;7、高频电源;8、连接杆;9、控制盒;10、触控显示屏;11、plc控制器;12、出水管二;13、保温冷却腔;14、支撑块;15、顶盖;16、保温腔;17、加热内胆;18、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带触控功能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包括壳体1、控制盒9和顶盖15,壳体1下端设置有支撑腿2,支撑腿2一侧设置有出水管一3,壳体1一侧壁上端设置有进水管4,进水管4下方设置有冷却水管5,冷却水管5下方设置有感应线圈6,感应线圈6一端设置有高频电源7,感应线圈6下方设置有连接杆8,连接杆8一端设置有控制盒9,控制盒9一侧壁上内嵌有触控显示屏10,控制盒9内设置有plc控制器11,壳体1另一侧壁下端设置有出水管二12,壳体1内成型有保温冷却腔13,保温冷却腔13内设置有支撑块14,壳体1上端设置有顶盖15,顶盖15内成型有保温腔16,顶盖15下端设置有加热内胆17,加热内胆17的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8。

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腿2与壳体1焊接,进水管4一与壳体1插接,进水管4以及冷却水管5均与壳体1插接,支撑腿2为装置提供支撑,进水管4以及冷却水管5各与一水泵连接,通过进水管4可向加热内胆17输送带加热的水,通过冷却水管5可向保温冷却腔13内输送冷却水。

如图1和图3所示,感应线圈6与高频电源7通过导线连接,连接杆8与壳体1以及控制盒9均为焊接,plc控制器11与控制盒9通过螺钉连接,高频电源7与外接电源相连接,高频电源7可将普通电源变成高压高频的电流输出(一般频率为480khz左右),然后高频电流通过感应线圈6形成较强的高频磁场,电流越大,磁场强度越高,通过触控显示屏10可发出控制指令来调控高频电源7的转换频率,plc控制器11会将接收到的来自触控显示屏10的控制指令转换为驱动指令,使高频电源7按照指令进行工作。

如图1和图2所示,出水管二12与壳体1插接,支撑块14与壳体1焊接,顶盖15与壳体1通过螺栓连接,支撑块14可确保保温冷却腔13不会变形,保温腔16为真空设计,可使装置保温效果更好。

如图2所示,进水管4以及出水管一3均与加热内胆17插接,加热内胆17与壳体1插接,感应线圈6产生的高频磁场的磁力线再通过加热内胆17时,会在加热内胆17内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加热内胆17自行高速发热,对加热内胆17内的水进行加热。

如图2所示,温度传感器18与加热内胆17通过螺钉连接,温度传感器18可实时感知加热内胆17内的水温,并将感知信息反馈至plc控制器11,plc控制器11可将接受到的温度信息实时的在触控显示屏10上显示出来,以供人参考,工作人员若发现水温达到要求,可通过触控显示屏10发出控制指令使高频电源7断电,plc控制器11在接受到触控显示屏10的控制指令后会转换为驱动指令使高频电源7断电,通过出水管一3可将加热的水输送出去,然后通过冷却水管5向保温冷却腔13内输送凉水,可使装置快速的降温,以使装置能够快速冷却,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对装置进行检修等工作,且与装置换热过的冷却水可通过出水管二12输出,供车间供暖等使用。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触控显示屏10、温度传感器18以及高频电源7均与plc控制器11电连接,感应线圈6与高频电源7电连接,所述触控显示屏10的型号为vvx17f162h00,所述温度传感器18的型号为pt100,所述plc控制器11的型号为fbs-40mat2-ac,所述高频电源7的型号为fz600r12ks4。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带触控功能的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工作原理:进水管4以及冷却水管5各与一水泵连接,通过进水管4可向加热内胆17输送带加热的水,通过冷却水管5可向保温冷却腔13内输送冷却水,高频电源7与外接电源相连接,高频电源7可将普通电源变成高压高频的电流输出(一般频率为480khz左右),然后高频电流通过感应线圈6形成较强的高频磁场,电流越大,磁场强度越高,通过触控显示屏10可发出控制指令来调控高频电源7的转换频率,plc控制器11会将接收到的来自触控显示屏10的控制指令转换为驱动指令,使高频电源7按照指令进行工作,保温腔16为真空设计,可使装置保温效果更好,感应线圈6产生的高频磁场的磁力线再通过加热内胆17时,会在加热内胆17内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加热内胆17自行高速发热,对加热内胆17内的水进行加热,温度传感器18可实时感知加热内胆17内的水温,并将感知信息反馈至plc控制器11,plc控制器11可将接受到的温度信息实时的在触控显示屏10上显示出来,以供人参考,工作人员若发现水温达到要求,可通过触控显示屏10发出控制指令使高频电源7断电,plc控制器11在接受到触控显示屏10的控制指令后会转换为驱动指令使高频电源7断电,通过出水管一3可将加热的水输送出去,通过冷却水管5向保温冷却腔13内输送凉水,这样当需要使装置快速降温,以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对装置进行检修等工作时,可装置能够快速冷却降温,十分便捷,且与装置换热过的冷却水可通过出水管二12输出,供车间供暖等使用,保温冷却腔13在不进行冷却工作时可与保温腔16一起对装置内部的加热内胆17进行保温,使装置的保温效果大大提升。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