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MT贴片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77788发布日期:2020-06-12 15:33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SMT贴片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smt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mt贴片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smt是表面组装技术(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mountingtechnology的缩写),称为表面贴装或表面安装技术。是目前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

它是一种将无引脚或短引线或球的矩阵排列封装的表面组装元器件(简称smc/smd,中文称片状元器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pcb)的表面或其它基板的表面上,通过回流焊或浸焊等方法加以焊接组装的电路装连技术;现有技术中使用回流焊机进行焊接时,回流焊接的长度较长,焊接时间长,同时耗能较高不利于环保。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smt贴片生产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技术中使用回流焊机进行焊接时,回流焊接的长度较长,焊接时间长,同时耗能较高不利于环保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smt贴片生产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长度较短,加工速度快,同时能量利用率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smt贴片生产装置,包括上安装仓、输送装置、下安装仓、冷却风道、加热仓;

上安装仓设置在下安装仓上方,上安装仓与下安装仓之间形成供输送装置安装的通道;下安装仓上设置有安装架,输送装置设置在安装架上,且输送装置位于通道内部;冷却风道设置在上安装仓朝向出料的一端;冷却风道上设置有进气口;

加热仓的顶部设置有回流风机;加热仓设置在上安装仓上,上安装仓的内部设置有进风道;进风道的顶部与回流风机的输入端导通连接;进风道的底部与冷却风道上的进气口导通连接;加热仓的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加热装置上设置有多个换热管,换热管设置成螺旋型;换热管穿过加热装置进入上安装仓内部的进风道内;上安装仓朝向进料端设置有第一风箱,第一风箱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风箱;第一风箱与第二风箱的顶部均设置有阀门;阀门与回流风机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一风箱和第二风箱均朝向输送装置吹风;

下安装仓的内部设置有抽风装置,抽风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回流管,回流管的一端伸入进风道内部,并位于换热管的下方。

优选的,加热仓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

优选的,第一风箱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导流板,导流板形成锥形的风道。

优选的,输送装置上设置有双层的钢丝网,钢丝网之间设置有支撑件。

优选的,支撑件为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制件。

优选的,第一风箱与第二风箱上的阀门开度之比为1:2。

优选的,加热装置为电磁加热器。

优选的,加热装置为电阻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启动回流风机,冷风从冷却风道的进气口处进入进风道内部;加热装置启动,使的换热管达到预设温度,空气从进风道进入时与换热管进行换热,使的空气温度升高;升温后的空气通过回流风机送入第一风箱和第二风箱内;第一风箱与第二风箱上的阀门开度之比为1:2,使的进入第一风箱和第二风箱内的空气之比为1:2;第一风箱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导流板,导流板形成锥形的风道,锥形的风道对空气进行降温,同时较窄的风道能够提高出风口处的风速;第一风箱吹出的空气温度低于第二风箱吹出的空气温度;第一风箱温度较低,对工件进行预热,同时第一风箱靠近进料端,防止过热的空气灼伤使用者;热风吹向工件后,下安装仓内的抽风装置将热空气吸入,并通过回流管输送会进风道内,提高热空气的循环流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当工件进入冷却风道时,冷空气对工件冷却降温,而空气被略微加热,加热后的空气通过冷却风道上的进风口进入进风道内,进一步提高了热量的循环流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长度较短,加工速度快,同时能量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smt贴片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smt贴片生产装置中第一风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smt贴片生产装置中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安装仓;2、第一风箱;3、第二风箱;4、输送装置;401、钢丝网;402、支撑件;5、安装架;6、下安装仓;7、抽风装置;8、回流管;9、冷却风道;10、加热仓;11、加热装置;12、换热管;13、进风道;14、回流风机;15、阀门;16、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smt贴片生产装置,包括上安装仓1、输送装置4、下安装仓6、冷却风道9、加热仓10;

上安装仓1设置在下安装仓6上方,上安装仓1与下安装仓6之间形成供输送装置4安装的通道;下安装仓6上设置有安装架5,输送装置4设置在安装架5上,且输送装置4位于通道内部;冷却风道9设置在上安装仓1朝向出料的一端;冷却风道9上设置有进气口;

加热仓10的顶部设置有回流风机14;加热仓10设置在上安装仓1上,上安装仓1的内部设置有进风道13;进风道13的顶部与回流风机14的输入端导通连接;进风道13的底部与冷却风道9上的进气口导通连接;加热仓10的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11,加热装置1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加热装置11上设置有多个换热管12,换热管12设置成螺旋型;换热管12穿过加热装置11进入上安装仓1内部的进风道13内;上安装仓1朝向进料端设置有第一风箱2,第一风箱2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风箱3;第一风箱2与第二风箱3的顶部均设置有阀门15;阀门15与回流风机14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一风箱2和第二风箱3均朝向输送装置4吹风;

下安装仓6的内部设置有抽风装置7,抽风装置7的一侧设置有回流管8,回流管8的一端伸入进风道13内部,并位于换热管12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启动回流风机14,冷风从冷却风道9的进气口处进入进风道13内部;加热装置11启动,使的换热管12达到预设温度,空气从进风道13进入时与换热管12进行换热,使的空气温度升高;升温后的空气通过回流风机14送入第一风箱2和第二风箱3内;第一风箱2与第二风箱3上的阀门15开度之比为1:2,使的进入第一风箱2和第二风箱3内的空气之比为1:2;第一风箱2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导流板16,导流板16形成锥形的风道,锥形的风道对空气进行降温,同时较窄的风道能够提高出风口处的风速;第一风箱2吹出的空气温度低于第二风箱3吹出的空气温度;第一风箱2温度较低,对工件进行预热,同时第一风箱2靠近进料端,防止过热的空气灼伤使用者;热风吹向工件后,下安装仓6内的抽风装置7将热空气吸入,并通过回流管8输送会进风道13内,提高热空气的循环流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当工件进入冷却风道9时,冷空气对工件冷却降温,而空气被略微加热,加热后的空气通过冷却风道9上的进风口进入进风道13内,进一步提高了热量的循环流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长度较短,加工速度快,同时能量利用率高。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加热仓10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风箱2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导流板16,导流板16形成锥形的风道。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输送装置4上设置有双层的钢丝网401,钢丝网401之间设置有支撑件402。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件402为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制件,热风吹动时,支撑件402和钢丝网401会被余温加热,并向工件散热。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风箱2与第二风箱3上的阀门15开度之比为1:2。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加热装置11为电磁加热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加热装置11为电阻加热器。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