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油工业微波变频电源的水冷式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7326发布日期:2020-08-14 20:26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浸油工业微波变频电源的水冷式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浸油工业微波变频电源的水冷式散热结构。属于工业微波变频电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工业微波设备磁控管驱动电源常采用工频高压变压器,耗能高、体积大、笨重,且功率不可调;限制了微波炉的多用性。近年来,微波变频电源因节能省电,可靠性好、宽电压适应、可连续调整功率等优点,正逐步替代传统工频变压器。

因微波变频电源中的高频变压器与半导体功率器件在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热量,所以微波变频电源的散热结构设计,对保证微波变频电源正常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市场上销售及使用的微波变频电源普遍使用的散热方式是风冷散热,这种风冷散热结构为开放式结构,存在如下问题:(1)变频电源板上容易堆积粉尘,导致散热效果差甚至电气短路失效;(2)风冷散热结构不合理,散热量小、散热效率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微波变频电源存在容易在变频板上堆积粉尘、散热效果差及风冷散热结构散热量小、散热效率低等问题,提供一种浸油工业微波变频电源的水冷式散热结构,具有防止堆积粉尘、散热效果好、散热量大、散热效率高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浸油工业微波变频电源的水冷式散热结构,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变频电源板,其结构特点在于:壳体为全密闭式铝质结构,变频电源板封闭在全密闭式壳体内、形成密闭式防尘结构;在壳体内埋设有水冷散热结构,该水冷散热结构包括“u”型水管和水管接头,“u”型水管的外壁与变频电源板的散热片紧密接触,“u”型水管内腔有流动水、以带走散热片热量;水管接头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u”型水管的进水端连接、出水口与“u”型水管的出水端连接,形成流动水冷散热回路;壳体内设有变压器绝缘油,变频电源板的发热元件浸泡在变压器绝缘油中,使所述发热元件散发的热量通过绝缘油传到壳体,形成油浸式散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主体和盖体,所述“u”型水管整体埋设在主体的一侧,“u”型水管按变频电源不同功率选用不同内径,该水管的内径为8mm-15mm,“u”型水管的管口通过水管接头外接带防水垫圈水嘴,形成增强密封防漏水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变频电源板的功率元器件通过螺钉紧锁在散热片上,功率元器件与散热片的连接处设有绝缘垫片、形成电隔开结构,以防止高压电传导到壳体上;散热片成“7”字型并紧贴在“u”型水管面上。

进一步地,散热片固定孔装有绝缘粒子,并将螺钉通过散热片固定孔旋入“u”型水管面上的螺丝孔以便散热片与“u”型水管面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u”型水管外表面设有散热齿,在壳体内壁布满内散热波纹、外壁三面布满外散热波纹,所述内散热波纹、外散热波纹的高度大于2mm-5mm;在壳体与“u”型水管相邻的侧壁的外侧面设有外散热齿,在壳体的内腔底部有内散热齿。

进一步地,所述“u”型水管为铜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技术进步:

1.本实用新型由于壳体为全密闭式铝质结构,变频路板封闭在全密闭式壳体内、形成密闭式防尘结构;在壳体内埋设有水冷散热结构,该水冷散热结构包括“u”型水管和水管接头,“u”型水管的外壁与变频电路板的散热片紧密接触,“u”型水管内腔有流动水、以带走散热片热量;水管接头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u”型水管的进水端连接、出水口与“u”型水管的出水端连接,形成流动水冷散热回路;壳体内设有变压器绝缘油,变频电源板的发热元件浸泡在变压器绝缘油中,使所述发热元件散发的热量通过绝缘油传到壳体,形成油浸式散热结构;因此能够解决现有微波变频电源存在容易在变频板上堆积粉尘、散热效果差及风冷散热结构散热量小、散热效率低等问题,具有防止堆积粉尘、散热效果好、散热量大、散热效率高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2.本实用新型由于直接将水管埋进壳体内,水管优选铜管,具有导热性好、密度高和不会漏水的特点,由于变频电源的散热片与水管面紧密贴合,并结合水流处加散热齿,壳体内外壁均加散热波纹,因此能够极大提高辐射散热面积、增强散热效果和防止漏水等特点。

3.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在外壳中埋进整条水管,水管位置是在壳体的变频电源板的散热片一侧,紧贴散热片,使流水能有效带走热量,散热效果好;利用流水能有效带走热量的原理,在水管一侧加散热齿,且外壳内外壁均有散热波纹,极大增加辐射散热面积,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主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滤波电源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例1:

参见图1-图4,本具体实施例包括壳体101和设置在壳体101内的变频电源板1,壳体101为全密闭式铝质结构,变频路板1封闭在全密闭式壳体内、形成密闭式防尘结构;在壳体101内埋设有水冷散热结构,该水冷散热结构包括“u”型水管106和水管接头109,“u”型水管106的外壁与变频电路板1的散热片紧密接触,“u”型水管106内腔有流动水、以带走散热片热量;水管接头109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u”型水管106的进水端连接、出水口与“u”型水管106的出水端连接,形成流动水冷散热回路;壳体101内设有变压器绝缘油,变频电源板1的发热元件浸泡在变压器绝缘油中,使所述发热元件散发的热量通过绝缘油传到壳体101,形成油浸式散热结构。

本实施例中:

“u”型水管106整体埋设在主体102的一侧,“u”型水管106按变频电源不同功率选用不同内径,可以为8mm、9mm、10mm、11mm、12mm、13mm或15mm,水的流向为上进下出,“u”型水管106的管口通过水管接头109外接带防水垫圈水嘴113,形成增强密封防漏水结构。

所述“u”型水管106优选铜管,以提高导热效果。

所述变频电源板1的功率元器件4通过螺钉紧锁在散热片3上,功率元器件4与散热片3的连接处设有绝缘垫片9、形成电隔开结构,以防止高压电传导到壳体101上;散热片3成“7”字型并紧贴在“u”型水管106面上,散热片固定孔10装有绝缘粒子11,并将螺钉通过散热片固定孔10旋入“u”型水管106面上的螺丝孔以便散热片3与“u”型水管106面紧密贴合,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所述“u”型水管106外表面设有散热齿107,在壳体101内壁布满内散热波纹108、外壁三面布满外散热波纹110,所述内散热波纹108、外散热波纹110的高度为2mm;在壳体101与“u”型水管106相邻的侧壁的外侧面设有外散热齿111,在壳体101的内腔底部有内散热齿112,以增大壳体的辐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所述变频电源板1中设有滤波电路2和散热片3,所述变频电源板1的发热元件包括功率元器件4、水泥电阻5和高压二极管12,壳体101包括主体102和上盖103;所述功率元器件4、水泥电阻5和高压二极管12所散发的热量通过绝缘油传到壳体101。

变频电源板1水平放置入主体102上,通过固定柱104和支撑柱105将变频电源板1固定在主体102上,具体是用螺丝通过变频电源板上螺丝孔7旋进四个固定柱104将变频电源板1固定,以使变频电源板1的pcb板不会晃动并与壳体101保持安全距离;固定柱104与支撑柱105的高度一致并等于8mm,以防止变频电源板1的电子元件的引脚8触碰到壳体101底面。

在主体102开口处外设凹槽114,在该凹槽内放置防水垫圈115,上盖103完全嵌入主体102开口的铝边内,主体102与上盖103的连接用八个螺钉116紧锁固定;在上盖103设有三个通孔,所述分别装配高压线束组件117、电源线束组件118以及泄压阀119。

具体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的特点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壳体101的外侧壁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波纹。其余同具体实施例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