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系统水泵智能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42230发布日期:2020-08-05 02:02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中央空调系统水泵智能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柜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央空调系统水泵智能控制柜。



背景技术:

控制柜是一种用于安装多种电器元件的金属柜,主要用于阻隔环境中的水和灰尘,保护内部的电器元件不被水和灰尘影响,方便集中控制,且延长内部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由于中央空调的控制柜内集成的电路相当复杂,在安装期间,工作人员需要在通电条件下对控制柜内的电器元件调试数天。而一般的控制柜的柜门开启后无法固定,柜门容易受外力而转动,导致柜门与工程师碰撞,不方便调试,甚至可能引发触电事故。

公告号为cn20299871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中央空调电气控制柜,包括柜体和柜门,所述柜体包括侧面、背面、顶面、底面以及柜门定位调节机构,所述柜门定位调节机构的一端与柜体的正面相连,另一端与柜门相连。所述柜门定位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板、搁板、连接杆以及固定栓,所述固定板设置在底面外侧的上方,固定板的上方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单排固定孔。柜门内侧水平设有搁板,搁板底面的水平位置略高于固定板的顶面,连接杆一端与搁板铰接,一端设有固定栓,固定栓的直径与固定孔的直径匹配。

柜体的侧面由侧板组成,背面由背板组成,顶面由顶板组成,底面由底板组成。当对开启的柜门进行锁定时,需要转动连接杆,直至固定栓对应于某一个固定孔,将固定栓插入固定孔即可限制柜门的转动。

上述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柜门打开时,操作人员需要集中注意力将固定栓与固定孔的位置对齐,才能将固定栓嵌入固定孔中对柜门进行锁定,即锁定柜门时的操作不够简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央空调系统水泵智能控制柜,其具有简化锁定柜门时的操作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中央空调系统水泵智能控制柜,包括柜体和柜门,所述柜体包括底板、侧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固定板,所述柜门上转动架设有铰接轴,所述柜门通过铰接轴与一个侧板连接,所述柜门朝向柜体内部的一侧设有搁板,所述搁板上转动架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搁板的一端设有固定栓,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上设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沿固定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引导槽的一个侧壁上设有用于容纳固定栓的若干个定位槽,若干个定位槽沿引导槽长度方向排列,所述定位槽的槽口朝向铰接轴倾斜,所述引导槽和定位槽均与固定栓滑动配合,所述搁板上设有用于驱使固定栓朝向定位槽一侧摆动的弹簧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开启柜门的过程中,弹簧一逐渐伸长并储存弹性势能,固定栓与设有定位槽的引导槽侧壁相抵,固定栓滑入定位槽中后可以顺利从槽口滑出。柜门打开到合适的角度后,关合柜门,弹簧一使得固定栓滑入经过的第一个定位槽中,并无法滑出,不需要工作人员将固定栓与定位槽对齐,即可将柜门锁定,具有简化锁定柜门时的操作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搁板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槽靠近铰接轴的一端设有容纳槽一,另一端设有容纳槽二,所述容纳槽一和容纳槽二均位于滑槽靠近柜体内部的一侧,所述容纳槽一的槽底滑动穿设有推块,所述推块远离滑槽的一端穿出搁板的侧面,所述搁板上设有用于驱使推块朝向柜体内部运动的弹簧二,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推块的位置对应,所述连接杆上设有转动臂,所述转动臂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定位槽位于引导槽朝向柜体外部的侧壁上,所述弹簧一为拉簧,所述弹簧一的原长小于容纳槽二与转动臂之间的距离,所述弹簧一的一端与转动臂连接,另一端与滑块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启柜门时,滑块位于容纳槽二中,并对连接杆的运动提供阻力。需要关闭柜门时,将滑块拨入容纳槽一,拉簧对连接杆提供拉力,使得固定栓与引导槽靠近柜体内部的侧壁相抵,即可将柜门顺利关闭。使用凸块和推块配合,可以在柜门关闭时,将推块向远离柜体内部的方向推动,从而将滑块从容纳槽一中推出。滑块在拉簧的作用下被拉入容纳槽二,在开启柜门时不需要再手动将滑块拨入容纳槽二中。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槽、容纳槽一和容纳槽二的侧壁上设有限位槽,所述滑块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滑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块上设置限位块,在滑槽侧壁上设置限位槽,可以使滑块在运动时更加平稳。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块上转动架设有滑轮一,所述滑块通过滑轮一与滑槽、容纳槽一和容纳槽二的一个侧壁滑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块上转动架设滑轮一,可以减小滑块与滑槽之间的滑动阻力,使得滑块滑动的更加顺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推块朝向凸块的一端转动架设有滑轮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推块上架设滑轮二,可以减小推块与凸块相对滑动时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块上转动架设有套筒一,所述转动臂上转动架设有套筒二,所述拉簧一端与套筒一的外壁连接,另一端与套筒二的外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拉簧的两端分别与套筒一和套筒二连接,可以在开闭柜门时,保持拉簧的受力方向始终沿自身长度方向,减少拉簧两端弯折导致的损伤,提高拉簧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容纳槽一靠近容纳槽二的侧壁上设有引导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容纳槽一靠近容纳槽二的侧壁上设置引导斜面,可以在柜门关闭后,方便滑块从容纳槽一中滑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栓上转动套设有滑轮三,所述固定栓通过滑轮三与引导槽的侧面滑动配合,所述滑轮三的直径小于定位槽两侧壁之间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栓上转动架设滑轮三,可以降低固定栓与引导槽、定位槽之间的摩擦力,减少固定栓与引导槽、定位槽接触位置的磨损,提高固定栓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简化锁定柜门时的操作;

2.开启柜门时不需要再手动将滑块拨入容纳槽二中;

3.减少拉簧两端弯折导致的损伤,提高拉簧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柜体与柜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连接杆与柜门、柜体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6是实施例中滑块上各结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柜体;11、侧板;12、柜门;13、底板;14、顶板;15、铰接轴;2、固定板;21、引导槽;22、定位槽;23、凸块;3、搁板;31、滑槽;32、容纳槽一;33、容纳槽二;34、限位槽;35、滑块;36、限位块;37、滑轮一;38、套筒一;39、引导斜面;4、连接杆;41、转动臂;42、套筒二;43、弹簧一;44、固定栓;45、滑轮三;5、推块;51、挡板;52、弹簧二;53、滑轮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中央空调系统水泵智能控制柜,包括柜体1和柜门12,柜体1包括侧板11、底板13和顶板14,柜体1右侧的侧板11通过合页与柜门12铰接,旋转轴线为铰接轴15。底板13的上表面上栓接有固定板2,固定板2的上表面上设有引导槽21和定位槽22。柜门12朝向柜体1内部的一侧栓接有搁板3,搁板3上转动架设有连接杆4,连接杆4远离搁板3的一端设有固定栓44,固定栓44与引导槽21和定位槽22均滑动配合,连接杆4上设有弹簧一43,弹簧一43的另一端与搁板3连接。

参照图1,固定板2两端分别与两侧板11相抵,且固定板2与侧板11垂直,固定板2朝向柜体1外部的侧面与底板13朝向柜体1外部的侧面平齐。固定板2上表面上焊接有凸块23,凸块23位于固定板2朝向柜体1内部的一侧。

参照图1和图2,引导槽21沿固定板2的长度方向贯穿固定板2,引导槽21靠近柜体1外部的侧壁上设有十个定位槽22,十个定位槽22沿引导槽21的长度方向排列,定位槽22的槽口朝向铰接轴15倾斜,定位槽22的顶端端面与固定板2的上表面连通,底端端面与引导槽21的槽底齐平。

参照图1,搁板3沿柜门12的宽度方向设置,搁板3的下表面高于固定板2的上表面。搁板3的上表面上转动架设有连接杆4,连接杆4的旋转轴线竖直。

参照图3和图4,连接杆4远离搁板3的一端焊接有固定栓44,固定栓44的主体为圆柱体,且固定栓44沿竖直方向设置,固定栓44的下端转动套设有滑轮三45,滑轮三45的直径小于定位槽22两侧壁之间的距离,固定栓44通过滑轮三45与引导槽21侧壁滑动配合。

参照图3和图5,搁板3的上表面设有滑槽31,滑槽31沿竖直方向设置,滑槽31的两端分别位于连接杆4的两侧,滑槽31内滑动设置有滑块35。滑块35的主体为圆柱体,且滑块35沿竖直方向设置。

参照图3和图5,滑槽31靠近铰接轴15(参见图2)的一端设有容纳槽一32,容纳槽一32位于滑槽31朝向柜体1内部的一侧,容纳槽一32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容纳槽一32的顶端端面与搁板3上表面连通,容纳槽一32的封闭端端面与滑槽31槽底齐平,容纳槽一32的槽宽与滑槽31的槽宽相等。滑槽31远离铰接轴15(参见图2)的一端设有容纳槽二33,容纳槽二33参照容纳槽一32设置。

参照图3和图5,滑块35转动套设有套筒一38,连接杆4上焊接有转动臂41,转动臂41沿竖直方向设置,转动臂41上转动套设有套筒二42,弹簧一43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套筒一38和套筒二42的外壁上,弹簧一43为拉簧,弹簧一43的原长小于转动臂41与容纳槽二33之间的最小距离。

开启柜门12时,滑块35位于容纳槽二33中,对连接杆4提供拉力,使得固定栓44与设有定位槽22的引导槽21侧壁相抵。关闭柜门12时,将滑块35拨至容纳槽一32中,对连接杆4提供拉力,使得固定栓44与未设有定位槽22的引导槽21侧壁相抵。

参照图5和图6,滑槽31、容纳槽一32和容纳槽二33的侧壁上均设有限位槽34,滑块35上一体成型有限位块36,限位块36为圆柱体,且限位块36的轴线与滑块35的轴线重合,限位块36与限位槽34滑动配合。

参照图5和图6,滑块35上转动套设有两组滑轮一37,两个滑轮一37的轴线与滑块35的轴线重合,且两个滑轮一37分别位于限位块36的两侧,滑块35通过两个滑轮一37与滑槽31、容纳槽一32和容纳槽二33的侧壁滑动配合。

参照图5,容纳槽一32朝向容纳槽二33的侧壁上设有引导斜面39,引导斜面39位于容纳槽一32侧壁与滑槽31相交的边沿。

参照图5,容纳槽一32的槽底与搁板3背向柜门12一侧的侧面之间设有通孔,通孔中滑动穿设有一个推块5,推块5的位置与凸块23(参见图1)的位置对应。推块5朝向柜体1内部的一端的侧面焊接有挡板51,推块5上滑动套设有弹簧二52,弹簧二52为压簧,弹簧二52的一端与挡板51焊接固定,另一端与搁板3背向柜门12一侧的侧面焊接固定。推块5朝向柜体1内部的一端转动架设有滑轮二53,推块5通过滑轮二53与凸块23滑动配合。当柜门12接近完全关闭时,推块5与凸块23相抵,并发生相对滑动,推块5向容纳槽一32内部滑动,将滑块35推出容纳槽一32,滑块35在拉簧的作用下被拉向容纳槽二33。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开启柜门12时,滑块35位于容纳槽二33中,连接杆4克服弹簧一43的拉力转动,固定栓44与设有定位槽22的引导槽21侧壁保持贴合,滑入每个经过的引导槽21,并从引导槽21的槽口滑出。柜门12到达合适的开启角度后,推动柜门12反向转动,固定栓44嵌入经过的第一个定位槽22中,将柜门12锁定,具有简化锁定柜门12时的操作的效果。

关闭柜门12时,将滑块35拨入容纳槽一32中,弹簧一43驱使固定栓44与未设有定位槽22的引导槽21侧壁相贴合,柜门12即可顺利关闭。柜门12关闭后,推块5与凸块23接触,并向靠近滑槽31的方向滑动,将滑块35推出容纳槽一32,滑块35在弹簧一43的作用下被拉入容纳槽二33。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