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材去静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30256发布日期:2020-07-17 16:10阅读:10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木材去静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材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木材去静电装置。



背景技术:

木材加工设备在对木材进行加工后,在木材上会残留吸附着粉尘状的木屑。

公开号为cn20710515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木屑收集装置,包括对木原料加工的工作台,工作台的下方设置容置木原料加工后木屑的容置腔;容置腔包括腔底壁和围绕腔底壁周向的腔侧壁,腔侧壁的顶部与工作台的下表面相抵,工作台上设置连通容置腔的木屑输送通道,容置腔上还开设有排出其内容置的加工后木屑的木屑排出口。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被加工木材表面残留有木屑,有些木屑由于静电的原因牢固的吸附在木材上,到木屑收集过程的时候附带静电的木屑不能被有效地收集,使得木屑收集质量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木材去静电装置,其目的是将吸附在木材表面的木屑上的静电去除,让木屑更加容易被去除,提高后期产品的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木材去静电装置,包括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支撑架上连接有用放电针放电去除木材上静电的去静电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木材被传送到去静电机构处时,去静电机构放电,去除木材上的静电,使得木材上的木屑更加容易地被清除,提高除屑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述去静电机构包括外壳,所述放电针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内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上设有通气孔,所述外壳内壁上设有面向通气孔的通风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去静电而掉落的木屑覆盖放电针使得放电失效,所以通过通气管将风从通气孔吹出,被吹出的风将掉落的木屑从通风孔吹出,清洁去静电机构,保证其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一端固定有用于旋转的手柄,所述手柄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手柄另一端铰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另一端铰接有限定手柄转动角度的限定板,所述限定板限定所述手柄的运动,所述去静电机构下方设有清理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手柄而转动去静电机构,去静电机构下方的清理机构将去静电机构上的木屑清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述清理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撑架下方的导轨,所述导轨上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设有带动移动块移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移动块上连接有毛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复运动的移动块带动毛刷清理去静电机构上的木屑,清理程度更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柄包括第一长杆,第二长杆和第三长杆,所述第一长杆垂直固定第二长杆,所述第二长杆垂直固定第三长杆,所述第三长杆平行第一长杆,所述限定板固定在支撑架上,且所述限定板上设有弧形导向孔,所述手柄中的第三长杆穿过导向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手柄能够让去静电机构绕第一长杆翻转,在去静电机构翻转后能对其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块上设有卡块,所述导轨上设有连接卡块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块在滑槽中滑动,卡块为移动块提供支撑并且移动块也随卡块沿滑槽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轨上固定有齿条,所述移动块内设有由第二电机带动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带动齿轮在齿条上移动,毛刷也随之移动,并对去静电机构清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去静电装置将吸附在木材表面的木屑上的静电去除,让木屑更加容易被去除,提高后期产品的合格率;

2.通过清理去静电机构上的木屑,让去静电装置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木材去静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去静电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去静电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3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3中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剖视图。

图9是去静电机构上木屑的清理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传送装置,11、支撑架,12、转轴,13、第一电机,2、去静电机构,21、凹槽,22、放电针,23、通气管,24、通气孔,25、通风孔,26、外壳,3、手柄,31、第一长杆,32、第二长杆,33、第三长杆,4、限定块,41、导向孔,5、液压缸,6、固定架,61、导轨,611、齿条,612、滑槽,62、移动块,621、齿轮,622、第二电机,623、固定板,63、毛刷,64、卡块,7、收纳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木材去静电装置,包括传送装置1。传送装置1包括支撑架11,支撑架11上转动连接有转轴12。同时支撑架11上固定有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通过链条传动带动转轴12转动,则转轴12可将木材传送过去。

在传送装置1上两根转轴12之间连接有去静电机构2,去静电机构2的外壳26为长条状,中间部分存在凹槽21,凹槽21处固定有金属针状的放电装置放电针22,在去静电机构2连接有电线,电线连接放电针22供电。去静电机构2位于所要运输的木板的下方。去静电机构2的两端用螺栓固定在支撑架11的两侧。在木材到达时,放电针22放电去除木材静电。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木材被传送到去静电机构2上时,去静电机构2放电,将木材上的带电木屑去静电,消除电磁力吸附,减少除屑阻力。

实施例2:参照图2和图3,在去静电机构2装置两端设有圆孔,通过两个圆孔连接有一根通气管23,通气管23位于凹槽21中且在放电针22的一侧。通气管23在凹槽21中的部分有均匀分布的通气孔24,通气孔24朝向凹槽21的内壁,且通气孔24朝向的凹槽21内壁设有长方形的通风孔25,通风孔25中可以通过通气孔24中的风以及被吹出的木屑。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由于去静电机构2放电去除木材上的静电,部分木屑缺少电磁力吸附会掉落到去静电机构2中,所掉落的木屑覆盖放电针22使得放电失效,所以通过通气管23将风从通气孔24吹出,被吹出的风将掉落的木屑从通风孔25吹出,清洁去静电机构2,保证其正常工作。

实施例3:参照图4和图5,去静电机构2一端固定有一根手柄3,手柄3分成三段长杆,第一长杆31垂直固定第二长杆32,第二长杆32垂直固定第三长杆33。第一长杆31固定在去静电机构2上,且穿过支撑架11与支撑架11转动连接,第三长杆33中段部分被限定在一个圆弧形的导向孔41中。导向孔41被设置在限定块4上,限定块4固定在支撑架11上。

参照图5和图6,第三长杆33顶端铰接有液压缸5,同时液压缸5铰接在支撑架11上。液压缸5的推动可以让第三长杆33沿导向孔41滑动,第三长杆33带动第二长杆32绕第一长杆31转动,第一长杆31带动去静电机构2转动,参照图7,此时液压缸5推动第三长杆33,第三长杆33带动去静电机构2转动。当第三长杆33到达导向孔41顶端时,去静电机构2旋转180°,正面朝下。去静电机构2朝下时,可以倒出因去静电而掉落在凹槽21内的木屑,使得去静电机构2不会因为木屑的堆积而影响去静电工作。完成清理后,液压缸5收缩,去静电机构2回复原位置。

参照图8和图9,支撑架11下方固定有清理机构,清理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撑架11下方的固定架6,固定架6之间固定有导轨61,导轨61上固定有齿条611。在导轨61的齿条611上设置有能与之啮合的齿轮621。在齿轮621被设置在移动块62内,移动块62上固定有卡块64,卡块64插入在导轨61上的齿条611两侧的滑槽612中,移动块62由此滑动连接在导轨61上,移动块62上端固定有第二电机622,第二电机622带动齿轮621能够让移动块62在导轨61上移动。移动块62一侧固定有固定板623,固定板623另一侧固定有清理去静电机构2的毛刷63,毛刷63设置在去静电机构2正下方,且在去静电机构2转向后毛刷63能够刷在去静电机构2上,将木屑清理下来。

去静电机构2下方设有收纳箱7,收纳箱7收集被清理的木屑。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木材经过去静电机构2后,木屑掉落在去静电机构2上,这时液压缸5推动,去静电机构2翻转,同时第二电机622带动毛刷63移动,毛刷63刷在去静电机构2上,将木屑清理下来。完成清理后,液压缸5收缩,去静电机构2原路返回,继续对下一块木材去静电。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