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机柜脚轮支座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992111发布日期:2020-08-25 19:32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用机柜脚轮支座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脚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通用机柜脚轮支座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万向脚轮是一种可任意朝向旋转的脚轮,通常安装在机柜底部,以方便机柜的移动,当机柜静置时,为了释放万向脚轮的压力,通常会在机柜底部垫上木托盘,但操作麻烦,且无法保证机柜的稳定。

现有申请号为201520582431.3,专利名称为“可伸缩的机柜脚轮机构”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在机柜底部的支架内设置容置槽,同时通过螺杆将脚轮可伸缩的连接在容置槽内,通过调节螺杆从而控制脚轮位于容置槽内以提高机柜的承重能力,或从容置槽内移出以利用脚轮移动机柜。但其存在以下问题:

1、需要整体改造机柜底部结构,无法用于现有的普通机柜结构;

2、由于脚轮压力极大,直接旋转螺杆十分费力,通常需要利用叉车托起机柜再进行调节,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可释放脚轮压力以提高脚轮寿命,并使机柜更加稳定,且使用方便省力的通用机柜脚轮支座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通用机柜脚轮支座,其位于机柜底部,所述的机柜底部设有若干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包括长度方向相互平行,且顶面固定在机柜底部的两块条形板状连接板,还包括直杆状调节杆和与调节杆平行的两根直杆状支撑杆,调节杆与连接板长度方向垂直,调节杆通过两个前连接盒与两块连接板连接,支撑杆通过两个后连接盒与两块连接板连接,前连接盒和后连接盒均为顶端开口的矩形盒状结构,且前连接盒顶端和后连接盒顶端固定在连接板底部,且前连接盒靠近连接板前端,前连接盒侧壁设有两个前连接孔和两个前联动孔,后连接盒侧壁设有两个后连接孔和两个后联动孔,调节杆两端活动穿入两个前连接盒的前连接孔,并固定有前齿轮,且前齿轮位于前连接盒内,支撑杆活动穿入后连接孔,并固定有后齿轮,且后齿轮位于后连接盒内,前齿轮外壁和后齿轮外壁分别设有沿周向分布的齿牙,调节杆中部弯折形成与调节杆平行的直杆状脚踩杆,支撑杆两端各垂直弯折形成一根支脚杆,两根支撑杆上共四根支脚杆相互平行,支脚杆端部连接有橡胶座,还包括分别与两块连接板配合,并与连接板长度方向平行的两根直杆状联动杆,联动杆活动穿设在前联动孔和后联动孔内,且前齿轮位于联动杆下方,后齿轮位于联动杆上方,且联动杆上设有与齿牙啮合的齿槽,联动杆靠近前端的杆壁固定有复位块,复位块位于前连接盒内,且联动杆上套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前连接盒侧壁和复位块相抵,联动杆上固定有限位块,限位块位于前连接盒和后连接盒之间;

所述的复位弹簧推动复位块,使限位块抵在后连接盒上,使支座整体高于脚轮底端高度,且脚踩杆位于调节杆前侧,支脚杆位于支撑杆后侧,且能下压脚踩杆,使脚踩杆带动调节杆旋转,且调节杆带动联动杆轴向移动,并带动支撑杆旋转,使支脚杆下翻并使橡胶座抵住地面,且能推动机柜,使支脚杆继续围绕支撑杆旋转,并使支脚杆移动至支撑杆前侧,并架起脚轮,且限位块抵在前连接盒上。

可以通过调节支座,使支脚杆架起脚轮,从而释放脚轮压力以提高脚轮寿命;且支脚杆端部连接有橡胶座,在利用支脚杆架起脚轮后,能使机柜更加稳定;只需要用脚尖下压脚踩杆并顺势用手推动机柜,即可使支脚杆架起脚轮,因此使用方便省力。

在上述的一种通用机柜脚轮支座中,所述的支撑杆每个端部固定有两根相互平行的支脚杆,且两根支脚杆之间固定有一根活动杆,活动杆与支撑杆平行,所述的橡胶座为两侧相互平行的矩形板状结构,且橡胶座上设有开孔方向与橡胶座两侧平行的活动孔,橡胶座通过活动孔套在活动杆上。

因此利用橡胶座支撑机柜,能提高机柜稳定性,同时橡胶座通过两根支撑杆设在支座上,能提高支座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通用机柜脚轮支座中,所述的两根联动杆后端通过一根连接杆连接,且连接杆与联动杆垂直。

因此能更好的同步两根联动杆。

在上述的一种通用机柜脚轮支座中,所述的限位块抵在后连接盒上时,支脚杆与机柜底面平行,限位块抵在前连接盒上时,支脚杆与竖直方向夹角在5°到10°之间。

能使机柜更加稳定。

在上述的一种通用机柜脚轮支座中,所述的机柜为矩形箱式,且机柜底部四角位置各固定有一个脚轮,且调节杆和支撑杆与机柜前后两侧面平行,脚踩杆靠近机柜前侧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通用机柜脚轮支座中,所述的复位块和限位块为固定在联动杆上的螺栓。

在上述的一种通用机柜脚轮支座中,所述的连接板、前连接盒和后连接盒为一体结构,所述的前齿轮和调节杆通过紧固件固定,支撑杆和后齿轮通过紧固件固定,所述的支撑杆端部弯折形成所述的支脚杆和活动杆。

因此方便制作支座。

一种用于通用机柜脚轮支座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移动机柜到位,用脚尖下压脚踩杆,使支脚杆下翻并使橡胶座抵住地面;

步骤二,保持脚尖下压脚踩杆,同时用手推动机柜,使支脚杆移动至支撑杆前侧,并架起脚轮。

通过上述方式,能方便省力调节支座,以利用支座释放脚轮压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可以通过调节支座,使支脚杆架起脚轮,从而释放脚轮压力以提高脚轮寿命;

2、且支脚杆端部连接有橡胶座,在利用支脚杆架起脚轮后,能使机柜更加稳定;

3、只需要用脚尖下压脚踩杆并顺势用手推动机柜,即可使支脚杆架起脚轮,因此使用方便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机柜侧视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3是图1的仰视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5和图7分别是图1调节过程中的两种状态图。

图6和图8分别是图5和图7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中,

1、机柜;11、脚轮;

2、连接板;

3、前连接盒;31、前连接孔;32、前联动孔;

4、后连接盒;41、后连接孔;42、后联动孔;

5、调节杆;51、前齿轮;52、脚踩杆;

6、支撑杆;61、后齿轮;62、支脚杆;63、活动杆;64、橡胶座;

7、联动杆;71、复位块;72、复位弹簧;73、限位块;74、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8所示,本发明一种通用机柜脚轮支座,其位于机柜1底部,机柜1底部设有若干脚轮11,支座包括长度方向相互平行,且顶面固定在机柜1底部的两块条形板状连接板2,还包括直杆状调节杆5和与调节杆5平行的两根直杆状支撑杆6,调节杆5与连接板2长度方向垂直,调节杆5通过两个前连接盒3与两块连接板2连接,支撑杆6通过两个后连接盒4与两块连接板2连接,前连接盒3和后连接盒4均为顶端开口的矩形盒状结构,且前连接盒3顶端和后连接盒4顶端固定在连接板2底部,且前连接盒3靠近连接板2前端,前连接盒3侧壁设有两个前连接孔31和两个前联动孔32,后连接盒4侧壁设有两个后连接孔41和两个后联动孔42,调节杆5两端活动穿入两个前连接盒3的前连接孔31,并固定有前齿轮51,且前齿轮51位于前连接盒3内,支撑杆6活动穿入后连接孔41,并固定有后齿轮61,且后齿轮61位于后连接盒4内,前齿轮51外壁和后齿轮61外壁分别设有沿周向分布的齿牙,调节杆5中部弯折形成与调节杆5平行的直杆状脚踩杆52,支撑杆6两端各垂直弯折形成一根支脚杆62,两根支撑杆6上共四根支脚杆62相互平行,支脚杆62端部连接有橡胶座64,还包括分别与两块连接板2配合,并与连接板2长度方向平行的两根直杆状联动杆7,联动杆7活动穿设在前联动孔32和后联动孔42内,且前齿轮51位于联动杆7下方,后齿轮61位于联动杆7上方,且联动杆7上设有与齿牙啮合的齿槽,联动杆7靠近前端的杆壁固定有复位块71,复位块71位于前连接盒3内,且联动杆7上套有复位弹簧72,复位弹簧72两端分别与前连接盒3侧壁和复位块71相抵,联动杆7上固定有限位块73,限位块73位于前连接盒3和后连接盒4之间;

复位弹簧72推动复位块71,使限位块73抵在后连接盒4上,使支座整体高于脚轮11底端高度,且脚踩杆52位于调节杆5前侧,支脚杆62位于支撑杆6后侧,且能下压脚踩杆52,使脚踩杆52带动调节杆5旋转,且调节杆5带动联动杆7轴向移动,并带动支撑杆6旋转,使支脚杆62下翻并使橡胶座64抵住地面,且能推动机柜1,使支脚杆62继续围绕支撑杆6旋转,并使支脚杆62移动至支撑杆6前侧,并架起脚轮11,且限位块73抵在前连接盒3上。

进一步的,支撑杆6每个端部固定有两根相互平行的支脚杆62,且两根支脚杆62之间固定有一根活动杆63,活动杆63与支撑杆6平行,橡胶座64为两侧相互平行的矩形板状结构,且橡胶座64上设有开孔方向与橡胶座64两侧平行的活动孔,橡胶座64通过活动孔套在活动杆63上。两根联动杆7后端通过一根连接杆74连接,且连接杆74与联动杆7垂直。限位块73抵在后连接盒4上时,支脚杆62与机柜1底面平行,限位块73抵在前连接盒3上时,支脚杆62与竖直方向夹角在5°到10°之间。机柜1为矩形箱式,且机柜1底部四角位置各固定有一个脚轮11,且调节杆5和支撑杆6与机柜1前后两侧面平行,脚踩杆52靠近机柜1前侧设置。复位块71和限位块73为固定在联动杆7上的螺栓。连接板2、前连接盒3和后连接盒4为一体结构,前齿轮51和调节杆5通过紧固件固定,支撑杆6和后齿轮61通过紧固件固定,支撑杆6端部弯折形成支脚杆62和活动杆63。

可以通过调节支座,使支脚杆62架起脚轮11,从而释放脚轮11压力以提高脚轮11寿命;且支脚杆62端部连接有橡胶座64,在利用支脚杆62架起脚轮11后,能使机柜1更加稳定;只需要用脚尖下压脚踩杆52并顺势用手推动机柜1,即可使支脚杆62架起脚轮11,因此使用方便省力。

一种用于通用机柜脚轮支座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移动机柜1到位,用脚尖下压脚踩杆52,使支脚杆62下翻并使橡胶座64抵住地面;

步骤二,保持脚尖下压脚踩杆52,同时用手推动机柜1,使支脚杆62移动至支撑杆6前侧,并架起脚轮11。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机柜1、脚轮11、连接板2、前连接盒3、前连接孔31、前联动孔32、后连接盒4、后连接孔41、后联动孔42、调节杆5、前齿轮51、脚踩杆52、支撑杆6、后齿轮61、支脚杆62、活动杆63、橡胶座64、联动杆7、复位块71、复位弹簧72、限位块73、连接杆7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