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设备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92340发布日期:2020-07-31 22:10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电设备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电设备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机电设备一般指机械、电器及电气自动化设备,在建筑中多指除土工、木工、钢筋、泥水之外的机械、管道设备的统称。它不同于五金,多指能实现一定功能的成品。

现有的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散热设备对机电设备进行散热,以便保障机电设备的正常工作。

现有的机电设备上的散热装置均是根据机电设备进行定制的,不同型号的机电设备需要定制不同的散热装置,提高了机电设备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电设备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机电设备上的散热装置均是根据机电设备进行定制的,不同型号的机电设备需要定制不同的散热装置,提高了机电设备的使用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电设备散热装置,包括:

安装框架;

导热板组件,所述导热板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的内腔;

多个热管,多个所述热管均垂直均匀安装在所述导热板组件的顶部;

盖板,所述盖板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的顶部,所述盖板套接在多个所述热管的外壁上;

两个传动组件,两个所述传动组件一左一右安装在所述盖板的顶部左右两侧中端,所述传动组件的底部贯穿所述盖板的底部插接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导热板组件连接;

热电制冷片,所述热电制冷片镶嵌在所述安装框架的内腔底部;

四个减震垫,四个所述减震垫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的底部四角。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架包括:

安装框架本体;

两个移动槽,两个所述移动槽一左一右开设在所述安装框架本体的内腔左右两侧中端;

四个滑槽,四个所述滑槽开设在所述安装框架本体的内腔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

四个螺纹孔,四个所述螺纹孔开设在所述安装框架本体的顶部四角。

优选的,所述导热板组件包括:

导热板本体;

两个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一左一右设置在所述导热板本体的左右两侧中端;

四个滑块,四个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导热板本体的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

优选的,所述盖板包括:

盖板本体;

四个第一安装孔,四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开设在所述盖板本体的顶部四角,所述第一安装孔贯穿所述盖板本体的底部;

两个第二安装孔,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孔一左一右开设在所述盖板本体的顶部左右两侧中端,所述第二安装孔贯穿所述盖板本体的底部;

多个定位孔,多个所述定位孔均匀开设在所述盖板本体的顶部,多个所述定位孔在四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和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测,所述定位孔贯穿所述盖板本体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旋转件,所述旋转件为t形旋转件;

多个弹簧珠,多个所述弹簧珠呈环形均匀镶嵌在所述旋转件的外壁上;

螺杆,所述螺杆垂直焊接在所述旋转件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不同型号的机电设备,对不同型号的机电设备进行降温散热,降低了机电设备的使用成本,机电设备放置于安装框架本体的内腔,手动旋转旋转件,通过旋转件带动螺杆旋转,通过螺杆带动移动块上下移动,通过移动块带动导热板本体移动,使得导热板本体的顶部与机电设备接触,以便适应不同型号的机电设备的高度,机电设备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导热板本体上,热量通过导热板本体传递到热管上,通过热管进行散热,将机电设备上的热量导出散到空气中,以此降低机电设备上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热板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传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安装框架、110安装框架本体、120移动槽、130滑槽、140螺纹孔、200导热板组件、210导热板本体、220移动块、230滑块、300热管、400盖板、410盖板本体、420第一安装孔、430第二安装孔、440定位孔、500传动组件、510旋转件、520弹簧珠、530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电设备散热装置,能够适应不同型号的机电设备,对不同型号的机电设备进行降温散热,降低了机电设备的使用成本,请参阅图1,包括安装框架100、导热板组件200、热管300、盖板400和传动组件500;

请参阅图1-2,安装框架100包括:

安装框架本体110为不锈钢;

两个移动槽120一左一右开设在安装框架本体110的内腔左右两侧中端,两个移动槽120相对称并且相平行;

四个滑槽130开设在安装框架本体110的内腔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安装框架本体110的内腔左侧的两个滑槽130与安装框架本体110的内腔右侧的两个滑槽130相对称且相平行,安装框架本体110的内腔左侧的两个滑槽130相对称且相平行,安装框架本体110的内腔左侧的两个滑槽130与安装框架本体110的内腔左侧的移动槽120相平行,安装框架本体110的内腔右侧的两个滑槽130相对称且相平行,安装框架本体110的内腔右侧的两个滑槽130与安装框架本体110的内腔右侧的移动槽120相平行;

四个螺纹孔140开设在安装框架本体110的顶部四角;

请参阅图1-3,导热板组件200安装在安装框架100的内腔,导热板组件200包括:

导热板本体210的外侧四周与安装框架本体110的内测四壁接触;

两个移动块220一左一右设置在导热板本体210的左右两侧中端,移动块220的顶部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槽贯穿移动块220的底部,两个移动块220与两个移动槽120一一对应,移动块220与移动槽120相匹配,移动块220插接在移动槽120的内测,导热板本体210通过移动块220与移动槽120的配合使用在安装框架本体110的内测上下移动;

四个滑块230设置在导热板本体210的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四个滑块230与四个滑槽130一一对应,滑块230与滑槽130相匹配,滑块230插接在滑槽130的内测,通过滑块230与滑槽130的配合使用将导热板本体210活动安装在安装框架本体110的内测;

请再次参阅图1、图3和图4,多个热管300均垂直均匀安装在导热板本体210的顶部,通过导热板本体210带动热管300上下移动;

请参阅图1-4,盖板400通过螺栓安装在安装框架100的顶部,盖板400套接在多个热管300的外壁上,盖板400包括:

盖板本体410的底部与安装框架本体110的顶部接触,盖板本体410在导热板本体210的上端;

四个第一安装孔420开设在盖板本体410的顶部四角,第一安装孔420贯穿盖板本体410的底部,四个第一安装孔420与四个螺纹孔140一一对应,通过螺栓贯穿第一安装孔420并通过螺纹连接旋接在螺纹孔140的内测,通过螺栓、第一安装孔420和螺纹孔140的配合使用将盖板本体410固定安装在安装框架本体110的顶部;

两个第二安装孔430一左一右开设在盖板本体410的顶部左右两侧中端,第二安装孔430贯穿盖板本体410的底部,两个第二安装孔430与两个移动槽120一一对应;

多个定位孔440均匀开设在盖板本体410的顶部,多个定位孔440在四个第一安装孔420和两个第二安装孔430的内测,定位孔440贯穿盖板本体410的底部,多个定位孔440与多个热管300一一对应,热管300插接在定位孔440的内测并且贯穿定位孔440;

请参阅图1-5,两个传动组件500一左一右安装在盖板400的顶部左右两侧中端,传动组件500的底部贯穿盖板400的底部插接在安装框架100上,传动组件500与导热板组件200连接,传动组件500包括:

旋转件510为t形旋转件,旋转件510与第二安装孔430相匹配,旋转件510插接在第二安装孔430的内测并且贯穿第二安装孔430;

多个弹簧珠520呈环形均匀镶嵌在旋转件510的外壁上,弹簧珠520卡接在第二安装孔430的内测,旋转件510通过弹簧珠520安装在第二安装孔430的内测,旋转件510通过弹簧珠520能够在第二安装孔430的内测旋转;

螺杆530垂直焊接在旋转件510的底部,螺杆530通过旋转件510固定安装在移动槽120的内测,螺杆530与移动块220上的螺纹槽相匹配,移动块220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螺杆530的外壁上,通过旋转件510带动螺杆530旋转,螺杆530的旋转带动移动块220上下移动(丝杠传动原理),通过移动块220带动导热板本体210上下移动,以便适应不同型号机电设备的高度;

请在次参阅图1,热电制冷片600镶嵌在安装框架100的内腔底部,通过热电制冷片600能够更快的对机电设备进行降温;

请在次参阅图1,四个减震垫700安装在安装框架100的底部四角。

在具体的使用时,将机电设备放置于安装框架本体110的内腔,手动旋转旋转件510,通过旋转件510带动螺杆530旋转,通过螺杆530带动移动块220上下移动,通过移动块220带动导热板本体210移动,使得导热板本体210的顶部与机电设备接触,机电设备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导热板本体210上,热量通过导热板本体210传递到热管300上,通过热管300进行散热,将机电设备上的热量导出散到空气中,以此降低机电设备上的温度。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