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室照明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53837发布日期:2020-11-19 19:45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教室照明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控制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教室照明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照明是利用各种光源照亮工作和生活场所或个别物体的措施。利用太阳和天空光的称“天然采光”;利用人工光源的称“人工照明”,照明的首要目的是创造良好的可见度和舒适愉快的环境。

现有教室照明装置的控制装置多是直接将电线连接在总闸上,与教室距离远,不方便安装连接,有的照明装置亮度较高,有的照明装置亮度较低,不方便调整照明装置的亮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教室照明控制装置,它体积小,可以安装在教室内,与教室距离近,方便安装和连接,操作人员通过转动亮度调节旋钮来调节电流大小,从而实现调节照明装置的亮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控制盒、亮度调节旋钮、调节开关、照明开关、信号灯、接线板、电流调节器、电流传感器,控制盒的前端表面设有两组方形槽,两组方形槽上下对应,每组方形槽的前端左侧设有亮度调节旋钮和调节开关,每组方形槽的前端右侧设有若干个排列整齐的照明开关,每个照明开关的上方对应设有一个信号灯,若干个照明开关的尾端与接线板相连接,接线板设置在控制盒的内侧,接线板的左端与电流调节器相连接,电流调节器的后端与电流传感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盒的底端设有四个支撑脚。支撑脚用于支撑控制盒,让控制盒能平稳的放置在地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两组方形槽内的连接结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若干个照明开关呈上下两排水平排列,并且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亮度调节旋钮的左右两侧设有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装置按位置连接,电源线从控制盒的后端接入电流传感器的接入端,电流传感器与电流调节器相连接,若要打开指定区域的照明装置,操作人员可以按相应的照明开关,按下后照明开关后,照明开关对应连接的照明装置则通电亮起,在每个照明开关的上方均对应设有一个信号灯,信号灯为常亮,若信号灯不亮,则说明连接此条电路断开,电流没有接通,需要检测维修;若照明装置的亮度太亮,需要调暗一些的话,可以按下调节开关,然后逆时针转动亮度调节旋钮,亮度调节旋钮的尾端穿过控制盒与电流调节器相连接,调整流通照明装置的电流变小,从而将照明装置调暗一些;反之同理,顺时针转动亮度调节旋钮,电流增大,提高照明装置的亮度;支撑脚用于支撑控制盒,让控制盒能平稳的放置在地面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体积小,可以安装在教室内,与教室距离近,方便安装和连接,操作人员通过转动亮度调节旋钮来调节电流大小,从而实现调节照明装置的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对应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是对应图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控制盒1、亮度调节旋钮2、调节开关3、照明开关4、信号灯5、接线板6、电流调节器7、电流传感器8、支撑脚9、刻度线10、方形槽101。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控制盒1、亮度调节旋钮2、调节开关3、照明开关4、信号灯5、接线板6、电流调节器7、电流传感器8,控制盒1的前端表面设有两组方形槽101,两组方形槽101上下对应,每组方形槽101的前端左侧设有亮度调节旋钮2和调节开关3,每组方形槽101的前端右侧设有若干个排列整齐的照明开关4,每个照明开关4的上方对应设有一个信号灯5,若干个照明开关4的尾端与接线板6相连接,接线板6设置在控制盒1的内侧,接线板6的左端与电流调节器7相连接,电流调节器7的后端与电流传感器8相连接;所述电流调节器7与亮度调节旋钮2、调节开关3相连接;所述的控制盒1为方形控制盒,方形控制盒的边角设有倒角。

所述控制盒1的底端设有四个支撑脚9。支撑脚9用于支撑控制盒1,让控制盒1能平稳的放置在地面上。

所述两组方形槽101内的连接结构相同。

所述若干个照明开关3呈上下两排水平排列,并且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

所述亮度调节旋钮2的左右两侧设有刻度线1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装置按位置连接,电源线从控制盒1的后端接入电流传感器8的接入端,电流传感器8与电流调节器7相连接,若要打开指定区域的照明装置,操作人员可以按相应的照明开关4,按下后照明开关4后,照明开关4对应连接的照明装置则通电亮起,在每个照明开关4的上方均对应设有一个信号灯5,信号灯5为常亮,若信号灯5不亮,则说明连接此条电路断开,电流没有接通,需要检测维修;若照明装置的亮度太亮,需要调暗一些的话,可以按下调节开关3,然后逆时针转动亮度调节旋钮2,亮度调节旋钮2的尾端穿过控制盒1与电流调节器7相连接,调整流通照明装置的电流变小,从而将照明装置调暗一些;反之同理,顺时针转动亮度调节旋钮2,电流增大,提高照明装置的亮度;支撑脚9用于支撑控制盒1,让控制盒1能平稳的放置在地面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体积小,可以安装在教室内,与教室距离近,方便安装和连接,操作人员通过转动亮度调节旋钮来调节电流大小,从而实现调节照明装置的亮度。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教室照明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控制盒(1)、亮度调节旋钮(2)、调节开关(3)、照明开关(4)、信号灯(5)、接线板(6)、电流调节器(7)、电流传感器(8),控制盒(1)的前端表面设有两组方形槽(101),两组方形槽(101)上下对应,每组方形槽(101)的前端左侧设有亮度调节旋钮(2)和调节开关(3),每组方形槽(101)的前端右侧设有若干个排列整齐的照明开关(4),每个照明开关(4)的上方对应设有一个信号灯(5),若干个照明开关(4)的尾端与接线板(6)相连接,接线板(6)设置在控制盒(1)的内侧,接线板(6)的左端与电流调节器(7)相连接,电流调节器(7)的后端与电流传感器(8)相连接;所述电流调节器(7)与亮度调节旋钮(2)、调节开关(3)相连接;所述的控制盒(1)为方形控制盒,方形控制盒的边角设有倒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室照明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1)的底端设有四个支撑脚(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室照明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方形槽(101)内的连接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室照明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照明开关(4)呈上下两排水平排列,并且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室照明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调节旋钮(2)的左右两侧设有刻度线(10)。


技术总结
一种教室照明控制装置,它涉及照明控制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教室照明控制装置。控制盒的前端表面设有两组方形槽,两组方形槽上下对应,每组方形槽的前端左侧设有亮度调节旋钮和调节开关,每组方形槽的前端右侧设有若干个排列整齐的照明开关,每个照明开关的上方对应设有一个信号灯,若干个照明开关的尾端与接线板相连接,接线板设置在控制盒的内侧,接线板的左端与电流调节器相连接,电流调节器的后端与电流传感器相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体积小,可以安装在教室内,与教室距离近,方便安装和连接,操作人员通过转动亮度调节旋钮来调节电流大小,从而实现调节照明装置的亮度。

技术研发人员:滕海坤;刘超;刘心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河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5.18
技术公布日:2020.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