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散热的电力调度自动化机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5931发布日期:2020-10-23 12:38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于散热的电力调度自动化机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机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于散热的电力调度自动化机柜。



背景技术:

机柜一般是冷轧钢板或合金制作的用来存放计算机和相关控制设备的物件,可以提供对存放设备的保护,屏蔽电磁干扰,有序、整齐地排列设备,方便以后维护设备。

经专利检索现有专利号为cn209183987u的实用新型组成包括:柜体(2),所述的柜体内部设置有一组平行并别布置的安装板(5),所述的柜体内部设置有隔离板(8),所述的隔离板位于所述的安装板的上部,所述的柜体上部安装有驱动电机(11),所述的柜体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一组竖直布置的引风槽(15),所述的安装板的左右两侧为圆弧形并且上部具有一组第二散热孔(6)。

基于上述,本人发现现有的电力调度自动化机柜多数是通过在柜体上开设散热孔或者采用风扇对机柜内部进行通风,并没有设置对内部设备降温用的专用通风管道,导致机柜内部设备散热慢,整体散热效果偏差。

于是,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利于散热的电力调度自动化机柜,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散热的电力调度自动化机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电力调度自动化机柜多数是通过在柜体上开设散热孔或者采用风扇对机柜内部进行通风,并没有设置对内部设备降温用的专用通风管道,导致机柜内部设备散热慢,整体散热效果偏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利于散热的电力调度自动化机柜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利于散热的电力调度自动化机柜,其中,该利于散热的电力调度自动化机柜包括有柜体;所述柜体顶部开设有进气口,且进气口内固定安装有进气风机,并且进气口顶部滑动安装有过滤网;所述柜体底部开设有出气口,且出气口内固定安装有抽气风机,并且出气口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板;所述柜体内设有滑槽,且滑槽对称设有四组,并且滑槽内滑动连接有隔板;所述柜体左侧活页连接有柜门;所述柜体顶部底面固定安装有进风箱,且进风箱左右两侧连接有通风管道,并且通风管道嵌入安装于柜体左右两侧;所述柜体底部四端固定安装有支撑腿。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箱顶部与进气口底部相连接,且进风箱两侧开设有连接通风管道的开口,并且进风箱与通风管道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管道包括主风道、副风道和出风口,主风道共设有两处,分别嵌入在柜体左右两侧,且主风道之间连接有四处副风道,并且副风道纵向开设有贯通的出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且隔板上开设有通孔,并且隔板位于副风道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和抽气风机组成排风结构,且防护板上开设有抽风孔洞,且防护板设于抽气风机顶部。

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进气风机的设置,通过将机柜外的冷空气通过进气口吸入,通过在进风箱内的汇集,然后由进风箱两侧联通的通风管道排出,并且配合通风管道的设置,在通风管道内经过主风道和副风道的引导,最后由出风口吹到需要散热的设备上,避免由进气风机吸进的空气发散,充分发挥空气的降温作用,达到非常好的降温效果。

抽气风机的设置,通过设置在柜体底部,将柜体内的空气抽出柜体,保证柜体内空气的流动性,加快散热速度,保证柜体良好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通风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柜体;101、进气口;102、滑槽;103、出气口;2、柜门;3、进风箱;4、隔板;5、防护板;6、支撑腿;7、过滤网;8、进气风机;9、抽气风机;10、通风管道;1001、主风道;1002、副风道;1003、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于散热的电力调度自动化机柜,包括有:柜体1;柜体1顶部开设有进气口101,且进气口101内固定安装有进气风机8,并且进气口101顶部滑动安装有过滤网7;柜体1底部开设有出气口103,且出气口103内固定安装有抽气风机9,并且出气口103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板5,防护板5和抽气风机9组成排风结构,且防护板5上开设有抽风孔洞,且防护板5设于抽气风机9顶部,该防护板5的结构设计,在满足抽气风机9抽风的情况下,防止使用人员误操作触碰到抽气风机9造成损伤;柜体1内设有滑槽102,且滑槽102对称设有四组,并且滑槽102内滑动连接有隔板4,隔板4上开设有通孔,且隔板4位于副风道1002上部,该隔板4的结构设计,在放置设备的同时,隔板4上设置的通孔,起到散热作用,并且配合副风道1002上开设的出风口1003,充分发挥对机柜内设备的散热作用;柜体1左侧活页连接有柜门2;柜体1顶部底面固定安装有进风箱3,且进风箱3左右两侧连接有通风管道10,并且通风管道10嵌入安装于柜体1左右两侧;柜体1底部四端固定安装有支撑腿6。

其中,进风箱3顶部与进气口101底部相连接,且进风箱3两侧开设有连接通风管道10的开口,并且进风箱3与通风管道10相连通,该进风箱3的结构设计,通过进风箱3与进气口101的连接,防止进气风机8吹进的空气扩散,并通过与通风管道10相连的开口,将空气通过压强排进通风管道10,便于对进气风机8吹进的空气进行有效利用。

其中,通风管道10包括主风道1001、副风道1002和出风口1003,主风道1001共设有两处,分别嵌入在柜体1左右两侧,且主风道1001之间连接有四处副风道1002,并且副风道1002纵向开设有贯通的出风口1003,该通风管道10的结构设计,通过在副风道1002上开设的出风口1003,将从进风箱3汇入的空气充分吹到机柜内部的发热设备上,便于对机柜内部设备进行降温,达到很好的降温效果。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在使用该利于散热的电力调度自动化机柜时,进气风机8的设置,通过将机柜外的冷空气通过进气口101吸入,通过在进风箱3内的汇集,然后由进风箱3两侧联通的通风管道10排出,并且配合通风管道10的设置,在通风管道10内经过主风道1001和副风道1002的引导,最后由出风口1003吹到需要散热的设备上,避免由进气风机8吸进的空气发散,充分发挥空气的降温作用,达到非常好的降温效果,配合在柜体1底部设置的抽气风机9,将机柜内的空气抽出,保证空气在机柜内的流动性,加快散热速度,保证柜体1良好的散热效果。

综上所述,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