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网联车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34715发布日期:2021-03-02 17:27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网联车盒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网联车盒。


背景技术:

[0002]
智能网联车盒作为新兴的电子产品,作为汽车配件广泛应用,智能网联车盒放置在汽车水杯座位置,可通过usb接口直连,即插即用,通过mirror-link和carlife协议与汽车中控屏幕相连,使用户直接在汽车中控屏幕上操作智能网联车盒的应用。
[0003]
目前市场上的智能网联车盒多是在产品的上下盖开对流孔以进行散热,当车内人员疏忽溅水时,智能网联车盒上的这种对流孔结构容易进水,导致智能网联车盒的主板电路短路,影响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防止溅水进入智能网联车盒导致短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网联车盒,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智能网联车盒包括盒体和上盖,所述上盖设置在所述盒体的顶部,所述盒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环壁,所述上盖设置有第二环壁,所述第二环壁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口,所述上盖与所述盒体安装后所述第一环壁位于所述第二环壁所围成的区域内。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盒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
[0007]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孔。
[0008]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中设置有第三环壁,所述底座的侧壁与所述第三环壁之间构成连通所述盒体内部的环形隔水区,所述底座的侧壁上设置有所述散热孔和/或所述环形隔水区的底部设置有所述散热孔。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盒体中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多个散热翅片。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盒体中设置有中框,所述散热组件安装在所述中框上。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盒体包括中盖和桶部,所述第一环壁设置在所述中盖的顶部。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中盖和所述桶部之间设置有导光圈。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环壁所构成区域的直径小于所述上盖的直径。
[0014]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盒体的顶部设置第一环壁,构成内挡边,防止溅水透过散热口从盒体的顶部进入,避免溅水使智能网联车盒中的电子元器件短路,确保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智能网联车盒的结构图;
[0016]
图2为智能网联车盒的分解图,图中智能网联车盒包括上盖、中盖、导光圈、桶部、底座、中框和散热组件;
[0017]
图3为上盖的正视图;
[0018]
图4为图3中a-a剖视图;
[0019]
图5为上盖的结构图;
[0020]
图6为中盖的结构图;
[0021]
图7为底座的结构图;
[0022]
图8为中框和散热组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图1至图8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4]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网联车盒,既能满足智能网联车盒中电子元器件的散热要求,又能有效防止溅水进入智能网联车盒而导致短路。智能网联车盒包括盒体和上盖100,上盖100设置在盒体的顶部。上盖100设置有第二环壁,第二环壁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口101,散热口101沿圆周分布,散热口101连通至盒体的内部,方便散热。具体地,各散热口101沿圆周均匀分布。盒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环壁201,上盖100与盒体安装后第一环壁201位于第二环壁所围成的区域内。具体地,第一环壁201构成内挡边,防止溅水透过散热口101从盒体的顶部进入。另外,将散热口101设置在上盖100的侧壁,取代将散热口101设置在顶部的设计,避免溅水透过上盖100的上侧从智能网联车盒的顶部进入。
[0025]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壁201与第二环壁贴合配置安装,即上盖100套设在第一环壁201上。散热口101设置在第二环壁的上部以连通至盒体内部,或者散热口101设置成槽型结构,第一环壁201挡住槽型结构的下部,槽型结构的上部连通至盒体内部。一些示例中,也可替换设计为:第一环壁201与第二环壁之间构成连通盒体内部的环形区域,方便散热。
[0026]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环壁所构成区域的直径小于上盖100的直径,从而上盖100覆盖第二环壁,上盖100的边缘遮掩第二环壁上的散热口101,避免溅水从上盖100沿第二环壁流下顺着散热口101进入盒体。进一步地,若第二环壁所构成的区域为多边形,则第二环壁所构成区域的直径应理解为该区域的外接圆直径,若上盖100设置为多边形,则上盖100的直径应理解为上盖100形状的内接圆直径。
[0027]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盒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300。进一步地,底座300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孔301,智能网联车盒中的热量主要来源于智能网联车盒内各电子元器件的工作散热,底座300的散热孔301与上盖100的散热口101使得盒体内部空气形成对流,方便散热。具体地,散热孔301可以设置在底座300的底部,散热孔301也可设置在底座300的侧壁。
[0028]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300中设置有第三环壁302,第三环壁302与底座300的侧壁之间构成一连通盒体内部的环形隔水区,底座300的侧壁上设置有散热孔301和/或环形隔水区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孔301。具体地,第三环壁302构成内挡边,避免透过散热孔
301进入的溅水浸湿盒体中的电子元器件。一些示例中,各散热孔301设置在底座300的侧壁上,散热孔301沿圆周分布,具体地,各散热孔301沿圆周均匀分布。一些示例中,各散热孔301设置在环形隔水区的底部,散热孔301沿圆周分布,具体地,各散热孔301沿圆周均匀分布。一些示例中,底座300的侧壁和环形隔水区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多个散热孔301。
[0029]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盒体中设置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多个散热翅片202,增加散热面积。具体地,散热翅片202沿盒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相邻两个散热翅片202之间间隔的区域连通上盖100的散热口101。一些示例中,上盖100的散热口101、相邻两个散热翅片202之间间隔的区域以及底座300的散热孔301形成空气对流,利于散热。
[0030]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盒体中设置有中框203,具体地,散热组件安装在中框203上。一些示例中,上盖100与中框203的顶部固定安装,底座300与中框203的底部固定安装,具体地,上盖100通过螺丝与中框203固定安装,底座300通过螺丝与中框203固定安装,从而将上盖100、盒体和底座300安装为一体。一些示例中,上盖100与中框203固定,中框203与中盖204固定,导光圈206和桶部205夹紧固定在中盖204和底座300之间,底座300与中框203固定,从而智能网联车盒的整体外观得以固定。
[0031]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盒体包括中盖204和桶部205,第一环壁201设置在中盖204的顶部。一些示例中,桶部205用于与底座300对接安装。进一步地,中盖204和桶部205之间设置有导光圈206,具体地,桶部205的上端设置用于定位安装导光圈206的环形壁,导光圈206套设在环形壁外侧,环形壁可以设置为连续的环壁结构,也可设置为断续的多个弧形结构。一些示例中,桶部205采用铝质结构。
[0032]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300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定位安装盒体底部的定位环壁,具体地,定位环壁可设置为连续的环壁结构,定位环壁也可设置为断续的多个弧形壁303,弧形壁303构成环形轨迹。
[0033]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中框203安装有控制面板,中框203的底部设置有usb接口,底座300设置有与usb接口位置对应的插口。具体地,底座300设置有内凹部,插口设置在内凹部中,连接线的接头隐藏在内凹部中。
[0034]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