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78560发布日期:2021-06-22 15:48阅读:60来源:国知局
设备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开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备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所有的电动晾衣架都是采用无线射频(rf)无线遥控控制,但大多电动晾衣架产品都是金属箱体,经常出现遥控器丢包失灵等现象客诉,而且成本也相对较高。

针对上述问题且目前市面上的机械开关,只能控制器件的电源,实现开,关两个功能,控制功能比较单一;而且现有机械开关如减少开关按键数量时存在控制信号判断种类少且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备控制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机械开关如减少开关按键数量时存在控制信号判断种类少且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备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开关单元、信号检测单元、以及处理器(mcu);所述控制开关单元设有:开关输出端;开关输入端,连接至火线;以及两个以上开关,其为单刀双掷开关,串联于所述开关输入端和所述开关输出端之间;所述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包括两个不动端和一个动端;所述两个以上开关分别为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所述信号检测单元设有:第一接入端,连接至所述开关输出端;第二接入端,连接至零线;第三接入端,连接至地线;以及至少两个信号输出端;所述处理器设有:至少两个信号接入端,每一信号接入端连接至一信号输出端;以及至少两个控制输出端,用于输出控制信号;其中,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至少两个信号接入端接收的信号向至少一控制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检测单元还设有第一电源连接端,连接至所述第三接入端;所述处理器还设有第二电源连接端,所述第二电源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开关单元还包括:第一二极管,其正极连接至第一开关的第一不动端,其负极连接至第一开关的动端。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开关单元还包括:第二二极管,其正极连接至第二开关的动端,其负极连接至第二开关的第一不动端。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按键为回弹按键。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按键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实现开关按键的回弹。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弹簧的按压行程设置为20ms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开关单元包括开关后座、至少两个按键组件、五金件、按键壳体;具体的,所述开关后座的底面用于安装在墙体上,其底面设有电源线过孔,其底面内侧设有至少两个按键组件槽;所述至少两个按键组件分别对应容置于所述至少两个按键组件槽内;所述五金件包括正极电排以及负极电排,所述正极电排设有正极连接端,所述负极电排设有负极连接端,所述正极连接端、所述负极连接端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火线、所述零线n;所述正极电排以及所述负极电排间隔设置并对应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按键组件槽的槽口处,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按键组件分别压合在所述至少两个按键组件槽内,所述正极电排以及所述负极电排分别与所述按键组件的正负接线端连接;所述按键壳体安装在所述开关后座上,其设有至少两个开关按板;所述至少两个开关按板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按键组件对应设置形成所述至少两个开关按键。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按键组件包括复位弹簧、动触片以及传动柱;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所述按键组件槽的底部;所述动触片设置在所述按键组件槽的槽口部,并对应压置在所述复位弹簧上;所述动触片设有正接线端及负接线端,所述正接线端及所述负接线端分别与所述正极电排以及所述负极电排连接;所述传动柱压置在所述动触片背离所述复位弹簧的一侧,并与所述开关按板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至少两个开关按键中,至少一所述开关按键还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焊接在所述五金件上并与所述按键组件并联。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开关单元中的开关按键的数量为三个,其中在一个所述开关按键上并联第一二极管,在另一个所述开关按键上并联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第一开关的第一不动端,其负极连接至第一开关的动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第二开关的动端,其负极连接至第二开关的第一不动端。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控制系统还包括中框;所述中框设置在所述开关后座与所述按键壳体之间,用于将所述五金件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按键壳体包括按键支架以及所述至少两个开关按板;所述按键支架安装在所述开关后座上,其对应所述按键组件位置设有通孔,所述按键组件中的一传动柱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至少两个开关按板分别与所述通孔及所述传动柱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检测单元还包括第一检测电路;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包括二极管d1、电阻r1、电阻r2以及二极管d7;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二接入端;电阻r1的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1的负极,其另一端连接至其中一所述信号输出端;电阻r2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信号输出端,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三接入端;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三接入端,其负极连接至所述第一接入端。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检测单元还包括第二检测电路;所述第二检测电路包括二极管d2、电阻r3、电阻r4以及二极管d6;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一接入端;电阻r3的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2的负极,其另一端连接至其中一所述信号输出端;电阻r4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信号输出端,其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三接入端,其负极连接至所述第二接入端。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检测单元还包括第三检测电路;所述第三检测电路包括二极管d4、电阻r5、电阻r6以及二极管d6;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一接入端;电阻r5的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4的负极,其另一端连接至其中一所述信号输出端;电阻r6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信号输出端,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三接入端;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三接入端,其负极连接至所述第二接入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检测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5以及二极管d7;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三接入端,其负极连接至二极管d4的负极并依次与所述电阻r5及所述电阻r6串联;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三接入端,其负极连接至所述第一接入端。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控制系统还包括至少一用电设备,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用电设备包括以下任一种:电机控制器、升降上下限位开关、照明模组、过载遇阻感应器、热敏电阻发热模块、换气装置、吹风装置、摆风装置、负离子装置、蓝光灯、红光灯、绿光灯、黄光灯、白光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设备控制系统,实现了用户通过操作所述控制开关单元的开关输入指令,所述控制开关单元将该开关输入指令转化为指令信号,所述信号检测单元将该指令信号转化为检测信号,该检测信号通过信号输出端传输至信号具有多种组合方式,实现了在减少开关按键数量时能保证控制信号种类数量的同时提升准确性。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满足了用户习惯性的使用墙壁开关控制方式,解决了墙壁开关与智能产品配套使用的衔接问题,并且成本相对较低,而且该产品安装方便,性能稳定,实现了在减少开关按键数量时能保证控制信号种类数量的同时提升准确性,适合与现有智能产品配套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开关k1、k2、k3为第一状态信号波形时的信号波形集。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开关k1、k2、k3为第二状态信号波形时的信号波形集。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开关k1、k2、k3为第三状态信号波形时的信号波形集。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开关k1、k2、k3为第五状态信号波形时的信号波形集。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设备控制系统应用于电动晾衣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设备控制系统应用于风扇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设备控制系统应用于室内加热器(浴霸)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设备控制系统应用于凉霸(吹风扇)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设备控制系统应用于照明灯具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备控制系统,该设备控制系统适合与现有智能产品配套使用,智能产品为用电设备,例如电动晾衣架产品、风扇灯、室内加热器(浴霸)、凉霸(吹风扇)、照明灯具、新风系统、中央空调等。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备控制系统100,包括控制开关单元10、信号检测单元20、以及处理器30(mcu);所述控制开关单元10设有:开关输出端101;开关输入端102,连接至火线l;以及两个以上开关,其为单刀双掷开关,串联于所述开关输入端102和所述开关输出端101之间;所述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包括两个不动端和一个动端;所述两个以上开关分别为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所述信号检测单元20设有:第一接入端201,连接至所述开关输出端101;第二接入端202,连接至零线n;第三接入端203,连接至地线e;以及至少两个信号输出端204;所述处理器30设有:至少两个信号接入端301,每一信号接入端301连接至一信号输出端204;以及至少两个控制输出端302,用于输出控制信号;其中,所述处理器30根据所述至少两个信号接入端301接收的信号向至少一控制输出端302输出控制信号。

本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检测单元20还设有第一电源连接端205,连接至所述第三接入端203;所述处理器30还设有第二电源连接端303,所述第二电源连接端303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端205连接。

请参阅图1、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开关单元10还包括:第一二极管103,其正极连接至第一开关k1的第一不动端,其负极连接至第一开关k1的动端。

请参阅图1、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开关单元10还包括:第二二极管104,其正极连接至第二开关k2的动端,其负极连接至第二开关k2的第一不动端。

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103通交流电的正弦波,阻断余弦波;所述第二二极管104通交流电的余弦波,阻断正弦波。当用户短按第一开关k1时,形成短时间内连续2次余弦波缺失的电流波形信号;当用户长按并联所述第一二极管103的开关按键时,形成长时间内连续2次余弦波缺失的电流波形信号;当用户短按并联所述第二二极管104的开关按键时,形成短时间内连续2次正弦波缺失的电流波形信号;当用户长按并联所述第二二极管104的开关按键时,形成长时间内连续2次正弦波缺失的电流波形信号。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开关单元10包括开关后座11、至少两个按键组件12、五金件13、按键壳体14;具体的,所述开关后座11的底面用于安装在墙体上,其底面设有电源线过孔111,其底面内侧设有至少两个按键组件槽112;所述至少两个按键组件12分别对应容置于所述至少两个按键组件槽112内;所述五金件13包括正极电排131以及负极电排132,所述正极电排131设有正极连接端1311,所述负极电排132设有负极连接端1321,所述正极连接端1311、所述负极连接端1321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火线l、所述零线n;所述正极电排131以及所述负极电排132间隔设置并对应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按键组件槽112的槽口处,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按键组件12分别压合在所述至少两个按键组件槽112内,所述正极电排131以及所述负极电排132分别与所述按键组件12的正负接线端连接;所述按键壳体14安装在所述开关后座11上,其设有至少两个开关按板142;所述至少两个开关按板142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按键组件12对应设置形成所述至少两个开关。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按键组件12包括复位弹簧121、动触片122以及传动柱123;所述复位弹簧121安装在所述按键组件槽112的底部;所述动触片122设置在所述按键组件槽112的槽口部,并对应压置在所述复位弹簧121上;所述动触片122设有正接线端及负接线端,所述正接线端及所述负接线端分别与所述正极电排131以及所述负极电排132连接;所述传动柱123压置在所述动触片122背离所述复位弹簧121的一侧,并与所述开关按板对应设置。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按键142为回弹按键。所述复位弹簧121实现开关按键142的回弹。所述复位弹簧121的按压行程设置为20ms以上。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至少两个开关按键中,至少一所述开关按键还包括二极管15;所述二极管15焊接在所述五金件13上并与所述按键组件12并联。

其中,开关后座11安装在墙体内,复位弹簧121通过圆柱定位在开关后座11上,动触片122正压在复位弹簧121上,传动柱123正压在动触片122上,二极管15焊接在五金件13上,五金件13组件通过开关后座11上的限制扣定位在开关后座11上,然后通过中框17与开关后座11上的扣位固定,把上述配件牢固的按压在开关后座11上。开关按键142通过柱位和卡扣固定在按键支架18上。然后通过按键支架18上的扣位固定在中框17上。其中,复位弹簧121的行程设置,可使得用户在按压开关按键142时,电路断电时间保持在20ms-40ms以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开关单元10中的开关的数量为三个,所述二极管15根据其正极负极连接端的焊接位置不同分为第一二极管103和第二二极管104;其中在一个所述开关上并联第一二极管103,在另一个所述开关上并联第二二极管104;所述第一二极管103的正极连接至第一开关k1的第一不动端,其负极连接至第一开关k1的动端;所述第二二极管104的正极连接至第二开关k2的动端,其负极连接至第二开关k2的第一不动端。在图1中的开关按键142包括三个,与之对应的传动柱123、动触片122以及复位弹簧121也分别设置为三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设备控制系统还包括中框16;所述中框16设置在所述开关后座11与所述按键壳体14之间,用于将所述五金件13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键壳体14包括按键支架141以及所述至少两个开关按板142;所述按键支架141安装在所述开关后座11上,其对应所述按键组件12位置设有通孔1411,所述按键组件12中的一传动柱123穿过所述通孔1411;所述至少两个开关按板142分别与所述通孔1411及所述传动柱123对应设置。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检测单元20还包括第一检测电路;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包括二极管d1、电阻r1、电阻r2以及二极管d7;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二接入端202;电阻r1的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1的负极,其另一端连接至其中一所述信号输出端204;电阻r2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信号输出端204,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三接入端203;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三接入端203,其负极连接至所述第一接入端201。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检测单元20还包括第二检测电路;所述第二检测电路包括二极管d2、电阻r3、电阻r4以及二极管d6;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一接入端201;电阻r3的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2的负极,其另一端连接至其中一所述信号输出端204;电阻r4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信号输出端204,其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三接入端203,其负极连接至所述第二接入端202。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检测单元20还包括第三检测电路;所述第三检测电路包括二极管d4、电阻r5、电阻r6以及二极管d6;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一接入端201;电阻r5的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4的负极,其另一端连接至其中一所述信号输出端204;电阻r6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信号输出端204,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三接入端203;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三接入端203,其负极连接至所述第二接入端202。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检测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5以及二极管d7;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三接入端203,其负极连接至二极管d4的负极并依次与所述电阻r5及所述电阻r6串联;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三接入端203,其负极连接至所述第一接入端201。

请参阅图2,其中所述第一检测电路、所述第二检测电路、所述第三检测电路共同连接的结构见图2所示,其中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以及二极管d7形成整流桥,另外在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5的负极上还可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30还包括信号获取单元31、信号存储单元32、信号处理单元33以及控制信号输出单元34;具体地讲,所述信号获取单元31连接至所述信号接入端301,用于获取所述控制开关单元10的所述至少两个开关处于不同通断状态的信号波形集;用户通过操作所述控制开关单元10的开关输入指令,所述控制开关单元10将该开关输入指令转化为指令信号,所述信号检测单元20将该指令信号转化为检测信号,该检测信号通过信号输出端204传输至信号接入端301进入信号获取单元31,形成所述至少两个开关处于不同通断状态的信号波形集;所述信号存储单元32连接至所述信号获取单元31,用于存储一波形数据库,包括所述两个以上开关在不同通断状态下的信号波形集;所述信号处理单元33分别连接至所述信号获取单元31及所述信号存储单元32,用于对比所述信号获取单元31实时获取的信号波形集与所述波形数据库,判断所述至少两个开关的实时状态并生成一判定结果;所述控制信号输出单元34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信号处理单元33,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控制输出端302,用于根据所述判定结果向至少一控制输出端302输出一控制信号。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波形数据库包括第一状态信号波形、第二状态信号波形、第三状态信号波形;所述第一状态信号波形为当第一开关k1的动端连接至第一不动端、且第二开关k2的动端连接至第一不动端时,所述信号获取单元31接收的信号波形集;所述第二状态信号波形为当第一开关k1的动端连接至第二不动端、且第二开关k2的动端连接至第一不动端时,所述信号获取单元31接收的信号波形集;所述第三状态信号波形为当第一开关k1的动端连接至第一不动端、且第二开关k2的动端连接至第二不动端时,所述信号获取单元31接收的信号波形集。

本实施例中,所述波形数据库还包括第四状态信号波形;所述第四状态信号波形为当第一开关k1的动端连接至第二不动端、且第二开关k2的动端连接至第二不动端时,所述信号获取单元31接收的信号波形集。

请参阅图2,以第一状态信号波形为例,第一开关k1的动端连接至第一不动端、且第二开关k2的动端连接至第一不动端,在开关k1、k2、k3都没有断,图4是开关k1、k2、k3为第一状态信号波形时的信号波形集。交流正弦波从n端经过d1、r1、r2、d7、k3、k2、k1到l端,形成回路;交流正弦波从l端到d7、d1截止,不能形成回路;r1、r2分压输出信号s1。交流正弦波从l端经过k1、k2、k3、d2、r3、r4、d6到n端,形成回路;交流正弦波从n端到d6、d2截止,不能形成回路;r3、r4分压输出信号s2。交流正弦波从l端经过k1、k2、k3、d4、r5、r6、d6到n端,形成回路;交流正弦波从n端经过d5、r5、r6、d7、k3、k2、k1、到l端,形成回路;r5、r6分压输出信号s3。

在第二状态信号波形时,第一开关k1的动端连接至第二不动端、且第二开关k2的动端连接至第一不动端,当第一开关k1断开超过20ms,检测信号s1、s3的信号会失真,s2信号不会失真,具体如图5,图5是开关k1、k2、k3为第二状态信号波形时的信号波形集。处理器3通过判断上述信号,判断第一开关k1的状态,处理器3执行对应定义的相应操作。

在第三状态信号波形时,第一开关k1的动端连接至第一不动端、且第二开关k2的动端连接至第二不动端,当k2断开超过20ms,检测信号s2、s3的信号会失真,s1信号不会失真,具体如图6,图6是开关k1、k2、k3为第三状态信号波形时的信号波形集。处理器3通过判断上述信号,判断第二开关k2断开,处理器3执行第二开关k2断开定义的相应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判定结果包括第一状态结果、第二状态结果、第三状态结果;所述第一状态结果为所述信号获取单元31实时获取的信号波形集与所述第一状态信号波形一致时,判定第一开关k1的动端连接至第一不动端、且第二开关k2的动端连接至第一不动端;所述第二状态结果为所述信号获取单元31实时获取的信号波形集与所述第二状态信号波形一致时,判定第一开关k1的动端连接至第二不动端、且第二开关k2的动端连接至第一不动端;所述第三状态结果为所述信号获取单元31实时获取的信号波形集与所述第三状态信号波形一致时,判定第一开关k1的动端连接至第一不动端、且第二开关k2的动端连接至第二不动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判定结果包括第四状态结果;所述第四状态结果为所述信号获取单元31实时获取的信号波形集与所述第四状态信号波形一致时,判定第一开关k1的动端连接至第二不动端、且第二开关k2的动端连接至第二不动端。

若设置第三开关k3,当第一开关k1的动端连接至第一不动端、且第二开关k2的动端连接至第一不动端、且第三开关k3的动端连接至第二不动端时,所述判定结果包括第五状态结果;在当第三开关k3断开超过20ms,s1、s2、s3的信号都会失真,具体如图7,图7是开关k1、k2、k3为第五状态信号波形时的信号波形集。处理器3通过判断上述信号,判断第三开关k3断开,处理器3执行第三开关k3断开定义的相应操作。

以上开关k1、k2、k3断开超过20ms均为举例说明,其不限定为20ms,也可为其他数值。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第一状态控制信号、第二状态控制信号、第三状态控制信号;所述第一状态控制信号为在所述第一状态结果时发出第一操作信号;所述第二状态控制信号为在所述第二状态结果时发出第二操作信号;所述第三状态控制信号为在所述第二状态结果时发出第三操作信号。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操作信号为待机信号。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第四状态控制信号;所述第四状态控制信号为在所述第四状态结果时发出第四操作信号。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操作信号、所述第二操作信号、所述第三操作信号、所述第四操作信号包括以下信号中的任一种:上升控制信号、下降控制信号、照明控制信号、正传控制信号、反转控制、增速控制信号、减速控制信号、取暖控制信号、换气控制信号、吹风控制信号、摆风控制信号、负离子控制信号、蓝光控制信号、红光控制信号、绿光控制信号、黄光控制信号、白光控制信号、混合光控制信号、亮度增加控制信号、亮度减小控制信号。

本实施例中,所述设备控制系统还包括至少一用电设备4,与所述处理器30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电设备4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几种:电机控制器、升降上下限位开关、照明模组、过载遇阻感应器、热敏电阻发热模块、换气装置、吹风装置、摆风装置、负离子装置、蓝光灯、红光灯、绿光灯、黄光灯、白光灯。

图8为所述设备控制系统应用于电动晾衣架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所述设备控制系统应用于风扇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所述设备控制系统应用于室内加热器(浴霸)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所述设备控制系统应用于凉霸(吹风扇)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所述设备控制系统应用于照明灯具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设备控制系统,实现了用户通过操作所述控制开关单元的开关输入指令,所述控制开关单元将该开关输入指令转化为指令信号,所述信号检测单元将该指令信号转化为检测信号,该检测信号通过信号输出端传输至信号具有多种组合方式,实现了在减少开关按键数量时能保证控制信号种类数量的同时提升准确性。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满足了用户习惯性的使用墙壁开关控制方式,解决了墙壁开关与智能产品配套使用的衔接问题,并且成本相对较低,而且该产品安装方便,性能稳定,实现了在减少开关按键数量时能保证控制信号种类数量的同时提升准确性,适合与现有智能产品配套使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