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电路板固定组件及红外触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48636发布日期:2021-07-20 16:41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外电路板固定组件及红外触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电路板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红外电路板固定组件及红外触控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红外触控装配结构一种为外壳腔体采用对称凹槽滑轨结构,红外pcb(printedcircuitboard,印制电路板)板通过外壳腔体凹槽插入外壳腔体,另一种为外壳腔体单侧凹槽结构,红外pcb板通过外壳腔体单侧凹槽及红外pcb板上的红外信号灯为支撑插入外壳腔体。

但是,以上两种方式由于外壳腔体与红外pcb板需预留滑动间隙,导致红外pcb板装入外壳腔体后存在活动空间,使得红外pcb板装入外壳腔体以后,无法进行有效固定,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红外电路板固定组件及红外触控设备,以解决现有电路板无法进行有效固定,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外电路板固定组件,包括:外壳及红外电路板;

所述外壳设置有与所述红外电路板相适应的安装槽;所述红外电路板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所述红外电路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其中,所述第一侧边的一端设置有外露于所述外壳的限位凸起;所述第二侧边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外壳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限位凹槽形成第一结构干涉,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外壳形成第二结构干涉,以通过所述第一结构干涉及所述第二结构干涉限制所述红外电路板与所述外壳的相对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螺栓及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位置与所述限位凹槽相对应;限位螺栓螺纹配合穿过所述螺纹通孔,并能够与所述限位凹槽相抵以形成所述第一结构干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螺纹通孔为腰形,以使所述限位螺栓能够在孔内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以与所述限位凹槽相适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固定弹簧及卡扣弹片,所述固定弹簧与所述外壳及所述卡扣弹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扣弹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铰接,以使所述卡扣弹片与所述限位凹槽对应时,弹出所述卡扣弹片,并能够与所述限位凹槽相抵以形成所述第一结构干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边及所述第二侧边设置有滑条;

所述安装槽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能够与所述滑条滑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固定结构;

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于所述外壳与所述红外电路板之间,与所述外壳及所述红外电路板接触,以将位于所述安装槽内的所述红外电路板压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条;

所述固定条粘附于所述外壳与所述红外电路板对应的位置,以通过自身张力压紧位于所述安装槽内的所述红外电路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弹簧;

所述固定弹簧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以通过自身张力压紧位于所述安装槽内的所述红外电路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边位于所述红外电路板红外发光的一侧。

基于同一构思,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红外触控设备,应用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红外电路板固定组件。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外电路板固定组件及红外触控设备,包括:外壳及红外电路板;外壳设置有与红外电路板相适应的安装槽;红外电路板置于安装槽内;红外电路板包括相对的两条侧边;第一侧边的一端设置有外露于外壳的限位凸起;第二侧边设置有限位凹槽;外壳上设置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与限位凹槽形成第一结构干涉,限位凸起与外壳形成第二结构干涉,以通过结构干涉限制红外电路板与外壳的相对移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基于限位凸起、限位凹槽及与红外电路板相适应的安装槽共同实现了红外电路板的全方位固定,杜绝了整机工作时出现震音及触摸信号不稳定现象,增强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红外触控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红外电路板固定组件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红外电路板固定组件的红外电路板的俯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红外电路板固定组件的俯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出的另一种红外电路板固定组件的俯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设置有固定结构的红外电路板固定组件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说明书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如背景技术所言,现有的红外触控设备中,如图1所示,其中,110为红外电路板,120为红外灯层,130为触控板。红外灯层120一般集合在红外电路板110上部,在工作过程中,红外灯层120会向触控板130方向发射红外射线。对于现有技术的两种红外触控装配结构,其中,第一种外壳腔体结构较为复杂,红外信号灯与触摸盖板距离较远,导致触摸高度较高,用户体验差。第二种,因红外pcb板插入外壳腔体时,一侧需要依靠红外信号灯作为支撑,在滑动过程中红外信号灯易与外壳腔体接触,导致信号灯损坏脱落;现有两种方案由于外壳腔体与红外pcb板需预留滑动间隙,导致红外pcb板装入外壳腔体后存在活动空间,使得红外pcb板装入外壳腔体以后,红外pcb板不能完全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导致出现触摸信号偏差,并且当整机播放声音时易引起红外pcb板震动,产生红外触摸信号不良和机震现象。随着行业的发展,用户体验要求不断提升,对红外触控信号的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红外pcb板在外壳腔体内需要处于一种相对不活动状态,现有技术已经无法完全满足需求。

结合上述实际情况,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红外电路板固定组件,通过限位凸起、限位凹槽及与红外电路板相适应的安装槽共同实现了红外电路板的全方位固定,杜绝了整机工作时出现震音及触摸信号不稳定现象,增强了用户体验。其能轻松实现红外pcb板与外壳腔体的安装,防止红外pcb板装入外壳腔体后出现松动现象,保护红外信号灯不会出现损坏,脱落及整机机震问题。

如图2至图4所示,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外电路板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外壳210及红外电路板220;

所述外壳210设置有与所述红外电路板220相适应的安装槽211;所述红外电路板220置于所述安装槽211内;

所述红外电路板220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221和第二侧边222,其中,所述第一侧边221的一端设置有外露于所述外壳210的限位凸起223;所述第二侧边222设置有限位凹槽224;所述外壳210上设置有限位结构212;所述限位结构212与所述限位凹槽224形成第一结构干涉,所述限位凸起223与所述外壳210形成第二结构干涉,以通过所述第一结构干涉及所述第二结构干涉限制所述红外电路板220与所述外壳210的相对移动。

其中,外壳210为用于承载红外电路板的支撑结构,在其中设置的安装槽211的大小与红外电路板的大小相适应,可选的,如图2所示,安装槽211可以为两个l型槽(另一个未示出),通过安装槽211将红外电路板220架设于外壳中,同时,可以通过安装槽211将红外电路板220插入该安装槽中。可选的,安装槽可以为按照红外电路板形状设计的,与红外电路板完全贴合的槽型结构。之后,限位凸起设置于红外电路板的一端,其会突出安装槽插口一定的长度,从而在红外电路板插入安装槽时限制红外电路板插入的长度。

之后,现有的红外电路板均会使红外灯层朝向一个方向发光,在触控屏领域一般会使红外光朝触控屏方向发出,进而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可以是红外发光侧和其对侧,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可以将两侧的任一侧作为第一侧边,另外一侧作为第二侧边。但在另一些应用场景中,在进行整体安装时,红外电路板位于红外发光侧的侧边会更接近触控屏部分或贴合触控屏部分,从而对这一侧结构进行再加工可能会影响到旁边的触控屏、或可能会使触控屏无法安装,从而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侧边221位于所述红外电路板220红外发光的一侧。而限位结构仅设置于红外发光侧的背侧,即第二侧边上。从而,如图4所示,红外电路板通过限位凸起223与外壳之间的干涉以及限位凹槽224与限位结构212之间的干涉,两干涉相互配合再结合与红外电路板220相适应的安装槽211,从而可以全方位的对红外电路板进行固定。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如图4所示,所述限位结构212,可以包括:限位螺栓212-1及螺纹通孔212-2;所述螺纹通孔212-2位置与所述限位凹槽224相对应;限位螺栓212-1螺纹配合穿过所述螺纹通孔212-2,并能够与所述限位凹槽224相抵以形成所述第一结构干涉。即,在外壳210上与限位凹槽224对应的位置处设置一个用于插入限位螺栓的螺纹通孔,使红外电路板插入并达到最大插入深度后(通过限位凸起进行干涉),限位螺栓可以穿过螺纹通孔进入限位凹槽中,并可以与限位凹槽的一边相抵,从而通过限位螺栓与限位凹槽的结构干涉及限位凸起与外壳的结构干涉,实现对红外电路板至少一个方向上的固定(如图4所示的平面中,限制红外电路板左右方向上的位移)。同时,为了适应不同规格的红外电路板,并且为连接相抵提供一定量的容错空间,所述螺纹通孔可以设计成为腰形,以使所述限位螺栓能够在孔内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以与所述限位凹槽相适应。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如图5所示,所述限位结构212,还可以为:固定弹簧212-3及卡扣弹片212-4,所述固定弹簧212-3与所述外壳210及所述卡扣弹片212-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扣弹片212-4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210铰接,以使所述卡扣弹片212-4与所述限位凹槽224对应时,弹出所述卡扣弹片212-4,并能够与所述限位凹槽224相抵以形成所述第一结构干涉。其中,固定弹簧可以设置于外壳内表面上还可以穿过所述外壳进行设置。根据本应用场景,卡扣弹片可以形成一个斜面,在红外电路板插入时,可以通过红外电路板压紧卡扣弹片,使其不会影响红外电路板的进入。而在限位凹槽运动到卡扣弹片处时,卡扣弹片可以通过固定弹簧弹力迅速弹起,并与限位凹槽相抵。从而达到与上一个应用场景同样的效果。另外,在固定弹簧与外壳连接的一端可以设置一个拉起组件,可以通过在外壳外通过拉动拉起组件的方式实现固定弹簧的压缩,从而带动卡扣弹片与限位凹槽相抵的一端的升起,从而可以在需要抽出红外电路板时,方便红外电路板的抽出。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外电路板固定组件,包括:外壳及红外电路板;外壳设置有与红外电路板相适应的安装槽;红外电路板置于安装槽内;红外电路板包括相对的两条侧边;第一侧边的一端设置有外露于外壳的限位凸起;第二侧边设置有限位凹槽;外壳上设置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与限位凹槽形成第一结构干涉,限位凸起与外壳形成第二结构干涉,以通过结构干涉限制红外电路板与外壳的相对移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基于限位凸起、限位凹槽及与红外电路板相适应的安装槽共同实现了红外电路板的全方位固定,杜绝了整机工作时出现震音及触摸信号不稳定现象,增强了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红外电路板更顺畅的插入安装槽中。所述第一侧边及所述第二侧边可以设置有滑条;所述安装槽上可以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能够与所述滑条滑动连接。

由于在全面固定红外电路板之前,需要先将红外电路板插入安装槽中,而为了固定红外电路板,安装槽的大小是与红外电路板相适应的,从而在红外电路板插入时,安装槽必然会产生更多的摩擦力,进而为了更顺畅的插入,可以在红外电路板的两条侧边上与安装槽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滑条,并在安装槽上设置滑轨等类似结构,用于红外电路板插入时减少摩擦力,保护红外电路板及外壳。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为了更全面的固定红外电路板,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230,设置于所述外壳210与所述红外电路板220之间,与所述外壳210及所述红外电路板220接触,以将位于所述安装槽211内的所述红外电路板220压紧。

其中,固定结构可以是固定条或固定弹簧等弹性材料或结构。即,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粘附于所述外壳与所述红外电路板对应的位置,以通过自身张力压紧位于所述安装槽内的所述红外电路板。或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以通过自身张力压紧位于所述安装槽内的所述红外电路板。其中,固定条可以是聚酯弹性固定条、丙烯基弹性固定条、乙烯基弹性固定条、氟/硅弹性固定条等等可压缩的弹性材料固定条。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以固定条为例,所述固定条通过其自带背胶粘附于外壳内部,固定条在自然状态下的高度高于安装槽的位置;当红外电路板插入外壳时,固定条与外壳表面处于干涉状态(即固定条处于压缩状态),使得红外电路板能稳定插入型外壳内部,同时固定条可以依靠张力将红外电路板牢牢的卡接在安装槽中,杜绝红外电路板出现上下晃动现象,并可以进一步防止红外信号灯与外壳的接触。在红外电路板插入后,红外电路板通过其一端的限位凸起限制插入的长度,并通过限位构件与红外电路板上的限位凹槽形成的结构干涉限制红外电路板的拔出,在如图6所示的截面中,通过与红外电路板相适应的安装槽限制红外电路板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再通过固定结构将红外电路板压紧于安装槽内,限制红外电路板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从而可以进一步加强红外电路板在外壳内的全方位固定。

可以看出,本具体实施例装配工艺简单;在满足低触摸高度要求下,保护了红外电路板,实现了红外电路板在外壳内的全方位固定,杜绝了整机工作时出现震音及触摸信号不稳定现象,增强了用户体验;另外,外壳的厚度可以做到比目前大多数同类型设备更薄。

基于同一构思,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红外触控设备,包括: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红外电路板固定组件。

上述实施例的红外触控设备用于应用前述实施例中相应的红外电路板固定组件,并且具有相应的红外电路板固定组件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