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49047发布日期:2021-07-27 14:02阅读:89来源:国知局
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散热装置是广泛的应用在电子设备等中的一种装置,通过散热装置可以为电子设备等进行散热。

目前,随着电子设备的运行速度越来越快,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也远来越多,因此,及时的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显得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散热装置散热较慢,导致电子设备的温度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其能够解决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较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散热装置,包括:

第一盖板;

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盖设于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一盖板之间形成密闭空间;

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位于所述密闭空间中;

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具有吸热区域和散热区域,且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的靠近所述密闭空间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毛细槽,所述毛细槽连通所述吸热区域和所述散热区域,所述散热区域围绕所述吸热区域设置,所述多个毛细槽呈辐射状设置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上,且多个所述毛细槽均由所述吸热区域向所述散热区域进行辐射状发散。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吸热区域靠近热源时,位于吸热区域附近的冷却介质将吸收热量,使得热源的温度降低。冷却介质吸收热量之后,将从液相变为气相填充在上述密闭空间中,此时,部分带有热量的处于气相状态的冷却介质将到达散热区域处,并通过散热区域进行散热,使得气相的冷却介质重新变回液相的冷却介质。至此,则实现了通过散热装置在吸热区域处进行吸热,并在散热区域处进行放热的目的。也即是,实现了对热源进行降温的目的。

在位于散热区域处的气相的冷却介质重新变回液相的冷却介质之后,由于毛细槽连通吸热区域和散热区域,因此,在毛细槽的毛细力的作用下将使得冷却介质沿着毛细槽重新到达吸热区域处,以便对热源进行再次的降温。依此循环,可对热源进行持续的降温。

其中,由于散热区域围绕吸热区域设置、多个毛细槽呈辐射状设置在第一盖板上,且多个毛细槽均由吸热区域向散热区域进行辐射状发散。因此,可以使得在散热区域处散热后的冷却介质从多个方向快速的向吸热区域进行汇聚,进而可以更快速的对热源进行降温,从而可以使得该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更快。

进一步地,所述毛细槽为直线形毛细槽,多个所述直线形毛细槽构成“箭头形”结构,所述“箭头形”结构的箭头位于所述吸热区域,所述“箭头形”结构的箭尾位于所述散热区域。

当多个毛细槽构成“箭头形”结构时,可以理解的是,该“箭头形”结构的箭头将位于吸热区域所在的位置,该“箭头形”结构的箭尾将位于散热区域所在的位置,这样,便于在箭尾处冷却后的冷却介质将快速的向箭头处汇聚,也即是,便于在散热区域处冷却后的冷却介质快速向吸热区域处汇聚,因而可以使得该散热装置具备更好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毛细槽为直线形毛细槽,多个所述直线形毛细槽构成“x”形结构,所述“x”形结构的中心位于所述吸热区域,所述“x”形结构的边缘位于所述散热区域。

当多个所述直线形毛细槽构成“x”形结构时,便于在“x”形结构的边缘处冷却后的冷却介质快速的向“x”形结构的中心汇聚,也即是,便于在散热区域处冷却后的冷却介质快速向吸热区域处汇聚,因而可以使得该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毛细槽为圆环形毛细槽,多个所述圆环形毛细槽构成“圆形纹”结构,所述“圆形纹”结构的中心位于所述吸热区域,所述“圆形纹”结构的边缘位于所述散热区域;

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的靠近所述密闭空间的表面上还设置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连通任意相邻的所述圆环形毛细槽。

位于散热区域附近的毛细槽中的冷却介质在毛细力的作用下可以通过连通槽沿着由“圆形纹”结构的边缘向中心汇聚的方向进入到相邻的毛细槽中,并朝着由“圆形纹”结构的边缘向“圆形纹”结构的中心汇聚的方向到达吸热区域处,在冷却介质到达吸热区域处之后,可以对吸热区域进行降温。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冷却介质也是由散热区域向吸热区域汇聚的,因此,可以使得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更快。

进一步地,所述毛细槽的深度与宽度之间的比值位于0.5-2的范围之内。

当毛细槽的深度与宽度之间的比值位于0.5-2的范围之内时,毛细槽的毛细力较大,当毛细槽的毛细力较大时,可以更快速的使得冷却介质沿着毛细槽从散热区域向吸热区域流动,进而可以使得该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毛细槽的深度与宽度之间的比值为1。

当毛细槽的深度与宽度之间的比值为1时,毛细槽的毛细力最大,因而可以使得冷却介质更快速地沿着毛细槽从散热区域向吸热区域流动,进而可以使得该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毛细槽为蚀刻槽。

通过使得毛细槽为蚀刻槽,可以使得设置毛细槽的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变得轻薄,进而使得散热装置变得比较轻薄。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沟通槽,所述沟通槽的一端与第一毛细槽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毛细槽连通,所述第一毛细槽为所述多个毛细槽中的任一毛细槽,所述第二毛细槽为与所述第一毛细槽相邻的毛细槽。

通过在相邻的两个毛细槽之间设置沟通槽,使得冷却介质除了能够在单个毛细槽流动之外,还能够在毛细槽之间进行流动,这样,使得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更加的多元,进而可以使得冷却介质更快速的从散热区域流向吸热区域,从而使得该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支柱,所述支柱位于所述密闭空间中,所述支柱的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一盖板上,所述支柱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二盖板上。

通过设置支柱,可以增强整个散热装置的强度,进而可以避免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塌陷”的情况发生。比如,可以避免当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受到来自散热装置外部的力时,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出现塌陷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当吸热区域靠近热源时,位于吸热区域附近的冷却介质将吸收热量,使得热源的温度降低。冷却介质吸收热量之后,将从液相变为气相填充在上述密闭空间中,此时,部分带有热量的处于气相状态的冷却介质将到达散热区域处,并通过散热区域进行散热,使得气相的冷却介质重新变回液相的冷却介质。至此,则实现了通过散热装置在吸热区域处进行吸热,并在散热区域处进行放热的目的。也即是,实现了对热源进行降温的目的。

在位于散热区域处的气相的冷却介质重新变回液相的冷却介质之后,由于毛细槽连通吸热区域和散热区域,因此,在毛细槽的毛细力的作用下将使得冷却介质沿着毛细槽重新到达吸热区域处,以便对热源进行再次的降温。依此循环,可对热源进行持续的降温。

其中,由于散热区域围绕吸热区域设置、多个毛细槽呈辐射状设置在第一盖板上,且多个毛细槽均由吸热区域向散热区域进行辐射状发散。因此,可以使得在散热区域处散热后的冷却介质从多个方向快速的向吸热区域进行汇聚,进而可以更快速的对热源进行降温,从而可以使得该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更快。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发热部件;

上述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所述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发热部件的表面上且所述散热装置的所述吸热区域靠近所述发热部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散热装置设置在发热部件的表面上且使得散热装置的吸热区域靠近发热部件,这样,就可以通散热装置对电子设备的发热部件进行降温。其中,当吸热区域靠近热源时,位于吸热区域附近的冷却介质将吸收热量,使得热源的温度降低。冷却介质吸收热量之后,将从液相变为气相填充在上述密闭空间中,此时,部分带有热量的处于气相状态的冷却介质将到达散热区域处,并通过散热区域进行散热,使得气相的冷却介质重新变回液相的冷却介质。至此,则实现了通过散热装置在吸热区域处进行吸热,并在散热区域处进行放热的目的。也即是,实现了对热源进行降温的目的。

在位于散热区域处的气相的冷却介质重新变回液相的冷却介质之后,由于毛细槽连通吸热区域和散热区域,因此,在毛细槽的毛细力的作用下将使得冷却介质沿着毛细槽重新到达吸热区域处,以便对热源进行再次的降温。依此循环,可对热源进行持续的降温。

其中,由于散热区域围绕吸热区域设置、多个毛细槽呈辐射状设置在第一盖板上,且多个毛细槽均由吸热区域向散热区域进行辐射状发散。因此,可以使得在散热区域处散热后的冷却介质从多个方向快速的向吸热区域进行汇聚,进而可以更快速的对热源进行降温,从而可以使得该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更快。基于此,当该散热装置应用在电子设备上时,可以避免电子设备的温度居高不下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散热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的散热装置在a-a位置的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中的第一种第一盖板的俯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中的第二种第一盖板的俯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中的第三种第一盖板的俯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散热装置在a-a位置的剖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盖板;2-第二盖板;3-沟通槽;4-支柱;

10-密闭空间;20-毛细槽;

101-吸热区域;102-散热区域;201-第一毛细槽;202-第二毛细槽;

100-发热部件;200-散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说明之前,先对本技术方案涉及到的应用场景进行解释说明。

散热装置是广泛的应用在电子设备等中的一种装置,通过散热装置可以对电子设备等进行散热。

目前,散热装置主要通过设置在散热装置中的铜网或者烧结在散热装置中的多孔结构来进行散热,然而,由于铜网的成本较高、多孔结构的烧结工艺比较复杂,导致现有的散热装置的成本较高且制作工艺复杂。另外,随着电子设备越来越轻薄化,对应用在电子设备中的散热装置的厚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现有散热装置也较厚。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散热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的散热装置在a-a位置的剖视图,图4是图1中的散热装置中的第一盖板的俯视图。参见图1、图2、图3及图4,该散热装置包括:第一盖板1、第二盖板2及冷却介质(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二盖板2盖设在第一盖板1上,第二盖板2与第一盖板1之间形成密闭空间10。冷却介质位于密闭空间10中。第一盖板1上具有吸热区域101和散热区域102,且第一盖板1靠近密闭空间10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毛细槽20,毛细槽20连通吸热区域101和散热区域102,散热区域102围绕吸热区域101设置,多个毛细槽20呈辐射状设置在第一盖板1上,且多个毛细槽2均由吸热区域101向散热区域102进行辐射状发散。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吸热区域101靠近热源时,位于吸热区域101附近的冷却介质将吸收热量,使得热源的温度降低。冷却介质吸收热量之后,将从液相变为气相填充在上述密闭空间10中,此时,部分带有热量的处于气相状态的冷却介质将到达散热区域102处,并通过散热区域102进行散热,使得气相的冷却介质重新变回液相的冷却介质。至此,则实现了通过散热装置在吸热区域101处进行吸热,并在散热区域102处进行放热的目的。也即是,实现了对热源进行降温的目的。

在位于散热区域102处的气相的冷却介质重新变回液相的冷却介质之后,由于毛细槽20连通吸热区域101和散热区域102,因此,在毛细槽20的毛细力的作用下将使得冷却介质沿着毛细槽20重新到达吸热区域101处,以便对热源进行再次的降温。依此循环,可对热源进行持续的降温。

其中,由于散热区域102围绕吸热区域101设置、多个毛细槽20呈辐射状设置在第一盖板1上,且多个毛细槽20均由吸热区域101向散热区域102进行辐射状发散。因此,可以使得在散热区域102处散热后的冷却介质从多个方向快速的向吸热区域101进行汇聚,进而可以更快速的对热源进行降温,从而可以使得该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更快。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将吸热区域101和散热区域102均设置在第二盖板2上,且将毛细槽20也设置在第二盖板2上。这样,一样可以实现对热源进行降温的目的。具体地,其实现对热源进行降温的原理与当吸热区域101和散热区域102均设置在第一盖板1上,且将毛细槽20也设置在第一盖板1时的实现原理类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在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上均设置吸热区域101和散热区域102,在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上均设置毛细槽20。这样,一样可以实现对热源进行降温的目的。具体地,其实现对热源进行降温的原理与当吸热区域101和散热区域102均设置在第一盖板1上,且将毛细槽20也设置在第一盖板1时的实现原理类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在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上均设置吸热区域101和散热区域102、在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上均设置毛细槽20,使得该散热装置具备除了当热源位于第一盖板1所在的一侧时能够对热源进行降温的功能之外,还具备当热源位于第二盖板2所在的一侧时也能够对热源进行降温的功能。或者,具备在第一盖板1的一侧和第二盖板2的一侧均具有热源时,能够对两个热源同时进行降温的功能,使得该散热装置的功能更加的丰富。

在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在第一盖板1上设置吸热区域101和散热区域102、在第二盖板2上设置毛细槽20。或者,在第二盖板2上设置吸热区域101和散热区域102、在第一盖板1上设置毛细槽20等等。具体地,其实现对热源进行降温的原理与当吸热区域101和散热区域102均设置在第一盖板1上,且将毛细槽20也设置在第一盖板1时的实现原理类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其中,上述吸热区域101和散热区域102可以分别是指两个实体结构,该两个实体结构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盖板1和/或第二盖板2的不同位置上。或者,也可以是指基于功能划分的两块虚拟区域。比如,当散热装置用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热源进行降温时,吸热区域101可以理解为第一盖板1或第二盖板2上较为靠近热源的区域,相对应地,散热区域102可以理解为第一盖板1或第二盖板2上较为远离热源的区域。本申请实施例对关于吸热区域101和散热区域102的理解不作限定。

另外,上述热源可以是指需要散热的电子元器件。比如,当散热装置应用在电子设备中、且电子设备中包括发热部件(处理器)时,热源可以理解为电子设备中的发热部件。当然,基于不同的应用场景,热源还可以有其他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为了便于理解,上述散热装置可以理解为均热板或者其他具备散热功能的元器件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冷却介质可以是指水或者其他能够对热源进行降温的物质,比如,冷却介质可以为油或者冷却液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冷却介质不作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的厚度均可以位于20μm-500μm的范围之内,且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地,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的厚度可以相同。当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的厚度相同时,便于批量化生产,可以进一步的降低该散热装置的制造成本。

另外,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均可以为无氧铜盖板、钛合金盖板、铜合金盖板、不锈钢盖板或者不锈钢和铜的合金盖板等等,这样,可以使得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均具备较高的强度、较好的导热性及较低的价格。当然,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还均可以为其他材质的盖板,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多个毛细槽20呈辐射状设置在第一盖板1上具备多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4,毛细槽20为直线形毛细槽,多个直线形毛细槽构成“箭头形”结构,该“箭头形”结构的箭头位于吸热区域101,“箭头形”结构的箭尾位于散热区域102。当多个毛细槽20构成“箭头形”结构时,可以理解的是,该“箭头形”结构的箭头将位于吸热区域101所在的位置,该“箭头形”结构的箭尾将位于散热区域102所在的位置,这样,便于在箭尾处冷却后的冷却介质将快速的向箭头处汇聚,也即是,便于在散热区域102处冷却后的冷却介质快速向吸热区域101处汇聚,因而可以使得该散热装置具备更好的散热效果。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5,毛细槽20为直线形毛细槽,多个直线形毛细槽构成“x”形结构,该“x”形结构的中心位于吸热区域101,“x”形结构的边缘位于散热区域102。这样,便于在“x”形结构的边缘处冷却后的冷却介质快速的向“x”形结构的中心汇聚,也即是,便于在散热区域102处冷却后的冷却介质快速向吸热区域101处汇聚,因而可以使得该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更好。

其中,当毛细槽20为直线形毛细槽时,加工简单,制造成本低廉。通过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简单的直线形毛细槽即可实现在散热区域102处冷却后的冷却介质快速的向吸热区域101处汇聚的目的,因此可以使得散热装置在具备良好的散热性能的同时还具备制造成本低廉的优点。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6,毛细槽20为圆环形毛细槽,多个圆环形毛细槽构成“圆形纹”结构,“圆形纹”结构的中心位于吸热区域101,“圆形纹”结构的边缘位于散热区域102。第一盖板1的靠近密闭空间10的表面上还设置有连通槽103,连通槽103连通任意相邻的圆环形毛细槽。

在该种实现方式中,位于散热区域102附近的毛细槽20中的冷却介质在毛细力的作用下可以通过连通槽103沿着由“圆形纹”结构的边缘向中心汇聚的方向进入到相邻的毛细槽20中,并朝着由“圆形纹”结构的边缘向“圆形纹”结构的中心汇聚的方向到达吸热区域101处,在冷却介质到达吸热区域101处之后,可以对吸热区域101进行降温。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冷却介质也是由散热区域102向吸热区域101汇聚的,因此,可以使得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更快。

当然,当圆环形毛细槽设置在第二盖板2上时,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盖板2的靠近密闭空间10的表面上同样可以设置有连通槽103,连通槽103连通任意相邻的圆环形毛细槽。当第二盖板2设置有连通槽103时,其带来的有益效果跟连通槽103设置在第一盖板1上类似,在此不作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圆形纹”结构是指类似圆形水波纹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毛细槽20的深度(图3中的上下方向)与宽度(图3中的左右方向)之间的比值位于0.5-2的范围之内。经技术人员反复实验发现,当毛细槽20的深度与宽度之间的比值位于0.5-2的范围之内时,毛细槽20的毛细力较大,当毛细槽20的毛细力较大时,可以更快速的使得冷却介质沿着毛细槽20从散热区域102向吸热区域101流动,进而可以使得该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更好。

优选地,毛细槽20的深度与宽度之间的比值可以为1,当毛细槽20的深度与宽度之间的比值为1时,毛细槽20的毛细力最大,因而可以使得冷却介质更快速地沿着毛细槽20从散热区域102向吸热区域101流动,进而可以使得该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更好。

通常情况下,毛细槽20的横截面的面积越小,毛细槽20的毛细力将越大,而当毛细槽20的横截面的面积过小时,虽然毛细槽20的毛细力较大,但是毛细槽20的“通行能力”将变小,这将可能使得单位时间内从吸热区域101流向散热区域102的冷却介质的流量反而出现减少的情况。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毛细槽20的深度可以位于10μm-400μm的范围之内,毛细槽20的宽度可以位于20μm-200μm的范围之内。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毛细槽20的毛细力较大,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毛细槽20的横截面的面积过小,如此,可以在“通行能力”和毛细力之间取得平衡,因而,可以保证单位时间内从吸热区域101流向散热区域102的冷却介质的流量最大,进而使得该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更好。

为了使得整个散热装置变得比较轻薄,在一些实施例中,毛细槽20为蚀刻槽。通过使得毛细槽20为蚀刻槽,可以使得设置毛细槽20的第一盖板1或第二盖板2变得轻薄,进而使得散热装置变得比较轻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散热装置还包括沟通槽3,沟通槽3的一端与第一毛细槽201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毛细槽202连通,第一毛细槽201为多个毛细槽中的任一毛细槽,第二毛细槽202为与第一毛细槽相邻的毛细槽。

通过在相邻的两个毛细槽之间设置沟通槽3,使得冷却介质除了能够在单个毛细槽20流动之外,还能够在毛细槽20之间进行流动,这样,使得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更加的多元,进而可以使得冷却介质更快速的从散热区域102流向吸热区域101,从而使得该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更好。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沟通槽3的宽度可以小于毛细槽20的宽度,当沟通槽3的宽度小于毛细槽20的宽度时,冷却介质的主要流动方向将依然沿着毛细槽20的方向流动,这样,就可以减少各个毛细槽20之间的冷却介质互相干扰的情况,进而可以使得冷却介质更快速的从散热区域102流向吸热区域101,从而使得该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更好。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沟通槽3的宽度也可以等于或者大于毛细槽20的宽度,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7,散热装置还包括支柱4,支柱4位于密闭空间10中,支柱4的一端抵接在第一盖板1上,支柱4的另一端抵接在第二盖板2上。通过设置支柱4,可以增强整个散热装置的强度,进而可以避免第一盖板1或第二盖板2“塌陷”的情况发生。比如,可以避免当第一盖板1或第二盖板2受到来自散热装置外部的力时,第一盖板1或第二盖板2出现塌陷的情况。

其中,支柱4的高度(图7中的上下方向)可以位于20μm-200μm的范围之内。经申请人实验发现,当支柱4的高度位于20μm-200μm的范围之内时,一方面,支柱4的强度较高。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夹在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之间的密闭空间10的大小刚好能够保证散热装置具备较好的散热性能。

其中,支柱4的横截面(垂直于高度方向的截面)的形状可以为矩形、圆形、三角形或者其他不规则的形状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支柱4的横截面的形状不作限定。

另外,支柱4的数量可以为1个、2个或者9个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支柱4的数量也不作限定。其中,当支柱4的数量为多个时,支柱4可以间隔设置在密闭空间10中,且任意两个支柱4之间的间距可以位于0.1mm-2mm的范围之内。这样,在可以避免第一盖板1或第二盖板2“塌陷”的情况发生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因支柱4设置的过多而造成的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当然,基于不同的使用场景,两个支柱4之间的间距还可以为其他数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此外,当支柱4的横截面为矩形时,矩形的长边的长度也可以位于0.1mm-2mm的范围之内,这样,可以使得矩形的长边的长度和支柱4之间的间距相等,这样,当支柱4设置在密闭空间10中时,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的受力将更加的均衡,进而可以更好的避免第一盖板1或第二盖板2塌陷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当吸热区域101靠近热源时,位于吸热区域101附近的冷却介质将吸收热量,使得热源的温度降低。冷却介质吸收热量之后,将从液相变为气相填充在上述密闭空间10中,此时,部分带有热量的处于气相状态的冷却介质将到达散热区域102处,并通过散热区域102进行散热,使得气相的冷却介质重新变回液相的冷却介质。至此,则实现了通过散热装置在吸热区域101处进行吸热,并在散热区域102处进行放热的目的。也即是,实现了对热源进行降温的目的。

在位于散热区域102处的气相的冷却介质重新变回液相的冷却介质之后,由于毛细槽20连通吸热区域101和散热区域102,因此,在毛细槽20的毛细力的作用下将使得冷却介质沿着毛细槽20重新到达吸热区域101处,以便对热源进行再次的降温。依此循环,可对热源进行持续的降温。

其中,由于上述多个毛细槽20呈辐射状设置在第一盖板1上,且多个毛细槽20均由吸热区域101向散热区域102进行辐射状发散。因此,可以使得在散热区域102处散热后的冷却介质从多个方向快速的向吸热区域101进行汇聚,进而可以更快速的对热源进行降温,从而可以使得该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更快。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8,该电子设备包括:发热部件100及上述实施例中任一种的散热装置200。其中,散热装置200设置在发热部件100的表面上且散热装置200的吸热区域101靠近发热部件100。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散热装置200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200的结构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散热装置200的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散热装置200设置在发热部件100的表面上且使得散热装置200的吸热区域101靠近发热部件100,这样,就可以通散热装置200对电子设备的发热部件100进行降温。其中,当吸热区域101靠近热源时,位于吸热区域101附近的冷却介质将吸收热量,使得热源的温度降低。冷却介质吸收热量之后,将从液相变为气相填充在上述密闭空间10中,此时,部分带有热量的处于气相状态的冷却介质将到达散热区域102处,并通过散热区域102进行散热,使得气相的冷却介质重新变回液相的冷却介质。至此,则实现了通过散热装置在吸热区域101处进行吸热,并在散热区域102处进行放热的目的。也即是,实现了对热源进行降温的目的。

在位于散热区域102处的气相的冷却介质重新变回液相的冷却介质之后,由于毛细槽20连通吸热区域101和散热区域102,因此,在毛细槽20的毛细力的作用下将使得冷却介质沿着毛细槽20重新到达吸热区域101处,以便对热源进行再次的降温。依此循环,可对热源进行持续的降温。

其中,由于散热区域102围绕吸热区域101设置、多个毛细槽20呈辐射状设置在第一盖板1上,且多个毛细槽20均由吸热区域101向散热区域102进行辐射状发散。因此,可以使得在散热区域102处散热后的冷却介质从多个方向快速的向吸热区域101进行汇聚,进而可以更快速的对热源进行降温,从而可以使得该散热装置的散热速度更快。基于此,当该散热装置应用在电子设备上时,可以避免电子设备的温度居高不下的情况发生。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