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套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58511发布日期:2021-07-06 20:04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烹饪套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套装。


背景技术:

2.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制成的烹饪器具,它无需明火或传导式加热而让热直接在锅底产生,提高了加热的效率。
3.现有的电磁炉一般包括有底座和盖设在底座上的面板。在底座和面板之间形成有密闭空腔,电路板以及用于将电能转换为磁能的线圈盘安装在该密闭空腔内。工作时,将电磁炉放置在桌面或者其他台面上,以便由上述桌面或者台面支撑该电磁炉的底座,锅具则放置在电磁炉的面板上方。通电后,电磁炉的线圈盘将电能转换为磁能,放置在面板上方的锅具将会切割线圈盘产生的磁力线,使得锅具自身原子高速旋转并摩擦生热,以实现对锅具内的内容物的加热作用。
4.但是,电磁炉上的面板一般都是光滑的微晶面板,当锅具放到该面板上时就容易在面板上滑动,影响电磁炉的加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套装,用以解决锅具放到电磁炉的微晶面板上后容易在面板上滑动,影响电磁炉的加热效果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烹饪套装,包括电磁炉,所述电磁炉的表面设有用于放置锅具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端设有第一限位件;锅具,所述锅具的下部设置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在水平方向抵接,以限制所述锅具在水平方向的运动。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套装,通过在支撑座的上端设置第一限位件,并通过在锅具的外侧连接有第二限位件,并使得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配合,从而通过第一限位件来限制锅具的移动,就能够避免锅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移动,利于提高该烹饪套装对锅具的加热效果。
9.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环状段,套设在所述锅具的外侧;限位段,固定设置在所述环状段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限位件配合。
10.通过上述方案,锅具设置在环状段的内侧,锅具与环状段之间的安装简单,便于用户装配。另外,将限位段设置在锅具的外侧,以保证锅具的底面与支撑座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保证传热效率以及使锅具受热均匀。
11.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环状段的底面高于所述锅具的底面。
12.通过上述方案,避免环状段的底面与支撑座接触,以使得环状段远离稿热源,以提高环状段的使用寿命。
13.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段包括第二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凹
槽设有朝向下方的开口;所述第一限位件为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用于凸出所述支撑座且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配合。
14.通过上述方案,通过第一限位块内嵌在第二限位凹槽内的方式,使得第一限位块限制第二限位凹槽的移动,进而限制锅具的移动。
15.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开口端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锅具的底面平齐。
16.通过上述方案,以提高第二限位凹槽与第一限位块在纵向方向的接触长度,以提高两者之间的配合,利于阻挡锅具的移动。
17.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凹槽间隙配合。
18.通过上述方案,第一限位块相对第二限位凹槽有可活动的间隙,以防止长期使用后锅具变形,造成的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凹槽无法配合。
19.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块沿第一直线方向活动连接于支撑座,所述第一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支撑座的上端面;所述第一限位块设有与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平齐的第一位置以及穿出所述支撑座的第二位置。
20.通过上述方案,使得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凹槽更加贴合,以便于第一限位块对第二限位凹槽的限制。
21.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块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支撑座的中轴线之间具有不同的径向距离。
22.通过上述方案,多个第一限位块设置在距离支撑座的中轴线的不同圆周上,以适应不同直径的锅具。第二限位凹槽与形同径向距离的第一限位块相配。小于第二限位凹槽所在圆周的半径的第一限位块与锅具的底面抵接,以保证锅具的底面是水平的。
23.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具有朝向上方的开口;所述第二限位件为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朝向下方延伸且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配合。
24.通过上述方案,通过第二限位块内嵌在第一限位凹槽内的方式,使得第一限位凹槽限制第二限位块的移动,进而限制锅具的移动。
25.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座设有定位块,所述锅具的底面设有定位凹陷,所述定位块配合于所述定位凹陷。
26.通过上述方案,定位块与定位凹陷相配合,定位块通过限制定位凹陷的位置,进而限制锅具的位置。定位块与第一限位件相配合,就能够限制锅具转动。
27.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电磁炉的加热中心,所述定位凹陷位于所述锅具的底面中心。
28.通过上述方案,定位块设置在电磁炉的加热中心,以使得锅具受热更均匀。
29.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30.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31.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套装的正视图;
32.图2为图1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33.图3为图1的电磁炉的俯视图;
34.图4为图1的电磁炉的爆炸示意图;
35.图5为图1的纵向剖视图;
36.图6为图5的限位段与第一限位块配合处的示意图;
37.图7为图5的环状段与锅具连接处的示意图;
38.图8为图5的定位块与定位凹陷配合处的示意图;
39.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配合处的剖视图;
40.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磁炉的俯视图;
41.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限位块与锅具以及限位段配合处的烹饪套装。
42.附图标记说明:
[0043]1‑
电磁炉;11

底壳;12

线圈盘;
[0044]2‑
锅具;21

定位凹陷;
[0045]3‑
支撑座;31

通孔;
[0046]4‑
第一限位件;41

第一限位块;42

第一限位凹槽;
[0047]5‑
第二限位件;51

环状段;52

限位段;521

第二限位凹槽;522

第二限位块;
[0048]6‑
定位块。
[0049]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实用新型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51]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52]
现有的电磁炉常用位于其上端的面板来支撑锅具。然而,电磁炉的面板为光滑的平面,放置在该面板的锅具极易在烹饪过程中发生移动,导致锅具的底面远离电磁炉的热源处,进而影响电磁炉的加热效果。
[0053]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套装,通过在锅具固定设置第二限位件,在电磁炉的面板设置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相互配合,第一限位件通过限制第二
限位件的移动,进而限制面板与锅具之间的相对移动。
[0054]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套装的正视图,图2为图2为图1的部分爆炸示意图,图3为图1的电磁炉1的俯视图;图5为图1的纵向剖视图,如图1

图3所示,一种烹饪套装包括电磁炉1、以及锅具2。其中,电磁炉1的表面设有用于放置锅具2的支撑座3,且支撑座3的上端设有第一限位件4。锅具2的下部设置有第二限位件5,第二限位件5与第一限位件4在水平方向抵接,以限制锅具2在水平方向的运动。
[005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套装,通过在支撑座3的上端设置第一限位件4,并通过在锅具2的外侧连接有第二限位件5,并使得第一限位件4与第二限位件5配合,从而通过第一限位件4来限制锅具2的移动,就能够避免锅具2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移动,利于提高该烹饪套装对锅具2的加热效果。
[0056]
其中,上文提到的“第一限位件4与第二限位件5配合连接”,则第一限位件4与第二限位件5之间的配合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种可能:
[0057]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5为图1的纵向剖视图,如图5所示,第一限位件4可为第一限位块41,第一限位块41可凸出支撑座3。第二限位件5可包括第二限位凹槽521,第二限位凹槽521具有朝向下方的开口。也就是说,通过第一限位块41内嵌在第二限位凹槽521内的方式,使得第一限位块41限制第二限位凹槽521的移动,进而限制锅具2的移动。
[0058]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限位件4与第二限位件5配合处的剖视图,如图9所示,第一限位件4包括第一限位凹槽42,第一限位凹槽42具有朝向上方的开口。第二限位件5包括第二限位块522,第二限位块522朝向下方延伸且与第一限位凹槽42配合。也就是说,通过第二限位块522内嵌在第一限位凹槽42内的方式,使得第一限位凹槽42限制第二限位块522的移动,进而限制锅具2的移动。
[0059]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包含上文提到的两种配合方式。下文以图5中示出的第一限位件4与第二限位件5的配合方式,即第一限位件4为第一限位块41,第二限位件5包括第二限位凹槽521为例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对于其他的配合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进行简单推导得到,在此就不再详细叙述。
[0060]
可选地,第一限位块41与第二限位凹槽521间隙配合。也就是说,第一限位块41相对第二限位凹槽521有可活动的间隙,以防止长期使用后锅具2变形,造成的第一限位块41与第二限位凹槽521无法配合。
[0061]
其中,第一限位块41与第二限位凹槽521之间的间隙在0.1mm

1.5mm。在此间隙范围内,能够保证在锅具2变形时,第一限位块41与第二限位凹槽521仍能够相互配合。
[0062]
可选地,第一限位件以及第二限制件可选用耐高温的橡胶制品或五金类制品。
[0063]
下面从下到上依次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套装。
[0064]
首先描述电磁炉1。
[0065]
图4为图1的电磁炉1的爆炸示意图,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电磁炉包括底壳11、支撑座3以及线圈盘12。其中,支撑座3设在底壳11上并与底壳11围设成一个腔体,线圈盘12位于该腔体内。
[0066]
其中,上文提到的“第一限位块41用于凸出支撑座3”,第一限位块41与支撑座3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种可能:
[0067]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限位块41可通过卡接、焊接、紧固件连接等方
式固定连接于支撑座3。第一限位块41与支撑座3也可通过一体成型加工出来。当第一限位块41与支撑座3固定连接时,具有第一限位块41与支撑座3之间的连接强度高、结构简单的优点。
[0068]
示例性地,当第一限位块41卡接于支撑座3时,第一限位块41与支撑座3的结构可如下:如图4

图6所示,支撑座3设置有通孔31,第一限位块41可为旋转体,第一限位块41可依次包括第一段411、第一段412以及第三段413,第一段4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段411以及第三段413连接。其中,第一段411与第一段412连接处的直径大于第一段412的直径,第三段413与第一段412连接处的直径大于第一段412。当第一限位块41安装至通孔31时,可通过将第一限位块41从下向上穿过通孔31。另外,第一段411的截面直径沿远离第一段412的方向逐渐减小。在第一段411穿过通孔31时,第一段411可整体发生变形,以使得第一段411穿入通孔31内;在第一段411全部穿出通孔31后,第一段411恢复原来的形状。第一段411连接第一段412处抵接于支撑座3的上端,以避免第一限位块41向下穿出通孔31。在第一段412全部伸入通孔31后,第一限位块41完成安装操作。此时,第三段413连接第一段412处抵接于支撑座3的下端,以避免第一限位块41向上穿出通孔31。
[0069]
在另一种第一限位块41与支撑座3的连接方式的可能实现方式中,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磁炉的俯视图,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限位块41与锅具2以及限位段52配合处的烹饪套装,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限位块41可沿第一直线方向活动连接于支撑座3。其中,第一直线方向垂直于支撑座3的上端面。第一限位块41具有与支撑座3的上表面平齐的第一位置以及穿出支撑座3的第二位置。以使得第一限位块41与第一限位凹槽42连接更贴合。
[0070]
示例性地,第一限位块41的下方可设有弹性复位件,该弹性复位件能够提供给第一限位块41维持在第二位置的弹性复位力。其中,弹性复位力件可为线性弹簧。
[0071]
其中,该第一限位块41的数量可为一个,也可为多个。当第一限位块41设有多个时,参考图10和图11,多个第一限位块41与支撑座3的中轴线具有不同的径向距离。多个第一限位块41设置在距离支撑座3的中轴线的不同圆周上,以适应不同直径的锅具2。第二限位凹槽521与形同径向距离的第一限位块41相配。小于第二限位凹槽521所在圆周的半径的第一限位块41与锅具2的底面抵接,以保证锅具2的底面是水平的。其中,图10和图11以多个第一限位块41沿直线排列为例示出。
[0072]
在又一种第一限位块41与支撑座3的连接方式的可能实现方式中,包括上文提到的两种实现方式。
[0073]
下文以图3

图6所示的第一限位块41与支撑座3的连接方式,即第一限位块41与支撑座3固定连接为例来继续描述第一限位块41的结构。
[0074]
可选地,第一限位块41凸出支撑座3的高度在3mm

15mm。以便将第一限位块41凸出支撑座3的高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其既能够与第二限位凹槽521相配合,又不影响用户使用。
[0075]
可选地,第一限位块41凸出支撑座3的凸出部分,可为旋转体,也可为多面体。当凸出部分为旋转体时,且设置一个第一限位块41时,置于支撑座3的锅具2会绕着凸出部分的转动轴线相对于支撑座3转动。为了避免锅具2相对于支撑座3转动,可通过如下的方式:
[0076]
一示例性地,图8为图5的定位块6与定位凹陷21配合处的示意图,如图3

图5,以及
图8所示,支撑座3可设有定位块6(定位块6与第一限位块41不重合),锅具2的底面具有定位凹陷21,定位块6配合于定位凹陷21。通过定位块6与内嵌在定位凹陷21的内部,定位块6通过限制定位凹陷21的位置,进而限制锅具2的位置。定位块6与第一限位块41相配合,就能够限制锅具2转动。
[0077]
其中,定位块6可正对电磁炉1的加热中心,即定位块6可正对线圈盘12的中心,定位凹陷21可设置在锅具2的底面中心,以便使得锅具2受热均匀。
[0078]
另一示例性地,设置多个第一限位块41,多个第一限位块41位于同一圆周。
[0079]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当上文提到的凸出部分为多面体时,由于凸出部分设有棱角或棱边,就能够限制锅具2相对于支撑座3转动。
[0080]
下面来描述第二限位件5。
[0081]
如图1所示,第二限位件5固定设置在锅具2的外侧,第二限位件5与锅具2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种可能:
[0082]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

图2、图5

图7所示,第二限位件5包括环状段51以及限位段52。环状段51套设在锅具2的外侧。限位段52固定设置在环状段51的外侧且与第一限位件4配合。示例性地,限位段52设置有第二限位凹槽521,第一限位块41与第二限位凹槽521配合。也就是说,锅具2设置在环状段51的内侧,锅具2与环状段51之间的安装简单,便于用户装配。另外,将限位段52设置在锅具2的外侧,以保证锅具2的底面与支撑座3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保证传热效率以及使锅具2受热均匀。
[0083]
其中,环状段51的底面可高于锅具2的底面。以避免环状段51的底面与支撑座3接触,以使得环状段51远离稿热源,以提高环状段51的使用寿命。
[0084]
另外,第二限位凹槽521的开口端所在的平面可与锅具2的底面平齐。以提高第二限位凹槽521与第一限位块41在纵向方向的接触长度,以提高两者之间的配合,利于阻挡锅具2的移动。
[0085]
在另一种第二限位件5与锅具的连接方式的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二限位件5可通过焊接、粘接、紧固件连接等方式与锅具的侧壁连接。
[0086]
其中,“上”、“下”等的用语,是用于描述各个结构在附图中的相对位置关系,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0087]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88]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89]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9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