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频感应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051693发布日期:2021-12-17 21:10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频感应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中频感应加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中频感应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使置于感应线圈中的工件中产生涡流,从而使工件发热,加热至所需温度。设备采用串联谐振或并联谐振,因而功率因数较高。与传统加热方式相比具有效率高,污染小等优点。该设备在锻造和金属热处理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的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导致中频感应加热设备运行加热丝的热量容易逸散在空气当中,使得中频感应加热设备的周围甚至工作室内部的热量大大提高,不仅影响工作人员使用中频感应加热设备的效果,且由于热量的逸散,使得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对部件的加热效果大大降低,在提高了能源消耗的同时,降低了对工件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频感应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导致中频感应加热设备运行加热丝的热量容易逸散在空气当中,使得中频感应加热设备的周围甚至工作室内部的热量大大提高,不仅影响工作人员使用中频感应加热设备的效果,且由于热量的逸散,使得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对部件的加热效果大大降低,在提高了能源消耗的同时,降低了对工件加工效率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频感应加热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与两个加热设备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加热设备的相对面分别与两个连接导线相远离的一端电连接,两个连接导线的另一端卡接在加热桶的外表面,所述加热桶的上表面开设有加热槽,所述加热槽内设置有加热环,所述加热环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连接导线相对面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加热桶的上表面开设有回收槽,所述回收槽内壁的下表面卡接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的顶端与连接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排风扇叶,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背面与驱动装置正面的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下表面与定位组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组件的下表面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背面的驱动轴与水泵组件的正面固定连接。
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加热环是由若干个发热环以及连接金属片组成,所述回收槽内壁的背面开设有换热孔,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设置为锥齿轮。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水泵组件的背面与支撑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的下表面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水泵组件的外表面与两个第一导水管相对面的一端相连通,且两个第一导水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水箱的上表面相连通。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水箱的下表面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桶的下表面与密封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底板的下表面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水箱的正面通过第二导水管穿过制冷设备与冷却箱的外表面相连通。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制冷设备的下表面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的下表面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套接在加热桶的外表面,且两个水箱相远离的一面均设置有控制阀。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冷却箱的背面与第三导水管正面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三导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泵组件的外表面相连通,所述水箱的内壁卡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正面和背面的四角处均卡接有定位角,且八个定位角的外表面均与水箱的内壁固定连接。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冷却箱的正面开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设置为钢化玻璃窗,所述加热桶包括耐热层和隔热层。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加热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罩,所述密封罩的上表面开设有入料口,所述密封罩的上表面卡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下表面与密封罩的上表面相适配,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回收槽内卡接有循环管,所述回收槽通过循环管与加热槽相连通。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旋转装置包括轴承,所述轴承卡接在回收槽内壁的下表面,所述轴承内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与连接轴的底端固定连接。
13.一种中频感应加热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s1、通过握把提起盖板,此时即可通过加热设备和连接导线对加热桶内的温度进行调整,且在运行加热设备时,由于加热设备会通过电磁感应从而快速提高加热环中间的温度,当达到合适的温度时即可将工件伸入密封罩内并通过加热环对工件进行加热加工处理。
15.s2、当该中频感应加热设备运行时,启动驱动装置,且在驱动装置运行的过程中对水箱内添加适量的液体即可,由于驱动装置在运行时,会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二齿轮高速转动,且由于第二齿轮在高速转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一齿轮带动连接轴旋转,使得连接轴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上方的进气口将即将逸散的热气再次吸入回收槽内,并通过换气孔以及循环管再次从加热槽的底部排出。
16.s3、当驱动装置运行时,水泵组件则会在驱动装置带动下同步运转,使得水泵组件通过两个第一导水管将水箱内的液体吸出,同时通过第三导水管排放至冷却箱内,由于加热桶采用耐热层以及隔热层的设计方式,可实现隔热的功效;
17.s4、当液体沿着第三导水管进入冷却箱内时,由于液体不断吸收加热桶残余热量,使得液体的温度也会随之升高,同时,液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也将沿着第二导水管再次返还至水箱内,且在返还水箱的过程中制冷设备可以再次降低液体的温度。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9.1、本发明通过设置驱动装置、加热环、排风扇叶、循环管、回收槽和加热槽,当该中频感应加热设备运行时,启动驱动装置,且在驱动装置运行的过程中对水箱内添加适量的液体即可,由于驱动装置在运行时,会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二齿轮高速转动,且由于第二齿轮在高速转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一齿轮带动连接轴旋转,使得连接轴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
上方的进气口将即将逸散的热气再次吸入回收槽内,并通过换气孔以及循环管再次从加热槽的底部排出,使得该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对即将从入口逸散的热量再次吸入回收槽内并返还至加热槽底部,且由于加热桶采用全密封的方式,从而大大降低了热量逸散的可能,保障了对加热槽内部热量的利用效率,同时保障了该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对工件加热时的效率,且减低了该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对能源的消耗;
20.2、本发明通过设置水泵组件和水箱,当驱动装置运行时,水泵组件则会在驱动装置带动下同步运转,使得水泵组件通过两个第一导水管将水箱内的液体吸出,同时通过第三导水管排放至冷却箱内,由于加热桶采用耐热层以及隔热层的设计方式,可实现隔热的功效,使得加热桶内部随着加热环的运行温度不断升高时,可以有效的隔绝热量丢失的可能,且在冷却箱的作用下,降低了加热桶内加热环随着温度的提高而导致工作室以及加热桶周围的温度出现快速升高的情况,对工作人员操作时的环境起到了保障的效果,降低了因工作室内部温度过高而导致室内机械或人员受到损伤或伤害。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加热设备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加热桶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加热槽立体的剖面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排风扇叶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发明水箱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底座、2加热设备、3连接导线、4加热桶、41耐热层、42隔热层、5加热槽、6加热环、7回收槽、8旋转装置、81转轴、82轴承、9连接轴、10排风扇叶、11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3连接杆、14驱动装置、15定位组件、16密封底板、17水泵组件、18支撑座、19第一导水管、20水箱、21制冷设备、22第二导水管、23控制阀、24冷却箱、25第三导水管、26观察窗、27过滤板、28定位角、29循环管、30密封罩、31盖板、32握把。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9.如图1

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频感应加热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与两个加热设备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加热设备2的相对面分别与两个连接导线3相远离的一端电连接,两个连接导线3的另一端卡接在加热桶4的外表面,加热桶4的上表面开设有加热槽5,加热槽5内设置有加热环6,加热环6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连接导线3相对面的一端电连接,加热桶4的上表面开设有回收槽7,回收槽7内壁的下表面卡接有旋转装置8,旋转装置8的顶端与连接轴9的底端固定连接,连接轴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排风扇叶10,连接轴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1,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12相啮合,第二齿轮12的背面与驱动装置14正面的驱动轴固定连接,驱动装置14的下表面与定位组件15的上表
面固定连接,定位组件15的下表面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驱动装置14背面的驱动轴与水泵组件17的正面固定连接。
30.加热环6是由若干个发热环以及连接金属片组成,回收槽7内壁的背面开设有换热孔,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均设置为锥齿轮,水泵组件17的背面与支撑座1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支撑座18的下表面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水泵组件17的外表面与两个第一导水管19相对面的一端相连通,且两个第一导水管19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水箱20的上表面相连通。
31.水箱20的下表面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加热桶4的下表面与密封底板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密封底板16的下表面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水箱20的正面通过第二导水管22穿过制冷设备21与冷却箱24的外表面相连通。
32.制冷设备21的下表面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冷却箱24的下表面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冷却箱24套接在加热桶4的外表面,且两个水箱20相远离的一面均设置有控制阀23。
33.冷却箱24的背面与第三导水管25正面的一端相连通,第三导水管25的另一端与水泵组件17的外表面相连通,水箱20的内壁卡接有过滤板27,过滤板27正面和背面的四角处均卡接有定位角28,且八个定位角28的外表面均与水箱20的内壁固定连接。
34.冷却箱24的正面开设有观察窗26,观察窗26设置为钢化玻璃窗,加热桶4包括耐热层41和隔热层42,加热桶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罩30,密封罩30的上表面开设有入料口,密封罩30的上表面卡接有盖板31,盖板31的下表面与密封罩30的上表面相适配,盖板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握把32,回收槽7内卡接有循环管29,回收槽7通过循环管29与加热槽5相连通,旋转装置8包括轴承82,轴承82卡接在回收槽7内壁的下表面,轴承82内套接有转轴81,转轴81的顶端与连接轴9的底端固定连接。
35.一种中频感应加热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6.s1、通过握把32提起盖板31,此时即可通过加热设备2和连接导线3对加热桶4内的温度进行调整,且在运行加热设备2时,由于加热设备2会通过电磁感应从而快速提高加热环6中间的温度,当达到合适的温度时即可将工件伸入密封罩30内并通过加热环6对工件进行加热加工处理。
37.s2、当该中频感应加热设备2运行时,启动驱动装置14,且在驱动装置14运行的过程中对水箱20内添加适量的液体即可,由于驱动装置14在运行时,会通过连接杆13带动第二齿轮12高速转动,且由于第二齿轮12在高速转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一齿轮11带动连接轴9旋转,使得连接轴9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上方的进气口将即将逸散的热气再次吸入回收槽7内,并通过换气孔以及循环管29再次从加热槽5的底部排出。
38.s3、当驱动装置14运行时,水泵组件17则会在驱动装置14带动下同步运转,使得水泵组件17通过两个第一导水管19将水箱20内的液体吸出,同时通过第三导水管25排放至冷却箱24内,由于加热桶4采用耐热层41以及隔热层42的设计方式,可实现隔热的功效;
39.s4、当液体沿着第三导水管25进入冷却箱24内时,由于液体不断吸收加热桶4残余热量,使得液体的温度也会随之升高,同时,液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也将沿着第二导水管22再次返还至水箱20内,且在返还水箱20的过程中制冷设备21可以再次降低液体的温度。
40.通过设置驱动装置14、加热环6、排风扇叶10、循环管29、回收槽7和加热槽5,使得
该中频感应加热设备2在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对即将从入口逸散的热量再次吸入回收槽7内并返还至加热槽5底部,且由于加热桶4采用全密封的方式,从而大大降低了热量逸散的可能,保障了对加热槽5内部热量的利用效率,同时保障了该中频感应加热设备2对工件加热时的效率,且减低了该中频感应加热设备2对能源的消耗。
41.通过设置水泵组件17和水箱20,使得加热桶4内部随着加热环6的运行温度不断升高时,可以有效的隔绝热量丢失的可能,且在冷却箱24的作用下,降低了加热桶4内加热环6随着温度的提高而导致工作室以及加热桶4周围的温度出现快速升高的情况,对工作人员操作时的环境起到了保障的效果,降低了因工作室内部温度过高而导致室内机械或人员受到损伤或伤害。
42.因设置有水箱20和制冷设备21,从而保障了该中频感应加热设备2在对环境降温时的效率,同时在液体进入水箱20内时,过滤板27可以对液体起到过滤的效果,从而保障了水泵组件17的使用寿命,且降低了液体内的杂质堵塞第一导水管19、第二导水管22以及第三倒数管的可能。
43.因设置有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和连接杆13,使得驱动装置14可以远离回收槽7,当排风扇叶10通过回收槽7对即将溢出的气体进行回收再利用时,回收气体的高温不易影响驱动装置14运行,使得驱动装置14在运行的过程中不易因高温气体的影响而出现损坏的情况,从提高了驱动装置14的使用寿命。
44.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45.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46.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