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23912发布日期:2022-05-31 23:48阅读:72来源:国知局
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


背景技术:

2.以往,已知一种与使用电磁波的传感器的设置于电磁波照射方向的电磁波透射性罩及其制造方法有关的发明(下述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磁波透射性罩具有着色树脂部件、透明性树脂部件以及透明性加热器膜。上述透明性树脂部件设置于上述着色树脂部件的与上述传感器相反的一侧。上述透明性加热器膜设置于上述着色树脂部件的与上述传感器相反的一侧,具有通过铜镀敷或者蚀刻而形成的布线图案,具有电磁波透射性(其摘要等)。
3.所述布线图案具有加热器部和从此延伸的布线。加热器部由并联地连接的4个系统构成。具体而言,加热器部具有相对短边方向倾斜地交叉的图案。但是,加热器部的图案可以是纵、横、斜中的任意一种(其第0021段落、图4等)。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00505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7.上述以往的电磁波透射性罩的透明性加热器膜具有由并联地连接的4个系统构成的加热器部。但是,该透明性加热器膜的加热器部由于系统数少,所以为了覆盖需要加热的区域整体,需要使构成加热器部的布线蛇行来加长布线的长度(专利文献1、图4)。
8.但是,在加长构成加热器部的布线的长度时,布线的电气电阻增加,在加热器部中得不到必要的发热特性。因此,需要通过使构成加热器部的布线的剖面面积增加,抑制布线的电气电阻增加,从而提高加热器部的发热特性。但是,在使构成加热器部的布线的剖面面积增加时,布线易于被视觉辨认,例如安装到车辆的被用作徽章(emblem)的电磁波透射性罩的设计性降低。
9.本公开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发热特性,能够抑制加热器布线的剖面面积增加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
10.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加热器布线,以能够使电磁波透射的间隔配置;一对横断布线,与各个所述加热器布线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连接;以及一对连接布线,与一对所述横断布线分别连接,各个所述横断布线的剖面面积大于各个所述加热器布线的剖面面积。
11.在上述方式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中,也可以是:一对所述横断布线与和一对所述横断布线交叉的中心线线对称地设置,沿着所述横断布线越远离所述中心线,则一对所述横断布线的间隔越窄,所述加热器布线的长度越短,各个所述连接布线在与所述中心线线对称的多个连接位置处与各个所述横断布线连接。
12.在上述方式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中,也可以是多个所述加热器布线与所述中心线平行。
13.在上述方式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中,也可以是一对所述横断布线的间隔小于一对所述横断布线的一端与另一端的距离。
14.在上述方式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中,也可以是一对所述横断布线具有以与所述中心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向外侧凸的弯曲形状。
15.在上述方式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中,也可以是在将从所述中心线至所述连接位置的所述横断布线的长度相对从所述中心线至所述横断布线的一端的长度的比设为x,将所述横断布线的剖面面积相对所述加热器布线的剖面面积的比设为y时,以下的式(1)成立:
16.(x-0.28)2/0.282+(y-11.6)2/3.42≤1

(1)。
17.在上述方式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中,也可以是在多个所述加热器布线中,最大发热量的所述加热器布线的发热量是最小发热量的所述加热器布线的发热量的2倍以下。
18.根据本公开的上述方式,能够提供具有良好的发热特性,能够抑制加热器布线的剖面面积增加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
附图说明
19.图1是示出本公开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汽车的立体图。
20.图2是安装于图1的汽车的电磁波透射性罩的示意性的放大剖面图。
21.图3是包含于图2的电磁波透射性罩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的俯视图。
22.图4是示出图3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的发热特性的图表。
23.图5是示出图3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中的横断布线的长度的比x、加热器布线与横断布线的剖面面积的比y以及发热量的差δq的关系的图表。
24.图6是示出图3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25.图7是示出图6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的发热特性的图表。
26.(符号说明)
27.52: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1:加热器布线;522:横断布线;523:连接布线;c1:中心线;d1:距离;d2:间隔;l1:长度;l2:长度;p1:连接位置;p2:连接位置;p3:连接位置;p4:连接位置;p5:连接位置;p6:连接位置;s1:剖面面积;s2:剖面面积。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公开所涉及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的实施方式。
29.图1是示出本公开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汽车a的立体图。汽车a例如具有安装于前端部的车宽方向中央部的徽章e。汽车a例如在徽章e的后方内置有省略图示的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徽章e使从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向汽车a的前方照射的作为发送波的毫米波透射,并且使从汽车a的前方的障碍物反射的作为反射波的毫米波透射而使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接收。
30.图2是电磁波透射性罩1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的放大剖面图。电磁波透射性罩1例如被用作安装于图1所示的汽车a的徽章e,使从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照射的毫米波透射。电磁波
透射性罩1例如具有与汽车a的徽章e对应的形状。电磁波透射性罩1例如具有着色层2、设计层3、透明树脂层4以及透明膜加热器5。
31.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徽章e在从正面观察时具有椭圆形或者长圆形的形状。因此,图2所示的电磁波透射性罩1例如在从正面观察时也具有椭圆形或者长圆形的形状。此外,电磁波透射性罩1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设为圆形、三角形、四边形、其他多边形或者其他任意的形状。另外,图2中的各层的厚度的关系、层结构是一个例子,有时未对应于实际的各层的厚度的关系、层结构。
32.着色层2例如是被着色成黑色的树脂的层,具有与徽章e的设计对应的凹凸。设计层3例如层叠于着色层2上,被施加金属调的花样等设计。虽然省略图示,设计层3例如具有包括树脂制的基材、形成于该基材的表面的铟等的蒸镀层以及覆盖蒸镀层的透明的保护层的多个层。
33.透明树脂层4例如是形成为与电磁波透射性罩1的正面形状对应的形状且层叠于设计层3上的无色透明的树脂的层。透明膜加热器5例如是具有可见光透射性和电磁波透射性的透明的薄的膜状的加热器。透明膜加热器5例如隔着粘接层6层叠于透明树脂层4上。透明膜加热器5设置于汽车a的和与内部的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相向地配置的着色层2相反的一侧,向汽车a的外侧露出。
34.透明膜加热器5例如具有椭圆形、长圆形等与徽章e的正面形状即电磁波透射性罩1的正面形状对应的平面形状。透明膜加热器5将电磁波透射性罩1的表面例如维持为0[℃]以上并且40[℃]以下的温度范围,使电磁波透射性罩1的表面的冰雪融解。透明膜加热器5例如具有透明的树脂制的基材51、形成于该基材51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以及覆盖该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的透明的保护层53。
[0035]
图3是图2所示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的示意性的俯视图。在将电磁波透射性罩1作为徽章e安装到汽车a的状态下,图3中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的纵向即上下方向是沿着铅直方向的方向或者与铅直方向平行的方向。此外,电磁波透射性罩1还能够以适当的角度旋转而安装到汽车a。因此,图3中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的纵向不限定于铅直方向或者沿着铅直方向的方向,例如也可以是水平方向或者沿着水平方向的方向。
[0036]
如图3所示,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具备多个加热器布线521、一对横断布线522以及一对连接布线523。作为这些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的布线的材质,例如能够使用铜、银、或者这些的合金等电气电阻低的金属材料。另外,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的布线例如能够通过网板印刷形成。
[0037]
作为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的布线的材质使用如上述的电气电阻低的金属材料,从而能够使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的发热量增加。另外,能够抑制加热器布线521、横断布线522以及连接布线523的剖面面积增加,所以透明膜加热器5的布线不易被视觉辨认,能够使电磁波透射性罩1的设计性提高。
[0038]
另外,根据确保必要的电磁波透射性的观点,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的各布线的宽度例如能够设定为400[μm]以下。另外,能够通过印刷形成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的各布线的厚度例如最大为10[μm]左右。另外,根据确保良好的电磁波透射性和良好的发热特性的观点,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的各布线的剖面面积例如能够设定为200[μm2]以上且4000[μm2]以下。
[0039]
多个加热器布线521以能够使电磁波透射的间隔配置。具体而言,多个加热器布线521例如以能够使从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照射的毫米波透射的间隔配置。详细而言,例如,如果相邻的加热器布线521的间隔是4[mm]以上,则能够使从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照射的毫米波透射。
[0040]
另外,根据在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中确保必要的发热性的观点,相邻的加热器布线521的间隔例如能够设为10[mm]以下。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多个加热器布线521的间距被设定为5[mm],相邻的所有加热器布线521的间隔成为4[mm]以上的大致相等的间隔。另外,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多个加热器布线521在横向上排列。
[0041]
另外,在图3所示的横向上,从多个加热器布线521的一端至另一端的距离d1,即从横断布线522的一端至另一端的距离d1被设定为例如130[mm]。由此,图3所示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例如具有27根加热器布线521。此外,加热器布线521的根数是一个例子,根据透明膜加热器5以及电磁波透射性罩1的尺寸而变动。
[0042]
一对横断布线522与各个加热器布线521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连接。更具体而言,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一对横断布线522在横向上延伸,在纵向上隔开间隔配置。而且,各个加热器布线521的上端与一对横断布线522中的、上方侧的一方的横断布线522连接。另外,各个加热器布线521的下端与一对横断布线522中的、下方侧的另一方的横断布线522连接。
[0043]
各个横断布线522的剖面面积大于各个加热器布线521的剖面面积。例如,将加热器布线521的剖面面积设为s1,将横断布线522的剖面面积设为s2。在该情况下,相对加热器布线521的剖面面积s1的横断布线522的剖面面积s2的比s1:s2例如是1:11.6。此外,相对加热器布线521的剖面面积s1的横断布线522的剖面面积s2的比s1:s2如后所述可适当变更。
[0044]
另外,一对横断布线522例如如图3所示,与一对横断布线522交叉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的中心线c1线对称地设置。多个加热器布线521例如与中心线c1平行,沿着与中心线c1平行的一个方向延伸。此外,加热器布线521无需一定与中心线c1平行,例如也可以沿着与中心线c1交叉的一个方向延伸。
[0045]
另外,一对横断布线522的间隔例如小于一对横断布线522的一端和另一端的距离d1。更详细而言,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一对横断布线522在纵向上隔开间隔而配置,在横向上延伸。而且,上方侧的一方的横断布线522的上端与下方侧的另一方的横断布线522的下端之间的尺寸d2小于一对横断布线522的横向上的一端与另一端的距离d1。换言之,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例如具有短边方向(图3的纵向)和长边方向(图3的横向),在除了一对连接布线523以外的部分中,短边方向的尺寸d2小于长边方向的尺寸d1。
[0046]
另外,一对横断布线522例如具有将与中心线c1的交点作为顶点的向外侧凸的弯曲形状。更具体而言,一对横断布线522例如具有与中心线c1线对称的、圆弧状、椭圆弧状或者二次曲线状的弯曲形状。由此,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具有除了一对连接布线523以外的部分的形状与图1所示的徽章e的椭圆形或者长圆形的形状对应的形状。
[0047]
另外,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例如沿着横断布线522越远离中心线c1,则一对横断布线522的间隔越窄,加热器布线521的长度越短。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具有与椭圆形或者长圆形的形状对应的形状,沿着横断布线522越远离中心线c1,则一对横断布线522的间隔越窄,加热器布线521的长度越短。此外,在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具
有与圆形对应的形状的情况、具有菱形或六边形的形状的情况下也同样地沿着横断布线522越远离中心线c1,则一对横断布线522的间隔越窄,加热器布线521的长度越短。
[0048]
一对连接布线523与一对横断布线522分别连接。更具体而言,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一对连接布线523在纵向或者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而配置。而且,一对连接布线523中的、上方侧的一方的连接布线523与一对横断布线522中的、上方侧的一方的横断布线522连接。另外,一对连接布线523中的、下方侧的另一方的连接布线523与一对横断布线522中的、下方侧的横断布线522连接。
[0049]
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经由一对连接布线523被供给电力而发热。即,一对连接布线523中的、一方的连接布线523是输入侧的连接布线523,另一方的连接布线523是输出侧的连接布线523。从输入侧的连接布线523供给的电流经由与输入侧的连接布线523连接的输入侧的横断布线522流过多个加热器布线521,进而,经由与输入侧的横断布线522相反的一侧的输出侧的横断布线522流到输出侧的连接布线523。
[0050]
各个连接布线523例如在与中心线c1线对称的多个连接位置p1、p2以及连接位置p3、p4处与各个横断布线522连接。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一对连接布线523各自的与横断布线522连接的端部分支成两股。而且,一对连接布线523中的、上方侧的连接布线523与一对横断布线522中的、上方侧的横断布线522在两个连接位置p1、p2处连接。另外,一对连接布线523中的、下方侧的连接布线523与一对横断布线522中的、下方侧的横断布线522在两个连接位置p3、p4处连接。
[0051]
另外,关于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例如,在多个加热器布线521中,最大发热量的加热器布线521的发热量为最小发热量的加热器布线521的发热量的2倍以下。更具体而言,在图3所示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中,将从中心线c1至连接位置p1的横断布线522的长度l2相对从中心线c1至横断布线522的一端的长度l1的比l2/l1设为x。另外,将横断布线522的剖面面积s2相对加热器布线521的剖面面积s1的比s2/s1设为y。此时,在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中,例如,以下的式(1)成立。
[0052]
(x-0.28)2/0.282+(y-11.6)2/3.42≤1

(1)
[0053]
以下,参照图4以及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透明膜加热器5以及电磁波透射性罩1的作用。图4是示出图3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的发热特性的图表。图5是示出图3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中的横断布线522的长度的比x、剖面面积的比y以及发热量的差δq的关系的图表。
[0054]
在图4的图表中,横轴表示从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的中心线c1至各个加热器布线521的距离,以加热器布线521的间距为单位表示。即,关于图3所示的中央的加热器布线521,距中心线c1的距离是0。另外,关于从中央的加热器布线521向右方向数起第13根加热器布线521,距中心线c1的距离是13,关于从中央的加热器布线521向左方向数起第13根加热器布线521,距中心线c1的距离是-13。
[0055]
另外,在图4的图表中,纵轴是将加热器布线521的发热量的平均值设为0的发热量q。此外,在图4的图表中,在最大发热量的加热器布线521与最小发热量的加热器布线521之间的发热量的差δq为1时,最大发热量的加热器布线521的发热量成为最小发热量的加热器布线521的发热量的2倍。
[0056]
本实施方式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如上所述具备多个加热器布线521、一对横
断布线522以及一对连接布线523。多个加热器布线521以能够使电磁波透射的间隔配置。一对横断布线522与各个加热器布线521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连接。一对连接布线523与一对横断布线522分别连接。而且,各个横断布线522的剖面面积大于各个加热器布线521的剖面面积。
[0057]
通过这样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能够根据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的尺寸使一对横断布线522之间的加热器布线521的根数增加,能够缩短各个加热器布线521的长度。由此,能够抑制各个加热器布线521的电气电阻增加,能够减小各个加热器布线521的剖面面积。因此,能够使各个加热器布线521难以视觉辨认,能够使具备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的电磁波透射性罩1的设计性提高。
[0058]
另外,如上所述,各个横断布线522的剖面面积大于各个加热器布线521的剖面面积,所以能够使各个横断布线522的每单位长度的电气电阻小于各个加热器布线521的每单位长度的电气电阻。由此,能够针对与横断布线522连接的各个加热器布线521,经由横断布线522更均匀地供给电流,能够使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的发热特性提高。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能够使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的发热特性提高,抑制加热器布线521的剖面面积增加,使电磁波透射性罩1的设计性提高。
[0059]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中,一对横断布线522与和一对横断布线522交叉的中心线c1线对称地设置。另外,沿着横断布线522越远离中心线c1,则一对横断布线522的间隔越窄,加热器布线521的长度越短。各个连接布线523在与中心线c1线对称的多个连接位置p1、p2以及连接位置p3、p4处与各个横断布线522连接。
[0060]
这样,在一对横断布线522的间隔变化而多个加热器布线521的长度变得不均匀时,各个加热器布线521的电气电阻变得不均匀。更具体而言,越是在更远离中心线c1的位置处与横断布线522连接的加热器布线521,则长度更短而电气电阻更小,易于流过电流而发热量易于增加。更详细而言,例如,如图3以及图4所示,关于多个加热器布线521,中心线c1上的最长的加热器布线521的发热量最小,最远离中心线c1且与横断布线522的两端连接的最短的加热器布线521的发热量最大。
[0061]
但是,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如上所述,各个连接布线523在与中心线c1线对称的多个连接位置p1、p2以及连接位置p3、p4处与各个横断布线522连接。因此,能够针对多个加热器布线521更均匀地供给电流。更具体而言,例如,如图3所示,一方的连接布线523的连接位置p1、p2和另一方的连接布线523的连接位置p3、p4是从中心线c1上的加热器布线521数起左右分别第5个加热器布线521的两端的位置。其结果,如图4所示,能够使从中心线c1上的加热器布线521数起左右分别第5个加热器布线521和这些加热器布线521的附近的加热器布线521的发热量q增加。
[0062]
由此,如图4所示,能够将最大发热量的加热器布线521与最小发热量的加热器布线521之间的发热量q的差δq设为1以下,能够将各个加热器布线521的最大发热量设为最小发热量的2倍以下。其结果,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能够将电磁波透射性罩1的表面,即透明膜加热器5的表面维持为适合于冰雪的融解并且不会对构成电磁波透射性罩1、透明膜加热器5的树脂造成恶劣影响的0[℃]以上且40[℃]以下的温度范围。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能够使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的发热特性提高。
[006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中,多个加热器布线521与中心线c1
平行。通过这样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相比于多个加热器布线521相对中心线c1具有角度的情况,能够缩短各个加热器布线521的长度。其结果,能够抑制各个加热器布线521的电气电阻增加,能够抑制各个加热器布线521的剖面面积增加。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能够使电磁波透射性罩1的设计性提高。
[006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中,一对横断布线522的间隔d2小于一对横断布线522的一端与另一端的距离d1。通过这样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相比于一对横断布线522的间隔d2大于一对横断布线522的一端与另一端的距离d1的情况,能够缩短各个加热器布线521的长度。其结果,能够抑制各个加热器布线521的电气电阻增加,能够抑制各个加热器布线521的剖面面积增加。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能够使电磁波透射性罩1的设计性提高。
[006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中,一对横断布线522具有以与中心线c1的交点为顶点的向外侧凸的弯曲形状。通过这样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具有例如与椭圆形、长圆形或者圆形的徽章e的形状对应的形状,所以能够覆盖徽章e的表面的更宽的范围,使附着到徽章e的表面的冰雪高效地融解。
[0066]
另外,将从中心线c1至连接位置p1的横断布线522的长度l2相对从中心线c1至横断布线522的一端的长度l1的比l2/l1设为x。另外,将横断布线522的剖面面积s2相对加热器布线521的剖面面积s1的比s2/s1设为y。此时,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中,以下的式(1)成立。
[0067]
(x-0.28)2/0.282+(y-11.6)2/3.42≤1

(1)
[0068]
通过这样的结构,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距中心线c1的横断布线522的长度的比l2/l1即x和横断布线522的剖面面积s2相对加热器布线521的剖面面积s1的比s2/s1即y在图5中包含于δq≤1的椭圆的区域。即,如图4所示,能够将最大发热量的加热器布线521与最小发热量的加热器布线521之间的发热量的差δq设为1以下,能够将最大发热量的加热器布线521的发热量设为最小发热量的加热器布线521的发热量的2倍以下。
[0069]
其结果,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能够将电磁波透射性罩1的表面,即透明膜加热器5的表面维持于适合于冰雪的融解并且不会对构成电磁波透射性罩1、透明膜加热器5的树脂造成恶劣影响的0[℃]以上且40[℃]以下的温度范围。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能够使与被用作徽章e的电磁波透射性罩1的形状对应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的发热特性提高。
[0070]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在多个加热器布线521中,最大发热量的加热器布线521的发热量是最小发热量的加热器布线521的发热量的2倍以下。通过这样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能够将电磁波透射性罩1的表面,即透明膜加热器5的表面维持于适合于冰雪的融解并且不会对构成电磁波透射性罩1、透明膜加热器5的树脂造成恶劣影响的0[℃]以上且40[℃]以下的温度范围。
[0071]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具有良好的发热特性,能够抑制加热器布线521的剖面面积增加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透明膜加热器5以及电磁波透射性罩1。此外,本公开所涉及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透明膜加热器以及电磁波透射性罩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以下,说明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的变形例。
[0072]
图6是示出图3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图7是示出图3所示的上述实施方式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和图6所示的变形例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的各加热器布线521的发热量的图表。
[0073]
关于图6所示的本变形例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一方的连接布线523和另一方的连接布线523除了分别在连接位置p1、p2和连接位置p3、p4以外,分别在中心线c1上的连接位置p5和连接位置p6处也与横断布线522连接。其结果,如图7所示,本变形例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相比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中心线c1上的加热器布线521的发热量q增加,左右第5个的加热器布线521的发热量降低,能够得到更均匀的发热特性。
[0074]
此外,关于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加热器布线521的剖面面积s1与横断布线522的剖面面积s2的比被设为1:9,从中心线c1至连接位置p1的横断布线522的长度l1与从中心线c1至横断布线522的端部的长度l2的比l1/l2被设为0.31。另外,关于图7所示的变形例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加热器布线521的剖面面积s1与横断布线522的剖面面积s2的比被设为1:12,从中心线c1至连接位置p1的横断布线522的长度l1与从中心线c1至横断布线522的端部的长度l2的比l1/l2被设为0.31。
[0075]
如以上所述,在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52中,连接布线523的分支数以及针对横断布线522的连接位置p1~p6的数量、横断布线522的长度l1与长度l2的比等可适当地变更。与其对应地,能够适当地变更加热器布线521的剖面面积s1与横断布线522的剖面面积s2的比。
[0076]
以上,使用附图详述了本公开所涉及的电磁波透射性加热器的实施方式,但具体的结构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即使有不脱离本公开的要旨的范围中的设计变更等,这些也包含于本公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