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散热的双接头翻盖式固态U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11336发布日期:2022-03-26 11:53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散热的双接头翻盖式固态U盘的制作方法
一种高效散热的双接头翻盖式固态u盘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存储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的双接头翻盖式固态u盘。


背景技术:

2.随着移动存储器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为了提高传统u盘的数据传输速率,通过在u盘内部使用固态硬盘存储方案,固态u盘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制成的u盘,属于非易失性移动存储器,应用于高性能计算、消费级存储器;内部pcb板上的配件主要采用控制芯片、闪存芯片和桥接芯片,内部固态硬盘方案主要使用sata协议;固态u盘对比传统u盘最大的优势就是传输速度快,可以达到ssd传输级别。此外,其内部有ssd控制器,桥接控制器,存储颗粒以及pcb和其他电子元器件。在提升数据传输效率的同时,还具有更强的数据保护能力;既可以满足用户数据高速传输的需求,也能增强普通u盘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3.而随着u盘的不断进步发展,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u盘除了本身功能之外,对于其接口的兼容性、结构的设计、使用的便捷、携带的稳定均有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固态u盘在使用时,其持续读写文件使得芯片发热量增加,会导致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外壳的温度明显高于传统的u盘;对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合理的结构满足用户的更高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5.一种高效散热的双接头翻盖式固态u盘,包括金属壳体和机芯,金属壳体包括外壳和分别铰接在外壳两端的翻盖,外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对应于翻盖的接头连接口,在外壳的两侧分别成型有均匀排列的多个散热翅片;机芯包括pcba板、type-a接头、type-c接头和导热件,pcba板安装在外壳的内部,type-a接头和type-c接头分别固定连接在pcba板的两端,并且type-a接头和type-c接头分别沿着外壳两端的接头连接口延伸出外壳的外部,导热件的一端贴附在pcba板上,导热件的另一端贴附于外壳对应散热翅片的内壁上。
6.优选地,外壳的两侧分别成型有凸起部,散热翅片成型在凸起部上,凸起部与外壳的上、下面呈弧面衔接结构,凸起部的两端到外壳的两端之间均设置有直角槽,在直角槽上设置有轴孔,翻盖包括盖体和成型在盖体两侧的摆臂,其中一个翻盖的盖体上设置有容纳于type-a接头的第一容纳槽,另外一个翻盖的盖体上设置有容纳于type-c接头的第二容纳槽,摆臂上设置有转轴,摆臂通过转轴与轴孔转动连接,使盖体绕轴孔翻转。
7.优选地,外壳的四角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倾斜的倒角面,摆臂包括连接部和过渡部,转轴设置在连接部上,并且连接部与直角槽相互匹配,过渡部位于连接部和盖体之间,过渡部上设置有对应于倒角面的倾斜面,翻盖处于盖合状态时,倒角面和倾斜面之间具有配合间隙,在倾斜面上设置有填补于配合间隙的缓冲胶块。
8.优选地,在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内均设置有磁体,第一容纳槽内的磁体与type-a接头磁吸配合,第二容纳槽内的磁体与type-c接头磁吸配合。
9.优选地,对应于type-c接头的翻盖上还设置有钥匙扣连接通孔。
10.优选地,外壳连接type-c接头的一端为开放结构,pcba板和导热件均通过外壳连接type-c接头的一端进入到外壳内,在该端上设置有连接套,连接套上穿插有固定杆,在外壳靠近type-c接头一端的两个直角槽上均设置有相对应的杆固定通孔,连接套通过固定杆与杆固定通孔固定连接,使连接套与外壳固定配合,对应于type-c接头的接头连接口设置在连接套上。
11.优选地,pcba板上设置有控制芯片、闪存芯片和桥接芯片,控制芯片采用型号为sm2258的芯片,闪存芯片采用型号为flash/bga152/8ce的芯片,桥接芯片采用型号为asm235cm的芯片;闪存芯片和桥接芯片分别与控制芯片电连接,type-a接头和type-c接分别与桥接芯片电连接;导热件的一端贴附于控制芯片上。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使双接头翻盖式固态u盘在实现双接口兼容的前提下,采用翻盖结构实现双接口的打开和盖合,其开盖盒盖操作方便,且翻盖与外壳采用铰接设计实现不脱离,此外,充分利用这一结构设计,设计散热翅片于外壳的两侧,扩大了外壳外部的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合理地解决了固态u盘相比于传统u盘发热量高的问题;
14.通过在外壳的两侧分别设置凸起部,将散热翅片成型在凸起部上,并且充分利用凸起部和外壳的结构设计,使凸起部的两端到外壳的两端之间均设置有直角槽,用于与翻盖的摆臂进行合理的配合,使翻盖和外壳之间的结构设计合理性,并且还能够在增加散热翅片后使双接头翻盖式固态u盘的外观整体保持完整的线条弧度感,使双接头翻盖式固态u整体结构设计紧凑,放置于口袋中不会与人体产生诸多磕碰,使携带更加舒适稳定。
15.通过将外壳的四角位置处设置倒角面与翻盖的摆臂进行间隙配合,采用缓冲胶块填补倒角面和倾斜面之间具有配合间隙,使翻盖和外壳能够进行合理的翻转配合,使翻盖在打开和盖合时均需要一定地作用力使缓冲胶块摆脱倒角面的限制,使翻盖打开后不易被盖上,同样地,翻盖合上后也不易被打开,提高了翻盖与外壳之间配合的稳定性;有设置磁体于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内,使盖合后的翻盖能够通过磁体与usb接头进行吸附配合,使翻盖能够更加牢固地盖住usb接头。
16.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爆炸图;
20.图3是本发明的电路模块连接框图。
21.图中的附图标记及名称如下:
22.金属壳体10、机芯20、外壳30、翻盖40、pcba板21、type-a接头22、type-c接头23、导热件24、控制芯片25、闪存芯片26、桥接芯片27、接头连接口31、散热翅片32、直角槽33、轴孔
34、倒角面35、连接套36、固定杆37、杆固定通孔38、盖体41、摆臂42、第一容纳槽43、第二容纳槽44、磁体45、钥匙扣连接通孔46、连接部421、过渡部422、缓冲胶块423。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高效散热的双接头翻盖式固态u盘,主要采用type-a接头22和type-c接头23来实现不同接口的兼容,能够应用于电脑或者手机上,提高了固态u盘的兼容性;该固态u盘采用固态硬盘方案,具体设置一机芯20,包括pcba板21以及分别连接在pcba板21两端的usb接头,pcba板21上具体设置有控制芯片25、闪存芯片26和桥接芯片27,控制芯片25采用型号为sm2258的芯片,闪存芯片26采用型号为flash/bga152/8ce的芯片,桥接芯片27采用型号为asm235cm的芯片;闪存芯片26和桥接芯片27分别与控制芯片25电连接,type-a接头22和type-c接分别与桥接芯片27电连接;导热件24的一端贴附于控制芯片25上;sm2258是一款高性能sata 6gb/s ssd控制器,非常适合以hdd为目标的客户端ssd替换、超文本和平板电脑;sm2258是一个完整的商用asic/固件解决方案,支持所有主要nand供应商提供的3d三电平单元(tlc)nand;利用silicon motion的专有的nandxtend纠错码(ecc)技术,sm2258提供全面的数据保护,增强3d tlc nand的持久性和保留能力,提供三种以上3d tlc ssd的耐久性提高了两倍;sm2258还具有高级直接到tlc和slc缓存功能用tlc-nand实现最佳持续性能的算法。
25.双接头翻盖40式固态u盘主要包括金属壳体10和机芯20,金属壳体10包括外壳30和分别铰接在外壳30两端的翻盖40,外壳3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对应于翻盖40的接头连接口31,在外壳30的两侧分别成型有均匀排列的多个散热翅片32;机芯20还设置有导热件24,pcba板21安装在外壳30的内部,type-a接头22和type-c接头23分别沿着外壳30两端的接头连接口31延伸出外壳30的外部;通过设置金属外壳30,配合机芯20上的导热件24,并且在外壳30的两侧分别成型有均匀排列的多个散热翅片32,导热件24的一端贴附于控制芯片25上,导热件24的另一端贴附于外壳30对应散热翅片32的内壁上;
26.通过这一设计,使双接头翻盖40式固态u盘在实现双接口兼容的前提下,采用翻盖40结构实现双接口的打开和盖合,其开盖盒盖操作方便,且翻盖40与外壳30采用铰接设计实现不脱离,此外,充分利用这一结构设计,设计散热翅片32于外壳30的两侧,扩大了外壳30外部的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合理地解决了固态u盘相比于传统u盘发热量高的问题。
27.如图1-2所示,为了能够实现翻盖40和外壳30之间的结构设计合理性,并且还能够在增加散热翅片32后使双接头翻盖40式固态u盘的外观整体保持完整的线条弧度感,针对于翻盖40和外壳30之间的结构设计具体采用将外壳30的两侧分别成型有凸起部,散热翅片32成型在凸起部上,并且凸起部与外壳30的上、下面呈弧面衔接结构,凸起部的两端到外壳30的两端之间均设置有直角槽33,在直角槽33上设置有轴孔34,翻盖40包括盖体41和成型在盖体41两侧的摆臂42,其中一个翻盖40的盖体41上设置有容纳于type-a接头22的第一容纳槽43,另外一个翻盖40的盖体41上设置有容纳于type-c接头23的第二容纳槽44,摆臂42
上设置有转轴,摆臂42通过转轴与轴孔34转动连接,使盖体41绕轴孔34翻转,通过这一设计,使翻盖40和外壳30的两端之间的结构设计能够达到平齐地配合,摆臂42和凸起部之间也能够相互平齐地配合,使双接头翻盖40式固态u整体结构设计紧凑,且放置于口袋中不会与人体产生诸多磕碰,使携带更加舒适稳定。
28.此外,通过设置外壳30的四角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倾斜的倒角面35,摆臂42包括连接部421和过渡部422,转轴设置在连接部421上,并且连接部421与直角槽33相互匹配,过渡部422位于连接部421和盖体41之间,过渡部422上设置有对应于倒角面35的倾斜面,翻盖40处于盖合状态时,倒角面35和倾斜面之间具有配合间隙,在倾斜面上设置有填补于配合间隙的缓冲胶块423,通过这一设计,使翻盖40在打开和盖合时均需要一定地作用力使缓冲胶块423摆脱倒角面35的限制,使翻盖40打开后不易被盖上,同样地,翻盖40合上后也不易被打开,提高了翻盖40与外壳30之间配合的稳定性,为了更进一步提高翻盖40合上后不易被打开,通过在第一容纳槽43和第二容纳槽44内均设置有磁体45,第一容纳槽43内的磁体45与type-a接头22磁吸配合,第二容纳槽44内的磁体45与type-c接头23磁吸配合,利用了type-a接头22和type-c接头23的外壳30均为金属材料制作,使盖合后的翻盖40能够通过磁体45与usb接头进行吸附配合,使翻盖40能够更加牢固地盖住usb接头;
29.又考虑到type-c接头23尺寸小,盖合type-c接头23的翻盖40所设置的第二容纳槽44同样为小尺寸,使该翻盖40留有的多余部分较多,因此通过在该翻盖40上设置有钥匙扣连接通孔46,能够连接钥匙扣,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该翻盖40的用材。
30.如图1-2所示,为了能够使机芯20装配到金属壳体10中,通过在外壳30连接type-c接头23的一端为开放结构,pcba板21和导热件24均通过外壳30连接type-c接头23的一端进入到外壳30内,在该端上设置有连接套36,连接套36上穿插有固定杆37,在外壳30靠近type-c接头23一端的两个直角槽33上均设置有相对应的杆固定通孔38,连接套36通过固定杆37与杆固定通孔38固定连接,使连接套36与外壳30固定配合,对应于type-c接头23的接头连接口31设置在连接套36上。
3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