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设备电气自动化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62836发布日期:2021-09-15 08:57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配电自动化设备电气自动化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配电自动化设备电气自动化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电气设备是在电力系统中对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断路器等设备的统称,电力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其带给我们极大的便利,成为我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能源,电厂中能够让电力正常运行和输送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便是电气设备。
3.现有的电气自动化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因做工强度大,做工时间长,装置内部元件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当温度过高,内部线路外皮融化,会发生短路使元件损坏,也会造成火灾发生,现有装置体积大,且不利于人工拆解和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通过风冷的方式对装置内部进行降温,防止因温度过高导致元件损坏和减小火灾事故的发生。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配电自动化设备电气自动化检测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靠近外壳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风扇,且两个风扇贯穿外壳的外壁一侧,并延伸至外壳的内部,所述外壳的内壁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部开设有两个通风管,所述外壳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矩形框,且矩形框贯穿外壳的顶部,并衍生至外壳内部,所述矩形框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反向风扇,所述矩形框的内壁底部开设有多个进风口,所述矩形框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出风管,且出风管的出口端贯穿矩形框的顶部,并延伸至装置外。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壳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两侧开设有凹槽,且两个凹槽的内部均固定插设有滑杆,所述固定板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焊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块。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两个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均活动套设有活动块,两个所述活动块和凹槽的相对一侧均焊接有第二弹簧,且两个第二弹簧均活动套设在滑杆的外表面,两个所述固定块和活动块的正表面均活动安装有连接杆。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板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顶部固定连通有第一输出线管,所述处理箱的左侧固定连通有第二输出线管。
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多个输入接口,且多个输入线口均作用于处理箱内部。
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壳的外壁一侧开设有多个圆孔,且多个圆孔的直径大小均与输入接口相适配,所述外壳的内部一侧开设有滑口,所述滑口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滑块,且滑块远离外壳的一侧固定安装在处理箱的右侧。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2.1、本实用新型中,装置做工的过程中,装置内部产生热量时,通过启动固定在连接板上的两个风扇,当风扇产生的冷风,通过支撑杆上的通风管作用于处理箱其中的内部元件,防止损坏,当冷风与热量接触会升高冷风的温度,启动固定在矩形框内部的反向风扇,通过反向风扇产生的吸力,将热分别通过矩形框底部的进风口进入到矩形框内部,在从出风管中排出装置外,从而保持装置内部温度,解决了现有装置,因受到高温影响会导致内部线路外皮融化,会发生短路使元件损坏,热风在反向风扇的作用下排出装置外,有效控制内部温度,防止火灾意外的发生。
13.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螺丝连接的方式,固定到底板上,在处理箱放置在底板时,产生的压力,会作用于固定板上的第一弹簧,使第一弹簧会产生反作用力,为装置提供缓冲力,在第一弹簧向下压缩的同时,会作用于连接杆,带动其上的活动块,使活动块在滑杆上移动,挤压第二弹簧,辅助第一弹簧,通过连接杆使装置的稳定增加,解决了现有装置体积大,不利于安装和卸载的问题,产生的缓冲力也有效的防止在安装过程中元件的碰撞损坏。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配电自动化设备电气自动化检测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配电自动化设备电气自动化检测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配电自动化设备电气自动化检测装置的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17.图例说明:
18.1、外壳;2、连接板;3、风扇;4、支撑杆;5、通风管;6、矩形框;7、反向风扇;8、进风口;9、出风管;10、固定板;11、第一弹簧;12、安装块;13、滑杆;14、活动块;15、固定块;16、连接杆;17、第二弹簧;18、处理箱;19、滑口;20、滑块;21、底板;22、第一输出线管;23、第二输出线管;24、输入接口;25、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1.本实用新型中的风扇3、反向风扇7、处理箱22的接线图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其工作原理是已经公知的技术,其型号根据实际使用选择合适的型号。
22.如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配电自动化设备电气自动化检测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板2,两个连接板2靠近外壳1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风扇3,且两个风扇3贯穿外壳1的外壁一侧,并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外壳1的内壁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支撑杆4,支撑杆4的内部开设有两个通风管5,外壳1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矩形框6,且矩形框6贯穿外壳1的顶部,并衍生至外壳1内部,矩形框6的内壁顶部
固定安装有反向风扇7,矩形框6的内壁底部开设有多个进风口8,矩形框6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出风管9,且出风管9的出口端贯穿矩形框6的顶部,并延伸至装置外。
23.外壳1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的顶部两侧开设有凹槽,且两个凹槽的内部均固定插设有滑杆13,固定板10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弹簧11,第一弹簧11的顶部焊接有安装块12,安装块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底板21,底板2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块15,将装置使用螺丝固定到底板21时,通过第一弹簧11产生的反作用了,为装置提供缓冲力。
24.两个滑杆13的外表面均活动套设有活动块14,两个活动块14和凹槽的相对一侧均焊接有第二弹簧17,且两个第二弹簧17均活动套设在滑杆13的外表面,两个固定块15和活动块14的正表面均活动安装有连接杆16,通过第二弹簧17和连接杆16,辅助缓冲和加强装置的稳定性。
25.底板21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处理箱18,处理箱18的顶部固定连通有第一输出线管22,处理箱18的左侧固定连通有第二输出线管23,将第一输出线管22和第二输出线管23内部安装输出线,作用于处理箱18内部。
26.处理箱18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多个输入接口24,且多个输入线口均作用于处理箱18内部,通过输入接口24为装置提供外部能量。
27.外壳1的外壁一侧开设有多个圆孔25,且多个圆孔25的直径大小均与输入接口24相适配,外壳1的内部一侧开设有滑口19,滑口19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滑块20,且滑块20远离外壳1的一侧固定安装在处理箱18的右侧,通过圆孔25将输入线放置进装置内部。
28.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首先根据图1

2所示,首先将装置移动到指定的工作区域,将输入线从外壳1一侧的圆孔25处放置进装置内部,并与处理箱18一侧的输入接口24连接,将输出线从第一输出线管22和第二输出线管23内部与处理箱18连接,启动装置进行做工,在装置做工的过程中,装置内部产生热量时,启动固定在连接板2上的两个风扇3,当风扇3产生的冷风,通过支撑杆4上的通风管5作用于处理箱18其中的内部元件,防止损坏,当冷风与热量接触会升高冷风的温度,启动固定在矩形框6内部的反向风扇7,通过反向风扇7产生的吸力,将热分别通过矩形框6底部的进风口8进入到矩形框6内部,在从出风管9中排出装置外,从而保持装置内部温度。
29.如图1和图3所示,当需要将处理箱18安装进装置内部时,将处理箱18通过螺丝连接的方式,固定到底板21上,在处理箱18放置在底板21时,产生的压力,会作用于固定板10上的第一弹簧11,使第一弹簧11会产生反作用力,为装置提供缓冲力,在第一弹簧11向下压缩的同时,会作用于连接杆16,带动其上的活动块14,使活动块14在滑杆13上移动,挤压第二弹簧17,辅助第一弹簧11,通过连接杆16使装置的稳定增加。
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