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屏蔽罩的绝缘膜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65232发布日期:2021-11-18 11:29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屏蔽罩的绝缘膜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绝缘膜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屏蔽罩的绝缘膜结构。


背景技术:

2.屏蔽罩是用来屏蔽电子信号的工具,作用就是屏蔽外界电磁波对内部电路的影响和内部产生的电磁波向外辐射,绝缘膜是能够保证良好电绝缘性的薄膜,这种薄膜应当具有很高的电阻率(高于1010ω
·
cm)和击穿场强,而电子结构特点是禁带宽度大,为了用于高频绝缘,还要求材料具有低的介电损耗。
3.现有的绝缘膜大都是粘贴固定在屏蔽罩的内侧,达到对屏蔽罩绝缘的效果,但是屏蔽罩内侧的电子元器件工作时会发出热量,因此粘胶会膨胀,从而使绝缘膜产生褶皱,造成气泡或脱落的情况,安装不够稳定。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屏蔽罩的绝缘膜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屏蔽罩的绝缘膜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屏蔽罩的绝缘膜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缓冲层、绝缘层、屏蔽层、隔膜层和粘接层,所述绝缘层的顶面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与所述绝缘层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层的底面设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与所述绝缘层固定连接,所述屏蔽层的底面设有隔膜层,所述隔膜层与所述屏蔽层固定连接,所述隔膜层的底面设有粘接层,所述粘接层与所述隔膜层固定连接,所述粘接层包括若干个呈矩阵分布的粘接单元,相邻两个所述粘接单元之间设有交错的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相互垂直。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屏蔽层包括封装层和导电层,所述封装层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分布在所述导电层的两侧,所述封装层与所述导电层固定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靠近所述粘接层一侧的所述封装层与所述隔膜层固定连接,靠近所述绝缘层一侧的所述封装层与所述绝缘层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靠近所述粘接层一侧的所述封装层上开设有多个接线孔,所述接线孔位于所述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的交接处,所述导电层贯穿所述接线孔置于所述第一间隙和/或第二间隙中。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层包括若干个呈矩阵分布的缓冲凸块,所述缓冲凸块与所述绝缘层固定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相邻两个所述缓冲凸块之间设有空气流道。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层为橡胶材料。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通过设置包括缓冲层、绝缘层、屏蔽层、隔膜层和粘接层的绝缘膜结构,其中粘
接层包括若干个呈矩阵分布的粘接单元,粘接单元之间设有垂直交错的间隙,从而当屏蔽罩工作发热时,粘接单元发生膨胀或挤压间隙,能够保证粘接单元不会与屏蔽罩表面脱落,粘接更加稳定。
15.2、并在粘接层的外侧设置绝缘层和缓冲层,位于最外侧的绝缘层和缓冲层均能够起到绝缘的作用,当屏蔽罩受到挤压变形时,缓冲凸块首先与电子元件接触,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减小电子元件直接被挤压损坏的概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粘接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绝缘层;2、屏蔽层;201、接线孔;21、封装层;22、导电层;3、隔膜层;4、粘接层;401、第一间隙;402、第二间隙;41、粘接单元;5、缓冲层;501、空气流道;51、缓冲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屏蔽罩的绝缘膜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缓冲层5、绝缘层1、屏蔽层2、隔膜层3和粘接层4,绝缘层1的顶面设有缓冲层5,缓冲层5与绝缘层1固定连接,绝缘层1的底面设有屏蔽层2,屏蔽层2与绝缘层1固定连接,屏蔽层2的底面设有隔膜层3,隔膜层3与屏蔽层2固定连接,隔膜层3的底面设有粘接层4,粘接层4与隔膜层3固定连接,粘接层4包括若干个呈矩阵分布的粘接单元41,相邻两个粘接单元41之间设有交错的第一间隙401和第二间隙402,第一间隙401与第二间隙402相互垂直。
22.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包括缓冲层5、绝缘层1、屏蔽层2、隔膜层3和粘接层4的绝缘膜结构,其中绝缘膜结构中粘接层4、隔膜层3、屏蔽层2、绝缘层1和缓冲层5沿屏蔽罩的表面向电子器件的方向分布,粘接层4包括若干个呈矩阵分布的粘接单元41,且粘接单元41之间设有垂直交错的第一间隙401和第二间隙402,从而当屏蔽罩工作发热时,粘接单元41发生膨胀或挤压第一间隙401和第二间隙402,能够保证粘接单元41不会与屏蔽罩表面脱落,粘接更加稳定,并在粘接层4的外侧依次设置了屏蔽层2、绝缘层1和缓冲层5,位于最外侧的绝缘层1和缓冲层5均能够起到绝缘的作用,缓冲层5具有向电子元件方向伸出的多个缓冲凸块51,当屏蔽罩受到挤压变形时,缓冲凸块51首先图电子元件接触,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减小电子元件直接被挤压损坏的概率,屏蔽层2的内部设置了导电层22,导电层22与屏蔽罩连接,能够共同起到屏蔽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屏蔽罩的厚度或体积。
23.在图1和图4中,屏蔽层2包括封装层21和导电层22,封装层21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分布在导电层22的两侧,封装层21与导电层22固定连接,靠近粘接层4一侧的封装层21与隔膜层3固定连接,靠近绝缘层1一侧的封装层21与绝缘层1固定连接,封装层21起到对上下两侧的隔膜层3和绝缘层1的固定作用,内层的导电层22起到屏蔽作用,导电层22与屏蔽罩连接,能够共同起到屏蔽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屏蔽罩的厚度或体积。
24.在图4中,靠近粘接层4一侧的封装层21上开设有多个接线孔201,接线孔201位于
第一间隙401与第二间隙402的交接处,导电层22贯穿接线孔201置于第一间隙401和/或第二间隙402中,通过设置接线孔201,将导电层22的中的导线顺着接线孔201连接到屏蔽罩上,使导电层22与屏蔽罩连接,能够共同起到屏蔽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屏蔽罩的厚度或体积。
25.在图1和图2中,缓冲层5包括若干个呈矩阵分布的缓冲凸块51,缓冲凸块51与绝缘层1固定连接,相邻两个缓冲凸块51之间设有空气流道501,缓冲层5为橡胶材料,通过设置多个缓冲凸块51,当屏蔽罩受到挤压变形时,缓冲凸块51首先图电子元件接触,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减小电子元件直接被挤压损坏的概率,并且两个缓冲凸块51之间设有空气流道501,可以使屏蔽罩内部空气流通,不影响散热,橡胶材料的缓冲层5具有绝缘性能。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沿屏蔽罩的表面向电子器件的方向依次设置粘接层4、隔膜层3、屏蔽层2、绝缘层1和缓冲层5,粘接层4包括若干个呈矩阵分布的粘接单元41,且粘接单元41之间设有垂直交错的第一间隙401和第二间隙402,从而当屏蔽罩工作发热时,粘接单元41发生膨胀或挤压第一间隙401和第二间隙402,能够保证粘接单元41不会与屏蔽罩表面脱落,粘接更加稳定,位于最外侧的绝缘层1和缓冲层5均能够起到绝缘的作用,缓冲层5具有向电子元件方向伸出的多个缓冲凸块51,当屏蔽罩受到挤压变形时,缓冲凸块51首先图电子元件接触,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减小电子元件直接被挤压损坏的概率,屏蔽层2的内部设置了导电层22,导电层22与屏蔽罩连接,能够共同起到屏蔽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屏蔽罩的厚度或体积。
27.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