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丝自动张紧的发热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91027发布日期:2021-11-06 04:34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热丝自动张紧的发热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发热体。


背景技术:

2.现在电吹风、热风枪等很多电热装置上都装有发热体,采用发热丝制热的电热体都是将发热丝缠绕固定于支架上,在使用时,发热丝温度升高,发热丝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变长,进而导致发热丝在支架上变得松弛,容易引发短路或者其它安全隐患。另外,发热丝温度升高后,其散热问题也必须得到解决,否则会因为发热丝温度过高而产生火灾隐患。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单位空间内的发热丝密度,以提高单位空间内的发热功率,也是工程师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发热丝自动张紧的发热体,可以使发热丝在支架上保持张紧状态,以减少因发热丝松弛引起的短路或者其他安全隐患。
4.本实用新型的发热丝自动张紧的发热体包括支架和发热丝,关键在于,所述支架由主支架和绕线架组成,所述绕线架由固定绕线架及至少一个可相对主支架活动的活动绕线架组成,或者所述绕线架由多个可相对主支架活动的活动绕线架组成;所述活动绕线架与主支架之间设有弹性机构,弹性机构的弹力使活动绕线架相对主支架具有移动趋势;活动绕线架设有与主支架配合,以防止活动绕线架在弹性机构的作用下与主支架分离的防脱离结构;所述发热丝绕设于绕线架上。
5.在上述发热体中,在将发热丝绕设于绕线架上时,首先利用治具向活动绕线架施加外力,使活动绕线架克服弹性机构的弹力而朝向于主支架方向移动适当距离,然后再将发热丝绕设于绕线架上,最后松开治具,活动绕线架在弹性机构的弹力作用下向远离主支架的方向移动,使发热丝张紧于绕线架上。发热丝绕在绕线架上的每一段都处于绷紧状态,可有效防止运输或安装、使用过程当中导致发热丝变形、互相触碰、短路、局部过热发红烧断丝的现象。当发热丝受热膨胀或者长时间使用后具有松弛趋势时,活动绕线架就会在弹性机构的作用下向远离主支架的方向移动,自动将发热丝张紧,从而减少因发热丝松弛引起的短路或者其他安全隐患。
6.具体来说,所述主支架为筒状结构,主支架的筒壁设有贯通的卡口,所述绕线架包括沿主支架轴向延伸的本体,本体的一侧设有由外向内穿过卡口并伸入至主支架内部的卡舌,卡舌的端部设有用于钩住主支架的卡扣;所述固定绕线架的本体与主支架的筒壁外侧贴合;所述弹性机构为设置于活动绕线架的本体与主支架之间的弹簧。
7.卡扣钩在主支架的筒壁处,可以防止绕线架与主支架分离,从而可以作为上述的活动绕线架的防脱离结构;固定绕线架利用卡舌、卡扣与主支架卡口及筒壁的配合,紧贴固定在主支架上,而活动绕线架的卡舌长度长于固定绕线架的卡舌长度,这样活动绕线架的本体与主支架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上述间隙作为活动绕线架的活动行程,使活动绕线架
可以朝向或者远离主支架的方向移动,活动绕线架与主支架之间的弹簧将活动绕线架向远离主支架的方向推动,以使发热丝张紧。
8.将固定绕线架与活动绕线架均利用相同的卡扣配合的方式安装于主支架上,不仅具有装配方便的优点,而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活动绕线架的数量及位置,从而可以控制发热丝张紧力的大小。
9.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绕线架的本体设有垂直于主支架轴向的定位柱,所述弹簧套设于定位柱上,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动绕线架的本体、主支架相抵。定位柱对弹簧进行导向及定位,不仅可以防止弹簧脱离,还使得弹簧只能对活动绕线架施加远离主支架的弹力。
10.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绕线架有两个,并对称位于主支架的两侧,在绕线时,利用治具将两个活动绕线架相向移动,使两个活动绕线架的间距减小,便于绕线。
11.进一步地,为方便向活动绕线架施加外力,以使活动绕线架克服弹性机构的弹力 而移动,所述活动绕线架的顶端和/或底端分别设有凸块。在绕线时,只需要利用治具抵住凸块,即可按照预定方向推动活动绕线架移动。
12.进一步地,为使绕线架安装稳定、受力平衡,所述卡口由分别设置于筒壁顶端的上缺口和设置于筒壁底端的下缺口组成,所述绕线架设有分别与上缺口、下缺口配合的两条所述卡舌。在安装绕线架时,只需要将卡舌向上或向下稍稍弯曲,即可使卡舌穿过对应的卡口,卡舌自身的弹力会使卡舌压紧在卡口处,向外拉动绕线架时,卡舌端部的卡扣会钩在主支架的筒壁处,避免绕线架与主支架脱离。
13.进一步地,所述绕线架在主支架的四周呈辐射状排列,所述绕线架设有沿主支架径向方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安装有云母片,所述绕线槽设置于云母片的外缘处。辐射状排列的绕线架可以在占用较小空间的情况下,绕设更多的发热丝,以提高发热功率。云母片具有耐热、热阻、绝缘的优点,将设有绕线槽的云母片利用导向槽安装于绕线架上,利用云母片来绕设发热丝,这样绕线架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而无需担心导电问题,便于绕线架的加工制造。
14.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槽由上导向槽和下导向槽组成,所述上导向槽和下导向槽均为阶梯状导向槽,导向槽内间隔安装有至少两片云母片,其中内侧云母片的高度小于外侧云母片的高度,内侧云母片、外侧云母片均绕设有发热丝。绕线时,先将内侧云母片安装于导向槽内,并将发热丝绕设于内侧云母片上,然后再将外侧云母片安装于导向槽内,最后将发热丝绕设于外侧云母片上,这样发热丝形成内外两层或多层结构,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从而提高单位空间的发热功率。
15.进一步地,所述绕线槽呈阶梯状设置于云母片的外缘处,阶梯状绕线槽能够限制发热丝的移动,并使发热丝之间保持固定的距离,同时可以使每一圈的发热丝在轴向方向错开不重叠,使发热丝的散热效率更高。
16.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架的端部设有外张的固定臂,所述固定臂上设有螺柱或螺孔或固定通孔,以方便将主支架固定在产品上。
17.本实用新型的发热体不仅可以使发热丝保持张紧状态,减少因发热丝松弛引起的短路或者其他安全隐患,还能够充分利用空间来提高单位空间的发热丝密度,从而提高单位空间的发热功率,具有结构紧凑、装配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18.图1是发热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部分剖视)。
19.图2是主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主支架的侧视图。
21.图4是活动绕线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固定绕线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发热体的绕线原理示意图。
24.图7~10是发热体的绕线步骤示意图。
25.附图标示:1、主支架;11、上缺口;12、下缺口;13、固定臂;14、卡板;2a、固定绕线架;2b、活动绕线架;21、本体;22、卡舌;23、卡扣;24、上导向槽;25、下导向槽;26、定位凹部;27、定位柱;28、弹簧;29、凸块;3、内侧云母片;4、外侧云母片;5、绕线槽;6、发热丝;7、治具。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7.实施例1:
28.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发热丝自动张紧的发热体,可以使发热丝在支架上保持张紧状态,以减少因发热丝松弛引起的短路或者其他安全隐患。
29.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发热丝自动张紧的发热体包括支架和发热丝,其中,支架由主支架1和绕线架组成,绕线架包括与主支架1固定连接的固定绕线架2a和活动安装于主支架1上的活动绕线架2b;主支架1为筒状结构,主支架1的筒壁设有贯通的卡口,在本实施例中,卡口有多组,每组卡口均由设置于对应主支架1的筒壁顶端的上缺口11和底端的下缺口12组成。主支架1的顶端设有若干个外张的固定臂13,所述固定臂13上设有螺柱或螺孔或固定通孔,主支架1的筒壁内侧设有弧形卡板14,以方便将主支架1固定在产品上。
30.绕线架包括沿主支架1轴向延伸的条状本体21,本体21的一侧顶端、底端分别设有由外向内穿过上缺口11、下缺口12并伸入至主支架1内部的卡舌22,卡舌22的端部朝向主支架的端面设有用于钩住主支架1的卡扣23;在安装绕线架时,只需要将卡舌22向上或向下稍稍弯曲,即可使卡舌22穿过对应的卡口,卡舌22自身的弹力会使卡舌22压紧在卡口处,向外拉动绕线架时,卡舌22端部的卡扣23会钩在主支架1的筒壁处,避免绕线架与主支架1脱离。
31.本体21的另一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沿主支架1径向方向延伸的上导向槽24和下导向槽25,上导向槽24和下导向槽25均为阶梯状导向槽,两个导向槽内间隔安装有两片云母片,其中内侧云母片3的高度小于外侧云母片4的高度,且中内侧云母片3的外侧与外侧云母片4内侧之间设有间隙;两片云母片的外缘均设有阶梯状的绕线槽5,发热丝6绕设于内侧云母片3、外侧云母片4的绕线槽5处。
32.在本实施例中,绕线架有多个,在主支架1的四周呈辐射状排列。具体来说,活动绕线架2b有两个,并对称位于主支架1的两侧,其余的绕线架为固定绕线架2a;活动绕线架2b的卡舌22长度长于固定绕线架2a的卡舌22长度,在将绕线架安装到主支架1上时,固定绕线架2a的本体21与主支架1贴合;而活动绕线架2b的本体21与主支架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
上述间隙作为活动绕线架2b的活动行程,使活动绕线架2b可以朝向或者远离主支架1的方向移动;活动绕线架2b的本体21设有开口方向朝向于主支架1的定位凹部26,所述定位凹部26内设有定位柱27,定位柱27上套设有弹簧28,弹簧28的一端与定位凹部26的端壁相抵,另一端与主支架1相抵。定位柱27与定位凹部26配合,对弹簧28进行导向及定位,不仅可以防止弹簧28脱离,还使得弹簧28只能对活动绕线架2b施加远离主支架1的弹力。
33.活动绕线架2b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凸块29,如图6~10所示,在将发热丝6绕设于绕线架上时,首先利用治具7抵住凸块29,将两个活动绕线架2b相向移动,使活动绕线架2b克服弹簧28的弹力而向主支架1方向移动,这样两个活动绕线架2b的间距就会减小,将发热丝6绕设于绕线架的内侧云母片3上,然后将外侧云母片4安装于上导向槽24和下导向槽25内,再将发热丝6绕设于外侧云母片4上,最后松开治具7,活动绕线架2b在弹簧28的弹力作用下向远离主支架1的方向移动,使发热丝6张紧于绕线架上。通过内侧云母片3和外侧云母片4,使得发热丝6形成内外两层结构,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从而提高单位空间的发热功率,同时还方便发热丝6的散热,使发热体的发热速度提高,并避免因发热丝6过热而烧断。当发热丝6受热膨胀或者长时间使用后具有松弛趋势时,活动绕线架2b就会在弹簧28的作用下向远离主支架1的方向移动,自动将发热丝6张紧,从而减少因发热丝6松弛引起的短路或者其他安全隐患。
34.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设计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