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中心新能源节能空调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34318发布日期:2021-11-22 20:49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据中心新能源节能空调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数据中心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中心新能源节能空调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移动数据、云计算和大数据业务的迅猛发展,数据中心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单机柜密度增加,服务器设备芯片的发热量也不断增大,传统的风冷模式不但耗电量大而且已越来越不能满足it设备的散热需求,对数据中心节能的诉求,也逐渐突显出来。
3.针对节约能源的强制要求,开发采用新能源的冷源和热源提供给数据中心使用将成为趋势,如将海洋能源应用到沿海地区数据中心的建设中,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方案。
4.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数据中心新能源节能空调冷却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目前没有将海洋能源应用到数据中心建设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据中心新能源节能空调冷却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据中心新能源节能空调冷却系统,包括主换热器和数据中心机房空调,主换热器包括能源侧进水管、能源侧出水管、空调侧进水管和空调侧出水管;
7.主换热器通过空调侧进水管和空调侧出水管连接数据中心机房空调,主换热器与数据中心机房空调、空调侧进水管以及空调侧出水管形成第一循环回路,且第一循环回路中设置有末端循环泵;
8.主换热器通过能源侧进水管和能源侧出水管连接有浅海水压缩制冷模块、深海水蓄能制冷模块以及电制热模块,且浅海水压缩制冷模块、深海水蓄能制冷模块以及电制热模块并联;
9.主换热器与浅海水压缩制冷模块、能源侧进水管以及能源侧出水管形成第二循环回路,且第二循环回路中设置有蒸发循环泵;
10.主换热器与深海水蓄能制冷模块、能源侧进水管以及能源侧出水管形成第三循环回路,且第三循环回路中设置有放能循环泵;
11.主换热器与电制热模块、能源侧进水管以及能源侧出水管形成第四循环回路,且第四循环回路中设置有制热循环泵。
12.进一步地,浅海水压缩制冷模块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和浅海水换热器;
13.蒸发器包括蒸发侧和冷凝侧;
14.蒸发器蒸发侧与主换热器的能源侧进水管和能源侧出水管形成循环,且蒸发循环泵设置在能源侧出水管与蒸发器之间的循环支路上;
15.蒸发器冷凝侧与冷凝器形成循环,且从蒸发器到冷凝器方向的支路上设置有压缩机,从冷凝器到蒸发器方向的支路上设置有节流阀;
16.冷凝器另一侧与浅海水换热器形成循环,且从浅海水换热器到冷凝器方向的支路上设置有冷凝泵;
17.浅海水换热器与浅海水源形成循环,且从浅海水源到浅海水换热器方向的支路上设置有浅海水引水泵。
18.进一步地,主换热器蒸发侧出水温度为15℃,回水温度为10℃;
19.冷凝器到浅海水换热器方向的出水温度为35℃,浅海水换热器到冷凝器方向的回水温度为30℃;
20.浅海水源到浅海水换热器的引水温度范围为15

25℃。
21.进一步地,深海水蓄能制冷模块包括蓄能换热器、蓄能罐、结晶冰储罐以及制冰装置;
22.蓄能换热器包括蒸发器侧和蓄能罐侧;
23.蓄能换热器的蒸发器侧与主换热器的能源侧进水管和能源侧出水管形成循环,且能源侧出水管与蓄能换热器之间的循环支路上设置有放能泵;
24.蓄能换热器的蓄能罐侧与蓄能罐形成循环,且从蓄能罐到蓄能换热器方向的支路上设置有蓄能循环泵;
25.蓄能罐与深海水源形成循环,且从深海水源到蓄能罐方向的支路上设置有深海水引水泵;
26.蓄能罐还与结晶冰储罐形成循环,结晶冰储罐还连接有制冰装置。
27.进一步地,蓄能换热器到蓄能罐方向的出水温度为10℃,蓄能罐到蓄能换热器方向的回水温度为5℃;
28.蓄能罐内水温为5℃;
29.深海水源到蓄能罐的引水温度范围为2

10℃。
30.进一步地,结晶冰储罐到蓄能罐方向的支路与深海水源到蓄能罐方向支路的回水口为同一个。
31.进一步地,电制热模块包括热水机组,且制热循环泵设置在能源侧出水管与热水机组之间的循环支路上。
32.进一步地,电制热模块还包括太阳能集热板,太阳能集热板与热水机组通过循环管形成循环。
33.进一步地,机房空调制热进水温度为28℃,机房空调制热回水温度为23℃。
34.进一步地,机房空调制冷进水温度为15℃,机房空调制冷回水温度为20℃。
3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3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据中心新能源节能空调冷却系统,实现了将深海水源和浅海水源结合为数据中心机房空调提供冷源,将电能和太阳能结合为数据中心机房空调提供热源,实现了数据中心节能,并降低数据中心整体pue。
37.此外,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38.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4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42.图中,1

主换热器;2

数据中心机房空调;3

浅海水压缩制冷模块;3.1
‑ꢀ
蒸发器;3.2

冷凝器;3.3

浅海水换热器;3.4

压缩机;3.5

节流阀;3.6

冷凝泵;3.7

浅海水源;3.8

浅海水引水泵;4

深海水蓄能制冷模块;4.1

蓄能换热器;4.2

蓄能罐;4.3

结晶冰储罐;4.4

制冰装置;4.5

放能泵;4.6

蓄能循环泵;4.7

深海水源;4.8

深海水引水泵;5

电制热模块;5.1

热水机组;5.2

太阳能集热板;5.3

循环管;6

末端循环泵;7

蒸发循环泵;8

放能循环泵;9

制热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43.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4.实施例1:
4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据中心新能源节能空调冷却系统,包括主换热器1和数据中心机房空调2,主换热器1包括能源侧进水管、能源侧出水管、空调侧进水管和空调侧出水管;
46.主换热器1通过空调侧进水管和空调侧出水管连接数据中心机房空调2,主换热器1与数据中心机房空调2、空调侧进水管以及空调侧出水管形成第一循环回路,且第一循环回路中设置有末端循环泵6;
47.主换热器1通过能源侧进水管和能源侧出水管连接有浅海水压缩制冷模块 3、深海水蓄能制冷模块4以及电制热模块5,且浅海水压缩制冷模块3、深海水蓄能制冷模块4以及电制热模块5并联;
48.主换热器1与浅海水压缩制冷模块3、能源侧进水管以及能源侧出水管形成第二循环回路,且第二循环回路中设置有蒸发循环泵7;
49.主换热器1与深海水蓄能制冷模块4、能源侧进水管以及能源侧出水管形成第三循环回路,且第三循环回路中设置有放能循环泵8;
50.主换热器1与电制热模块5、能源侧进水管以及能源侧出水管形成第四循环回路,且第四循环回路中设置有制热循环泵9。
51.实施例2:
5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据中心新能源节能空调冷却系统,包括主换热器1和数据中心机房空调2,主换热器1包括能源侧进水管、能源侧出水管、空调侧进水管和空调侧出水管;
53.主换热器1通过空调侧进水管和空调侧出水管连接数据中心机房空调2,主换热器1与数据中心机房空调2、空调侧进水管以及空调侧出水管形成第一循环回路,且第一循环回路中设置有末端循环泵6;
54.主换热器1通过能源侧进水管和能源侧出水管连接有浅海水压缩制冷模块 3、深海水蓄能制冷模块4以及电制热模块5,且浅海水压缩制冷模块3、深海水蓄能制冷模块4以及电制热模块5并联;
55.主换热器1与浅海水压缩制冷模块3、能源侧进水管以及能源侧出水管形成第二循环回路,且第二循环回路中设置有蒸发循环泵7;
56.主换热器1与深海水蓄能制冷模块4、能源侧进水管以及能源侧出水管形成第三循环回路,且第三循环回路中设置有放能循环泵8;
57.主换热器1与电制热模块5、能源侧进水管以及能源侧出水管形成第四循环回路,且第四循环回路中设置有制热循环泵9;
58.浅海水压缩制冷模块3包括蒸发器3.1、冷凝器3.2和浅海水换热器3.3;
59.蒸发器3.1包括蒸发侧和冷凝侧;
60.蒸发器3.1蒸发侧与主换热器1的能源侧进水管和能源侧出水管形成循环,且蒸发循环泵7设置在能源侧出水管与蒸发器3.1之间的循环支路上;
61.蒸发器3.1冷凝侧与冷凝器3.2形成循环,且从蒸发器3.1到冷凝器3.2 方向的支路上设置有压缩机3.4,从冷凝器3.2到蒸发器3.1方向的支路上设置有节流阀3.5;
62.冷凝器3.2另一侧与浅海水换热器3.3形成循环,且从浅海水换热器3.3 到冷凝器3.2方向的支路上设置有冷凝泵3.6;
63.浅海水换热器3.3与浅海水源3.7形成循环,且从浅海水源3.7到浅海水换热器3.3方向的支路上设置有浅海水引水泵3.8;
64.深海水蓄能制冷模块4包括蓄能换热器4.1、蓄能罐4.2、结晶冰储罐4.3 以及制冰装置4.4;
65.蓄能换热器4.1包括蒸发器侧和蓄能罐侧;
66.蓄能换热器4.1的蒸发器侧与主换热器1的能源侧进水管和能源侧出水管形成循环,且能源侧出水管与蓄能换热器4.1之间的循环支路上设置有放能泵 4.5;
67.蓄能换热器4.1的蓄能罐侧与蓄能罐4.2形成循环,且从蓄能罐4.2到蓄能换热器4.1方向的支路上设置有蓄能循环泵4.6;
68.蓄能罐4.2与深海水源4.7形成循环,且从深海水源4.7到蓄能罐4.2方向的支路上设置有深海水引水泵4.8;
69.蓄能罐4.2还与结晶冰储罐4.3形成循环,结晶冰储罐4.3还连接有制冰装置4.4;
70.结晶冰储罐4.3到蓄能罐4.2方向的支路与深海水源4.7到蓄能罐4.2方向支路的回水口为同一个;
71.电制热模块5包括热水机组5.1,且制热循环泵9设置在能源侧出水管与热水机组5.1之间的循环支路上;
72.电制热模块5还包括太阳能集热板5.2,太阳能集热板5.2与热水机组通过循环管5.3形成循环。
73.在某些实施例中,主换热器1蒸发侧出水温度为15℃,回水温度为10℃;
74.冷凝器3.2到浅海水换热器3.3方向的出水温度为35℃,浅海水换热器3.3 到冷凝器3.2方向的回水温度为30℃;
75.浅海水源3.7到浅海水换热器3.3的引水温度范围为15

25℃;
76.蓄能换热器4.1到蓄能罐4.2方向的出水温度为10℃,蓄能罐4.2到蓄能换热器4.1方向的回水温度为5℃;
77.蓄能罐4.2内水温为5℃;
78.深海水源4.7到蓄能罐4.2的引水温度范围为2

10℃;
79.机房空调制热进水温度为28℃,机房空调制热回水温度为23℃;
80.机房空调制冷进水温度为15℃,机房空调制冷回水温度为20℃。
81.尽管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