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71588发布日期:2022-01-27 10:31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磁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工业生产中需要对钢管进行加热,如传统防腐管道用复合尼龙钢管制备浇注尼龙前一般采用电阻丝加热钢管管体,将钢管通过固定装置放置于布有电阻加热丝的密封箱体内,通过控制箱体内温度及保温时间,进行钢管加热,由于加热过程中利用空气作为传热介质,传热速度慢,加热时间长,热效率低,浇注一根直径φ300mm,长2000mm的钢管一般需要4-5小时,生产效率较低,且热利用率低,能耗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加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5.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定位机构,其包括左支架、右支架、传动轴、夹紧端与旋转装置,所述左支架与所述右支架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左支架与所述右支架相互正对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所述传动轴,所述夹紧端连接于所述传动轴上,所述旋转装置驱动连接于至少一个所述传动轴,所述夹紧端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两个相邻的所述夹紧端之间形成工件夹紧空间;升降机构,其具有可上下活动的升降端;加热机构,其位于所述工件夹紧空间下方,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底盘与侧加热壳,两个所述侧加热壳分别连接于所述加热底盘的左侧与右侧,所述加热底盘连接于所述升降端,所述加热底盘内设置有第一加热线圈,所述第一加热线圈的螺旋中心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侧加热壳内设置有第二加热线圈,所述第二加热线圈的旋转中心线沿左右方向延伸。
6.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将待加热的管体放置于工件夹紧空间,由左右两侧的夹紧端分别夹紧固定工件的两端,然后利用升降机构调节加热机构的高度,使得加热底盘靠近管体,对第一加热线圈与第二加热线圈通电,第一加热线圈主要对管体的外侧壁部分进行电磁加热,第二加热线圈主要对管体的端面部分进行电磁加热,旋转装置通过传动轴带动夹紧端旋转,使得工件可保持转动以实现均匀加热,如此在工件不同的位置布置线圈,以电磁加热的方式对工件进行加热,提高加热效率,缩短生产周期,节能降耗。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底盘的顶面与所述侧加热壳的顶面形状均为圆弧形,所述加热底盘顶面的弧形中心线与所述侧加热壳顶面的弧形中心线均沿左右方向延伸。将工件旋转在加热机构上,加热底盘与侧加热壳圆弧形的顶面可对工件进行限定,使得工件可稳定放置。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底盘内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列有多个绕线托板,所述绕线托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绕线托板的前侧与后侧分别连接于所述加热
底盘的内侧壁,所述绕线托板的顶侧沿前后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绕线槽,所述第一绕线槽沿左右方向贯穿所述绕线托板,任一个所述绕线托板上的所有所述第一绕线槽呈弧口向上的弧形排布,所述第一加热线圈的导线穿设于所述第一绕线槽内。绕线托板上的第一绕线槽可对导线的位置进行限定,按照所需要的第一加热线圈形状将导线穿过不同的第一绕线槽,方便绕线形成第一加热线圈。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加热线圈外侧包裹有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与所述加热底盘的内底壁之间设置有集水间隙,所述加热底盘内设置有上喷水头与下喷水头,所述上喷水头的喷水方向朝向所述第一防水层的顶侧,所述下喷水头的喷水方向朝向所述第一防水层的底侧,所述加热底盘的外侧正对所述集水间隙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排水管。上喷水头用于向第一防水层的顶侧喷水,下喷水头用于向第一防水层的底侧喷水,利用水带走第一加热线圈,然后在集水间隙内将水收集,从第一排水管处可将收集的水排出,如此通过水冷带走第一加热线圈上产生的热量,提高第一加热线圈的使用时长与使用寿命。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加热壳内设置有绕线条,以所述侧加热壳内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直线为基准线,多个所述绕线条以所述基准线为中心向四周发散排布,所述绕线条背离所述加热底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绕线槽,所述第二绕线槽沿所述绕线条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加热线圈的导线穿设于所述第二绕线槽内。绕线条上的第二绕线槽可对导线的位置进行限定,按照所需要的第二加热线圈形状将导线穿过不同的第二绕线槽,方便绕线形成第二加热线圈。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加热壳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水管,所述侧加热壳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水管。可通过第一进水管直接往侧加热壳内通入水进行冷却,然后通过第二排水管向外排出侧加热壳内的水,如此通过水冷带走第二加热线圈上产生的热量,提高第二加热线圈的使用时长与使用寿命。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紧端包括固定盘与夹板,所述固定盘连接于所述传动轴上,所述夹板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固定盘上,所述夹板与所述固定盘之间具有夹紧间隙,所述夹紧间隙为所述夹紧端。通过螺栓将工件的端部压紧在固定盘上,即利用夹板与固定盘之间的夹紧间隙形成夹紧端,如此使得工件可随传动轴实现同步转动。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丝杆,所述升降丝杆具有可沿上下方向运动的所述升降端。即利用升降丝杆对加热机构提供上下运动的驱动力。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连接于所述工作台与所述加热底盘之间。通过伸缩杆可提高升降丝杆上下活动的稳定性。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装置为驱动电机。即利用驱动电机带动传动轴旋转。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结构立体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底盘内部结构示意图。
20.附图中:100-工作台、210-左支架、220-右支架、230-传动轴、240-固定盘、250-夹板、310-升降丝杆、320-伸缩杆、410-加热底盘、411-绕线托板、420-侧加热壳。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22.参照图1与图2,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包括工作台100,所述工作台100上设置有:定位机构,其包括左支架210、右支架220、传动轴230、夹紧端与旋转装置,所述左支架210与所述右支架220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左支架210与所述右支架220相互正对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所述传动轴230,所述夹紧端连接于所述传动轴230上,所述旋转装置驱动连接于至少一个所述传动轴230,所述夹紧端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两个相邻的所述夹紧端之间形成工件夹紧空间;升降机构,其具有可上下活动的升降端;加热机构,其位于所述工件夹紧空间下方,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底盘410与侧加热壳420,两个所述侧加热壳420分别连接于所述加热底盘410的左侧与右侧,所述加热底盘410连接于所述升降端,所述加热底盘410内设置有第一加热线圈,所述第一加热线圈的螺旋中心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侧加热壳420内设置有第二加热线圈,所述第二加热线圈的旋转中心线沿左右方向延伸。
23.由上述可知,将待加热的管体放置于工件夹紧空间,由左右两侧的夹紧端分别夹紧固定工件的两端,然后利用升降机构调节加热机构的高度,使得加热底盘410靠近管体,对第一加热线圈与第二加热线圈通电,第一加热线圈主要对管体的外侧壁部分进行电磁加热,第二加热线圈主要对管体的端面部分进行电磁加热,旋转装置通过传动轴230带动夹紧端旋转,使得工件可保持转动以实现均匀加热,如此在工件不同的位置布置线圈,以电磁加热的方式对工件进行加热,提高加热效率,缩短生产周期,节能降耗。
24.利用定位机构夹紧固定工件时,先将工件放置在加热机构上,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工件在加热机构上放置更加稳固,所述加热底盘410的顶面与所述侧加热壳420的顶面形状均为圆弧形,所述加热底盘410顶面的弧形中心线与所述侧加热壳420顶面的弧形中心线均沿左右方向延伸。将工件旋转在加热机构上,加热底盘410与侧加热壳420圆弧形的顶面可对工件进行限定,使得工件可稳定放置。
25.为了提高第一加热线圈的电磁加热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底盘410内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列有多个绕线托板411,所述绕线托板411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绕线托板411的前侧与后侧分别连接于所述加热底盘410的内侧壁,所述绕线托板411的顶侧沿前后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绕线槽,所述第一绕线槽沿左右方向贯穿所述绕线托板411,任一个所述绕
线托板411上的所有所述第一绕线槽呈弧口向上的弧形排布,所述第一加热线圈的导线穿设于所述第一绕线槽内。绕线托板411上的第一绕线槽可对导线的位置进行限定,按照所需要的第一加热线圈形状将导线穿过不同的第一绕线槽,方便绕线形成第一加热线圈。在实际应用中,位于最左侧的绕线托板411的左侧还可布置多个向四周发散的绕线托板411,同样的,位于最右侧的绕线托板411的右侧还可布置多个向四周发散的绕线托板411,以此来提高对第一加热线圈的承托稳定性。
26.第一加热线圈在长时间通电后温度较高,为了可实现持续的电磁感应加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线圈外侧包裹有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与所述加热底盘410的内底壁之间设置有集水间隙,所述加热底盘410内设置有上喷水头与下喷水头,所述上喷水头的喷水方向朝向所述第一防水层的顶侧,所述下喷水头的喷水方向朝向所述第一防水层的底侧,所述加热底盘410的外侧正对所述集水间隙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排水管。上喷水头用于向第一防水层的顶侧喷水,下喷水头用于向第一防水层的底侧喷水,利用水带走第一加热线圈,然后在集水间隙内将水收集,从第一排水管处可将收集的水排出,如此通过水冷带走第一加热线圈上产生的热量,提高第一加热线圈的使用时长与使用寿命。
27.作为第二加热线圈设置的结构实施例,所述侧加热壳420内设置有绕线条,以所述侧加热壳420内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直线为基准线,多个所述绕线条以所述基准线为中心向四周发散排布,所述绕线条背离所述加热底盘41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绕线槽,所述第二绕线槽沿所述绕线条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加热线圈的导线穿设于所述第二绕线槽内。绕线条上的第二绕线槽可对导线的位置进行限定,按照所需要的第二加热线圈形状将导线穿过不同的第二绕线槽,方便绕线形成第二加热线圈。
28.同样的,第二加热线圈在长时间通电后温度较高,为了可实现持续的电磁感应加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加热壳42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水管,所述侧加热壳42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水管。可通过第一进水管直接往侧加热壳420内通入水进行冷却,然后通过第二排水管向外排出侧加热壳420内的水,如此通过水冷带走第二加热线圈上产生的热量,提高第二加热线圈的使用时长与使用寿命。
29.作为夹紧端的结构实施例,所述夹紧端包括固定盘240与夹板250,所述固定盘240连接于所述传动轴230上,所述夹板250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固定盘240上,所述夹板250与所述固定盘240之间具有夹紧间隙,所述夹紧间隙为所述夹紧端。通过螺栓将工件的端部压紧在固定盘240上,即利用夹板250与固定盘240之间的夹紧间隙形成夹紧端,如此使得工件可随传动轴230实现同步转动。
30.升降机构主要用于带动加热机构上下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丝杆310,所述升降丝杆310具有可沿上下方向运动的所述升降端。即利用升降丝杆310对加热机构提供上下运动的驱动力。
31.在上述实施例中,伸缩杆320的固定端可直接固定在工作台100上,直接利用上下活动的升降端连接至加热机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伸缩杆320,所述伸缩杆320连接于所述工作台100与所述加热底盘410之间。通过伸缩杆320可提高升降丝杆310上下活动的稳定性。
32.旋转装置主要用于提供旋转的驱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装置为驱动电机。即利用驱动电机带动传动轴230旋转。
3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