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V光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30468发布日期:2022-01-29 16:23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UV光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uv光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uv固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v光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uv固化(即紫外线固化)是指在紫外光的辐射下,使液态材料中的光引发剂受刺激变为自由基或阳离子,引发含活性官能团的高分子材料(树脂)聚合成不溶不熔的固体涂膜的过程。uv固化节能环保、固化质量高、固化速度快,使得uv固化工艺及设备广泛应用于皮革、汽车、电子、印刷和表面装饰等领域中。
3.在uv固化工艺过程中,能影响到最终uv固化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涂料、涂层厚度、光源、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和固化温度等。然而,现有技术中对uv固化机的uv光源的检测多采用uv能量计或较为复杂的uv光检测装置来实现,uv能量计使用过程操作繁琐,影响生产进度,现有的uv光检测装置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因此,小型化、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的uv光检测装置成为当前的研究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v光控制系统,以实现对uv光源出射光线的实时监测,且操作简单、便于小型化生产,降低制造成本。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v光控制系统,包括:pc端上位机、光源控制器、uv光源、uv光探测器以及uv光探测控制器;
6.所述光源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接收端与所述pc端上位机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光源控制器的光源驱动输出端与所述uv光源的光源驱动接收端电连接;
7.所述uv光探测控制器的探测信号接收端与所述uv光探测器的探测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uv光探测控制器的探测结果输出端与所述pc端上位机的探测结果接收端通信连接;
8.所述uv光探测器用于探测所述uv光源出射的uv光信号。
9.可选的,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uv光探测控制器的探测结果输出端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pc端上位机的探测结果接收端通信连接。
10.可选的,所述通信模块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板卡。
11.可选的,所述通信模块包括串口接口电路或网络接口电路。
12.可选的,所述光源控制器的反馈信号输出端与所述pc端上位机的反馈信号接收端电连接。
13.可选的,所述uv光源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uv灯管。
14.可选的,所述uv光探测器包括光敏传感器。
15.可选的,所述uv光探测器的光信号探测端位于所述uv光源出射的uv光信号的辐射范围内。
16.可选的,所述uv光探测器位于所述uv光源的一侧。
17.可选的,所述uv光源与所述uv光探测器集成于同一封装壳体内。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v光控制系统,uv光控制系统包括:pc端上位机、光源控制器、uv光源、uv光探测器以及uv光探测控制器;光源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接收端与pc端上位机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光源控制器的光源驱动输出端与uv光源的光源驱动接收端电连接;uv光探测控制器的探测信号接收端与uv光探测器的探测信号输出端电连接,uv光探测器用于实时探测uv光源出射的uv光信号;uv光探测控制器的探测结果输出端与pc端上位机的探测结果接收端通信连接,uv光控制系统通过设置有pc端上位机、光源控制器、uv光源、uv光探测器以及uv光探测控制器,使得pc端上位机对uv光源的工作情况进行的实时监测,并根据探测结果进行相应控制,以提高固化良率,且整体结构简单,有利于uv光控制系统的小型化生产。
附图说明
19.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v光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v光源和uv光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v光探测控制器的主视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v光探测控制器的侧视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v光探测控制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6.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装置器件结构的示意图并非按照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以及高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v光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uv光控制系统100,包括:pc端上位机101、光源控制器102、uv光源103、uv光探测器104以及uv光探测控制器105;光源控制器102的控制信号接收端1021与pc端上位机101的控制信号输出端1011电连接;光源控制器102的光源驱动输出端1022与uv光源103的光源驱动接收端1031电连接;uv光探测控制器105的探测信号接收端1051与uv光探测器104的探测信号输出端1041电连接;uv光探测控制器105的探测结果输出端1052与pc端上位机101的探测结果接收端1012通信连接;uv光探测器104用于探测uv光源103出射的uv光信号。
28.其中,pc端上位机101可以为工控机,对生产过程及机电设备、工艺装备进行检测与控制。pc端上位机101能够提供输出开启uv光源103的控制信号或是调节uv光源103出射的uv光信号的强度的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由pc端上位机101的控制信号输出端1011输出,并由光源控制器102的控制信号接收端1021接收;光源控制器102可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
号,由光源控制器102的光源驱动输出端1022输出相应的光源信号,uv光源103的光源驱动接收端1031接收该光源信号,以使uv光源103在该光源信号的控制下出射uv光信号或者调节出射的uv光信号的强度。uv光探测器104可探测uv光源103出射的uv光信号,并将所探测到的uv光信号转换为uv电信号后,经由uv光探测器104的探测信号输出端1041输出;uv光探测控制器105的探测信号接收端1051接收uv电信号,使得uv光探测控制器105能够根据该uv电信号生成探测结果,并经由uv光探测控制器105的探测结果输出端1052输出;pc端上位机101的探测结果接收端1021接收到相应的探测结果后,会根据该探测结果调整其所提供的控制信号,以使uv光源关闭、保持出射uv光信号或调节所出射的uv光信号的强度等。
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uv光控制系统,利用pc端上位机输出的对uv光源的控制信号经光源控制器、uv光源、uv光探测器以及uv光探测控制器后,将对uv光源的探测结果最终传输至pc端上位机进行分析读取,以实现对uv光源的闭环控制,实时记录uv光源的工作状态,便于及时发现固化故障,提高uv固化过程中的制作良率。
30.继续参考图1,可选的,光源控制器102的反馈信号输出端1023与pc端上位机101的反馈信号接收端1013电连接。
31.其中,pc端上位机101的控制信号输出端1011输出控制信号,光源控制器102接收该控制信号,此时光源控制器102的反馈信号输出端1023会输出反馈信号,该控制信号由pc端上位机101的反馈信号接收端1013接收,以使pc端上位机101的内部程序记录到控制信号已被光源控制器102接收,反馈过程可以通过软件闭环实现,进而保证对uv光源103的实时监控和控制。
3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v光源和uv光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可选的,uv光探测器104的光信号探测端位于uv光源103出射的uv光信号的辐射范围内。
33.其中,uv光探测器104的光信号探测端位于uv光源103出射的uv光信号的辐射范围内,使得uv光探测器104可以实时检测到uv光源103出射的uv光信号,并使得uv光探测器104不会阻挡uv光源103的出光,保证uv光源103的工作效率,同时保证固化良率。可选的,uv光探测器104位于uv光源103的一侧。
34.其中,示例性,图2示例性的展示出其中一种uv光探测器104与uv光源103的位置关系,uv光探测器104可以位于uv光源103的一侧,uv光探测器104可以为用于感应检测uv光信号的器件,uv光探测器104的探测头可以围绕uv光源103设置,具体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求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同时由于uv光源103出射的uv光信号具有高强度,uv光探测器104位于uv光源103的一侧,可以有效避免uv光线对uv光探测器104的探测头的损伤,提高探测结果的准确性,且并不阻挡uv光源103的出光,不会影响uv光信号的使用。
35.继续参考图1和图2,可选的,uv光源103与uv光探测器104集成于同一封装壳体107内。
36.其中,使得uv光源103与uv光探测器104集成于同一封装壳体107内,封装壳体107可以对uv光源103和uv光探测器104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保证uv光源103的出光效果,同时提高uv光控制系统的集成度。
37.继续参考图2,可选的,uv光源103可以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uv灯管。
38.其中,uv光源103为多个阵列排布的uv灯管组成,uv灯管的数量越多和uv灯管的功
率越大,uv光源103出射的uv光信号的光强越大,以使得固化效果提高,保证固化良率。uv灯管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求进行选择,本实用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39.继续参考图1和图2,可选的,uv光探测器104可以包括光敏传感器。
40.其中,uv光探测器104可以为光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是最常见的传感器之一,光敏传感器是利用光敏元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的敏感波长在可见光波长附近,包括红外线波长和紫外线波长。uv光探测器根据接收到的uv光源103出射的uv光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并将电信号输出至uv光探测控制器105。
41.继续参考图1,可选的,还包括:通信模块106;uv光探测控制器105的探测结果输出端1052通过通信模块106与pc端上位机101的探测结果接收端1012通信连接。
42.其中,uv光控制系统还包括通信模块106,经uv光探测控制器105的探测结果输出端1052输出的探测结果通过通信模块106进行发送,使得pc端上位机101的探测结果接收端1021能够接收到该探测结果,实现uv光探测控制器105与pc端上位机101之间的通讯传输,pc端上位机101根据探测结果识别,识别出当前uv光源103出射的uv光信号的强度或uv光信号的光照时间等信号,实时监控uv固化程度,保证固化良率。通信模块106可以对接收到的探测结果进行相应的信号转换,使得经pc端上位机101接收到的探测结果可以直接进行识别读取,提高响应速度,保证uv光控制系统100对其uv光源的实时监控和控制。
43.继续参考图1,可选的,通信模块106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板卡。
44.其中,通信模块106实现uv光探测控制器105与pc端上位机101之间的通信连接。通信模块106可以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板卡。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采用一种可编程的存储器,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板卡可以理解成i/o设备,用于采集数据。具体的通信模块106的类型选择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求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45.继续参考图1,可选的,通信模块106包括串口接口电路或网络接口电路。
46.其中,uv光探测控制器105的探测结果输出端1052输出的探测结果通过通信模块106的串口接口电路或网络接口电路发送至pc端上位机101的探测结果接收端1021接收,实现uv光探测控制器105和pc端上位机101通信连接。uv光探测控制器105输出的探测结果一般为电信号,该探测结果能够反映出uv光源103出射的uv光信号的强度、uv光源103出射的uv光信号的时长、uv光源103的亮灭状态等,此时探测结果可以表现为不同的uv光信号对应于不同的脉冲或不同的电压;串口接口电路或网络接口电路可以将uv光探测控制器105输出的探测结果转换成pc端上位机101可直接识别读取的信号。串口接口电路由串行通讯接口组成。网络接口电路由网络设备的各种接口组成,一般为以太网接口,常见的以太网接口类型有rj-45接口,rj-11接口,sc光纤接口,fddi接口,aui接口,bnc接口,console接口。其中,具体的通信模块106的接口电路的的选择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求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4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v光探测控制器的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v光探测控制器的侧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v光探测控制器的俯视图,如图3、图4和图5所示,uv光探测控制器105和uv光探测器104之间可以
通过航空插头实现电连接,以及uv光探测控制器105还可以设置电源插头,实现与外部供电电源进行电连接。示例性的以uv光探测控制器105上设置有四芯航空插头1053和电源插头1054进行展示说明,四芯航空插头1053可以用于与uv光探测器104之间形成电连接,用于探测信号传递,电源插头1054用于与外部供电电源电连接,保证uv光探测控制器105的正常运行。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v光探测控制器105的长度l1为50
±
2mm,宽度l2为30
±
2mm,高度l3为9
±
2mm,uv光探测控制器105的体积尺寸较小,进而有利于实现uv光控制系统100的体积小型化,降低制作成本。由于uv光探测控制器105接收到的uv电信号较弱,uv光探测控制器105会对接收到的uv电信号进行过滤、放大等处理,并将处理后的uv电信号作为探测结果,经uv光探测控制器105的探测结果输出端1052通信传输至pc端上位机101的探测结果接收端1021,pc端上位机101根据接收到的探测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当前uv光源103的工作状态,实时监控uv光源103的亮灭状态、uv光源103出射的uv光信号的强度和uv光源103出射的uv光信号的光照时间等状态。
48.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