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容不同进出风方式BBU单元的机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10009发布日期:2022-02-12 14:59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兼容不同进出风方式BBU单元的机柜的制作方法
一种兼容不同进出风方式bbu单元的机柜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兼容不同进出风方式bbu单元的机柜。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家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通信行业各项业务飞速发展,随着业务量和网络规模的快速扩张,物联网、大数据、大容量的提倡,以及4g移动网络及5g移动网络的普及,各大运营商需要建设大量的bbu柜(base band unit,基带处理单元)。
3.然而现有技术中的bbu单元并没有统一的进出风标准,bbu单元至少存在多种进出风方式,例如前进后出、左进右出、右进左出等,不同的bbu单元安装于机柜内,容易导致bbu机柜内的气流紊乱,从而影响bbu柜的散热效果,即现有技术中的bbu柜无法兼容多种不同进出风形式的bbu单元。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容不同进出风方式bbu单元的机柜,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bbu柜无法兼容多种不同进出风形式的bbu单元的问题。
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兼容不同进出风方式bbu单元的机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形成有降温空间和换热空间,所述降温空间与所述换热空间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冷风出口与热风入口;
7.于所述换热空间内,所述柜体设置有若干个bbu安装架,所述bbu安装架上形成有bbu安装位和多组安装位置;
8.所述bbu安装架上安装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可拆卸地安装于其中一组安装位置上。
9.可选地,所述bbu安装架的数量为一个,每组安装位置包括两个安装工位,任意一组所述安装位置的两个安装工位分别设置于所述bbu安装位的两侧,且将所述bbu安装架分隔形成冷腔和热腔。
10.可选地,所述bbu安装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每组安装位置包括两个安装工位,任意一组所述安装位置的两个安装工位均设置于所述bbu安装位的一侧。
11.可选地,所述bbu安装架包括第一bbu安装架和第二bbu安装架;
12.所述第一bbu安装架设置于所述冷风出口处,并与所述冷风出口对接,所述第一bbu安装架用于安装出风方向与所述冷风出口的出风方向相同的第一bbu单元;
13.所述第二bbu安装架设置于所述热风入口处,并与所述热风入口对接,所述第二bbu安装架用于安装出风方向与所述热风入口的入风方向相同的第二bbu单元。
14.可选地,所述第一bbu安装架上的导风板设置于所述第一bbu单元与所述冷风出口之间;
15.所述第二bbu安装架上的导风板设置于所述第二bbu单元与所述热风入口之间。
16.可选地,所述bbu安装架还包括第三bbu安装架,所述第三bbu安装架设置于所述第一bbu安装架和第二bbu安装架之间;所述第三bbu安装架用于安装出风方向平行于所述隔板的第三bbu单元。
17.可选地,所述换热空间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降温空间的两侧。
18.可选地,所述降温空间内沿靠近所述冷风出口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吸热制冷换热装置、第二吸热制冷换热装置和风机。
19.可选地,所述第一吸热制冷换热装置为热管蒸发器,所述热管蒸发器的翅片沿与所述冷风出口与热风入口之间的气流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热管蒸发器的热管与所述翅片相垂直设置。
20.可选地,所述第二吸热制冷换热装置为压缩蒸发器。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兼容不同进出风方式bbu单元的机柜,在换热空间内可以安装进出风方向不同的bbu单元,具体地,bbu安装架上的每组安装位置对应有一种bbu单元(进出风方向不同),bbu单元安装于bbu安装架的bbu安装位上,且bbu安装架上安装有导风板,通过将导风板安装在该bbu单元对应的一组安装位置上,令bbu安装架分隔形成冷腔和热腔,使机柜内的气流有序地循环,从而保证了机柜的散热效果,并且匹配多种bbu单元。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4.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兼容不同进出风方式bbu单元的机柜的第一俯视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兼容不同进出风方式bbu单元的机柜的第二俯视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bbu单元的安装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bbu单元的安装示意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bbu单元的安装示意图。
30.图示说明:1、柜体;11、降温空间;12、换热空间;13、冷风出口;14、热风入口;15、隔板;21、第一bbu单元;22、第二bbu单元;23、第三bbu单元;31、bbu安装架;32、第一安装位置;33、第二安装位置;34、第三安装位置;41、第一吸热制冷换热装置;42、第二吸热制冷换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33.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34.请参考图1至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兼容不同进出风方式bbu单元的机柜的第一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兼容不同进出风方式bbu单元的机柜的第二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bbu单元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bbu单元的安装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bbu单元的安装示意图。
35.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兼容不同进出风方式bbu单元的机柜包括柜体1,柜体1内形成有降温空间11和换热空间12,降温空间11与换热空间12之间设置有隔板15,隔板15上设有冷风出口13与热风入口14。
36.于所述换热空间12内,柜体1设置有若干个bbu安装架31,bbu安装架31上形成有bbu安装位和多组安装位置。
37.bbu安装架31上安装有导风板,导风板可拆卸地安装于其中一组安装位置上。
38.具体地,在换热空间12内可以兼容安装进出风方向不同的bbu单元,具体地,bbu安装架31的每组安装位置对应有一种bbu单元(进出风方向不同),bbu单元安装于bbu安装架31的bbu安装位上,且bbu安装架31上安装有导风板,通过将导风板安装在该bbu单元对应的一组安装位置上,令bbu安装架31分隔形成冷腔和热腔,使机柜内的气流有序地循环,从而保证了机柜的散热效果,并且匹配多种bbu单元。
39.本实施例中,bbu单元包括第一bbu单元21、第二bbu单元22和第三bbu单元23,第一bbu单元21为左进右出的形式,第二bbu单元22为右进左出的形式,第三bbu单元23为前进后出的形式。
40.在一个具体的改进方向中,bbu安装架31的数量为一个,每组安装位置包括两个安装工位,任意一组所述安装位置的两个安装工位分别设置于所述bbu安装位的两侧,且将所述bbu安装架31分隔形成冷腔和热腔。
41.具体地,如图3至图5所示,安装位置包括第一安装位置32、第二安装位置33和第三安装位置34。
42.第一安装位置32的其中一个安装工位上的导风板阻断第一bbu单元21的进风口与热风入口14之间的连通(设置于第一bbu单元21的左上方),另一个安装工位上的导风板阻断第一bbu单元21的出风口与冷风出口13之间的连通(设置于第一bbu单元21的右下方);此
时,导风板将第一bbu单元21前后两侧的冷腔与热腔分隔,形成如下的气流循环:冷风出口13、冷腔、第一bbu单元21的进风口、第一bbu单元21的出风口、热腔、热风入口14。
43.第二安装位置33的其中一个安装工位上的导风板阻断第二bbu单元22的进风口与热风入口14之间的连通(设置于第二bbu单元22的右上方),另一个安装工位上的导风板阻断第二bbu单元22的出风口与冷风出口13之间的连通(设置于第二bbu单元的左下方);此时,导风板将第二bbu单元22前后两侧的冷腔与热腔分隔,形成如下的气流循环:冷风出口13、冷腔、第二bbu单元22的进风口、第二bbu单元22的出风口、热腔、热风入口14。
44.第三安装位置34的两个安装工位上的导风板分别设置在第三bbu单元23的左右两侧(左下方和右下方),起分隔冷腔和热腔的作用,形成如下的气流循环:冷风出口13、冷腔、第三bbu单元23的进风口、第三bbu单元23的出风口、热腔、热风入口14。需要理解的是,导风板还能设置于第三bbu单元23的的左上方和右上方。
45.其中,通过将两片导风板安装在不同的安装位置上,令一个bbu安装架31可以兼容第一bbu单元21、第二bbu单元22和第三bbu单元23,,可以满足不同种类的bbu单元的安装需求,降低了生产成本。
46.在另一个具体的改进方向中,如图1至图2所示,bbu安装架3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每组安装位置包括两个安装工位,任意一组安装位置的两个安装工位均设置于bbu安装位的一侧。
47.具体地,bbu安装架31包括第一bbu安装架和第二bbu安装架。
48.第一bbu安装架设置于冷风出口13处,并与冷风出口13对接,第一bbu安装架用于安装出风方向与冷风出口13的出风方向相同的第一bbu单元21。
49.第二bbu安装架设置于热风入口14处,并与热风入口14对接,第二bbu安装架用于安装出风方向与热风入口14的入风方向相同的第二bbu单元22。
50.进一步地,bbu安装架31还包括第三bbu安装架,第三bbu安装架设置于一bbu安装架和第二bbu安装架之间;第三bbu安装架用于安装出风方向平行于隔板15的第三bbu单元23。
51.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bbu单元21为左进右出的形式,第二bbu单元22为右进左出的形式,第三bbu单元23为前进后出的形式;对于换热空间12内而言至少存在四种形式:a、设置第一bbu单元21于冷风出口13处,设置第二bbu单元22于热风入口14处;b、设置第一bbu单元21于冷风出口13处,设置第三bbu单元23于冷风出口13与热风入口14之间;c、设置第二bbu单元22于热风入口14处,设置第三bbu单元23于冷风出口13与热风入口14之间;d、设置第一bbu单元21于冷风出口13处,设置第二bbu单元22于热风入口14处,设置第三bbu单元23于冷风出口13与热风入口14之间,即第三bbu单元23与第一bbu单元21各自的进风口分别与冷风出口13连通,第三bbu单元23与第二bbu单元22各自的出风口分别与热风入口14连通,满足客户对不同种类bbu单元混合安装使用的需求。
52.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第一bbu安装架上的导风板设置于第一bbu单元21与冷风出口13之间。
53.第二bbu安装架上的导风板设置于第二bbu单元22与热风入口14之间。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第一bbu安装架上的导风板相当于密封第一bbu单元21的进风口与冷风出口13之间的通道,使得冷通道密封,第二bbu安装架上的导风板相当于密封第二bbu单元22的
出风口与热风入口14之间的通道,使得热通道密封。通过确保在换热空间12内,冷风出口13与热风入口14的进出口的密封性,提高兼容不同进出风方式bbu单元的机柜的气流循环能力,进而提高散热效果。
54.进一步地,换热空间1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降温空间11的两侧,结构紧凑,提高了机柜中的bbu单元的紧凑度。
55.进一步地,降温空间11内沿靠近冷风出口13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吸热制冷换热装置41、第二吸热制冷换热装置42和风机。
56.具体地,第一吸热制冷换热装置41为热管蒸发器,热管蒸发器的翅片沿与冷风出口13与热风入口14之间的气流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设置;热管蒸发器的热管与翅片相垂直设置。上述设置可以有效避免冷凝水的形成造成的冷凝损失,本实施例中,其热管所处环境的进风侧温度最高,能达到约60℃,不会形成冷凝水,同时气流组织可以在翅片处形成90度的流路转向,使高温空气继续进入第二吸热制冷换热装置42换热。
57.具体地,第二吸热制冷换热装置42为压缩蒸发器。其中,压缩蒸发器可以选用与热管蒸发器相同的热管翅片布置方式,也可以选用热管水平设置,翅片竖直设置的方式,由于压缩蒸发器所处环境的进风侧温度较高,能达到约40℃,不会在翅片上形成冷凝水。
58.需要说明的是,热管蒸发器连通有柜外热管冷凝器,柜外热管冷凝器安装高度高于室内热管蒸发器,可以放置在柜体1的顶部,利用重力循环运输制冷剂;当重力不足以运输制冷剂时,可以串联储液罐+氟泵提高循环动力和系统制冷剂容量。压缩蒸发器连通有冷凝器(具体可用a、如壳管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套管换热器等液-液换热器,其需要通过现场已有的冷却塔,大型室外换热器,冷冻水换热器等大型冷却机组提供冷却液;b、如铜管翅片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等液-空换热器),其制冷剂在压缩蒸发器吸收热量后通过压缩机输向冷凝器换热。因此,室内热风通过热风入口14进入柜内的热管蒸发器,在翅片间隙内与换热管内的制冷剂间接换热,实现预冷,降温后的气流(降至约40度,因为正常情况下室外侧的温度小于60度时,可以通过热管制冷系统充分利用室外冷源)在风机的带动下继续进入压缩蒸发器的翅片间隙内与换热管内的制冷剂间接换热,对高温气流再一次进行降温(降至约28度),通过风机将低温的气流重新补充到换热空间12,充分利用了室外冷源,可不额外耗能,提高了制冷功率的能效比。
59.其中,压缩蒸发器的热管内的制冷剂吸收热管蒸发器预冷后气流的热量并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到压缩机中,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在冷凝器中与大型冷却机组的制冷剂进行间接换热,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吸收外部冷量后冷凝为中温高压的气液混合态,经过膨胀阀的节流调压,中温高压的气液混合态制冷剂变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再流回蒸发器换热管中,实现制冷剂的循环换热,将预冷后气流的温度进一步降低。
60.需要补充的是,第一吸热制冷换热装置41与第二吸热制冷换热装置42能够共用翅片,起到节约成本,令空间更加紧凑的效果。同时,第一吸热制冷换热装置41与第二吸热制冷换热装置42还能采用u型、v型等形状以提高换热能力。
61.进一步地,第二吸热制冷换热装置42与冷风出口13之间形成有降温舱,风机设置于降温舱内,风机可选离心风机、贯流风机等,本实施例中风机选用轴流风机,轴流风机竖排设置于冷风出口13处。其中,降温舱相当于增加了风循环通道,增大了气流温度的均匀
性,循环路径短,气流组织风阻小,利用独立控制的小型轴流风机就能有效带动气流循环,且有利于高热密度的气流组织与制冷剂的高效换热。
6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兼容不同进出风方式bbu单元的机柜在采用多种bbu单元的前提下保证了机柜的散热效果,还具有设计难度小、换热效果好等优点。
63.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