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控底盘电子芯片电路板防护装置

文档序号:30086154发布日期:2022-05-18 05:45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控底盘电子芯片电路板防护装置

1.本发明涉及智能汽车安全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控底盘电子芯片电路板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人民对绿色能源的不断追求,传统的内燃机车逐渐被新能源汽车所取代,而随着电机技术发展及无线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新能源汽车有集交通工具、信息站、局域网络及无线网络于一体的趋势,当前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企在不断追求驱动电机的高响应高功率高效率的同时,在成体上整合了座舱域、驾驶域、底盘域及动力域等多种智能控制,而这些控制又依赖与分布与车体各处的传感器、雷达及其他各种电子元件,而采用的电子元器件所使用的通讯模式不一,其由于车载网路与互联网通讯的需求,车载信息还需要与后台服务器进行通讯,因此车载网关载板成为各种元器件、车内控制器及互联网之间的“翻译器”。
3.现有的车载网关产品多种多样,满足ethernet、can、lin及tcp/ip等的各种通讯协议之间的互相交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汽车也逐渐成为互联网络的一部分,而随着人们对驾驶体验追求的不断提高以及与移动网络的不断契合,车辆的各种状态、信息需要与网络进行联系,方便对车辆进行更好的的学习及优化,而随着车辆朝着电子产品的方向逐渐发展,其能与日常生活所结合的功能也越来越多,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能够衍生的应用越来越深入。
4.而随着车载网络的发展,所产生的车辆数据越来越多,需要处理的信息也呈级数增长,除了将车辆状态上传外,车辆本身的电气元件和车辆行驶的数据信息保存在车辆自带的存储器,工程师在生产中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检查以查看是否安装成功,在汽车调试使根据参照这些数据进行监控,在车辆路测时根据这些数据对车辆进行调教,后续销售后可以根据车主的授权对数据进行回收并针对性进行更新改进,因此车辆的数据显得尤为重要,且也成为车辆安全的一部分,在出现事故时还可以通过数据还原进行复盘,因此存储这些数据的电路板需要格外防护。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控底盘电子芯片电路板防护装置,能够对新能源数据进行保护。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控底盘电子芯片电路板防护装置,包括电路板防护装置,电路板防护装置通过转接线缆与集线转换器连接,集线转换器上设有多个通讯接口,通讯接口与线控底盘上各终端元件及域控制器连接,电路板防护装置分为防护装置保护体和电源底座,防护装置保护体和电源底座之间密封连接,电路板放置于防护装置保护体,防护装置保护体为电路板提供防火、防潮、防腐蚀及防撞击
保护。
7.上述的电路板为车载网关载板,车载网关载板上设有存储器。
8.上述的集线转换器一侧设有转接接口,转接接口与通讯接口电连接,集线转换器另一侧设有车载obd接口,车载obd接口与转接接口电连接。
9.上述的防护装置保护体分为上下固定连接的保护外壳和连接底座,保护外壳上设有电路板输入接口,电路板输入接口与转接线缆通过螺纹连接,连接底座下端与电源底座连接,电路板输入接口与电路板连接。
10.上述的保护外壳内部中空且与连接底座线段贯通形成一端开口的空间,电路板位于此空间中心,沿着电路板向外分别设有隔绝缓冲层和隔绝吸湿层,隔绝缓冲层和隔绝吸湿层将电路板与保护外壳之间的空间塞满,隔绝缓冲层由多层防火防潮海绵体构成,隔绝缓冲层将电路板包裹住,隔绝吸湿层包裹隔绝缓冲层外侧,隔绝缓冲层底部与电源底座接触。
11.上述的隔绝缓冲层底部靠近外侧设有保护体电源入口,电源线缆从电源底座向上穿入保护体电源入口然后横穿多层防火防潮海绵体与电路板连接,电源线缆与电源底座为可分离连接。
12.上述的电路板输入接口向保护外壳内部与转接输入线缆连接,转接输入线缆横穿隔绝吸湿层和隔绝缓冲层与电路板连接。
13.上述的电路板输入接口外侧设有螺纹连接壳体,螺纹连接壳体根部设有分离凹槽,螺纹连接壳体与隔绝板连接,隔绝板与保护外壳固定连接,线芯穿过隔绝板与转接输入线缆连接。
14.上述的电源底座包括底座,底座内设有供电电路,底座上端面设有放置槽,放置槽与连接底座外形匹配,放置槽上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用于和连接底座连接,放置槽底面设有和保护体电源入口位置对应的电源线穿孔,电源线穿孔用于电源线缆穿出。
1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线控底盘电子芯片电路板防护装置,通过集线转换器的设置使得保护电路板与外接各种总线通讯通过一根线缆,减少防护点,并通过将电路板与电源的分离使的保护工作量减小,在经过防护装置保护体防火、防潮、防腐蚀及防撞击保护对需要保护的数据进行保护,同时电路板为整体的网关载板,不需要另行单独为存储体设置保护,同时也保护了通讯安全,从保护思路和保护结构保障了智能汽车的数据安全。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发明保护装置的连接结构图;图2为集线转换器的结构图一;图3为集线转换器的结构图二;图4为电路板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防护装置保护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电源底座结构示意图;图7为防护装置保护体仰视图;图8为防护装置保护体剖视图;
图9为图8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7.其中:电路板防护装置1、集线转换器2、通讯接口3、车载obd接口4、转接接口5、转接线缆6、电路板输入接口7、螺纹连接壳体71、分离凹槽72、隔绝板73、线芯74、电路板8、转接输入线缆9、电源线缆10、防护装置保护体11、保护外壳111、连接底座112、隔绝吸湿层113、隔绝缓冲层114、保护体电源入口115、电源底座12、底座121、放置槽122、连接孔123、电源线穿孔124。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
19.如图1和2中所示,一种线控底盘电子芯片电路板防护装置,包括电路板防护装置1,电路板防护装置1通过转接线缆6与集线转换器2连接,集线转换器2上设有多个通讯接口3,通讯接口3与线控底盘上各终端元件及域控制器连接,电路板防护装置1分为防护装置保护体11和电源底座12,防护装置保护体11和电源底座12之间密封连接,电路板8放置于防护装置保护体11,防护装置保护体11为电路板8提供防火、防潮、防腐蚀及防撞击保护。
20.电路板8通过集线转换器2将线控底盘上各终端元件的数据输送至电路板8,集线转换器2可以将不同的总线形式接口转换到同意接口然后通过接口与电路板8,电路板8与外部通讯连接只需一根线缆即可,可使防护装置保护体11与外部通讯部件只需一个接口即可,减少了防护的难度。
21.上述的电路板8为车载网关载板,车载网关载板上设有存储器。
22.车载网关载板与外部终端元器件连接,然后将不同总线类型终端元件数据进行解码转换,输送至各域控制器进行计算,因此车载网关载板可将终端元件及域控制器的计算数据通过存储器进行存储,直接对车载网关载板进行保护,而不用将存储器单独设置,在保护数据安全的同时也对通讯的可靠性进行了提高,同时也不用另外对网关载板进行重新设计。
23.如图2和3中所示,上述的集线转换器2一侧设有转接接口5,转接接口5与通讯接口3电连接,集线转换器2另一侧设有车载obd接口4,车载obd接口4与转接接口5电连接。
24.电路板8,即车载网关载板,通过转接接口5与通讯接口3连接,通过通讯接口3与终端元件及域控制器连接,同时从网关载板上引出车载obd接口4,用于对车载数据进行查看和编辑调试。
25.如图4和5中所示,上述的防护装置保护体11分为上下固定连接的保护外壳111和连接底座112,保护外壳111上设有电路板输入接口7,电路板输入接口7与转接线缆6通过螺纹连接,连接底座112下端与电源底座12连接,电路板输入接口7与电路板8连接。
26.通过电源与电路板8的分离设计,在保护电路板8的思路上将电源与电路板8隔离,可以防止因为电源与电路板一体所导致的内部电流故障引发的危险。
27.如图7-9中所示,上述的保护外壳111内部中空且与连接底座112线段贯通形成一端开口的空间,电路板8位于此空间中心,沿着电路板8向外分别设有隔绝缓冲层114和隔绝吸湿层113,隔绝缓冲层114和隔绝吸湿层113将电路板8与保护外壳111之间的空间塞满,隔绝缓冲层114由多层防火防潮海绵体构成,隔绝缓冲层114将电路板8包裹住,隔绝吸湿层
113包裹隔绝缓冲层114外侧,隔绝缓冲层114底部与电源底座12接触。
28.隔绝缓冲层114为电路板8提供高加速度撞击时的缓冲,隔绝缓冲层114本体防火防潮,隔绝吸湿层113本体内加有石灰,可吸取潮湿气体,且隔绝吸湿层113硬度大大低于保护外壳111也可为电路板8提供二级缓冲。
29.如图8中所示,上述的隔绝缓冲层114底部靠近外侧设有保护体电源入口115,电源线缆10从电源底座12向上穿入保护体电源入口115然后横穿多层防火防潮海绵体与电路板8连接,电源线缆10与电源底座12为可分离连接。
30.电源线缆10通过向上再横向的设置与电路板8的连接,可以将电路板8与电源的连接有多到阻隔,防止热源、湿气等轻易进入电路板8,电源线缆10与电源底座12的可分离连接在紧急情况下使得电源与电路板8断开,解释电源起火也不会对电路板8造成破坏。
31.如图8中所示,上述的电路板输入接口7向保护外壳111内部与转接输入线缆9连接,转接输入线缆9横穿隔绝吸湿层113和隔绝缓冲层114与电路板8连接。
32.如图9中所示,上述的电路板输入接口7外侧设有螺纹连接壳体71,螺纹连接壳体71根部设有分离凹槽72,螺纹连接壳体71与隔绝板73连接,隔绝板73与保护外壳111固定连接,线芯74穿过隔绝板73与转接输入线缆9连接。
33.螺纹连接壳体71根部的分离凹槽72使得在发生撞击时受螺纹的作用力断开与转接线缆6的连接,防止因为线缆的拉扯出现短路现象,通过隔绝板73将保护外壳111与外部相隔离。
34.如图6中所示,上述的电源底座12包括底座121,底座121内设有供电电路,底座121上端面设有放置槽122,放置槽122与连接底座112外形匹配,放置槽122上设有连接孔123,连接孔123用于和连接底座112连接,放置槽122底面设有和保护体电源入口115位置对应的电源线穿孔124,电源线穿孔124用于电源线缆10穿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